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 选颶背条及意义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门户己打开,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各种交往活动也日益频繁,更多的族群及国家间的联系也愈加密切,跨境民族也不例外。跨境民族间的流动在这样的趋势下也变得更加频繁,流动方式也显得多种多样。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一个省,边境线有4060千米,与越南、老挝和缅甸三个国家接壤,有很多跨境民族分布在边境地区。这些跨境民族在云南对周边国家及东南亚区开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发挥着内地民族不可比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跨境民族对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跨境民族在我国边境地区跨国界而居,与国境线相连,是维护我国安全的主要力量,也是我国与世界交往沟通的桥梁。一些国外敌对势力和极端民族分裂分子通过宗教渗透、赞助等活动进行渗透,企图通过跨境民族来破坏我国的边境稳定和安全。因此,加强对跨境民族事务的研究和管理,是维护我国边境安全和祖国团结统一的关键。第二,促进边境地区发展,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跨境民族地区的资源丰富,能够吸引较多的投资商。而且,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历史渊源,跨境民族在族源、亲缘、信仰地缘等文化内涵上有着诸多的统一性,在跨境民族的文化上存在着互动性,这样就为相互间的经济和社会交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使得他们之间的边境贸易、文化交流、边民互市等往来更加密切,从而对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和边境地区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二〉相关研究现状
近代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我国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伴随着西方理论与知识的传入,引起了国人对边疆、民族的关注。此时,民族学人类学作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武器被引进到中国,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对边疆民族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出现一批边政学和民族学的著名学者,以“边政”概念为核心,“以边疆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幵始重视对中国境内边疆民族以及边疆史的研究。1934年10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一批学者到云南做民族学调查。被调查的民族全部属于现今中越、中老和中缅之间的跨国民族。之后,他们又对云南的部分民族进行了补充调查,对中英会堪滇缅南段界务之内的各民族进行调查研究。1942年,吴文藻在《边政学发凡》中,对“边政学”的界定己明确指出边境民族属于边政学的研究范畴,“边政学就是研究边疆政治的专门学问。通俗地说,边境政治就是管理边民的公共事务。用学术语,边政学就是研究关于边疆民族政治思想、事实、制度及行政的科学。实际推行边政的行政机构,当然是边疆地方政府。”②自学者凌纯声在他的关于中国边疆民族和边疆文化的研究中,注意到了民族的跨国而居的问题之后,许多学者也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发表了一批科研成果。但这些研究并不是专门针对跨境民族的,也不是从跨境民族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只是作为我国边疆、边政以及少数民族研究的连带部分而存在。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
(一) 论文所涉及相关概念的
“政府”是一个国家为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广义的“政府”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国家政权机构的总和,代表着社会公共权力。狭义“政府”指国家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即一个国家政权体系中依法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体系。论文中的“政府”主要指狭义的政府,即各级行政机关。对“跨境民族”概念的界定,我比较同意方铁的观点,即“中国的跨境民族大致可分为‘跨境民族’(狭义)与'亲缘民族’两种基本类型。所谓‘跨境民族’(狭义),指居住在中国和邻国的同一民族,最早居住在同一地区,以后由于迁徙和国界变动等原因分别居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但目前主要分布区域仍然相连或相邻,语言和文化基本相同者,可称为中国及其邻国的‘跨境民族’(狭义)。至于‘亲缘民族’,则指在中国及邻国的一些具有共同族源关系,但目前对其是否为同一民族尚有异议的民族群体。这些民族有共同的族源关系,以后因迁徙或国界变动等原因,其中主要的部分逐渐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并产生了明显的差异,目前其整体是否为同一民族,成员以及相关研究者持有不同看法者,可称为中国与邻国的‘亲缘民族’。”
…………
(二) 边塊县政府跨塊民族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
自“治理危机”在1989年的世界银行报告中出现之后,“治理” 一词便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发展研究当中,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内涵丰富、适用性强的理论,成为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关于“治理”的含义,学者们各行己见,持有不同的观点。罗茨是治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他列举了关于治理的六种不同定义:作为最小国家的管理活动的治理;作为公司管理的治理;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作为善治的治理;作为社会一控制体系的治理;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的《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中对“治理”作出了详细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这一界定比较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是一个内涵丰富、适用性强的概念,是政府部门、社会福利机构、私人企业、社团组织以及个体等各种活动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而“政府治理”即是指政治管理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权威的规范基础、处理政治事务的方式和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并且特别关注在一个限定的区域内维持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政治权威对行政权力的应用。?治理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但它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时效性,它不能代替国家而享有合法的政治暴力,也不能代替市场而自发地对大多数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针对治理的失效,不少学者和国际组织提出了 “善治”概念。俞可平认为“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 善治具有五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和回应。善治实际上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表示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它强调公民积极参与,实现管理的民主化。可以说,治理是政府管理的基础,是有效管理的补充。
……………
三、金平县政府跨境民族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6
(一)金平县政府对跨境民族事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6
(二)金平县政府对跨境民族事务管理......... 30
1.行政环境比较复杂......... 30
2.政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32
3.越南优惠政策对云南跨境民族产生影响......... 33
四、云南边境县政府加强跨境民族事务管理......... 36
(一)建立健全跨境民族事务管理体系......... 36
(二)夯实政府管理跨境民族事务的基础......... 40
1.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40
2.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特色产业体系......... 40
3.继续加大扶贫力度 .........41
4.抓住机遇,加快跨境民族发展......... 42
(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2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42
2.加快卫生事业发展.........43
3.保护跨境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43
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4
(四)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44
四、云南边塊县政府加强跨境民族事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云南有16个跨境民族分别分布在25个边境县上,贫困、社会事业发展落后、非法通婚和流动、跨国犯罪、境外宗教渗透等跨境民族问题非常突出,影响着云南边防的稳定与安全,边境县各级政府应转变政府职能,以市场经济要求的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逐步创新跨境民族事务管理,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化要求、功能良好、结构合理、运转协调、法制健全、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以直接管理、监督管理、间接管理等多种手段高效地完成跨境民族事务管理,全面推进边境跨境民族地区的发展。金平县是云南跨境民族分布最多的一个县,其跨境民族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对跨境民族事务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具有典型代表性。针对金平县政府跨境民族事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将对云南边境县政府加强跨境民族事务管理有一定的适用性。
…………
结论
跨境民族的研究是我国民族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在我国具有特殊复杂的战略位置,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取得了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因此,各边境民族地区政府要引起重视,承担起主要职责,以国家的民族政策为指导,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转变政府职能,在政府主导的同时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实现对跨境民族事务的有效管理,加快跨境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把研究视角聚焦回放到云南边境地区,试图以金平县政府跨境民族事务管理情况为个案进行研究,对金平县跨境民族事务的管理现状和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以政府治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路,提出本文对云南边境县政府加强跨境民族事务管理的对策和意见。金平县云南25个边境县之一,有6个跨境乡镇,跨境民族较多,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其跨境民族事务管理问题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