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程硕士论文精选十篇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4718 论文编号:sb2018061420264121642 日期:2018-06-1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工程硕士论文,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每年会减少工学硕士而增加工程硕士,培养方面工程硕士比工学硕士要求有更多的实践经验,从而对学校的培养提出了挑战,因为这不同于GCT在职工程硕士,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学校有实践培养基地,对学校的教育经费和培养方式构成不小的挑战。(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工程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2018年工程硕士论文精选篇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009 年,我国出台了振兴物流和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指出了重点扶持物流产业和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目标。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汽车已经呈现出惊人的发展势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3 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 2211.68 万辆和 2198.41 万辆,同比增长 14.76%和 13.87%,汽车的发展势头仍在继续增长。各国际汽车巨头纷纷在华投资建厂,将其作为自己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同时,汽车制造商之间的资源和市场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各大汽车集团纷纷改变自己的经营策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汽车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核心业务上来,而把非核心业务诸如零配件采购、运输、仓储、配送、整车下线后全球分拨等一系列物流服务业务采取外包的策略。汽车供应链成员为降低成本,急需寻找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商为其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这给中国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带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同时来了更高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水平较低,专业化程度低,自身资金能力都有限,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上都与国外的同类企业有差距,应对国际物流行业的竞争,显得优势不足。另一方面,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要求高效率、低成本、柔性化等,对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因此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扩大自己的服务能力,来满足客户的需要。最近几年在国内外兴起的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理论为处于成长瓶颈期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的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整合社会资源,将仓储、运输企业联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物流设施设备的效用,扩大物流服务网络覆盖范围、避免重复投资、提高市场竞争力,共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集成物流服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外关于服务供应链的研究还比较少。Choy K L 等 (2007)[1]认为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是一种特殊的供应链,它以功能型物流服务供应商-物流服务集成商-客户为基本结构,Choy K L 还对我国南方地区的物流发展进行调研分析,对于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不可控性提出了相关的控制协调的建议;Persson G 和Virum H[2](2001)主要研究了物流服务供应链中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流服务供应商分类。按照复杂性和资产专用性高低,将物流服务供应商分为四类:基本物流服务操作商、专业化物流服务商、先进的物流网络商、物流服务集成商;按照是否基于实体和变动性强弱可以分为物流操作商、物流代理商、第三方物流商、物流集成商。并且还给出了各种物流提供商的实例,认为各种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存在相互合作和供给的关系。在国内,田宇 (2003)[3]首先提出了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概念,他认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企业运营中存在一种以物流服务集成商为核心企业的新型供应链,其基本结构是功能型物流供应商——物流服务集成商——制造企业、零售;其中功能型物流供应商是指提供单一服务功能的传统第三方物流企业,如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这些物流企业规模小层级低,业务往往局限于某一个区域,物流服务集成商在构建全国甚至全球服务网络时将其吸纳为功能型物流供应商;与传统的功能型企业相比较,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集成物流服务;定制服务;高效的信息处理技术;网络化服务。最后将层次分析法(AHP)和线性规划(LP)方法结合,建立模型为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供应商[3]。申成霖 (2005)[4]指出“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是以物流服务集成商为核心企业的新型供应链,它最明显的特点是通过业务转包的形式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物流服务需求方服务,共同为物流需求方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物流服务”。集成商集成内容包括业务整合、关系整合、信息集成和激励机制集成等[4]。
…………
 
第二章 汽车 LSSC 功能型物流供应商选择相关理论
 
2.1 第三方物流概述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3PL)概念起源于管理学中的业务外包,“第三方”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制造经营企业将精力集中于核心竞争力,将企业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外包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第三方物流为生产经营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但是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只是为客户提供物流代理服务,生产经营企业通过信息系统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29]。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于 2002 年10 月 1 日公布的《物流术语词条 2002 升级版》的解释:3PL 是将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运作任务外包给专业公司经营,而这些能为顾客提供多元化物流服务的专业公司称之为 3PL 供应商。我国在 2001 年公布的国际《物流术语》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
 
2.2 LSSC 相关理论
对于 LSSC 的具体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的表述,但不论什么表述其本质都是基于美国学者 Lisa M. Ellram 对服务供应链的理解,他认为“服务供应链就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通过外包获取物流服务”。国内学者田宇(2002)首先提出了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的概念,认为“LSSC是以物流服务集成商为核心企业的新型供应链,其基本结构是功能型物流供应商——物流服务集成商——制造企业。其中功能型物流供应商是指传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它们因其提供的服务功能单一,且业务往往局限于某一个区域,而被物流服务集成商在构建全国甚至全球服务网络时吸纳为功能型物流供应商”。张德海(2007)认为“LSSC 是 3P 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而 4P 模式还没有被普遍认可时期的产物,它是介于 3PL 与 4PL 之间的一种物流运营与管理模式。LSSC将链上的物流服务如物流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连成一个整体功能网链结构,链上的加盟物流企业在协同作战、竞争取胜的过程中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发展”。崔爱平等(2008)认为“LSSC 是指围绕物流服务核心企业,以客户物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对服务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整合链上所有物流资源,将服务能力管理、服务流程管理、服务绩效管理和顾客价值管理集成,创造从物流物流服务供应商到物流需求方的物流服务增值的完整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
 
第三章 功能型物流服务供应商综合服务能力评价 .......23
3.1 常用选择方法对比分析 ...........23
3.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25
3.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26
3.3.1 服务能力 ..........28
3.3.2 财务状况 .........29
3.3.3 服务质量 ..........30
3.3.4 持续改进能力 ..........30
3.4 综合服务能力计算 ..........31
3.5 本章小结 ..........35
第四章 基于双层规划的功能型物流供应商选择模型 .......3
64.1 模型构建 ........36
4.2 模型求解 ........37
4.3 算例分析 ........39
4.4 本章小结 ........45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47
5.1 研究总结........... 47
5.2 研究展望........... 48
 
第四章 基于双层规划的功能型物流供应商选择模型
 
4.1 模型构建
到目前为止,对于双层规划的求解大约有十几种求解算法。传统求解双层规划的算法主要有极点搜索法(Extreme Point Search Method)、下降法(Descent Method)、内点法,这些方法都依赖于问题的搜索空间,求解释及问题很不方便。本文中的求解采用遗传算法,遗传算法对函数的可微性没有特别要求,且具有全局收敛性、鲁棒性,简单通用,现已经被越来越多用于双层规划求解,快速的获取近似全局最优解[46]。本文以 A 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为某汽车制造厂商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目前业务量成倍增加,物流公司资源有限,为节约成本降低风险,该公司对社会上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寻找具备运输、仓储等核心能力的合作伙伴加盟物流服务供应链,本算例以仓储企业为例。通过对潜在伙伴核心业务能力的调查和对方的合作意向,最终对 7 个仓储企业进行选择,代号分别为 S1、S2、S3....S7,并分配 3500 单位的仓储量。
………….
 
