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设计正处于传统设计向现代设计的转变时期,因而此时期的建筑设计风格既有对历史主义的复兴,也有面向现代建筑设计的探索。其中历史主义的复兴风格主要包括古典复兴风格、哥特式复兴风格和英国地方主义复兴风格等。事实上,当时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建筑风格都以不同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以复兴,“全都同时登台会演,好像一场几千年的联欢演出,到了最后,所有表演过节目的角色,一齐出场,合演一出谢幕的压轴戏”。基于这种大变革社会背景下,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多元并存及其演变所具有的独特性,结合当今世界,尤其是当代中国社会设计所面临的情境,笔者试图从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相似性的时段,去探索建筑设计发展的轨迹和规律,以期为现实服务,于是,不揣浅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试图对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设计作一系统论述。
1.2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建筑设计研究的现状
目前国内对英国建筑设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为零星分散,缺乏系统性,对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设计研究几乎尚未展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英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独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使学术界长期以来所关注的是英国通史、政治史、经济史的研究,其建筑设计作为社会发展的一方面囿于其影响,难以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另一方面,由于一手资料的匾乏,对其研究具有相当的难度,所以鲜有问津者。
就笔者的阅读范围而言,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建筑设计的研究多散见于外国建筑史、设计史研究的专著、论文中,如陈志华先生所著的《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陈平先生所著的《外国建筑史:从远古至19世纪》、罗小未先生主编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王受之先生所著的《世界现代建筑史》、《世界现代设计史》、朱和平先生所著的《世界现代设计史》等等。在这些论著中,均没有关于维多利亚时期建筑设计的专题论述,而仅仅是在论及同时期欧洲建筑设计或建筑风格时,提到英国的相关建筑,且多停留在知识性的介绍层面。而关于英国史研究的著作和论文中,如钱乘旦先生所著的《英国通史》、《英国文化模式溯源》、陈晓律先生等所著的《英帝国》、蒋孟引先生主编的《英国史》、王觉非先生主编的《近代英国史》等等,往往着重分析维多利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尤其是关于其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的内容,而没有关于建筑设计的专门论述。孙晓听的《浪漫主义思潮下哥特式建筑的复兴》、陈文娟的《试论1S世纪末—19世纪初叶英国哥特建筑复兴》、刘敬东等的《历史的情结:论折衷主义建筑美学思想》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设计相关的论文;其中前两篇文章对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哥特式建筑复兴作了介绍,后一篇文章则是从美学思想的角度介绍拉斯金的相关思想。总之,在国内,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设计研究,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而言,均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
总之,研究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设计不仅对于理解和把握现代建筑设计产生、发展的历程和规律有重大意义,而且设计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它也是解读英国由盛而衰的钥匙。另外,揭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建筑设计发展的特点,探讨其未率先进入现代建筑设计的原因,可以为我国正在发展的建筑设计提供宝贵经验。
第二章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建筑设计的社会背景
作为美化人们生产、生活的设计,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同时期政治、经济、思想与文化的制约和影响。而建筑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其设计亦是如此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每一时期的建筑设计均表现出明显的社会特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因此,对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设计进行研究,考察其社会背景是十分必要的。
维多利亚时期是一个变革频繁的时代。政治上随着各阶级的矛盾加剧而经历了多次变革,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得到彻底巩固,成为当时的“日不落”帝国,此时期的建筑设计被深深地烙刻上政治的印记;经济方面则由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变而高度繁荣,此时新的中产阶级也随之出现,广大的富裕中产阶级在工业革命期间的需求在建筑设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企图通过建筑载体来显示其财富与力求社会地位的提高;在文化上,虽然理性与科学精神被广泛地接受,然而漫长历史岁月所沉淀的传统文化依然被完整地保留,这一文化特征深刻地蕴含于该时期的建筑设计,使其依然钟情于历史建筑样式的装饰;此外,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迭起,各种科技发明和技术创新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生力量,一些与建筑设计相关的新材料与新技术也层出不穷,这为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也为建筑师提供了广阔的设计艺术表现空间。
2.1冲突的政治环境
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从政治角度来说,任何艺术的变迁都与政治相关。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其时代的、政治的烙印是十分显著的。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艺术通过政治中介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正如王宏建教授所说,“超越政治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存在的,超越政治的艺术也是不可能存在的。”不可置否,政治与艺术均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两者关系密切并相互影响,艺术需通过政治的中介才能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作为艺术的重要存在形式之一的建筑设计与政治的联系尤为突出,它深刻地反映出政治集团或为彰显国家威严、地位或炫耀国家经济、财富等精神追求。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公共建筑受时代政治格局的影响最为突出。
