甘肃少数民族地域中学民族体育开展状况及对策概述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76
论文字数:36400 论文编号:sb201406031133359801 日期:2014-06-03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1章绪论


1.1选题依据
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后,一股关于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及内容的强风吹进了学校,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改革力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己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内容。在一系列的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地位藤被重视起来,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新一轮《体育与健康》(2011版)课程体系中为顺利实施新课改,重点要求了学校体育工作中需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优势,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理念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弹性及地方特点,大大拓宽了学校、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由此,我们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进入学校体育课程的探讨就很有必要,它既符合了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及需要,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日益迅速,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人们必须不断地去学习和接受再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就出现了 “终身教育”的概念。体育课作为必修内容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其持续性、普及性以及对人的塑造性是其他任何基础课都不能比的。因此,学校体育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和形成。但事实上,学校体育教育还没能很好地发挥此作用,多数人将体育认为只是简单的走、跑、跳等肢体活动。导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体育教学内容繁多而不实用,学生多只是表面了解,并没有深入技能泛泛带过;二是体育教学中过分强调统一,忽视了对学生个人兴趣及习惯的培养;三是目前我国学校体育90%以上是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所占比例较小。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重点要求了 “课程内容资源的幵发”,目的是改善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这种不平衡情况,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单易行,具有显著的趣味性、健身性、娱乐性等特点,是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事实证明,学校在体育教学时选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与按教育部体育教学大纲教学,两者在对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锻炼效果上是相同的,但民族传统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愉悦效果更加明显。②因此,体育课程改革中秉着“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学生根据兴趣喜好去选择锻炼的方式,这冇利于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
……………


1.2研究目的、意义
随着我国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日益重视,术研究也持续升温,诸多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少数民族体育进行了潜心的研宄。现就有关本课题及其相关研宄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他们的研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问题一直是近些年来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据文献资料來看,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提倡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生态形式,即保留民族传统体育的原汁原味,不剥夺它原有的特色和个性;另一种则是主张改良民族传统体育,对其“取精去糟”,②即在保留自身特色、合理吸收自身精华的基础上,借鉴现代体育的优秀成果’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改良创新,坚决摒弃其中落后的、不符合体育科学原理的、与现代文明相惊的元素,以实现自身与时俱进的现代化转型。③此观点也被学术界普遍认同。一些学者从文化角度剖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过程,平生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在于对其文化的提升、重塑以及功能价值的凸显,以不断适应时发表展。袁华亭依据文化理论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补偿机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竞技体育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补偿的特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弱势是暂时的,并为其赢得了空间与时间上的延伸。
…………


第2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効寸象
本文以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对甘肃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中抽取18所少数民族生源相对集中的全日制普通中学的部分学生及体育教师进行走访调查。丰艮据研宄需要,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民族传统体育开展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取样方法:采用非概率自主抽样调查方法,根据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及中学分布情况,每个地区选取1到2所民族生源相对高的中学(见表3),共计18所(高中6所,完全中学7所,初中5所)。发放对象:甘肃少数民族地区18所中学体育教师、学生。其中对调查地区学校体育负责人及部分体育教师发放教师问卷65份、发放学生问卷600份。为了解民族传统体育在甘肃少数民族《^区中学开展的整体概况,对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大一学生发放学生问卷150份,共计发放学生问卷750份。发放形式:首先,通过导师、老师、同学、朋友等人的帮助,以实地走访和邮寄的形式进行问卷发放。其次,委托发放。问卷发放前对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少数地区部分学生集中进行问卷发放、填写、回收等流程的培训,委托他们在生源地中学发放问卷。
……………


2.2研究方法


2.2.1減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通过CNKI中国全文数据库以及互联网、报纸、杂志、新闻报道、会议记录等众多途径,搜索、查阅近些年来与本研宄相关的文献数据了解国内外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动态,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查阅文献资料,设计教师和学生两种问卷。问卷主要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调查对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情况、调查对象学校体育教学条件情况、调查对象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调查对象的期望等方面内容。就本文研究的相关问题,走访西北民族大学、甘肃体育利研所的相关专家、教授,听取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为本文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并将访谈后的资料归纳整理(访谈提纲见附录2)。另外,为获取真实详实的资料,本人于2012年5月至10月期间,实地走访了天祝一中、天祝民族中学、夏河中学、合作藏中、临夏回民中学、张家川一中、张川镇中学7所学校,了解学校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对学校体育教师及主管教学领导进行咨询,获得本研究相关信息,并与个别在校学生进行自由交谈,倾听他们的看法和意见。
……………


第3章研究结果与讨论.......... 12
3.1撤省少数隱概况........ 12
3.2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现状........ 14
3.3影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26
3.4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践思路...... 30
3.4.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确立民族传统体育......30
3.4.2大力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31
3.4.3加快与教育改革相适应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建设...... 31
3.4.4发展中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32
3.4.5突出重点抓特色,尽快建立教学内容的核心...... 32
3.4.6以人为本,加强场地器材建设...... 33
4.7扩大文化传播,多渠道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添力...... 33
3.4.8加綠观调控力度,以政策舰发展...... 34
第4章结论与建议 ......35
4.1 结论 ......35
4.2建议...... 35


第3章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3.1甘肃省少数民族概况
甘肃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宵区之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甘肃少数民族人口 241万,占总人口的9.43%,有回、藏、东乡、裕固、蒙、满、土、哈萨克、保安、撒拉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回、藏、东乡人口均超出40万。其中,东乡、保安、裕固为特有民族。省内有2个民族自治州(甘南藏族、临夏回族)、7个民族自治县(东乡回族、积石山保安族撒拉族、张家川回族、天纖族、肃南裕固族、肃北蒙古族、阿克塞哈萨克族)、39个民族乡。在地域分布上,回族多集中在临夏州,张家川县,并散居兰州、平凉、定西等地;藏族多集中在甘南州,河西走廊祁连山中东段;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州境内,裕固、蒙古、哈萨克族多集中于河西走廊祁连山中西段。少数民族遍布全省各地,总体呈大杂居、小聚居、散居的分布特点。
……………


结论


4.1.1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幵展水平较低,内容形式单一,缺乏组织指导;
4.1.2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经费不足,体育硬件设施短缺,体育师资力量薄弱,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环境较差,缺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材;
4.1.3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师生对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数持积极态度,学生喜欢民族传统体育,但参与其项目活动的人数、频次不高。师生对民族传统体育了解 程度不高,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知识认识不足;
4.1.4学校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幵展和宣传重视程度远不及其他体育项目,开展的课外活动和竞赛活动较少。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训练队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社团少,没有供学生参加的校内民族体育活动组织;
4.1.5影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民族传统体育幵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是政府的政策支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特性、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特点。不利因素主要是地区经济的发展、体育师资因素、体育理论教材因素、师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态度、体育经费因素、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发展。
……………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