结论
 
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是现代物流的一种高级管理模式,出现的时间比较短,但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的重视。LSSC 为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条捷径,其运作模式尤其适用于复杂的汽车物流,很多知名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已经开始 LSSC 思想的实践:重庆长安民生物流公司作为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服务商,目前是国内规模位居前列的第三方汽车物流服务商及物流服务集成商,拥有先进的物流系统和管理思想,其功能型物流供应商和物流需求方众多,下属的武汉长安民福通物流、长安特锐运输公司、南京长安住久物流、长安民生鼎捷物流公司、长安民生博宇运输公司的个功能型物流服务企业,它们与长安民生物流一起共同为长安铃木、长安福特、沃尔沃、北京奔驰、长安福特马志达等全国多个汽车制造企业提供零部件物流、国际货代、生产物流、保税物流、整车物流以及售后一体化物流服务,物流业务遍及全国乃至全球。本文从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整合资源的模式入手,对汽车物流服务供应链理论和模式进行探讨,基于物流服务集成商的角度构建功能型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模型,得出以下结论:论文分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介绍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理论,对比了传统汽车物流运作模式以 LSSC 汽车物流运作模式。通过资源整合,物流企业可以获得稳定的运输、仓储供来源,扩大业务网络,提升服务水平,实现经济规模效益。通过资源整合,物流企业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同时也能降低服务成本;同时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高物流技术,能更好为顾客提供一体化优质的物流服务;通过资源整合,可以合理充分利用社会的闲散资源,缓解资源压力、交通压力,改善环境。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工程硕士论文精选篇二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Milk-run 是一种优化的新型取货模式,在供应物流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实现 JIT生产,很多电子制造企业采用 Milk-run 进行零部件的供应,有效地降低了库存成本。电子制造企业的原材料,即电子料件,处于知识、技术等的密集型产业,更新换代快、生命周期短,电子料件 Milk-run 供应物流对供应的及时性要求较高。然而由于突发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电子料件 Milk-run 供应物流在运行阶段,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干扰事件,使得初始最优方案不能继续进行。作为电子料件 Milk-run 供应物流服务提供商,针对偶然出现的干扰事件,如何合理安排人员和车辆等资源,在保证客户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电子料件 Milk-run 供应物流的成本,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和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研究物流干扰管理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大多侧重物流配送环节,对供应物流取送货过程中的干扰管理问题研究较少,涉及解决 Milk-run 供应物流系统实时干扰管理的研究更少。在车辆调度方面,物流配送环节和供应物流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配送是物流服务提供商按需求方的时间窗、数量等的要求,将货物送达需求方;而供应物流涉及取货和送货两个过程,要同时满足供应商和制造商二者的时间窗、货物数量等的要求,这就增加了车辆调度的复杂性。Milk-run 供应物流对时间的要求更强,因此,Milk-run 模式下电子料件供应物流干扰管理存在很广泛的研究空间。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国内外的企业逐渐意识到有效、合理控制供应物流成本的重要性。降低供应物流的成本,提高供应物流运作效率,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电子料件行业产品更新快、生命周期短的特点,决定了电子料件的供应采用 Milk-run 模式的必要性。Milk-run 模式使物料的多批次、小批量供应成为可能,这不仅可以显著降低供应商的库存成本,而且有利于制造商实现 JIT 生产。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看,Milk-run 供应物流模式有助于整个供应链系统实现更大的柔性以及更快的响应速度。在实际情况中,突然出现的、不确定的干扰事件可能导致供应物流系统的瘫痪,甚至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运作。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为将干扰事件对电子料件 Milk-run 供应物流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针对具体突发事件,制定相应措施,进行实时干扰管理。对供应物流干扰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供应物流干扰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供应物流实际运行活动以及该领域理论的深化有着广泛的意义。本论文研究的是基于 Milk-run 的电子料件供应物流干扰管理问题,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理论层面上,论文通过介绍电子料件、Milk-run 供应物流及干扰管理的特点,丰富了供应物流干扰管理的理论体系;使得供应物流干扰管理模型能够根据干扰事件的变化而动态产生模型参数,调整模型结构。这种以实施干扰为基础建立优化模型的过程,将促进干扰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该研究将理论知识与模型求解过程相融合,有利于促进物流管理、高等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理论的交叉与渗透。实践层面上,在综合考虑电子料件供应商、Milk-run 供应物流服务提供商和电子产品制造商三个主体的利益基础上,建立了供应商和制造商时间窗限制下的干扰管理模型,以扰动时间影响最小和成本偏离最小为目标,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供应物流系统灵活性的同时节省成本,从而降低供应物流的总成本,提高供应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质量,促进供应物流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供应物流相关理论
电子料件,即电子制造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电子料件所在的行业是知识、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由于电子科技进步快,电子料件生命周期短、升级换代快,新型产品的开发投入资金巨大,和其他零部件相比,电子料件具有显著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电子料件是高新技术零部件,其发展也是技术更新的一种体现,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逐渐个性化,新技术和时尚元素通过产品更新来体现。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导致电子料件较短的生命周期。电子料件技术发展快、替代者容易进入,这导致电子料件行业竞争激烈。在这种激烈的竞争态势下,电子料件的品牌和型号日益增多,因此,客户的选择范围变广,这使得电子料件的需求波动性大。例如,个人电脑产品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般而言,暑假是个人电脑销售旺季,因为暑假是升学时期,很多学生消费者购置个人电脑。同时,国庆节假日对个人电脑的销售也有推动作用。个人电脑产品的销售淡季一般出现在每年的一月到二月份。电子料件是高新科技的产物,单品具有较大的价值;其型号众多使得库存量大,占用资金多,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库存存在很大的风险。
…………
 
2.2 干扰相关理论
“干扰”这个词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了研究,但干扰管理这一概念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被明确提出。2001 年,Jens Clausen 等首先提出干扰管理的概念,即“初始计划因为实际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变为不可行,为完成任务必须对初始计划进行修改,同时要保证形成的新优化方案相对于初始计划的扰动最小”[36]。对于供应物流而言,可能造成供应物流系统计划改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环境的改变:系统运行的环境发生了突如其来或意料之外的变化,致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瘫痪,例如天气变化、道路故障。
(2)必需资源的变化:车辆、司机等是供应物流系统的必需资源,若出现运输设备故障、操作人员无法按时到岗,则可能导致供应物流系统计划改变。
(3)系统内部的支持资源发生变化:计算机等办公用品属于支持资源,支持系统运作的部分关键参数发生变化,会给整个系统造成很大影响。例如,制作运输计划的计算机系统突然或长时间死机。
(4)增加新的限制:在供应物流运作系统内增加的新限制可能会使原计划不稳定或不得不改变。例如,交通运输部门颁布了新的规章条令,对供应物流有了相应限制规定。
……………
 
第三章 电子料件供应物流扰动度量及分析.......
.1 电子料件供应物流描述及模型 ......... 15
3.1.1 电子料件供应物流描述 ..... 15
3.1.2 电子料件供应物流模型 ..... 15
3.2 干扰事件辨识 ....... 17
3.3 电子料件供应物流扰动恢复策略 ..... 18
3.4 干扰事件扰动分析 ..... 20
3.5 本章小结 ......... 21
第四章 供应物流干扰恢复模型建立.......22
4.1 前提假设及问题分析 ....... 22
4.1.1 前提与假设 ....... 22
4.1.2 问题分析 ..... 22
4.2 干扰管理定量模型 ..... 23
4.3 本章小结 ......... 25
第五章 算法选择及求解.........27
5.1 常用算法评价 ....... 27
5.2 干扰管理的求解算法 ....... 29
5.2.1 算法选择 .... 29
5.2.2 算法流程 .... 30
5.3 拉格朗日算法分析 ..... 31
5.4 次梯度法优化因子 ..... 33
5.5 本章小结 ......... 34
 
第六章 算例试验及结果分析
 
6.1 原始数据与干扰情况
本论文以中海物流(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物流)为研究对象。中海物流成立于 1993 年,是深圳福田保税区内第一家投入运作的专业物流公司,主要面向电子加工、机械制造、家电生产、家具制造等行业,以国际大型制造企业和跨国贸易采购商为客户群体,是集第三方物流管理、供应链咨询和规划、进出口通关代理及物流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型物流企业。该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大连等国内主要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及区域配送中心,在法国、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设有合作代理机构,可将货物送达全球各地,实现门到门的综合性物流服务。中海物流的很大一部分业务是电子料件供应物流,在对电子料件供应物流实行Milk-run 模式取货后,成效显著。Milk-run 率和供应商交货准时率等指标均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假定电子料件 Milk-run 供应物流供货车辆速度为 1 个单位,每一个距离单位行驶费用为 3,采用增派车辆救援的车辆固定启动费用为 160,到达取货点后装货的时间忽略不计。车场一共配有 6 辆同样类型的车辆,最大载货量为 200。
……………
 
结论
 
本论文以电子料件 Milk-run 供应物流为研究基础,解决电子料件 Milk-run 供应物流系统因干扰事件不能按时完成取送货任务的问题。在结合干扰管理思想的条件下,考虑电子料件供应商、Milk-run 供应物流服务提供商和电子产品制造商三个主体的利益,采取相应救援措施,尽可能避免取消对电子料件供应商的取货服务,以最小的扰动完成电子料件 Milk-run 供应物流系统的整体目标。本论文首先描述了 Milk-run 供应物流初始模型,通过对电子料件供应物流系统中干扰事件造成的延迟时间的分析,以及对由应急服务成本和惩罚成本组成的偏离成本的探讨,确定了延迟时间的成本公式。在干扰事件发生后,首要目标是使调整后的计划对于整个电子料件 Milk-run 供应物流系统的扰动最小,其次考虑尽量减少整个供应物流系统的新增成本。从供货车辆对制造商的时间偏离和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成本偏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 Milk-run 供应物流车辆受扰情况下干扰管理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在充分考虑所研究问题和相关算法特点情况下,选择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对难约束条件进行松弛,并设计 C.W 节约算法求解,采用次梯度法优化拉格朗日乘子,并以中海物流(深圳)有限公司为例,根据该公司的电子料件 Milk-run 供应物流活动设计数值试验并进行求解,得出问题的最优值。同时分别就干扰管理算法和传统方法进行结果分析,证明了本论文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工程硕士论文精选篇三

