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巢湖水道考证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gujia 点击次数:136
论文字数:0 论文编号:sb201211211158364379 日期:2012-11-23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 巢湖流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背景
        巢湖位于合肥市郊区、肥东、肥西县和巢湖市、庐江县之间,在安徽省中部(见图 1)。巢湖流域属于长江下游左岸水系,流域总面积 13350km2,地跨合肥、六安市、芜湖市的 8 个县(市)。境内气候湿润,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是安徽省稻米、油料、水禽、鱼类等的重要产地之一。历史上的巢湖,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它在中生代三迭纪断裂褶皱成湖,距今约 1 万年。历史时期的巢湖并非今日的面貌,最初,其面约 2000 平方公里,泥沙堆积以及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逐渐蚕食巢湖,其面积越来越小(历史时期巢湖在不同时期的湖域面积参见图 2)。时至今日,巢湖现在的湖体周长173km,东西向长 54.5km,南北向宽 21km,湖面面积仅 774km2,比起古巢湖,面积缩小了超过 60%。
        气温方面,太阳年辐射总量高,巢湖流域年平均气温 15-16℃,日照时数2000-2200 小时,无霜期约 224-252 天。不过,巢湖一般年份会有冰岸出现,特殊气候条件下会出现全湖封冻的现象。据光绪《庐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大风雪,巢湖冰坚。巢湖结冰期,主要取决于北方冷空气南下时间,故各年出现的时间往往不同,通常在 1-2 月份。且结冰期时间不长,一般为三至四周。冰厚约 10 厘米。巢湖封冻大多在水量小、气温低、风力不大的情况下。1954年,巢湖就曾经出现一次较大的封冻。该年气温很低,日均温 0℃以下的持续时间达 55 天之久,冰厚 30-40 厘米,封冻期 50 天。当地群众回忆,当时从姥山至中庙,人、畜都可以履冰而行。但是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第二章 巢湖源流水系考

        巢湖流域港汊众多,它们构成了本区域水路交通的载体。这些河流的通航能力也各不相同,按照通航能力以及注入水源,可以发现七个主要水系。按由东开始,顺时针的顺序分别是:裕溪河水系,兆河水系,白石天河水系,杭埠河水系,派河水系,南淝河水系,柘皋河水系。另外还有诸多小型河流,没有形成其单独的河流系统,但是也具有一定通航能力,并且这种通航能力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作用,诸如烔炀河、高林河等。这些不成河流系统的小型河流,仍将作为本文研究的内容一部分,集中讨论。为了方便对河流分布变迁规律的考察,本文将巢湖流域内的河流分为源流水系和通江水系。源流水系指的是巢湖的补给水源河流;通江水道指的是巢湖注入长江的水道所有这七个水系,除了裕溪河水系是巢湖的通江水道外,其他的六个都注入巢湖,是巢湖的源流水系。首先,当然应该讨论源流水系。

目录

第三节 栅水淤塞与裕溪河形成..............................................................47
一、栅水时代........................................................................................47
二、裕溪河时代......................................................................................51
三、小结...........................................................................................58
第四章 巢湖水路交通与市镇发展......................................................59
第一节 密布的河网与巢湖流域市镇..................................................59
第二节 裕溪河与运漕镇.....................................................................64
第三节 杭埠河水系与三河镇............................................................69
第四节 巢湖流域市镇特点................................................................73
································································································

结论

        人类历史,是人与自然互动的过程。巢湖流域自然环境的变迁与区域内市镇发展、商贸活动都有影响。首先,河流通航能力影响着市镇的产生于分布。通过第四章第一节的论述已经言明,水源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影响至关重要,水路的交通作用对人类走向更好的生活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科技不够发达的古代。因此,河流影响着居民点的分布。这个普遍性的道理在巢湖流域再次得到印证。巢湖流域的市镇,多数分布在河流沿线,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市镇,必定在河流沿线。这使得巢湖流域河流的作用格外明显。其次,河流通航能力决定了市镇的规模。随着河流的变迁,通航能力的强弱,河流沿岸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所不同。这体现在市镇的分布,市镇的发展水平、商贸活动的主要类型等方面。在水路交通较为发达的河流沿岸,能够形成较为大型的市镇。如杭埠河水系沿岸形成了三河镇,裕溪河水系沿岸形成了运漕镇,是巢湖流域发展水平最高的两个市镇。当然,除了文中所专门论述的个案,还有其他的。诸如黄雒镇、柘皋镇等等。第三,河流的通航能力对市镇的类型和功能有所影响。由于河流通航能力不同,决定了该地区的是否拥有商品输出的交通优势。具备这种区位优势的市镇,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会较高,市镇的功能也会更加完善,除了服务当地居民,还是有更多其他功能。在这种影响下,巢湖流域的市镇表现为地方集散型和流通枢纽型两种特点。地方集散型市镇分布于内向型航道沿线,往往立足当地,服务范围较小。流通枢纽型市镇分布于外向型航道沿线,由于水路交通发达,与外界经贸交流频繁,市镇呈现出枢纽功能。不论何种类型的市镇,都得益于河流的水运作用。《道德经》中早有言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巢湖流域的水哺育巢湖儿女不言回报。巢湖流域的经济开发与发展因水而生,因水而成长。考究了过去因水制宜的历史史实,对今天发展环巢湖经济圈应当是有所借鉴。这也是本文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上一篇:古代中国国家诸术语考证
下一篇:明清印墨的早期开发
相关其它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