众所周知,英国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走的是一条在冲突中融合的道路,即渐进改革之路。虽然17世纪末的“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和议会内阁制,但这一时期的英国依然是“有封建外表的古老英国”。就政治体制而言,国王仍然拥有实权,世袭贵族在政治上仍居优势地位,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虽然在下议院占有少数席位,但是上议院仍然完全由世袭贵族占据。虽然在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中,“调整了选区,增加了工业城市在议会中的席位,规定了选民的财产资格,扩大了选举范围,改变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但“议会中贵族子弟仍有2171人,代表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的议员有444人,土地贵族的优势地位远未动摇,选民在全国成年居民中的比例也仅由5%上升到18%”。中产阶级虽然获得了选举权,权力却仍然掌握在贵族手中。
第三章 维多利亚时期建筑设计...............................25-47
3.1 建筑设计的复古思潮 ...............................26-35
3.1.1 古典复兴............................... 26-29
3.1.2 哥特式复兴............................... 29-33
3.1.3 英国地方主义复兴............................... 33-35
3.2 建筑设计的变异思潮............................... 35-40
3.3 复古与变异思潮的成因............................... 40-47
3.3.1 复古思潮的成因分析............................... 40-43
3.3.2 变异思潮的成因分析............................... 43-47
第四章 复古与变异思潮下的建筑............................... 47-59
4.1 复古风格样式的建筑............................... 47-54
4.1.1 复古风格样式的共性............................... 47-49
4.1.2 古典复兴建筑............................... 49-50
4.1.3 哥特复兴建筑............................... 50-53
4.1.4 英国地方主义复兴建筑............................... 53-54
4.2 变异风格样式的建筑...............................54-59
结论
本文通过对影响维多利亚时期建筑设计的诸项因素进行全面、客观地综合分析,以及对复古和变异思潮影响下建筑设计艺术特征的深入研究,以建筑设计为视野点,不仅窥探出维多利亚时期冲突的文化、变革的政治、深入发展的工业革命等因素影响下的英国设计的全貌,更为重要的是,对该时期的设计有了更为清晰而客观的认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正是一个变革和发展的时代。尽管该时期没有发明出一种特定的风格,但它是英国历史上建筑样式和风格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时期。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风格都以不同方式得以呈现,甚至还出现了东方异域的风格。可以说是,历史主义的风格与反历史主义的风格并存,复古风格与变异风格并存,折衷主义贯穿始终。具有浓郁折衷主义色彩的“复古风”是该时期英国建筑的主流,向现代建筑演进的“变异风”是非主流,两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乐章,造就了该时期建筑的辉煌成就,也预示着向现代建筑设计演进是时发表展的方向,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基于此,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复古与变异建筑的总体艺术特征是饱含折衷意味的。无论是“复古思潮”下的建筑设计,还是“变异思潮”下的建筑设计,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折衷主义倾向。也就是说,折衷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建筑设计的共性。折衷主义倾向,一方面表现为各种历史风格的混合使用,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合理性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在折衷中的创新,即通过各种历史风格的不同搭配呈现出一种新的视觉效果和设计样式,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扬弃的结果。折衷主义倾向是该时期建筑设计在冲突中融合、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
第二,就更为深层的设计思想而言,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表现出矛盾的两重性,即一方面复古思潮下的设计思想强调对传统设计风格的复兴,是一种尊重传统的保守主义态度,注重在历史风格中寻找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形制;另一方面变异思潮下的设计思想看重的是建筑类型的创新,是渴望变革的激进主义的面孔,钟情于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的应用,渴望创造符合功能需要的建筑新形制。这两种设计思想在价值取向上是矛盾的,前者强调传统风格的纯粹性,维护既定的秩序;后者强调建筑风格的创新性,倾向变革的效率。因此,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既有面向传统的一面,也有面向创新的一面。
第三,不论是该时期建筑设计体现出的折衷主义意味强烈的总体艺术特征,矛盾的设计思想,还是“复古与变异”思潮并存的事实,均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作为商品,建筑都是文化的产物,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建筑是每一文化背景下整体文化现象的一个环节,是这种文化的表现,”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建筑在造型、结构、功能上的千变万化。因而建筑设计必然蕴含民族精神、彰显地域风情、焕发时代气息。同时,建筑是由人创造的,统治者、思想家、建筑师都有可能改变或塑造一种特定的建筑潮流。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呈现的“复古与变异”并存的特色,很大程度上是由该时期英国文化决定的。自1688年光荣革命以来,在英国社会几乎所有的变革都是以改良的方式体现出来,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形成了在冲突中融合的渐进式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是政治上改革与进步的一种方式,而且成了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成为了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渐进式的文化模式造就了英国理性又保守的双重国民性格,形成了所谓以贵族精神和绅士风度为特征的英国风度。这在文化精神方面呈现出中层模仿上层,下层模仿中层的局面。所谓绅士风度是“英国民族精神的外化,它是英国社会各阶层在向上流社会看齐的过程中,以贵族精神为基础,掺杂了各阶层的某些价值观念融合而成的”。它一方面表现出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气概,另一方面表现出对传统和习惯的眷恋和浓厚的保守倾向,造成一种文化上的困境和极强的渐进式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