 
1导论
 
1.1选题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流通于各环节的现金量日益膨大,对大规模现金发行与流通的有效管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不同国家的现金流通模式各不相同。西方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外包的方式,其中央银行将现金的清分、处理及再流通等非主营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服务中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各业务流程的效率,降低成本,如美国、挪威等。相对的,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如中国,仍保持着对现金流通各环节的直接控制权,以此确保现金流通的质量与安全,满足公众需求。在国际现金流通管理模式中,中国一直作为该模式的典型案例被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的中国银行业承担着人民币发行和流通中的绝大部分现金流通管理工作。改革开放30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国拥有着世界最大人口数13亿。因此,在经济迅速膨胀的背景下,我国流通中的纸币和硬币量(Mo)已上升至世界第一位,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流通现金量Mo达5.07万亿人民币,是改革幵放初期货币流量的239倍。与此同时,在现有的现金流通模式下,我国的安全储备现金量要求至少覆盖两年的货币需求。因此,中国也有着迄今为止最大的安全储备现金,高出西方发达国家近12倍。所有这些都使得我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从银行的运营角度出发,作为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的“主业”是货币在现金市场的进入、退出(货币销毁)及反假货币;各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是货市的经营,即存款、贷款及中间业务。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一直耗费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事金库守卫与押运等相关工作,曾经几乎每一家商业银行都建有自己的金库和各自独立的押运队伍。在有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中,从事与纸硬币清分、存储及运输等相关工作的人员甚至达到了总工作人数的三分之一。这种各自为政的现金流通管理模式不仅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运营成本,也对各银行主营业务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
 
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现金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用于流通的纸硬币,指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现金流通是指货币自发行之后以现金实物形态在社会流通的过程。中国人民银行一直从事着现金流通管理工作,即对人民币发行与流通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现金物流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形货币的押运、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清分、净化和销毁等物流的活动。气见金物流管理则是根据银行业中现实的现金流通的规律和性质,运用供应链及物流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现金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以使各环节实现最佳的协调和配合,从而降低现金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流通效率。本文将在供应链的框架下,从现金物流管理的理论角度,来对我国银行业中实际的现金流通管理问题进行探析。. 笔者认为,现金物流贯穿着货币发行与流通的始终,是现金物流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作为经营现金的行业,银行业的重要业务活动之一即是对现金物流活动的管理。因此,对于现金这一特殊的商品,银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和其他众多行业一样,现金物流必然是一个新的经济热点,将成为银行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优化现金物流管理将提高社会总体效益,节约社会资源,是我国银行业寻求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的重要措施,也是其自身发展的核心战略。因此,在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本文以优化现金物流管理为目的,旨在对城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的布局问题进行探析。基于城市层面的城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作为城市现金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址问题日益受到管理界的重视。城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地址的选择直接影响城市区域内银行业的各项经济活动的成本,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现金流通的正常运作与发展。城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的科学选址能有效提高现金物流的配送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
 
2.物流管理、物流中心和现金物流管理概述
 
2.1物流管理及物流中心相关研究综述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物流管理也得到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辅助管理手段,MRP、MRPIKDRP、ERP和jlT等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产生并得到不断地完善,推动了企业物流活动一体化的进程。现代物流正朝着系统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全球化方向发展,并逐渐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国际上,物流产业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是当今企业的第三方利润来源。国际经验及发展历程表明,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服务产业,己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全新阶段。然而,中国的物流产业相对来说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在相当一些领域和地区已经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潜力。物流(logistics)是指为了满足客户需求,通过信息整合,有效地安排商品(包括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等)的仓储、管理和转移,使商品在需要的时间内到达需求地点的经营活动,是供应链活动中的一部分。物流也是物质资料实体从供应主体到需求主体的物理运动,是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具体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各项活动的统一。
…………
 
2.2现金流通管理及现金物流管理
一直以来,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从事着现金发行与流通中的管理工作,通过对人民币发行与流通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实现国家对货币的宏观调控。传统意义下的现金流通管理通常是宏观层面的管理工作,带有政策性导向,国内学者对现金的研究大多基于此。现金物流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形货币的押运、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清分、净化和销毁等物流的活动。⑦本文所指的现金物流大致如此,是一个很具体微观的概念,具体包括现金的押运、保管、包装、装卸、清分、净化、销毁和仓储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现金物流管理则是根据银行业中现实的现金流通的规律和性质,运用供应链及物流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现金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以使各环节实现最佳的协调和配合,从而降低现金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流通效率。历史上,中国较早就形成了一定的对现金物流活动进行管理的思想和实践。北宋时期,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于益州(今四川成都)诞生,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铁钱沉重,蜀道难行”。为降低现金运输过程中的成本与风险,明朝中叶,镖局在中国应运而生,清朝得到迅速发展,而于民国之后开始走向没落。
……………
 
3.城市现金物流管理、城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12
3.1城市及城市现金物流管理 .........12
3.1.1城市及城市现金流通管理......... 12
3.1.2我国城市现金流通管理现状......... 13
3.1.3城市现金物流管理......... 14
3.2城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概述......... 16
3.2.1城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概念及其必要性.........   16
3.2.2城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功能 .........17
3.3城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选址原则与影响因素......... 19
3.3.1选址原则 .........19
3.3.2城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选址影响因素......... 21
3.4城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选址方法概述......... 22
4.成都市发展及现金物流服务中心的提出......... 25
4.1成都市经济与金融发展概述.........25
4.2成都市建立现金物流服务中心的必要性......... 27
5.成都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选址与定量分析......... 37
5.1基于重心法和折线法的初始选址求解与分析......... 37
5.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再选址......... 42
 
5.成都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选址与定量分析
 
5.1基于重心法和折线法的初始选址求解与分析
重心法和折线法是物流中心选址问题中最常见的两种求解单一选址问题的方法,能够很直观的反映模型选址问题。重心法与折线法均是以总运输费用最低为目的建立数学模型,分别从两种不同路径、两个不同角度对成都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布局进行探析,在具体应用是,笔者将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各营业网点、企业等现金需求集中地假设为模型中的各个网络结点。在现金市场中,取各片区现金需求的聚集地作为现金物流系统中的各网点,再据此建立城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这样一来,模型下计算的运输总费用主要针对于城市区域内现金市场中的现金需求聚集地,而并非单个特定的营业网点。虽然会导致一定的计算误差,但该假设能简化模型的计算量,且不失一般性。另外,为了简化模型,笔者结合现实情况,对成都市现金物流系统中各网点做了其他假设。
…………
 
结论
 
本文主要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的布局问题进行初步探析,并以笔者所在地,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成都市的发展为例进行了分析。笔者首先介绍了这次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相关文献综述,对城市现金物流及现金物流服务中心选址等理论基础做了详细阐述,之后本文也具体分析了成都市的实际经济情况及现金流通管理现状,指出了城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建立的必要性。本文重点讨论了城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布局的选址问题,具体以成都市市区为例,用重心法、折线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了探析。首先在用重心法和折线法对城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做初始选址时,两者所得到的结果很接近,在实际路径中仅相差1.557公里。在此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城市现金物流服务中心进行再选址,最后得出的最佳地址为重心法和折线法所求得结果的中心位置,装洗街、电信路附近。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工程硕士论文精选篇四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加快应用,我国种子行业的发展得到有效提高。物流配送作为物流行业中最关键的一环,种子的物流配送体系成为发展种子行业的重要部分,并逐渐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由于管理流程复杂、流程环节控制差,导致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失误频频发生,给经济带来不小的损失,种子企业的物流环节发展滞后。如何优质、高效、安全地将种子送到经销商和农户手中,成为种子营销中最迫切的工作。 “物联网”的提出被业界公认为将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一波科技经济浪潮。在供应链物流环节运用物联网技术后,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加速实现种子企业物流现代化。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成为种子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服务的重要手段。 2009 年 2 月 25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经过深入的讨论并通过了物流产业的规划。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成为种子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服务的重要手段。国外种子行业在自动化物流监控信息领域起步比较早,发展迅猛。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自动化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朝着综合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相对国内而言,我国在该领域相对滞后,但近年来已经有了迅速发展的趋势。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产品企业众多,种子企业又占很大的比例,但是,这些企业因其物流管理体制落后、设备陈旧以及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因素阻碍其迅速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物联网技术研究动态
Mark Weiser[1]1991 年发表了题为《21 世纪的计算机》的文章,他预测“这些最具有深奥含义的技术将隐性消失,变成‘宁静技术’潜移默化地无缝融合到人们的生活中,知道无法分辨为止”。这位世界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认为在将来计算机的使用会发展到一个隐性的阶段,就是人们不需要再学习软件、硬件、网络等专业的知识,而是当作一种简易的工作使用,就如同其他简易工具一样拿来就用。比尔•盖茨[2]1995 年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出了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并预测了微软及整个科技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但在当时没有无线网络,亦受到硬件及传感器等设备限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Kevin Ashton 在 1998 年提出了具体的物联网概念。这位英国工程师对物联网的定义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因特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1999 年 10 月Kevin Ashton 与 美 国 麻 省 理 工 学 院 (MIT,Massachusetts , Institute ofTechnology)的教授 Sanjay Sarma、Sunny Siu 和研究院 David Brock 共同创立的 RFID 研究机构,基于 RFID 技术的物联网概念提出。他们提出,利用互联网、无线传感技术、数据通信等技术,使物品能够自动进行“交流”,而不需要人为干涉。但在后期,很遗憾因涉及到安全隐患及利益之争等外界因素,物联网技术没有得到大力的支持。
……………
 
