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影响因素研究--以ZHY大厦(上海)项目为例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1844 论文编号:sb2019122012071928940 日期:2020-01-12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40 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进行,建筑业迅速发展,保持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其支柱产业地位逐步确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来愈突出。2017 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 55689 亿元,比 1978 年增加 55550 亿元,年均增速 16.6%;建筑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到 6.7%,比 1978 年提高 2.9 个百分点。
然而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弊病。今日,《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8)》[1]显示:2016 年,中国建筑能源消费总量为 8.99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20.6%;建筑碳排放总量为 19.6 亿吨 CO2,占全国能源碳排放量的 19.4%,其中公共建筑碳排放强度远远高于全国及其他居建强度水平,约是全国强度水平的 2.09 倍[2]。由此可见,建筑业的粗狂
为了解决能耗问题,建筑业正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变为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根据 2000 年至 2016 年我国节能工作成效分析数据显示,绿色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应用,使 2012 年以来建筑碳排放多项指标出现下降趋势,全国建筑碳排放增速下降 74%。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其具有的低能耗、高舒适性均为我国所需要的,更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3]。绿色建筑的发展可促进我国经济的和谐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并且具有降低建筑能耗的现实意义[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现状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在建设项目成本管理职业化的推动下,项目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均获得了很大的发展[8]。国内外学者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研究已经十分全面,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如下:
(1)国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
Xie Zheng 等人在文章中表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应强调投资决策、设计阶段,综合考虑施工阶段成本控制、运营成本、损失成本,整体上实现施工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优化[9]。
Jaya,Nyoman Martha 等人在成本管理的角度上提出项目间接费用按百分比分配,共同维护多个成本对象,为了在施工阶段实时控制成本管理(CMCPs),确定了 47 个项目间接费用,进而持续性的改进了建设项目的 CMCPs[10]。
Zhang, Ying,Xiong, Li Hui 等在文章中提出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这贯穿了整个项目过程,从投标到项目保修结束期间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实施科学严格的成本控制。这对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与工程成本控制提供了参考[11]。
Liu, Jinming,
Rahbar 等人在文章中提出大型建设项目的复杂性较大,时间-成本的调整会对进度产生影响。为优化时间-成本管理体系,本文基于“最大流量,最小切割”理论,创新性的建立了计算机自动化程序,可用于优化时间-成本流程,以用来降低时间、成本、进度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12]。
Lin, Yi Yong 等人在文中讨论了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沿用传同模式难以进入价值创造阶段;提出了成本管理不仅要控制成本,还要注意工程项目的价值创造,并针对性的运用构建激励体系,建立新型建筑成本审核模式,判断建设工程项目的产品价值[13]。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绿色建筑相关概念
2.1.1 绿色建筑概念
早在 1960 年,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就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结合为生态建筑学(Arology)。1980 年世界自然保护组织首次在《世界自然环境保护大纲》中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31]。1991 年兰达·维尔等人在著作《绿色建筑——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中提出绿色建筑的几点必要条件:节约能源、建筑摄影气候、材料资源的再生利用、尊重用户、尊重地理环境、整体设计的观念[32]。日本将绿色建筑命名为“环境共生建筑”,欧洲和北美国家将其命名为“生态建筑”和“节能省地型建筑”。
关于绿色建筑概念的界定,国内学者的观点也略有不同,以下为国内关于绿色建筑相对全面的定义:根据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中绿色建筑的定义,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而另一个定义为绿色建筑可提供人们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即建材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到拆除建筑原材料回用的整个过程)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

2.2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理论体系
2.2.1 成本管理概念
项目成本管理是指为确保项目实际产生的成本不超过项目预算的一种管理工作。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成本管理的执行可以影响造成工程项目成本偏差的相关因素,并且可以控制工程项目预算成本准确率水平,其中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包括:项目成本估算、项目成本预算、项目成本控制。
其中项目成本估算是指根据项目的资源要求或计划以及其他各种资源的价格信息,通过估算和预计的方法而得到项目各种活动成本和项目总成本的工作,按精度划分,可将项目成本估算分为:初步估算、项目设计概要和详细成本估算 3 种类型,有关项目成本估算的过程为:

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的编制是指施工企业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的经济核算,在施工图预算的控制下,以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在开工之前根据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定额(或称企业内部定额)编织技术经济文件。
.........................
第三章 绿色建筑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26
3.1 绿色建筑成本管理现状.....................................26
3.2 绿色建筑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28
3.3 本章小结.................................29
第四章 基于 PCA 分析的成本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30
4.1 绿色建筑成本管理影响因素指标的构建....................................30
4.1.1 立项决策阶段影响项目成本指标筛选...............................30
4.1.2 研究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成本指标筛选...........................32
第五章 绿色建筑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 50
5.1 基于相关性研究的绿色建筑成本管理优化...........................................50
5.1.1 优化绿色建筑项目决策水平.......................................50
5.1.2 完善设计阶段工程项目绿色设计..............................51

第六章 案例分析
6.1 绿色公共建筑 ZHY 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是一个集商业、办公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公共项目,图 6-1 为该项目效果图,地下 2 层,地上 9 层,工程总占地面积约为 5 万平方米,建筑密度 30%,绿地率为 42%,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玻璃幕墙结构采用框支承结构体系,支承材料为铝合金型材、铝合金型材内穿 Q235B 钢材,明框玻璃面板,安装数部电梯、商用大型中央空调空调,外墙材料使用玻璃幕墙和石材幕墙,不采用供暖系统,容积率 1.5 万平方米/公顷,机动车停车位 860 辆,其中地面停车位 100辆,地下停车位 760 辆。主楼高度 40 米,工期要求为 3 年,投资估算 2.87 亿元。ZHY项目具备较完善的智能化系统,配置了楼宇设备管理控制系统、智能会议系统、无线对讲系统、手机信号放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门禁系统、一卡通系统、车库管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考勤管理系统等智能化系统,充分满足现代化办公需要,该工程获得上海市文明工地及中国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1)本论文整理归纳了绿色建筑、成本管理的概念界定,并结合绿色建筑的特征,对绿色建筑的成本管理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得出绿色建筑成本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成本管理体系构建不健全,这一问题可导致项目成本数据存在缺乏和不准确等现象,以上问题均会导致绿色建筑的成本增加。
(2)结合绿色建筑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对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影响成本管理的因素进行了筛选,并完成成本管理影响因素指标间的主成分分析。可将影响绿色建筑成本管理的主要指标总结为企业绿色管理能力、绿色建筑项目的定位、能耗预评估、设计方案优化、合同造价控制、绿色施工方案、施工成本预算控制、绿色施工意识。
(3)为了探索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之间潜在的内在联系,本文对以上主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项目目标(包括分项目标)的合理定位将影响技术方案的成本控制、影响施工方案制定、影响施工措施技术的实施,最终影响项目成本控制水平;绿色建筑开发与管理模式的选择可对合同造价控制产生影响、对未来建筑能耗评估系统的建立有指导作用,进而降低维护回收阶段的成本消耗;建筑单位绿色意识薄弱可对项目后期运营维护阶段的成本控制产生负面影响。
(4)为解决目前绿色建筑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的现实问题,结合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结论,将影响绿色建筑成本管理的主要指标落实到各阶段工作中,完成了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