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暴力形式的文明交往
奴隶贸易根本属性探析非洲奴隶贸易是近代出现的惨绝人寰的罪恶活动,象猎捕野兽一样劫掠非洲黑人并沦之为奴隶,在人类历史上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交往?长达 400 年之久世界范围内贩卖黑人的如此交往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在人类文明的生成和演进中又起着怎样的作用?文明交往理论认为“交往是人类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的不同文明只有交往才能进步,决不能离开交往去考察人类文明的演进”。那么我们该如何用“文明交往”来定论奴隶贸易这种恶性、残暴的交往?
第一节 奴隶贸易:残暴方式进行的文明交往
一、 奴隶贸易是文明交往的一种形式
彭树智先生二十年多来致力探索并应用于学术实践的史学史观“文明交往论”认为,“文明交往”是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一个特征。那么,什么是“文明交往”? “所谓文明交往,是从唯物史观出发,即从现实人的实践活动这一前提出发,是对作为人们之间以变革生存环境或变革世界为目的,从而相互发现、认识、沟通、理解、制约、影响、渗透、改造等实践活动的历史哲学范畴”。
从文明交往理论来看,文明交往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直到现在还一直在持续进行的和生产实践活动一样的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社会活动,而且文明交往历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阶段: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经历了自然经济和工业信息文明阶段直到今天,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领域等方面,具有和平方式、暴力方式等形式。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物质往来,社会群体间的贸易来往、文化交流,各民族、各国家间的和平与战争等交往都是文明交往活动。所以,“文明交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单一的和平方式,战争恰恰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文明冲突是文明交往的属性,无论战争也好,和平也罢,都是文明交往的类型”。
由此来看,长达 400 年之久世界范围内残暴的贩卖黑人的奴隶贸易也不例外当属一种文明交往活动。文明交往理论认为,从历史上看,文明交往“是一个互相发现、互相沟通、互相扬弃、互相理解、互相融合的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同时充满着摩擦、碰撞、矛盾和冲突,也不乏对抗、分裂、压迫、侵略和反抗”,所以,文明交往不只是春风和睦下的和平交往,暴力也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也正如长达四个多世纪的残暴的非洲奴隶贸易。
第二节 程度低级:奴隶贸易暴力交往的原因
人类的交往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同步演进的历史过程,交往在逐步克服野蛮状态的过程中,使人类不断走上更高文明层次的社会,“交往的总趋势是从野蛮到文明的演进”。文明交往“在发展的总轨迹线上所呈现的,是逐步摆脱人类的野蛮性而日渐文明化”。文明交往论认为文明交往的“强弱之根在于生产力和交往力的发达程度的不同”。 奴隶贸易作为残暴方式演进的人类交往,很明显还处在文明交往的低级阶段,其暴力交往的兴起和四个世纪后的结束原因都可以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来探究。
第二章 利益驱动的暴力交往:
奴隶贸易起讫原因探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之一,奴隶贸易的超常利润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然而,也许令人费解,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奴隶贸易中获利最大的英国却摇身一变,成了废止奴隶贸易的首领。随后,各国相继参与了禁止奴隶贸易的活动,最终结束了人类历史上的这段罪恶。从疯狂地贩卖黑奴到积极急迫地废止奴隶贸易,看似矛盾的行为如果从文明交往论来看,我们会立刻觉察到其症结所在,作为一种暴力形式的文明交往,奴隶贸易依然符合文明交往的规律所在:“利益是文明交往的驱动因素,在文明交往中,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从利益因素中找到答案”。文明交往的根源在利益关系和利害关系,历时四百多年以暴力形式来演进着人类文明交往的奴隶贸易的兴与衰也是围绕着利益使然。
第一节 利益驱动下奴隶贸易的兴起和结束
奴隶贸易的出现与结束不是偶然现象,它的兴起与衰亡是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寻求最大利益的必然结果。
一、 贩奴运动的起因:
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需要奴隶贸易是由于非洲以外地区需要发展资本主义而兴起的,奴隶贸易的起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列宁曾指出,“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是:第一,在一般商品生产发展到比较高的水平时,一部分人手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货币;第二,存在两种意义上‘自由的’工人,一方面他们出卖劳动力不受任何拘束或限制,另一方面他们脱离土地和脱离任何生产资料”。这两个历史前提的形成经过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奴隶贸易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发展兴盛起来。
第三章 暴力交往下的文明融合............................................ 34-48
第一节 暴力交往下奴隶贸易....................................... 34-41
一、 文明主体....................................... 35-36
二、 物质文明....................................... 36-37
三、 部族问题产生....................................... 37-38
四、 社会意识损伤....................................... 38-39
五、 种族主义蔓延....................................... 39-40
六、 古老文明的灾难性衰竭....................................... 40-41
第二节 文明交往中奴隶贸易....................................... 41-48
一、 残暴的奴役交往....................................... 42-45
二、 屈辱的强制迁徙....................................... 45-48
第四章 罪恶奴隶贸易....................................... 48-52
一、 自发的情绪化....................................... 48-50
二、 地域的民族....................................... 50
三、 和平的文明交往取代野蛮的暴力....................................... 50-52
结论
不可否认,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客观后果来看,奴隶贸易无疑是最大程度地激活了资本文明的演进、促进了资本文明的发展,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残暴奴役中确是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向前发展。通过屈辱的强制迁徙,奴隶贸易受害者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了美洲,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扩散了世界文明,同时也从各个领域拓展了人类文明交往的范围。
但可悲的是这个过程是在牺牲非洲的条件下实现的,非洲是纯粹受害的一方,正如巴兹尔•戴维逊所言,“在这四个世纪里,始终是一边总占便宜,一边总吃亏。没有发生过文化的创造性结合、思想的沟通、财富的共享。对欧洲说来,和非洲的贸易始终是发财的,发的财把欧洲引进了更有创造性的社会和政府形式。但是对非洲说来,这种关系却不能完成所需要的社会和经济变革,相反是走向了经济或政治的挫败”。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恶劣的侵犯人权行为、作为不容置疑的“反人类罪”,奴隶贸易“永远是邪恶的”。作为暴力形式的文明交往,漫长四个世纪的奴隶贸易给我们昭示了人类文明交往的演进规律:伴随生产力的发展,文明交往由地域的、民族的交往,终究要走向世界性的普遍交往;文明交往终将要由低级向高级、自发向自觉演进,由野蛮走向文明、情绪化走向理智化、必然走向自由、对立对抗走向对话合作。对话和交流的文明交往形式终究要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也必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