第二章 基础理论概述
 
2.1 物联网技术理论与技术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无疑是近年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掀被业界公认即将掀起一波科技经济浪潮。各个国家都相继把物联网提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物联网诞生至今,不同的机构组织和专家因对其的定义角度不同,所下的定义也有所区别。下面列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以及本文对物联网概念的理解:定义 1:把所有物品通过 RFID 和条码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识别和管理。上述定义为 1999 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Center)提出。利用 RFID、无线传感网络、数据通信等技术,与互联网相结合,构造一个物物结合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所有的静态实物能够彼此进行互动,不需要人为干涉。物联网形成初期,主要以 RFID 技术对静态实物进行标识并识别其相关信息,利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与交换。定义 2: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只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上述定义出自 2009 年 9 月 15 日欧盟第七框架下 RFID 和物联网研究项目组发布的研究报告。其定义角度认为物联网本身作为地球的公共基础设施,地球上每个物品均有标识,全面的获取物品信息,实现对物品的信息实时准确的传输。定义 3:物联网以对物理世界的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为主要任务,以网络为信息传递载体,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提供信息服务的智能网络信息系统。
……………
 
2.2 物流配送相关理论
 
2.2.1 物流配送的基本概念
所谓物流,即是物品从发货地到目的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物流这门学科是在20 世纪初逐步发展起来的。1905 年,美国第一次提出了“物流”的概念。20 世纪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物流发展进入了现代物流的高速发展阶段。“配送”源于日语原词,我国的物流配送概念最早是 1978 年从日本传入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才得以快速发展。配送是物流链条中的其中一环,随着生产和消费的飞速发展,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本文中重点介绍配送。各学者对配送概念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因此对配送的定义尚无统一的标准。主流物流配送定义一般有如下几个:定义 1:配送是将物品从发货人交付给收货人的一种行为。此定义出自 1985 年《日本工业标准(JIS)物流用语》。其主要强调配送的实质是送货,是与一般的送货无差别的配送。在当时的科技研究水平下,无法对配送进行进一步的对其管理力量、技术力量,有一套制度的体制形式。定义 2: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此定义出自《中国物流术语》,全面的描述了配送的范围、内容、动作、功能和目的,很清晰的展示了配送的本质。定义 3:配送是一种经济活动:是将物品以现代物流形式整合资源实现最终配置。
……………
 
3 农作物种子物流配送现状与问题分析....22
3.1 我国种子物流配送现状概述.... 22
3.2 我国种子物流配送业务流程.... 23
3.3 我国种子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23
4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作物种子物流配送系统目标..... 27
4.1 构建原则...... 27
4.2 构建目标...... 28
4.3 需求分析...... 29
4.3.1 总体需求分析..... 29
4.3.2 系统需求分析..... 29
4.4 业务流程优化.... 30
5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作物种子物流配送系统的构建....... 32
5.1 系统总体架构.... 32
5.2 系统技术架构.... 34
5.3 系统功能设计.... 34
5.4 主要数据库设计...... 40
 
第五章 基于物联网技术农作物种子物流配送系统的构建与初步功能设计
 
5.1 系统总体架构
结合常见的物流配送行业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模型和相关的通讯技术,以及我国种子企业物流配送的特点,本文利用这些技术在物流配送领域内的各自优势,进行有效整合,应用于种子企业物流配送的物联网模型的体系结构设计。本系统具有以下结构:采用微软现在流行的 VS.Net Framework 3.5,Visual Studio2008+SQLServer2005 作为开发工具。把数据层和部分逻辑性比较强的业务逻辑放在服务器上,复杂计算都放到服务端上,部分逻辑不强的,如简单的查询和表现层都放到客户端,充分利用服务器与客户端的硬件资源,使得他们达到最优的利用。服务器分为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磁盘阵列柜、应用服务器是负载均衡的关系,如果应用服务器承受不起,可以再加入一台应用服务器,作为分担请求,在此交换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利用 SQL Server 2005 的存储过程。作业有事,极大的提高了软件运行速度。对于 B/S 架构部分系统的实现,本系统采用 C#语言,此为应用开发系统架构研究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语言简单规范、功能强大。
……………
 
结论
 
物联网下的种子物流配送,是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先进的互联网络及管理手段,通过对种子企业物流配送全程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及传递,使得更容易实现物尽其用、流通顺畅。在本文设计的种子行业物流配送的物联网模型,企业用户可根据自身角色业务的实际需要,通过系统实时了解种子在储运过程中的状态,例如出入库信息、在仓库的储存位置、运输车辆的定位、跟踪等。在整个物流配送过程中,种子的各种信息能自动识别,不需要人为干预,因此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简化了传统种子物流配送的复杂管理流程,更加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涉而导致的错误。本文设计的物联网技术下的物流配送系统模型,通用性和可行性强, 具有现实意义。成果可以作为种子企业的发展基石,指导企业对种子产品的配送、运输,同时能够使客户直接与供应商进行信息的交互,使产品能更有效的为用户服务。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工程硕士论文精选篇五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互联网从计算机互联到Web互联,可以看出,越面向终端的互联网服务越的到发展。与此同时,软件的开发技术也在进行着转变。软件即服务(SaaS)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软件开发者逐渐转换为服务提供者软件即服务(SaaS)是一种全新的软件开发概念,服务提供者把客户的需求看成是透明的服务而不是软件,数据及程序被透明化远离了客户的PC和本地服务器,而是安装在云中的计算机中[8],客户不会得到一个安装包,然后进行安装、运行、维护等一系列过程,并为他们所不需要的功能而付费。这既是云计算提出的“按需分配资源"模式。云平台下的大量软件和数据集合,使得大家可以考虑到一个软件复用技术。其中的的目标代码复用和组装式复用是现在的主流。组装式复用通过构件组装集成得到新的系统,由于云平台的特征,使得它能够和云计算进行很好的结合,可以按客户的需求组装构件成为符合客户要求的服务。在传统的SaaS模式下,服务由服务提供商预先设计提供,客户只能定制满足需求的服务。于是,大部分的服务只有实现了一种通用的方案,客户需要进行选择。而客户的数量已经最少是万级单位的,越来越多个性化的需求被提出,服务供应商显得力不从心,无法预先设计出所有的需求。所有,当云平台的服务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时,客户可以自己开发构件,结合云平台的服务完成个性化需求。由于云计算的特性,云计算模式下结合主动服务技术变得很有现实意义。目前,这种平台架构的设计和研究在国内外还在开始阶段,本课题的设计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
 
1.2论文组织结构
本文将主动服务思想应用于云服务装配中,旨在帮助设计及开发人员搭建即经济又高效的弹性云服务平台,并且在物流交易系统中实现此种云服务。本文共分为五章,论文结构如下:
第一章首先引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SaaS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说明,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等。
第二章着重对SaaS简介以及主动服务介绍。本章介绍SaaS基本知识以及主动服务的构件技术和主动服务的相关知识,论述了构件的通用描述语言的层次和组成,提出主动服务思想构建动态组装框架装载云服务的方案。
第三章详述了主动服务思想如何构建弹性云服务。
第四章运用主动服务思想构建动态框架,将江西省物流公共信息交易平台作为一个应用示例。
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设计的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待解决问题进行探讨。
…………
 
第2章SaaS简介与主动服务
 
2.1 SaaS 简介
各个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它们对于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服务设计成本的升高并不能带来后期维护成本的降低。随着构件技术的成熟,已经存在很多专业的构件库,如Alphaworlcs、ComponentPlanet、Flashline 等,它们提供了 Java/EJB、COM/DCOM、CORBA等构件,软件开发者可以在这些构件库中查询所需要的构件。对于Web主动服务而言,这些已存在的专业的构件库中的构件描述和访问方式并不统一。所以,我们需要一种通用的方式来对构件进行描述。构件的组织和访问的实现必须经过构件描述,否则不同类型构件之间是无法做到一致性的,这里要求构件的描述中包含两方面的信息⑺:1.构件的行为信息,就是告诉大家如何使用构件。一般情况下,构件的行为由一个或者多个接口表示。接口包括一个或多个操作,每个操作包括输入输出参数和约束条件。构件接口语义描述是独立于构件的具体实现的,异构的构件接口语义描述相同,构件交互才能实现。2.构件的能力信息,既是告诉大家构件能够做什么。这方面的构件信息是基于构件的功能分类规范的,统一的功能分类规范可以实现上层应用的一致性访问。现有构件的构件描述要么缺少上述两方面的信息,要么信息描述的格式不同于其它构件,无法进行交互。对此,Web主动服务中提出了通用构件描述语言(UCDL,Universal Component Description Language )。
……………
 
