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文旨在以郑州市管城区的城市少数民族群体为个案,来探讨他们所享有的社会权。入手,分析了 少数民族社会权研究 ,由硕士论文事业部整体提供。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开始走出相对封闭与落后的民族地区村庄,大量涌入城市,城市的民族成份急剧增多,构成了城市民族格局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特点,带来了城市民族工作新的难度。虽然在宪法和各项法律的指导下,民族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法律体系口益健全,例如国家十1993年制定的《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逐渐成为调控民族关系的根本于段。但是由十这种法律保障并不可能彻底解决城市中各民族之间存在的根深蒂固的民族偏见和歧视。如在1997年上半年,湖北省襄樊市曾发生过某酒厂为推销其生产的药酒,在其自己制作散发的广告单中出现了一些损害穆斯林情感的文字,引起了广大穆斯林的不满和抗议。诸如此类实践,全国大部分城市或多或少的都有发生,因此伴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民族成分的多兀带来的城市民族问题和矛后在当今表现的更为充分,给城市民族工作带来了新困境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注意到了城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缺失。尤其是我国现行静态法规在适应当前动态的城市民族工作中越来越力不从心,在执行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后。ifub‘很多法规内容本身的不健全,更使得城市少数民族无法可依,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权都得不到保障。当今,城市民族问题的敏感性、辐射性、连锁反应性等特点,决定了其与国家民族问题密切联系,二者的互动性,表明了城市民族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仅是城市民族关系问题,}fn是涉及到该民族整体、该民族地区整体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民族关系的全局。城市民族关系已经成为我国民族关系的晴雨表、测量表。}fn解决城市民族问题的根本,就是先给子城市少数民族基本社会权的保障,即让他们得到人最基本得生存权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民族问题,为中国城市少数民族的发展乃至全国范围的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产生了深远的积极意义。
二、研究意义
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其城市的功能会辐射到城市的周边地区及邻近地区,甚至会影响到更远的地区。城市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既是全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工作的重要环节,它的工作直接关系着城市工作的好坏,乃至全国民族工作的成败。做好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工作,不仅有利十城市的安定团结、发展与繁荣,ifu }_有利十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和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十全国的稳定。所以对城市少数民族社会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理论意义来讲,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加,并目_在城市中形成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出现了新的特点,如人口增长快,流动性大以及城市民族问题反应快、连锁性大等,面对这些新的情况新问题时,在过去旧环境中所赋子少数民族的权利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的发展要求,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能更好的服务十城市民族工作。
其次,从现实意义来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走出他们世代生长的地方,走向城市,城市民族民主平等权利问题,也从重视经济文化发展要求逐步过渡到加强政治平等的要求,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也逐渐由过去的围绕城市中世居少数民族人员转变为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以及广大农村中的少数民族,工作的内容已经从以前单纯的物质帮助转变为包括精神帮助在内的文化权等社会权的方方面面,所以面对这些新的变化,有关的民族政策法规也应针对现实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才能应对新的环境下城市民族工作的时间需求,更好的指导城市民族工作,使《城
市少数民族的相关政策、法规更具现实意义,满足时代性与实践性需求。
再次,从跨学科研究视角来看,本文研究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法学视角看,研究国家政策的很多,尤其是宪法等部门法及习惯法的研究,但是对十少数民族政策,尤其是社会权的研究却很少,除了一些对少数民族社会权中某个别的权利研究外,如教育权等,对少数民族部门法的研究更加稀少。
从民族学视角看,关十少数民族政策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少数民族国家政策的理论或实践上的研究,很少涉及少数民族法规的研究,即使有一些研究,也只是单纯的对某地的政策研究,}fn本文不仅关注十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对比研究,更注重文本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结合,使其具有更大的学术价值。
[1]See,Rodolfo Arango,Basic Social Rights,Constitutional Justice,andDemocracy,Ratio Juris.Vo1.16 No.2 June 2003.
[2] Marshall, T. H.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1as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50,p.11.
[3] Forbath ,William E., Caste,Class, and Equal Citizenship ,Michigan
[4]李冰:《试论少数民族人权的特殊性及其保障》,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5l黄兀姗、敌慧敏:《保障少数民族人权是民族地区宪政建设的目的》,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第5期。
[6]参见傅林、邢晓辉:《关十完善宪法部分内容的几点思考》,载《河北法学》1999年第4期。
[7]石佑启:《论私有财产权公法保护之方式演进》,载《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_5期。
[8]江平:《财产权宪法保障的比较研究》,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第B4版。
[9]张向阳:《少数民族全国人大代表的代表权性质和少数民族权利维护问题试探》,载《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10]翟东堂:《国际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权利司法保护初探》,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1]陈乐齐:《我国城市民族关系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2]包国娟:《浅谈我国城市民族问题》,载《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第_5期。
[13]廖杨,付广华:《杜林市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一一南宁、杜林市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及对策研究之一》,载《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14]徐合平:《对城市民族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_5期。
}15} HIS敏:《近代中国少数民族权利立法保障述评》,载《法学论坛》2008年
第2期。
少数民族社会权研究
摘要 4-5
Abstract 5
导论 6-31
一、研究背景 6
二、研究意义 6-8
三、文献综述 8-28
(一) 城市民族工作研究综述 8-17
(二) 少数民族权利研究综述 17-28
(三) 关于《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的研究综述 28
四、研究设计 28-31
引言 31-33
第一章 社会权的概述 33-39
一、社会权的内涵 33-34
二、法律文本意义上的社会权 34-37
三、与社会权相似概念的区别 37-39
(一) 社会保障权 37-38
(二) 社会公民权 38-39
第二章 作为少数民族权利的社会权 39-50
一、少数民族权利的内涵 39-43
(一) 少数民族权利的概念 39-40
(二) 少数民族权利的性质 40-43
二、社会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体现 43-47
三、社会权在《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中的体现 47-50
第三章 我国法律文本中少数民族社会权的分析 50-58
一、文本中社会权规范的结构分析 50-53
(一) 文本社会权的形式结构分析 50-52
(二) 文本社会权的实质结构分析 52-53
二、文本中社会权规范的缺陷 53-55
(一) 社会权保障条款的缺乏与不平等 53
(二) 社会权界定不明确 53-54
(三) 缺乏对社会权行为的审查和有效的司法救济条款 54-55
三、文本中社会权的规范设计 55-58
(一) 将社会权作为少数民族基本权利来保护 55-56
(二) 规范少数民族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56
(三) 增加消极防范条款 56-57
(四) 建立保护少数民族社会权的诉讼制度 57-58
第四章 郑州市管城区少数民族社会权实践 58-64
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民族现状 58-60
(一) 政治方面 59
(二) 经济方面 59-60
(三) 教育方面 60
二、管城回族区社会权的实践 60-62
三、管城回族区社会权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62-64
结语 64-66
参考文献 66-72
致谢 72-73
附录A: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3-74
附录B:城市民族工作条例 74-75
您可能有民族硕士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民族硕士论文频道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