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精神追求占人们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港澳游”、“新马泰游”以及“欧美游”等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旅游作为精神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中国正在逐渐成为全球最主要和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大国。同时,民族旅游由于其原生态、特色民俗民居等特质也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游客,虽然民族旅游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民族旅游正在崛起。随着旅游资源不断开发,一些问题也随着显现出来,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对民族旅游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但可以提升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从宏观层面来说,更为我国和谐发展提供了一道经济保障。同时,笔者研究的方向为南方民族社会与经济。鉴于以上几点,本论文选择南方少数民族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的瑶族旅游作为切入点。本文根据产权理论和剩余索取权理论及其功能,选取广东连南自治县为研究案例进行个案研究,研究连南产权权益安排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现状以及权益分配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和作用,为我国其他民族旅游经济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可以帮助的素材。
第一节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从产权理论以及剩余索取权理论着手,运用产权以及剩余索取权的概念及其共有的功能来考察广东省连南县旅游资源开发的权益分配情况。这对民族地区产权权益安排与剩余索取权权益分配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 研究背景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且大多数经济发展缓慢,没有自己的招牌产品。但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大多经济不发达,恰恰使得其保持较好的生态及民居环境;另外,民族自身拥有很多特色的文化资源(如习俗、歌舞等)和民族建筑等。为了更好的缩小我国地区经济差异,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交流开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可行且必要。笔者之所以选取产权理论及剩余索取权理论作为角度切入点来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基于以下两点:
1、 旅游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且民族旅游逐渐兴起
中国经济逐年发展,跃居世界前列。但是国内经济东西部差异,尤其是民族地区经济与汉族经济差异还是较大。为了从连南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实现连南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有必要研究分析当前连南文化旅游的发展中权益分配现状。
2、 民族地区经济拥有适合旅游发展的经济特点
在我国,虽然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但是大都处于山区,民风淳朴,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旅游丰富,且大多是只有本民族才有的特色,就连不同的少数民族之间的建筑与风俗都不同,民族地区这种经济特点使其具备了发展旅游的先决条件。因此,本文运用产权理论以及剩余索取权理论,从权益分配现状角度研究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是非常必要且合理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文章以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为案例进行个案研究,以剩余索取权理论、产权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权益分配现状进行研究。文章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进行文献综述:一、剩余索取权概念和功能的研究综述;二、剩余索取权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作用研究综述;三、产权概念和功能的研究综述;四、产权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作用研究综述;五、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中权益分配的研究综述;六、文献综述小结。
第一节 剩余索取权的概念、功能的研究综述
一、 剩余索取权的概念
关于剩余索取权的概念研究,最早的学者是 Berle 和 Means。在 1932 年,这两位学者提出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分离[1],发展到现在关于剩余索取权的概念有十几种,笔者整理后将其归纳为以下两个角度:
(一) 剩余索取权是对企业净收益的要求,除工资之外的收入
包括两个不同的范围,第一个范围相对来说较广:剩余索取权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 20 世纪末期,有一批学者认为剩余索取权是指对总产品扣除了其他报酬之后的剩余利益的要求。其中以我国的张维迎[2],周其仁,谢德仁等为代表。另外,按照时间排序有,Alchian 和Demesetz[3]在 1972 年提出剩余索取权是企业家获得工资之外得到另外那部分企业净收益的权益。随后在 1986 年 Grossman 和 Hart[4]指出剩余索取权就是对组织净现金流要求的权利。还有,Klein 和 Aoki 从微观企业的角度认为剩余就是企业在总收入的基础上扣除了所有的对外支付和折旧所得的余额。与此同时,费方域从宏观角度分析剩余索取权索取的剩余就是是团队的净收入。第二个范围相对来说较窄:部分学者认为剩余索取权是指扣除固定工资后的余额,持此观点的有国外学者 Alchian 和 Demesetz[3]。他们认为剩余索取权是除固定工资以外的收入。
第三章个案分析.........16
第一节 个案的选择及调查过程 ...... 16
第二节 连南县旅游资源开发情况 .... 18
第三节 产权权益安排、剩余索取权权益分配...... 20
第四章 结论及建议.......40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40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41
第三节局限性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42
结论
依据产权理论、剩余索取权理论及对连南旅游资源的实地调查可知,一方面,另一方面,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根据以上总结,笔者得出以下结论:获得合适的剩余索取权及产权安排合理能够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界定资源产权主体身份并使得产权明晰,根据产权属性安排相应的剩余索取权是合理分配权益的重要手段。连南的三排瑶寨旅游景区在开发前是荒芜的林地,没有居民居住,景区内个体经营户、景区表演者都是附近的瑶民过去的,他们由之前靠辛苦劳力获取微薄的农活收入到景区内靠自己制造的有特色的手工艺品或者自身技艺便可获取比之前务农更多的收入,三排景区内居民(包括个体经营户、景区表演者)对自身的现状较为满意,可以看出当地居民认为自身获取了合理的产权安排及剩余索取权的分配,因此促进了当地景区的旅游开发。未获得合适的剩余索取权及产权安排不合理会阻碍旅游资源开发连南南岗景区,由于在建设景区之前就已经是村寨了,寨子住了很多人,在开发为景区后,一部分寨民搬到山下的村寨,另外还有一部分寨民留在山上,开发政府给村民的补贴是每人每个月二十元,这与村民是旅游资源产权所有者身份不符,导致寨子村民有很大的抵触情绪,阻碍了南岗旅游景区的发展与开发。
参考文献
[1]Alchian,Demesetz. Production,In formation Costs,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2,62(5):777-795.
[2]Barzel Y. Economic Analysis of Property Rights[M],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20.
[3]Coase R.The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Economics[J].Oct.1960,(3):1-44.
[4]Demsetz H .Ownership,control,and the firm[M],Oxford: Basil Blackwell,1988:200-250.
[5]Demsetz H.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J].Amer. Econ. Rev. May1967,(57):347-359.
[6]Furubotn EG,Pejovich S.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Theory: A Survey ofRecent Literature[J].J.E.L.1972,(10):1137-1162.
[7]Fama,Eugen E,Michael C. Ageney Problem and Residual Claims[J]. Journal ofLaw and Eeonomies 1983,26(a):1-29.
[8]Gorssman SJ,Hart D.The Cost and Benefit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and Lateral Integr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4, 1986pp: 691-719.
[9]Hart D. An economist's perspective onthe theory of the firm[J].Columbia LawReview,1989,pp:17-57.
[10]Jensenl,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3):30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