2.2主动服务概述
 
2.2.1主动服务简介
主动服务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现有Web服务中的扩展性和需求变化问题。在这种服务模式下,通过服务需求定义和用户提出需求,确定所需要的服务的功能和等级质量,通过服务搜索、发现、挖掘进行服务主动发现和服务自动定制,然后在执行阶段进行装配。文献[1]提出主动服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主动服务基本模型、体系结构、协议规范和描述。主动服务和Web服务区别最大的地方在于主动服务具有针对用户的服务需求具有自适应性,Web服务则没有。可以把Web服务看作一种静态的主动服务,它将用户所要求的服务程序已预置好。因此,主动服务是在扩展Web服务的模型、体系结构和协议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的。
2、发现实现服务的程序和数据。Web服务依靠应用开发人员将提供服务的程序设定好,当用户请求这些服务时,程序被激活为用户提供服务。用户要求主动服务是,有限服务是不可预知的,应用开发人员也不可能预设能够提供这些服务的程序。因此,主动服务的一个研究重点是如何发现和组织已有的符合要求的程序。
3、服务的定制。如何把发现的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序组织起来,并在用户的软硬件平台和环境下链接、编译和执行,仍是需要研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服务定制问题。由于一般在不同的软硬平台和环境中传统程序无法被发现和组织起来,进行链接、编译和执行,并且,这些程序之间或者程序和运行环境之间也缺少能够互相链接的标准接口。构件技术的出现为服务定制提供了可能。首先,在功能上构件为用户提供进行通信和调用的接口和标准,使用户不必关心构件内部的实现细节。其次,软件研制人员对构件的长期研制与开发积累了大批可复用的标准化构件,使得大量定制个性化服务成为了可能。
……………
 
第3章基于主动服务思想的云服务..........   11
3.1主动服务思想的云服务..........  11
3.2服务划分 .......... 13
3.2构建服务扩展 .......... 14
3.3动态组装框架 .......... 15
3.3.1总体设计..........  15
3.3.2 规格..........  19
3.3.3详细设计 .......... 20
3.4实现..........  24
第4章物流交易系统的实现..........  49
4.1物流行业项目..........  49
4.2功能需..........  49
4.3逻辑模型..........  50
4.4业务流程..........  53
4.5对象动态模型..........  54
4.6物流服务粒度规划..........  55
4.7物流服务扩展 .......... 57
4.8对比分析 .......... 62
第5章结论与展望..........  65
5.1结论 .......... 65
5.2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65
 
第4章物流交易系统的实现
 
4.1物流行业项目
江西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线交易系统是本人研究生期间参与的项目。它旨在给货源方和车源方一个平台,通过用户的具体要求和价格匹配帮助双方顺利的完成交易。一般策略下,货源方可以找到运价合适且信用较高的车源方,同时,车源方可以实时向平台提供车辆运行情况,以便货源方通过平台及时了解车辆的状态实现车辆的有效使用。涉及到具体个性的需求,系统则满足个性需求而放弃既定的最优策略,帮助用户实现个性化要求。江西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一个业务需求:每批货物找到最佳的运输方案,最终运输方案由车源会员进行实施。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车辆详细信息、司机详细信息、车源会员详细信息等。在货源会员与车源会员整个交易过程中,货物Cargo、车辆Vehicle、交易协议Order随着交易流程的进行,状态不变进行着变化。
……………
 
结论
 
以目前云计算为基础,通过对SaaS层上有关服务的问题分析,提出一种主动服务SaaS模式。首先通过查阅并了解目前有关如何解决在SaaS层上灵活提供服务、方便有效地让用户形成自己独立的业务流程等问题的现状,然后针对这些解决方法或思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服务规划、构建服务等级结构等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具体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实验证明,在保证不提高系统复杂性的前提下,经过该动态方法装配后的服务在业务独立性方面更强,在适应性方面,具备满足来自不同部门或不同行业人员的功能要求。本文提出的主动服务思想中的服务划分部分着重研究业务领域内的理论逻辑部分,需要大量人工分析及干预,技术辅助不足。另一方面,构建服务扩展结构中的构件管理程序部分需要编程人员定义带有预见性的接口,以方便后期构件的插入,但接口总有不适用的时候。因此,下一阶段的工作是根据服务划分理论开发出一套适合某一业务领域的服务分析框架,减少开发人员花费在分析某领域内的业务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虑系统平台运行效率及扩展性等问题上,同时,客户发布的构件保密性无法的到客服的认可,如本地构件可与云服务中的构件在客户端结合形成云服务,那将很好的保护客户信息并使得客户的应用透明,这样双向透明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用户使用SaaS软件。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工程硕士论文精选篇六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包装的传统功能是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然而在现代物流环境下,尽管包装费用不像运输费用那么昂贵,其约占物流总成本的10%,但它影响的不只是营销和产品,还包括其它的许多物流活动。例如:包装尺寸和形状会影响运输方式(如空运对包装件尺寸有特别要求)及运输的装载率(如集装箱利用率)。包装在现代流通环境中必须履行多职能作用。首先,包装应当能够预防货物丢失;其二,应该保证货物在操作中,以及在仓库和运输中不受损伤;其三,包装应是为了方便分发;其四,整体职能,允许将小包装统一加固成较大的包装,组成规则的运输个体单位,使物流操作和运输产品更加方便。正是因为包装在整个物流活动中具有的特殊地位,包装的材料、形式、方法以及外形设计都对物流环节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微利时代的今天,物流已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改进包装的设计水平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2]。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笔记本电脑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品,需求和销售量很大。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达1.5亿台。众所周知,笔记本电脑产品价值高,生命周期短,产品价格受时间因素影响较大,基于以上特点,中国出口至国外的笔记本电脑产品,运输方式多为转运周期短、运输成本高的空运,这就导致了笔记本电脑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厂商利润也有所缩水。另外,笔记本电脑的生产模式多为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代工出货,包装的设计由ODM执行,而物流则由电脑厂商来管控,这便导致了包装设计和物流的脱节,不合理包装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过度的资源消耗,使电脑厂商承担过高的包装成本和物流成本。综上所述,包装是笔记本电脑流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包装设计、采用合理的包装材料,不仅可以使包装起到保护产品、增加美观的作用,而且能够使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减少费用和损耗,为国家节约资源,为企业降低成本。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研究包装与物流的关系,进而提出用于降低物流成本的笔记本电脑包装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末尾和物流过程的开头,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过程的始点。国内的大多数企业中,包装通常被认为是产品的一部分,包装的研发和设计多数都跟产品挂钩,设计理念多以如何美化产品和促进销售为目的。然而包装与物流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共同发展和进步的[3],包装作为物流始点的理念却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研究用于降低物流成本的包装设计,是基于包装作为物流始点的实际意义出发的,因此有助于对这一现代物流理念的理解和推广。包装设计和物流管理部门作为全球化大生产中的一员,单一努力的局面已经被产业链的互动关联性所取代,供应链上任何环节的变动都会对整个行业带来影响,资本追求最大化回报的属性需要包装设计和物流管理相关联部门相互合作。从供应链横向上看,同行业企业为占据更有利的供应链节点的竞争从来没有停息过,如何更好的适应整个供应链环节,并依照供应链的需求而生产的企业发展思路是竞争过程中企业最有力的工具。我国包装和物流行业如果在面对21世纪的基于供应链思路的企业发展方向上落后,那么与国际先进的包装设计和物流管理水平的差距就会加大。所以在供应链思路发展之初,我们研究基于物流成本考虑的包装设计问题,对提升我国包装设计和物流管理水平会有很大帮助。
……………
 
