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新的世纪以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已在各个行业产生了巨大作用,教育领域也改变巨大。教育信息化一直是教育主管部门深抓不放的一项工作。随着各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可以看到目前大部分学校的硬件建设都已完成,而且这些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改变了传统课堂、使教学内容变得绘声绘色,有效的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智慧校园实际上就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运用到校园建设的一个实例。通过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构建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物联化、感知化的校园环境。物联化和感知化是指通过遍布校园的传感器、摄像头等实现对校园内师生、设备、资源的全面感知,收集学校管理所需的基础数据。智能化和信息化是指通过收集的数据实现学校学生管理、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信息互联互通,让信息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路,从而实现学校的信息化管理。
然而中国地域广大,东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造成各地各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在各地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都十分重视硬件的建设,而对如数字课程资源、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普遍比较滞后。
本文通过对 A 职业学校实地调研,了解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实际情况,了解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学校教师、学生、管理者对智慧校园建设的意见建议、师生从智慧校园建设中获得的收益等。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实际建设效果和教育部门的规划、学校领导的重视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等各方面相关,所以本文试图构建一套科学的智慧校园评价指标方法对学校智慧校园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评价。因为智慧校园项目众多、建设时间也较长,通过评价找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项目建设指明方向,同时也为同类学校进行智慧校园项目评价提供参考。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智慧校园项目国外研究现状
世界上发达国家智慧校园建起步较早,应用也相对比较成熟。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大体比较而言国外智慧校园建设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学校有相对完善的 IT 建设和管理部门,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目标方案明确、部门管理比较规范。沈霞娟,洪化清,宁玉文(2019)[1]分析了国外智慧校园研究热点和典型案例。国外一流大学明确设立校级首席信息官职位和办公室并根据应用服务建立不同的分支部门,形成了决策、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机构职能。斯坦福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信息化组织机构最健全,其中斯坦福大学设立了CIO 办公室、战略服务部、企业技术部等七个部门。剑桥大学除上述 7 个核心部门外,还设立了负责全校信息化项层设计的架构部和负责校级核心业务的大项系统部。
(二)教育网络资源也是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网络教学课程、期刊文献、电子书籍等。麻省理工学院是世界开放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引领者,截至 2019 年 9 月,已上线运行 193 门高质量 MOOC 和 2400 门 SPOC 课程,涉及33 个学科,全球超过 350 万学习者注册学习。斯坦福大学已建设 252 门优秀MOOC,剑桥大学建设了 451 门 SPOC. 在校本资源建设方面,南洋理工大学较为成功,建设重点是教学内容更加多样、教学目标更加突出、教学形式更加灵活的小型私有化在线课程(SPOC),从而实现对 MOOC 的继承、完善与超越。目前该校医学院、商学院、科学学院等 7 个院系已完成了 1000 余门 SPOC 建设。
(三)广泛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辛建平(2018)[2]通过大数据技术掌握学校管理、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通过数据处理为学校各方面工作提供数据分析。比如马斯特学院就建立了数据分析系统,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研究,改善了学生学习效果、对教师教学提供建议。
(四)重视学习主体-学生的研究,另外还有“学习效果”等,可见国外智慧校园研究已经进入到后半段,开始关注智慧校园建设的本质作用。徐蕊玥,周琴(2019)[3]把生长在信息时代的学生称为“数字土著”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学习和 思维方法等都 和世纪之初 的学生有了很大不同。 韩国学者李郑苏(Jeong-sookLee)和金成万(Sung-wankin)[4]提出开发教育软件评估学校的教与学,不仅要评估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也要评估技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判断该技术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

第二章 智慧校园基本理论与评价方法
第一节 智慧校园概念内涵
一、智慧校园与数字校园简介
(一)数字校园
数字校园就是将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校园,以前纸质的书籍、课件、公文变成了电子版的,并且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快速、按需求传播。随着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孤岛”被打破,用户只需要一个登录点既可以进入教务系统查看教学信息安排、也能进入到学生管理系统完成考勤,甚至还可以进入财务管理系统查看学费缴纳情况等。总之,各系统是互联互通的用户不必重复登录。
“数字校园”是互联网技术成功运用到校园建设的成功案例,通过对校园各个部门进行集成方便了学校各方面管理和全校师生的交流。校园信息化的最终目标: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和任何人进行学习交流。
(二)智慧校园
2009 年 1 月,IBM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目标是在城市管理、银行、医疗等领域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南京邮电大学也做了一个“智慧校园”规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i 是校园的信息化,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学校教学、管理等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等;ii 是校园的智能化,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使用实现数据根据个性化需要进行推送;iii是校园的感知化,通过各种传感器随时随地对学生、教学设备等进行感知,形成原始数据。
..........................
第二节智慧校园评价研究
一、智慧校园评价目的与原则
(一)评价目的
通过智慧校园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校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情况和建设效益,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类似问题便于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支持,保证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完成建设既定目标和功能。学校通过评价能够了解自身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哪些方面做得不足需要改进,也能够总结经验为其它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二)评价原则
(1)独立性原则
参与评估的人员应该恪守评估的纪律和职业道德,不与评估学校发生利益关系,依据智慧校园评价标准和事实数据做出客观独立的评价。(2)客观性原则
智慧校园评估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评估标准打分,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3)科学性原则
智慧校园评估过程中,必须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的评价方法等。
(4)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是智慧校园评估的一项重要原则,没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评估。
............................
第三章 职业学校智慧校园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8
第一节 职业学校智慧校园评价简介.........................18
第二节 智慧校园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19
第四章 职业学校智慧校园评价模型构建.........................27
第一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27
第二节 职业学校智慧校园评价的赋权方法.........................27
第五章 安徽省 A 职业学校的智慧校园评价实例研究.......................35
第一节 A 职业学校介绍......................35
第二节 A 职业学校智慧校园项目建设情况.............................36
第五章 安徽省 A 职业学校的智慧校园评价实例研究
第一节 A 职业学校介绍
A 职业学校始建于 1979 年 7 月,是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 110亩办学条件先进,拥有三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习实训基地。另外还有六个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学校拥有计算机、电工电子、琴房形体房等实训基地 27个为学生的实训教学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学校基本情况如表 5-1: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本文通过对智慧校园的评价研究,得到如下的研究成果:
一、构建了职业学校智慧校园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智慧校园相关文献的解读,掌握了智慧校园建设内容及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制定了职业学校智慧校园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保留了江苏版职业学校评价体系中的六个一级指标,提取了二级指标中的关键性指标,最终形成了 15 个二级指标和 23 个三级指标
二、研究制定了智慧校园评价的方法模型
通过对智慧校园的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大部分都是研究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实现技术、数据标准融合等方面,关于智慧校园的评价研究几乎没有。所以本文通过对评价方法的研究确定了主客观组合赋权的权重确定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改进的 TOPSIS 综合评价模型。主客观组合赋权法既能体现评价者的意愿又能不失基于数据的客观性。灰色关联分析—TOPSIS 方法模型主要是为了克服 TOPSIS评价方法对数据过于依赖的特点。
三、进行了智慧校园评价的实例研究
本文以安徽省 A 职业学校作为评价对象进行基于安徽省各市县的职业学校智慧校园评价的实例研究。通过对该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收集资料、逐项进行系统功能测试得到评价体系中三级指标原始得分数据,最后通过计算得到该校的总体评价得分,说明该校智慧校园建设处于良好发展建设中。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针对评价结果对该校智慧校园建设提出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