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回族是一个几乎全体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中国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存在着“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居住特点。“洁净”一词在其宗教圣典《古兰经》和“圣训1”中有着详细的阐述和严格的禁忌要求,经文中的教规同时也指导了穆斯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是因为回族对于“洁净”的概念认知直接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与非穆斯林民族的“洁净”认知差异显著,再加上回族与其他民族长期杂居的生活特点,导致了在现实生活中回族可能因为对“洁净”的独特认知而与其他非穆斯林民族(比如汉族)产生不同程度的摩擦甚至冲突,进而影响到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共同发展。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即是通过心理学研究设计,科学的揭示出回族与汉族对于“洁净”概念的理解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以及各自族群内部对于“洁净”一词的理解维度和具体认知内容;除此之外,本研究依据量性研究的结果回归到跨文化交际教育的讨论中来。用心理学研究得出的结论结合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结构和非结构访谈等方法进行不同民族之间跨文化交际教育的理论探讨,为国内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族际交往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多元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宗教人类学等学科领域,是一次跨学科的应用性研究。
第一章选题背景
第一节对回族“洁净”概念进行本土化研究的意义
一、角度新颖,是一次跨学科的研究
本文选择以“洁净”概念为切入点,角度新颖,具有创新性。笔者查阅文献资料,“洁净”话题多为人类学、宗教学和文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领域至今无任何涉及。本文不仅仅是立足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也同时借鉴了人类学、宗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和成果。总之,本论文尝试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去研究人类学、宗教学等领域所关注的话题,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和学科间的互补。
二、能对本学科领域有独到的学术贡献,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由于宗教信仰、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等多因素交互影响导致了中国境内的回族在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矛盾与摩擦。而对于“洁净”概念的理解差异,就是导致矛盾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大多数回族信奉伊斯兰教,其宗教圣典《古兰经》中对于“洁净”与“不洁”有着非常严格的界定,而这种教规已经根深蒂固于每一位回族穆斯林的认知中。所以通过心理学实验研究,构建出回族与汉族“洁净”概念的内隐结构,得出两者之间结构上的共性与差异,也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此外,国内目前在跨文化交际教育领域,普遍关注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比较忽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际教育,但现实生活中,跨民族交际教育的重要性却日益突显出来。本研究是对该领域的一次弥补,丰富了跨文化交际教育的内容,研究结果也因此具有了较强的实用价值。
三、人类学理论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巧妙重合
上个世纪伟大的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尝试用分类秩序的观点来解释人们对于“洁挣”的理解,而心理学中对于“洁净”这样一类自然概念的内隐结构分析也通常采用让研究对象对这一自然概念的相关陈述进行自由分类的方法2,构建出某一自然概念的结构维度,笔者认为此结构维度也即分类秩序理论中所提及的“分类框架”。两者的巧妙重合不仅让笔者感叹不同学科知识体系背后的相通性,也让本文具有了独特的闪光点和价值。
四、对国外经典理论的检验
国内学术界对于“洁净”话题的关注,基于理论研究为主,实际田野调查的并不多见,也不深入。而国外的相关理论和观点可能并不适合于我们的国情与民族,比如回族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己经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整合,这一长期磨合的过程必然对这一民族的意识、认知等造成了影响。所以,究竟中国的回族对于“洁净”概念作何理解,需要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做出研究,同时也是对西方经典理论的一次检验。
第二节研究的可行性
本论文从“洁净”这一自然概念切入,选题角度十分微观。研究从微观角度出发就相应的缩小了范围,降低了难度,确保研究者能在个人能力之内和有限的时间、资源等条件下,能够顺利的完成研究任务。
第二章 相关研............................... 12-21
第一节 相关概念........................ 12-13
一、“洁净”的概........................ 12
二、自然概念的内........................ 12-13
三、跨文化交际教育...................... 13
第二节 理论基础 .............................13-14
一、社会性概念结构中....................论 13
二、概念原型理论....................... 13-14
三、民族文化与认知................................... 14
四、玛丽·道格拉斯关于“洁净”的分............................ 14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14-21
一、国内外关于“洁净”研究......................................... 14-18
二、从心理学角度对伊斯兰教或穆斯............................. 18-19
三、跨文化交际教育的相..................................... 19-21
第三章 回族“洁净”概念的内...................... 21-75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 21-22
一、研究目的........................... 21
二、研究假设.............................. 21-22
第二节 研究对象........................... 22
一、前测研究对..................................... 22
二、后测研究对............................. 22
第三节 研究工具..................................... 22-23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 23-25
一、研究方法................................... 23
二、后测问卷的编........................................ 23-25
第五节 “洁净”概念等级问卷....................................... 25-55
一、“洁净”概念等级问卷的总.........................25-30
二、“洁净”概念等级问卷具.......................... 30-54
三、差异分析总............................................. 54-55
第六节 “洁净”概念等级问卷的心...................... 55-75
一、项目分......................................................... 55-58
二、项目检测 .............................................58-63
三、回汉民族之间题项选.....................................63-66
四、回汉两族“洁净”概念的...................................... 66-67
五、回汉两族“洁净”概念的横.......................................67-70
六、回汉两族“洁净”概念的内......................................... 70-71
七、结合访谈和问卷调查...........................................71-73
八、对玛丽·道格拉斯的...................................................73-75
第四章 回汉两族跨文化交.............................................. 75-81
.................................................................................
.
结论
本文主要论证的由于“洁净”概念认知差异而造成回汉两个民族之间跨文化交际的隔阂甚至冲突,便可以理解为是因为回汉两个民族文化中关于“洁净”的文化框架整体匹配程度较低,在两者之间很难找到相互重叠或者相似的文化部分,即两个民族的“洁净”文化框架存在较大的结构差异,整体匹配程度较低,两者之间的隔阂或者冲突也由此而引发。这便是笔者依据本文的论证结果所构建的文化框架与刻板原型理论的核心内容,以待后续发展完善。
回族洁净概念的内隐结构分析及跨文化交际教育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wwj881024
点击次数:164
Tag:
相关其它论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