2 包装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
 
2.1 包装的基本理论
包装有很多分类方法,例如,按包装材料分:有塑料制品包装、纸制品包装、金属制品包装、玻璃器皿包装、木材类包装、合成材料包装等;按产品种类来分,有食品类包装、药品类包装、生活用品包装、高科技产品包装等;按包装技术方法分:有防潮类包装、防霉类包装、防震类包装、防锈类包装等;按产品经营模式分,有进出口产品包装、内销产品包装、特殊类型产品包装等;按包装使用次数分,有一次性使用包装、多次重复性使用包装;按包装结构类型分:有热收缩包装、悬空包装、充气包装、托盘包装、复合包装等;按包装功能来分:有存储类包装、销售类包装、运输类包装等。目前国内外使用比较多的分类方法是按照包装的级别来分,包装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包装[6],如图1所示。一类包装称为销售包装,它是在零售时包含一个销售单元给最终用户或消费者带回家的包装。一类包装的主要功能是包容产品、保护产品和保存产品;它也还有许多其他的要求,例如包装必须便于终端用户识别产品,给出相关的产品信息。销售包装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要适应商店的货架尺寸,以及具有良好的堆码性能。二类包装被设计用来装载一类包装。二类包装应当便于商店搬运,它是一个能直接放在货架上的单元,它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卖给终端消费者,也可作为一个工具方便货架储存。三类包装又被称作运输包装,是物资运输、保管等物流环节所必需的包装。它的类型选择主要受产品的影响,其目的是便于运输和搬运多个一类或二类包装,防止产品的损坏,通常它将大量的一类和二类包装放置在托盘上方便流通储运。
………………
 
2.2 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
 
2.2.1 现代物流概念
在上个世纪初,阿奇.肖(Arch Shaw)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这本书中第一次提到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他提出了“物流与创造需求是不同的问题”,并且他还提到“物品经过空间或时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7]”。这便引出了物流的概念。20世纪末,美国物流协会对物流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满足顾客需要对商品、服务等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施、控制过程[8]。"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9]。”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在2001年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对现代物流有了明确的定义。意见指出,现代物流是指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10]。
……………
 
3现代物流系统中的包装设计 .....11
3.1 现代物流系统中包装设计的特性 ....11
3.1.1 系统性 .....11
3.1.2 独立性 .....12
3.1.3 效益背反性 ........12
3.2 现代物流系统中包装设计总体框架 .........14
3.3 现代物流系统中包装设计分析工具 .........15
3.3.1 成本效益模型 ......15
3.3.2 评价量化模型 ......16
3.4 现代物流系统中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18
4 用于降低物流成本的笔记本电脑包装设计 .......23
4.1 物流成本相关概念介绍 .....23
4.1.1 物流成本概念 ......23
4.1.2 物流成本的特性 ....23
4.2 笔记本电脑包装概述 .......25
4.2.1 箱内包装 ..........25
4.2.2 外箱包装 ..........27
4.2.3 托盘包装 ..........28
4.3 单位重量成本节约模型 .....28
4.3.1 研究对象介绍 ......29
4.3.2 单位重量成本节约模型 .....33
4.4 用于降低物流成本的笔记本包装设计 .......34
5 包装堆码仿真系统 ......44
5.1 包装优化工具介绍 .........44
5.2 包装堆码仿真系统设计分析 ........45
5.3 包装堆码仿真系统模块设计 ........46
5.4 包装堆码仿真系统功能测试 ........52
 
5 包装堆码仿真系统
 
5.1 包装优化工具介绍
由于物流过程中包装排列多样性问题的存在,导致计算优化结果时的实际运算量很大,所以设计满足不同要求的包装物流方案是一个困难的过程。上文案例中对托盘堆码的改进,通过人工计算往往得不到最优化的结果,需要借助计算机优化软件。下面介绍几款目前常用的包装优化工具。TOPS Pro。TOPS Pro 是由美国 TOPS 工程公司研制的,TOPS Pro 包装设计及运输优化软件使用户根据产品特性,从设计理念、纸盒包装、中包装、纸箱包装、托盘堆码方式、纸箱强度分析到运输器具装载等一系列设计步骤中,使包装结构大小和形状达到最优化,运输空间最大利用,总费用最小[33]。目前已成为一种世界公认的包装与运输专业技术人员的功能强大的创造性设计软件。CAPE PACK。CAPE PACK 是由美国 CAPE systems 软件公司开发的包装设计软件和货盘装载优化设计软件。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托盘组(PalletGroup),安排组(Arrange Group),设计组(Design Group)。每一部分都包含容器填充(Case fill),包装形状设计(Sharp Wizards),三维图像(3D Imaging),和强度计算程序(Strength Program)等模块。Cape Pack 跨越包装和物流 2 大领域,为配合物流的需要,优化设计包装,提供包装托盘化方案,从而可以节约大量的运输成本和实际操作中的人力成本。
……………
 
结论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笔记本电脑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销售量也逐年增加。然而在近几年,随着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笔记本电脑产品的利润也越来越低。单纯通过扩大市场和改进产品设计等来降低成本,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企业新的利润源泉。而包装是物流最重要的要素之一,通过包装的合理化设计,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对笔记本电脑企业的具体案例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有:
(1) 提出了“单位重量成本节约模型”。此模型揭示了笔记本电脑包装重量与物流成本的等价关系,可为包装设计人员和物流管理人员提供设计和优化参考。
(2) 用于降低物流成本的多种笔记本电脑包装设计。包括使用轻质环保材料的缓冲垫、预拉伸缠绕膜的使用、EPS 托盘翼型设计、滑托板(Slip Sheet)的使用、托盘堆码优化设计等。这些优化的包装设计不仅为企业节约了可观的物流成本,而且实现了节能减排,带来了社会效益。
(3) 包装堆码仿真系统。论文着重研究和设计了用于托盘堆码优化设计的仿真系统,并实现了基于 MS Access 的应用程序开发。此系统开发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适用性强。用户可随时使用该系统进行包装堆码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来纠正和改进先前包装堆码设计的不足。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工程硕士论文精选篇七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应急成品粮油属于国家粮食后备储备,其主要用途是为/调节粮食市场(如粮食价格出现长时间大幅上涨)、救灾备荒(如由于地震、洪漠、干旱导致部分地区出现粮油供应困难)、应付战争论等突发事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粮食积极有效的供给,以保证社会的稳定。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重大的自然灾害带来的社会损失和经济损失非常严重,我们来看一下近几年重大灾害带来的损失:汉川地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8451亿元,造成了近7万人死亡;2009年南方雪灾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造成100多人死亡,;2010年玉树地震经济损失达8000亿元,造成2000多人死亡;单2009—年,总计我国因雪灾、洪水、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到了 2500多亿元⑴。因此,在我国,应急成品粮油的储备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应急成品粮油的储备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现阶段我国应急成品粮油的存储方式主要有政府自建仓库存储和选择具有代储资格的企业进行代储两种。政府自建库存储方便政府随时了解储备库存储情况,但所有的建造费用、管理费用、购买费用均由政府出资,要想达到高效的应急效果,政府需在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选择具有代储资格企业代储则需要政府支付储备粮油的购买费用并对企业支付专门的资金补贴,这种储备方式可以节约建库成本,出现应急储备不够时可以直接在代储企业购买减少周转,并且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让替换下的应急成品粮油进入市场流通,避免粮油过期产生的浪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企业代储模式现状及代储在粮食领域的应用
企业代储是指政府利用企业的空余资源,加强对应急救灾物资或战备物资的储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储备方式。一般是由拥有代储资格的企业通过向政府申请代储、上报代储数量,通过政府的批准后与政府签订合同,委托企业代为存储一定数量的物资,以达到满足储备要求,提高保障效率H的。协议代储企业在进行代储的同时可以享受政府给予的政策优惠,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是一种可以让政府和企业获得“双赢”的储备模式。代储的实质在于政府将物资的储备计划通过企业主动申报的方式转化为存在于企业仓库内的储备,实现了降低政府储备成本、企业利用空余仓库储位盈利的目的,并将应急物资的储备与市场流通相结合,提高了行业的整体科技水平IBDl。当然企业代储的储备方式是有一定的使用范围的,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适用,一般可以釆用企业代储的物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稀缺程度不高。储备的物资从稀缺程度分大致可以分为通用物资和专用物资,通用物资可以获得渠道较多,并不稀缺,适合由企业进行代储,但是对于专用物资,由于其可获得性较差,因此代储的优势不是特别的明显,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保障能力。容易变质,储备更新慢。对于容易变质,储备更新较慢的物资,政府自己储备很不合适,而由企业代储为这种物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储备方法,不仅能够保证物资的动态流通,还能节约成本,节约社会资源。
……………
 
第二章应急粮油企业代储风险分析及价格计算
 
2.1应急粮油企业代储的风险分析
应急粮油企业代储的风险因素很多,各风险因素的影响并不单一,经常交织在一起,并且各种风险因素所带来的后果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基于这样的特点,在对应急粮油企业代储的风险因素进行辨识时应该从整体系统的视角出发,将可能引起风险的各种复杂因素分解成比较简单、方便处理分析的基本单元,从这些基本单元中找出各风险因素之间的联系,并从这种联系入手来分析各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分析后,决定选择从技术、管理、操作三个大方面来对应急粮油企业代储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辨识,每个方面又分为若干个基本单元,三个方面考察的风险因素如图2-1所示。风险事件的概率分布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以前记载的历史资料来确定,如果进行风险评估时没有足够的历史资料来确定风险事件发生大致的概率分布式,也可以用理论的概率分布进行估计,确定概率分布的函数式由于对于应急成品粮油的企业代储来说,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很难做出定量化的判定,因此本文采用的方法是在研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再用德尔菲法来对各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进行判定具体步骤。
……………
 
