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图像叙事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5666 论文编号:sb2021123010464341597 日期:2022-01-1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研究生论文,本文通过研究我进一步发现,突发公共事件中所使用的新闻图像在叙事过程中,它也担负有议程设置的功能。图像借用一定的修辞手法,遵循一定的时间顺序来重现突发公共事件,图像通过展示叙事者和人物等,逐渐强化了媒体报道的议程,而且也逐步放大了公众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最后它加深了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记忆。特别是在纪念性新闻报道中,图像被反复使用,这不仅重新唤起了公众的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记忆,而且也不断改写公众的记忆。

第一章   突发公共事件中新闻图像叙事的基础

第一节  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常用的新闻图像分类
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一些图像来展示新闻现场,或者是使用新闻图像单独做成一篇报道。比如在传统报纸和电子报纸甚至包括各大平台的推文中,封面都会使用新闻图像,而且这些新闻图像经常是单幅新闻图像。除了单幅图像外,系列图像也是被媒体经常使用的,系列图像可以单独成为一篇新闻报道,目前常见的多图报道形式通常见于新闻网站或者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渠道中。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图像报道也无外乎分为两类,单幅图像和系列图像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还原出新闻现场。单幅图像所包含的信息内容能够仅仅抓住突发公共时间的关键,系列图像则从多个不同侧面同时揭露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背景、现场状况和涉及主体等。
一、单幅新闻图像
突发公共事件因为其事发突然,且持续时间较长,波及面较广,因此新闻报道经常会产生繁多的新闻图像。单幅新闻图像是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常用的一类,这是因为单幅新闻图像能够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第一时间被发布出来,它所占用的版面篇幅比较小,可以被应用于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封面。例如在火灾新闻、地震新闻报道中,单幅新闻图像可以作为报纸的头版封面使用,它可以清晰明确地把把火灾或地震现场展现出来,既可以吸引受众的眼球,还可以向公众展示突发事件中矛盾最集中的一面。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单幅图像又可以放置在网站首页,作为吸引用户关注度的“引导员”;它也可以应用于微信推文或客户端推文中,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此外,单幅新闻图像还可以应用于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正文插图,或者是应用于图片新闻专栏中。能够及时向受众传递出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的重要信息。
新闻研究生论文怎么写
新闻研究生论文怎么写
.......................

第二节  文字为突发公共事件图像叙事建立语境
文字是从图像发展而来的,但是与图像相比,文字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具有清晰明确的含义,因此文字逐渐脱离图像可以独立存在,独立进行叙事。图像与文字一样,也可以传播信息,进行叙事。但是图像叙事有其局限性。虽然文字出现以前,人们通过图像来记录事件,图像不可否认拥有直观性,但是图像在解读过程中,由于时间久远,经常会出现误读等现象,例如我们现在研究古代的壁画,不免要加以推测论证一番。但是有了文字,图像的解读就变得容易了许多。人们不再单纯理解图像表面的内容,它更为人们提供了理解图像的语境和背景。因此文字的出现,使得图像叙事变得更加清晰明了。那文字又是如何影响图像叙事的呢,下文将着重分析一下文字与图像的关系,以此来窥探其中的秘密。
图像拥有强烈的在场性和纪实性特点,特别是新闻图像,它以照片、视频以及 VR图像的形式记录了新闻事件,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它自然具有强烈的真实性。新闻图像历来为媒体工作者们所重视,早年间,穆青和蒋齐生认为图像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与新闻文本一样,要做到图文并重,新闻图像因此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天地,虽然在此之前,新闻图像已经被广泛应用。当然,那时的新闻图像既有照片又有新闻漫画,新闻漫画可以说曾经担负起了巨大的宣传任务。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新闻图像应用日益广泛,它的生产也变得更加便捷,形式也更加丰富,既有传统新闻图像,又有 3D 立体的 VR 全景图像。它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不仅涵盖的信息更加广泛,而且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刺激。但是静态图像总归有其缺点,它凝聚的是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事实,如果单纯地使用新闻图像来报道新闻,它缺乏具体的叙事语境和叙事背景。脱离了文字对新闻图像的解释,受众对新闻图像的解读有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新闻图像的应用总是与相关文字报道相伴相生,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也是如此。
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一样,它必须要在特定的语境和背景下展开,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境与背景,图像即便可以叙事,但它也会失去具体意义,失去特定的意指。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演变大致拥有三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文字与图像的同体时代,这一时期主要是指早期的象形字时期,文字与图像尚未完全分离,图像既是文字,文字既是图像,此时图像就是交流的文字。第二个时期是文字和图像的互仿时期,这一时期文字系统已经相对成熟,高度抽象的文字可以独立叙事,而且文字也有可能成为图像产生的源泉。文字的意义愈加清晰,表意功能日渐精确,因此它成为了主要文本形式,此时图像逐渐被文字所取代,它成为了语言的副本或者说是辅助者。第三个时期是文字和图像的互文时期,这一时期语言和文字相互影响,互为表里,语言与图像出现在同一个文本之中,二者相互模仿,共同来进行叙事,这也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形式,文字报道中又包含着图像报道,图像报道又离不开文字解释。
................................

