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末的中美军事关系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inbingkun 点击次数:90
论文字数:24332 论文编号:sb201308081325367341 日期:2013-08-11 来源:硕博论文网
绪 论
 
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状况国内学界关于中美关系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硕的成果,但对于中美关系各时段不同问题的关注是较不均衡的。具体到本文“‘和平珍珠’计划及中美 20世纪 80 年代军事关系”这一问题,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对其有所涉及,但缺乏专题性质的讨论。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研究状况可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进行概述:
1、将该时期中美军事关系置于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下,作为两国政治、经贸交往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对 20 世纪 80 年代中美关系的整体叙述中部分交待两国的军事关系。大部分相关研究成果见于此类文章中,如阎学通的《意识形态与中美关系》、宫力的《邓小平与 1977 年以后的中美关系》等等。但大部分相关研究并未聚焦于中美军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军事关系从属于政治关系,用国际环境中的冷战背景、联美抗苏的战略考量、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等等来对该时期中美关系的升温进行阐释,而未对该阶段中美军事交流与合作的蓬勃发展做具体、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2、对中美军事关系进行了研究,但缺乏对 80 年代中美军事外交的专题分析。这部分研究成果有郑凯、丁冬汉的《中美关系中的军事交流述评》、陈峰与谢舟的《中美军事关系 60 年回顾与思考》、王宝付的《中美军事关系 30 年回顾与展望》、彭光谦的《中美关系的晴雨表—中美军事关系》、马伟宁的《中美军事关系中的透明度问题》等等。这些文章将建国后中美两国的军事关系做了历史性的梳理,从不同角度将中美军事关系划分为各历史阶段。总的来看,国内中美关系研究已不乏对中美军事交流的关注与探索,对两国的军事关系有了历史性的脉络整理和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但这些研究大多是从历史整体的角度来对待中美军事关系,对特定时段、特定环境下中美军事关系的研究较为匮乏,对中美军事交往中某些历史事件的追踪和分析也有待于加强。
3、对“和平珍珠”计划的调查和研究。“和平珍珠”计划是指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对中国 J-8Ⅱ战机的雷达设备、座舱显示系统、火控计算机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和机载武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的联合军事项目。该项目原计划共投入 20 多亿元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起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最大的对外军事合作项目,同时也是当时解放军空军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装备发展计划。但国内历史学界对该项目的调查和研究分析较为薄弱,大多是对“和平珍珠”计划的叙述及概况性的评价,缺乏将其放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美军事外交大环境下的具体剖析。总的来说,国内历史学界不乏对中美军事外交的研究,但对于 20 世纪 80年代中美军事交流的特殊性缺乏足够重视,缺少单独的论著和细致的分析,对“和平珍珠”计划的调查研究更是显得十分匮乏。
 
相对于国内学者来说,国外学界对 20 世纪 80 年代中美军事关系的研究比较全面和详细,其分析的角度也颇具多样性:
1、从美国角度来诠释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美军事外交。此类文章较多,例如 Christopher F. Chyba 的“U.S. Military-Support 文章大多站在美国的立场对中美军事关系的历史沿革、现实状况及未来前景作出论述,从不同方面将中美军事关系及美国对华政策加以分析,并为美国政府未来在中美军事关系上应该采取的态度提出建议。以 Henry J.Kenny 的“Underlying Patterns of American Arms Sales to China”一文为例,作者将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中美军事关系作为起点,对贯穿于整个 80 年代的中美军事“蜜月期”做了全景式概括,以此为基础将该时段中美军事关系的诸多特点加以提炼,包括军用成品武器交易量较少、商业销售渠道与政府间销售渠道并行、中国倾向于技术引进等等。在对中美军事关系的特征加以分析后,文章从国际、国内环境两个角度阐释了导致 80 年代中美军事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并对其未来走向作出预测,为美国政府在对华军事政策方面提供参谋意见。作者对 20 世纪 80 年代中美军事合作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但在同时,出于各种现实因素的考虑,作者认为中美军事关系无法走的太远。这种观点在美国学者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从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来观察这段时期内中美两国的军事关系。国外该类型研究大多深入到了具体层面,以严谨、细致、客观的态度来分析这段历史及当时中国解放军的发展。以中国军事工业的历史和发展前景为基础,分析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情况以及对外开展军事理论、技术交流的必要性,指出上世纪 80、90 年代中国军队建设的最当务之急是“转型”的任务,而要实现“转型”的话必须积极寻求对国外先进技术与理念的吸收和学习。John Wilson Lewis 和 Xue Litai 的“China's Search for a Modern Air Force”介绍了中国空军在装备和训练上迈向现代化的历程,肯定了解放军空军追求现代化乃至信息化的决心和对外学习交流的积极成果,但同时指出其与西方先进航空大国的差距和所要面临的种种挑战,并为中美军事合作谋划了远景图。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对 80 年代解放军的整体情况加以了解,并对中美军事合作的条件及影响因素作出更加全面的判断。
 
第二章 “和平珍珠”计划 ...................15
2.1 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空军及航空工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15
2.2 “和平珍珠”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16
2.3 “和平珍珠”计划的中止及影响 ...................20
第三章 20 世纪 80 年代中美军事关系双方的行为特点..................23
3.1 中国方面......................23
3.2 美国方面......................26
第四章 20 世纪 80 年代中美军事关系的影响因素.......................28
4.1 积极因素...................28
4.2 消极因素......................32
 
结 语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美军事关系在历史上开创了空前绝后的良好局面,向世人展现了中美两国在军事合作领域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中国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中享有美国在武器出口及技术转让方面的最优待遇;中美军事领域的密切合作在战略及战术层面都有体现。从整体上看,该时段两国军事关系的发展及繁荣值得我们的肯定与高度评价。作为该阶段中美两国军事合作的代表性成果,“和平珍珠”计划的出台标志着两国军事关系发展的一个巅峰。
中国方面,解放军为该计划投入巨资并寄予厚望,使其成为自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最大的对外军事合作项目;美国方面,美空军为该计划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改造路线图,拿出先进设备并动用大量技术人员和试飞中队,使改装后的中国 J-8Ⅱ战机在性能评估上直逼当时美军主流中档三代机 F-16/A。“和平珍珠”计划的意义及其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美军事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美]卡斯珀 温伯格,封长虹译. 为和平而战—温伯格回忆录[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2] [美]亨利·基辛格,顾淑馨、林添贵译. 大外交[M]. 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3] 陶文钊. 中美关系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 [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邱应觉等译. 实力与原则:1977—1981 年国家安全顾问回忆录[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5] 刘连第,汪大为. 中美关系的轨迹――建交以来大事纵览[M]. 北京:时事出版社,1995 .
[6] 王立. 波澜起伏——中美关系演变的曲折历程[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7] 洪永宏. 中美军事冲突前前后后[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8] 郝雨凡. 白宫决策—从杜鲁门到克林顿对华政策内幕[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9] [美]罗伯特·S·罗斯,丛凤辉译. 风云变幻的中美关系[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0] [美]布热津斯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 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政治[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