2.2企业代储价格计算
合作后成本分析:合作后相当于企业将储备的任务转移给了企业,因此政府需要向企业支付一定的资金补贴,这部分的资金补贴应该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应急成品粮油是有一定的保质期限的,为了保证应急成品粮油总是处于质量有效期内,能够随拿随用,企业需要动态更新代储的应急成品粮油,所以政府需要支付企业用于动态更新的费用,这部分费用既与代储数量有关,也与物资的市场价格有关,因此假设政府单位时间需要支付企业用于动态更新的费用为P。Q-e;二是政府委托企业代为储备应急成品粮油,实际上是政府将自己的储备需要花费的费用转嫁给企业,所以需要向企业支付一定的应急成品粮油库存费用,这部分的费用只与代储数量有关,用hQ表示。普通代储模式虽然可以减免政府自建仓库的成本,大大节约丫幽定成本的费用,但是依旧有着不少的问题,主要在于政府不便于随时了解监督企业代储情况,不能保证企业在代储期间一直按质按量的完成任务;企业对使用新技术新措施来降低代储成本积极性不高,造成代储成本很难下降;企业存在道德风险,没有有效的措施保证企业能在应急时达到需要的要求等缺点,因此,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加强企业对降低代储成本研宄的努力程度,下面在普通代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带有激励机制的代储模式。
……………
 
第三章企业代储模式下的应急成品粮油......... 25
3. 1代储企业选择和代储量的确定......... 25
3. 2自动化立体储备库的可行性分析......... 26
3.3 自动化立体储备库的总体规划设计......... 29
3. 3. 1应急成品粮油仓储特性分析......... 29
3. 3. 2自动化立体库的仓储规模......... 29
3.3.3作业区域模块布置 .........30
3. 4 G动化立体储备库详细规划设计研究......... 34
3. 5 本章小结......... 40
第四章企业代储条件下自动化立体仓库......... 42
4.1作业流程分析......... 42
4. 1. 1进货入库作业流程......... 42
4.1.2出库出货作业流程 .........42
4. 2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仿真建模实现......... 43
4.2.1自动化立体仓库出入库流程分析......... 43
4. 2.2自动化立体仓库仿真建模实现......... 44
4.3仿真数据分析及评价......... 47
4.4 本章小结......... 48
第五章结论及展望......... 49
5.1论文的主要研宄成果......... 49
5.2论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50
 
第四章企业代储条件下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仿真实现
 
4.1作业流程分析
货物在进行进库时,先是由货车将货物运到进货口处的传送带上,仓库操作员根据进货信息在仓库现场操作站上生产入库单,管理系统会自动根据先入先出,就近入库的原则生成入库指令的。当入库指令下发后,操作员根据LED显示屏的提示信息放托盘到托盘传送带上,操作完成后按操作台上的确认完成按钮,传送带就会开始作业将货物和托盘运送至码操机处,,码躲机开始进行堆码作业,以五五堆码的方式每盘码放25袋粮食,完成码盘后的托盘继续经由传送带一直运送至入库处。货物达到交接台后,会向堆操机发出入库指令请求同时把指令数据发给堆操机,堆操机就会根据指令数据把货物放到相应的货位,堆操机卸载完货物后,同时返回完成信息给上位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收到完成信息后刷新数据库,完成入库作业,整个过程下位设备数据都要实时的反馈给上位监控服务器。
……………
 
结论
 
本文对现行的应急成品粮油企业代储方法从风险预防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应急物流系统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完善,期望改善代储风险评估不充分、代储价格不明确和代储企业选择不规范的问题。具体研宄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
1.企业代储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对风险因素进行了等级划分并提出相应缓解措施。本文结合应急成品粮油的特点,将企业代储的风险从管理、技术、操作三个方面进行细化分类加以辨识,将应急成品粮油企业代储所特有的信息集成与共享风险、管理不当导致粮油变质风险、代储物资数量风险、轮换更新费用风险等因素体现了出来。采用专家打分法和模糊评价法结合的评估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界定风险等级,并对各风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缓解措施。
2.总结了普通代储模式、激励机制代储模式和期权合约代储模式二种模式代储价格的计算方法。深入三种代储模式各自的优势并将其应用到粮油代储领域,并对各模式的应用范围做出了界定。
3.规划设计企业代储模式下应急物流系统。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应急时间及企业代储容量为约束对代储企业和代储数量进行了选择和确定,侧重对应急物流系统中库内作业效率的提升提出了采用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意见,从应急成品粮油的储备条件、建库费用和出库效率方面研宄了自动化立库在企业代储领域的可行性,并以一个建设实例对代储条件下的成品粮油自动化立体仓库做了详细的规划设计并、通过仿真输出数据验证立库设计的合理性和选择自动化立体仓库代储的优越性。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工程硕士论文精选篇八

 
第1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纵观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都注重发展本国经济以增强实力,世界经济在波动中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2013年,全球贸易总额有望达到19万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额将达到15万亿美元,而商品贸易中有40%是通过海运和港口物流来实现的。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并称为最有发展前途的行业,是各级政府鼓励和扶植的重点行业。而港口是物流业发展的主导和重点,它是整个运输链中最大量货物的集结点,汇聚着内陆运输、水陆运输等大量货物,发挥着物流网络中心的组织作用;港口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心,汇集了大量的货源、技术、服务信息;港口又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服务基地和货物分拨配送中心。同时港口是现代物流服务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发展综合物流的核心,是发展网络运输的技术装备和载体。鹿特丹港吞吐的货物中有80%的货物发货地或目的地不在荷兰,却能成为全球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靠的就是高度发达的港口现代物流。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和切实发展现代物流,出台了多个扶植现代物流业的优惠政策。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但是当前国内金融服务发展较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物流的发展。一方面使得物流企业不能为广大客户,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提供物流与金融集成化的综合服务;另一方面使得企业物流资金周转率低下,原材料、半成品或产品不能“物畅其流”,影响了企业物流运作的效率。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陈铭、张良卫在《中小企业物流融资“银企政合作“模式探析》中指出当前正是我国企业面临转型、升值的时候,中小企业急需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商品融资的开展,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将得到根本的解决[3]。吴云在《港口企业发展物流融资方式探讨》中重点探讨了港口物流融资方式的建议和风险防控[4]。吕玉兰在《物流企业幵展融资物流业务的运作模式及风险防范研究》中提出融资物流是一项涉及银行、客户、物流企业等多个主体的新型融资模式,不仅解决了客户的融资难问题,扩展了银行的信贷业务,而且扩大了物流企业的客户资源,提升了物流企业的竞争力[5]。在国外,Leora Mapper 在《The role of Reverse Factoring in Supplier Financing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中指出了反向保理是供应链融资的一种方式,他在大幅降低保理商风险的同时,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和发展的机会[7]。Guenisi,J.在《Making MoneyMove Faster》中阐述了由于电子商务的推动,物流必然走向全球化,强化供应链整合,缩短中转时间,促使商品流通通畅,提升商品、服务竞争力[8]。本文对于港口物流融资服务平台理解如下:积极利用港口作为大宗商品散集地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协助物流客户编织新的资金纽带,通过创设物流融资服务平台解决客户的资金瓶颈问题,进而增加港口物流链的整体收益,全面建立并加强港口、银行、客户三者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
 
第2章龙口港物流融资概述
 
2.1龙口港概述
“物流融资”业务是为了稳固龙口港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提高龙口港综合竞争能力,充分发挥港口聚集物流、信息、金融、保险等资源要素的优势。此业务以港口信用为基础,以在港货物为保障,通过港口和银行之间的战略合作,缩短融资审批程序,构建迅捷、便利的融资平台,解决港口客户融资需求,此业务还提供了全新的物流融资服务,实现港口、银行、客户优势互补,共赢发展。龙口港已与中信银行、山东龙口农村合作银行、工商银行山东分行签订融资合作协议,发放融资贷款14亿,代开信用证1500万美元,并已与中信银行达成协议,将质押(抵押)范围由动产扩展到龙口港合资或合作公司股权以及融资企业的其他在港固定资产。今后拟利用融资平台,增加融资客户数量,延长动产质押融资链条,由港区动产拓展到物流运输途中及融资客户厂区仓库内动产。扩大质押动产范围,探索海关保税、监管货物的融资方式。
……………
 