第二章   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图像叙事分析

第一节  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图像中的叙事者
故事形成的最根本条件,就是有人来叙述它,这个人就是所谓的“叙事者”。那叙事者是什么呢?米克·巴尔认为:“叙事者是叙述文本分析中最中心的概念。叙述者的身份在文本中的表现程度和方式,以及隐含的选择,赋予了文本以特征”。[1]叙事者为新闻图像赋予了叙事意义,叙事者的观点和态度才可以在图像中表达出来。那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闻图像展现了哪些群体的态度选择呢?
首先是新闻媒体的把关人,也就是新闻媒体的编辑。新闻媒体在遵循基本报道规范的同时,也都有各自的立场和态度,不论是文字报道还是图像报道,它都暗含了一定的立场。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时,媒体编辑首先选用的是具有正面引导作用的新闻图像,媒体在跟进突发公共事件的事态演变时,他们也把目光投向了救援现场,例如在事件一线组织救援的指挥者、奋战在一线的解放战士、医生及志愿者等,由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变动,媒体中所使用的图像也是趋于变动之中的,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初期,新闻图像多方位展现突发公共事件的面貌,以回应受众的关切;随后新闻图像报道将逐渐把目光投向事件的救援过程之中,最后则是把新闻图像转向问责或者是警示方面。这其中透露出了新闻媒体的总的报道思路,也透露出了图像的叙事进程。
除了把关人之外,新闻图像的直接叙述人就是图像的作者。在文学领域中,一般认为作者并不直接参与叙事,他通常会在文中建立一个基本叙事人来讲述故事,当然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使用第一人称的作品通常也可以看做作者就是第一叙述人。新闻图像特别是新闻照片以及 VR 图像等,通常都是创作者的直接记录,新闻图像几乎都是建立在第一人称基础上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新闻图像的作者即是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叙事人。基本叙事人既可以是记者,还可以是亲历突发公共事件或者在场的人。基本叙事人掌握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叙事权,他可以决定捕捉突发公共事件的哪些内容,向受众展现哪些内容。虽然记者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但也受制于把关人,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图像选择上下会或多或少地注入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

第二节  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图像中的人物
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图像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借助新闻图像来讲述突发公共事件的变动、产生与发展。突发公共事件因其广泛的影响力,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能调动众多人物参与其中,而也正是这些人物的存在,从进一步推动了事件的发展,因此,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图像在报道过程中脱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人物。当然,虽然其他类型的新闻中也涉及不同的人物主体,但恐怕远不及突发公共事件所涉及的面广。综合分析突发公共事件图像中所涉及的人物,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亲历者、救援组织者和救援者三大类,其中救援者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医生、解放军、警察、和专业搜救者志愿者等。下文从这几类涉及到的具体人物出发,分析他们对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图像叙事的作用。
首先说一说亲历者。事件亲历者是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首要主体,他们与突发公共事件息息相关,并且深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例如火灾的受害人、地震震中的居民、遇难者,疫情中的病人等等,包括突发事件现场的事物也可以看作是亲历者。亲历者是新闻图像叙述的主体,从新闻的报道初期,一直到新闻的报道末期,亲历者都贯穿在图像之中。事件的亲历者在新闻图像中作为剧中叙事人而存在,亲历者及其所处环境的图像能够给新闻事实带来更加直观的展示,更能强调出事件的破坏力以及影响等。在图像中,亲历者会展示自己因为事件造成的伤疤,会带着记者展示自己所处的环境位置等等,而且亲历者也有可能是那些令人感动的遇难者画像,或者是惨遭破坏的事物等等。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图像中因为亲历者的加入,它能够交代清楚新闻事件的现场环境,以及交代清楚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带来的影响等,它可以说是新闻叙事的开始,有了亲历者的加入,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图像才能向公众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那救援组织者是哪些群体呢?救援组织者包括各级政府、相关领导人等。救援组织者是突发公共事件中必不可少的一类群体,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层级大小,其组织者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像重大地震、火灾、疫情和安全生产事故等,救援组织者通常会涉及到中央人民政府,然后是省级政府,最后落脚到基层政府上。救援组织者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图像中不是一个孤立地存在,他也是与事件息息相关的,有了组织者的存在,救援才能顺利展开。那组织者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图像叙事中又扮演什么角色呢?组织者的存在,为新闻图像的进一步叙事提供了基础,它便于后来的救援报道展开。当然,组织者出现在新闻图像中,还可以开辟一条单独的叙事线,就是党和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组织救援的叙事线,这能够让新闻图像通过叙事来对强化各级党和政府以及基层工作者的形象,凸显党和政府对事件的重视、对人民群众的关怀。
新闻研究生论文参考
新闻研究生论文参考

.........................

第三章  新闻图像叙事增强突发公共事件新闻的传播力 .......... 24
第一节 新闻图像叙事强化突发公共事件议程 ................. 24
第二节 新闻图像叙事放大突发公共事件舆论 ................. 25
第三节 新闻图像叙事加深突发公共事件的受众记忆 ........... 27
结语 ............................... 29

第三章   新闻图像叙事增强突发公共事件新闻的传播力

第一节  新闻图像叙事强化突发公共事件议程
1972 年,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梁两位学者基于“媒介中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调查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他们在该研究中发现,大众传媒是广大公众了解议题的首要途径,公众也会根据大众传媒的报道版面设置来推测哪些是重要议题。因此二人推断为人们关注新闻事实、传播新闻事实乃至表达意见等都受到大众传媒对该新闻报道的影响。这彰显出了大众传媒对社会和公众的巨大影响。新闻报道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为公众创造出了一个拟态环境。通过新闻图像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叙事,它能对受众产生更加强烈的吸引力,强化受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注度。新闻图像作为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一种,它以其独有的特点民族和国家,能实现自由交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突发公共事件通常会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因此一些表达“顽强精神”、“奉献精神”的图像被采用,通过这些图像来叙述新闻事件,既能打动受众,也能激发公众对生命的思考。因此,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合理利用新闻图像进行叙事,能增强新闻的传播度和关注度。
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本来就为媒体和受众所重视,一方面不仅因为它是当时最重大的问题,而且也因为媒介将其置于最突出的地位。总而言之,公众关心什么取决于媒介报道什么,公众注意什么取决于媒介的报道力度和事情的重大程度。媒介提供了大量信息,受众从中了解当天的重大议题。用新闻图像来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叙事,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视程度。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即便突发公共事件新闻为媒体所重视,但是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之中要想抓住公众的视线,仅凭文字报道是难以达到最优效果的。在今天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中,要想抓住受众的眼球、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必然需要借助于大量的新闻图像。不论是在报纸、手机还是电脑中,图像最能吸引受众的眼球,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因此媒体在当下的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使用了大量的新闻图像,这些图像组合在一起既能揭示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过程,又能指出其中的矛盾等,从而进一步强化受众的注意力。大量的图像聚集在一起,还能在叙事过程中向受众传达出一定的情感。与文字相比,直白的新闻图像不需要用户在脑海中重新构筑出突发事件现场,它能够直接把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展现在公众眼前,因此图像中所包含的一景一物作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因素都可以传递出一定的情感,比如地震中歪曲的楼房、硕大的裂缝等,它可能向人们传达出的是恐惧和悲伤,同时还能引起受众对当地人和物的同情。而地震中那些护着自己孩子的妈妈,则传递出了妈妈对孩子无私奉献的爱,它也能引起受众心中强烈的情感。
................................

结语


本文通过对传统媒体网站中关于突发公共事件中报道所使用的图像进行研究,结合空间叙事中时间与空间的转化等相关理论,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媒体使用图像报道突发公共事件时,它们通常把新闻图片分为单幅新闻图像和系列新闻图像两种,当然,新闻图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要与文字一起呈现,才能实现叙事,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有图内文和图外文两种。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闻图像要想实现叙事,必然要在一定的时间线内进行,图像在空间中凝固了时间,但是图像要想叙事,必须要把空间转化成时间才能实现。 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图像叙事与传统的文学叙事和电影叙事是相似的,图像中也有基本叙事者和剧中叙事者等,不过图像的叙事者有个更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媒体内部的把关人——编辑
突发公共事件中所使用的新闻图像涵盖了事件亲历者、救援组织者和救援者三大类群体,图像通过对三大类群体的不同呈现,从而使图像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叙事相对完整。但是图像叙事也有其弊端,就是静态新闻图像本身难以形成连续性的叙事时间线,它所包含的时间线都是点状的,因此图像在叙事时间的表述上必须要借助新闻文本来加以阐释。当然,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闻图像在叙事中也总是借鉴一定的修辞手法,它的修辞手法来源于图像的视觉修辞,主要有借代、排比和夸张等,修辞的使用,使得新闻图像的叙事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通过研究我进一步发现,突发公共事件中所使用的新闻图像在叙事过程中,它也担负有议程设置的功能。图像借用一定的修辞手法,遵循一定的时间顺序来重现突发公共事件,图像通过展示叙事者和人物等,逐渐强化了媒体报道的议程,而且也逐步放大了公众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最后它加深了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记忆。特别是在纪念性新闻报道中,图像被反复使用,这不仅重新唤起了公众的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记忆,而且也不断改写公众的记忆。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新闻媒体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