2. 2物流融资概念及其实现形式
“仓单质押”作为物流融资的一种方式,是从龙口港集团仓储业务中延伸出来的客户增值业务。此业务是龙口港集团与商业银行合作的产物,同时它也是动产质押融资中各方权利、义务重新分配的产物。在“仓单质押”业务中,三方主体地位如下:货权人是融资受益者,以货权作为质押向商业银行融资。龙口港集团是“仓单质押”的连接主体,对货权人开具仓单,依据三方协议监管货物,向商业银行提供担保。商业银行是贷款方,向货权人发放贷款。商业银行将仓单质押中的部分操作性风险及全部信用风险转嫁给了龙口港集团。龙口港集团获得向货权人收取部分经济利益的对价,并获得在增强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受益。随着港口的快速发展与功能的日益完善和拓展,港口物流作为现代综合物流体系的枢纽与核心,在促进区域物流要素聚集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港口物流融资”正是秉承这一战略目标,并成功实施的前瞻性服务项目。秉承“用心把握,无微不至”、“差异化策略,个性化服务”的企业文化理念,龙口港为客户量身打造最具吸引力和最优质高效的港口物流融资服务平台。始终注重服务内涵,不断挖掘深度、拓宽广度,“自我超越,敢为人先”,龙口港走在省内港口最前端,独创并拓展了港口物流融资服务平台业务体系,整合物流、信息、金融、保险等资源要素,搭建平台,用物流拉动资金流,用资金流盘活物流,实现客户、银行等所有参与方的和谐共赢,产生规模效益、形成品牌效应、名牌效应。
……………
 
第3章龙口港物流融资的风险识别........... 13
3.1物流融资的风险分析 ...........13
3.1.1物流融资风险的概述 ...........13
3.1.2物流融资风险的整理与理顺........... 14
3.1.3龙口港物流融资的总体风险........... 15
3.2物流融资仓单质押的风险识别........... 17
第4章龙口港物流融资仓单质押风险评价........... 21
4.1龙口港物流融资仓单质押风险评价指标的构建........... 21
4.1.1评价指标建立原则 ...........21
4.1.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2
4.2龙口港物流融资仓单质押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29 
4.3龙口港物流融资仓单质押风险评价模型 ...........35
4.3.1龙口港物流融资仓单质押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35
4.3.2基于灰靶法的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35
4.3.3基于灰靶法的风险评价模型的实际运用 ...........37
第5章龙口港物流融资风险防范...........47
5.1物流融资服务风险防范........... 47
5.2风险管理体系方案的实施和完善........... 49
5.3龙口港物流融资风险防控表格汇总........... 51
 
第5章龙口港物流融资风险防范
 
5.1物流融资服务风险防范
在物流融资业务模式下,龙口港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其有效执行对提高物流融资服务管理水平和各阶段发展目标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龙口港及龙口港下属的海达物流等单位风险防范相关措施的制定及运行实际情况来看,此前的各项风险的管理未能形成完整融为一体的系统化体系,并在实际运行中导致了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管理界面不清晰、管理责任不到位;上级职能部门对下级职能部门的汇报请示业务背景不了解;同级业务单位之间业务交叉等。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在我国现有框架体系下,物流融资服务存在极大的无法防范和化解的违规风险和信用操作风险;这些问题和风险的存在,必将制约龙口港在物流融资服务领域整体科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与龙口港的战略发展目标也不相适应,亟待对现有的各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并系统化,以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制度化的龙口港物流融资服务平台风险管理体系。
……………
 
结论
 
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经济运行过程是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协调统一。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在物流过程中占有大量的资金,而且生产也需要大量资金,因此迫切需要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这就需要充分利用物流过程中的资金占用。从物流的角度来看,物流活动不仅伴随着资金流动,而且受资金流制约。资金流不仅决定着物流活动状况,而且决定着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和资源的配置效率。由于银行竞争的日趋激烈,行业的利润率越来越低,银行业为了提高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拓展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扩大客户范围,而银行在物流活动中开展金融服务就是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能为三方带来收益的一项业务。在传统仓储监管方面,龙口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有客观港口资源占有和地域优势。但是,在风险管控方面,公司一直未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事实上,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不是通过单一的一个自然人的管控能力体现的,更多的则是体现为流程化、持续化,兼顾效率与安全、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物流融资”业务风险管控的重中之重在于深度理解商业银行质押融资业务的管控措施,并将之改良后行之有效的风险管控方案,且通过信息系统的构建最终能够运用到相关业务之.中。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工程硕士论文精选篇九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世界 500 强中大部分的生产制造企业都已经在中国的入驻和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外资物流巨头们的蜂拥而至,以 2012 年的“全球物流企业排行榜”为例,前 10 的物流企业都已先后全部扎根中国。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逐渐意识到专业化和合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转而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由此导致了供应链的蓬勃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成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物流需求的增长促进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扩张式发展,各类不同背景的企业纷纷转型第三方物流或者将第三方物流作为新的增长点。第三方物流作为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服务模式,已被众多物流企业采用,在现代物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精益思想、精益管理近年来倍受推崇,在理论界亦提出了精益供应链(Lean Supply Chain)的概念。精益供应链即以减少供应链的不必要环节(浪费),以提高供应链效率为目标建立起的“拉式”供应链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精益”的思想逐渐渗透到传统制造业之外的行业,它由最初的在生产系统的管理实践成功,已经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也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本文将顺着精益管理在供应链企业取得的成功经验,阐述其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内的应用价值。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中国精益管理研究专家吕建中先生在其 2003 年撰写的第一部系统研究的书籍《精益管理--21 世纪的标准管理模式》中指出,精益管理可以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营销、采购、物流、运营、财务、办公、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精益管理有助于企业节约化生产,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它能够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使企业价值实现最大化。现代企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进行精益管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①北京师范大学的杨国昌教授在 2004 年 5 月份出版的《理论学刊》中把“精益管理”评价为 21 世纪最先进的管理模式。杨教授指出 20 世纪的成功模式是建立在大规模经济基础上的,满足的是消费者细分后的共性的需求,生产的是标准化的产品。在个性化需求发展的 21 世纪,精益生产方式必将在各个领域取代大量生产方式与残存的单件生产方式,从而为制造业带来一场革命,精益管理的理念也将成为一种主流的科学管理理论来指导实践和深化管理思想。②精益管理的理念不仅仅是企业先进管理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企业应对危机、走出困境的一剂良方。2009 年 4 月河南许昌学院的冯晓民在《管理观察》中发表的“精益管理: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一剂良方”一文中提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全世界的经济受到重创。
………………
 
第 2 章 精益管理、精益供应链及第三方物流的理论概述
 
2.1 精益管理理论概述
精益管理源于精益生产。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丰田英二等人经过 20年的不断探索和改革,建立起了一个以减少浪费为特色的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和低消耗的生产系统--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以下简称 TPS),它是以“准时化 JIT(Just In Time)”和“自动化(Automatization)”为支柱,以“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平顺化(Streamline)”、“改善(Kaizen)”为依托,借助“5S(Seiri, Seiton, Seiso, Seikeetsu, Shitsuke)”、“看板(Board)”等工具形成的一套生产管理模式。上世纪 80 年代,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詹姆斯为首的数位国际汽车组织(IMVP)的专家经过对丰田生产系统(TPS)长达五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并比对了全世界 17 个国家,90 多个汽车制造厂商后,在 1990 年出版的论述精益生产的经典著作《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率先提出了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的概念。
……………
 
2.2 供应链及精益供应链的理论概述
将精益的思想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也就是所谓的精益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的环节包括上游和下游的链条进行优化和改造,免除不必要的步骤、耽搁、等待以及消耗,消除企业中的浪费,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的一系列对供应链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精益供应链管理要求上下游共同努力消减整个流程的成本和浪费情况,它的基础就是精益思想,是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变革,以供应链效率和成本最优化为导向,对影响供应链三要素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拆分与发掘,以 KPI 的考核指标为驱动力,对供应链不断精益求精的管理活动。精益供应链的目标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最终目的,紧密连接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通过整合,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另一方面,精益供应链追求的是整个供应链的优化,通过提高供应链的精益程度和精益强度来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精益供应链的特征是其具备可变性和高效性。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方法不同,精益供应链要求企业对客户的需求实施动态反映,将自身的流程转变成最适应客户需求的模式,且要求在流程转化的同时,对于资产的高利用率。
……………
 
第 3 章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与瓶颈 ........16
3.1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与战略 ....... 16
3.1.1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 ..........16 
3.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瓶颈 .... 24
3.2.1 外部环境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影响 .....24
3.2.2 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面临的问题 .........26
第 4 章 CEVA 公司的战略规划与影响企业发展.....29
4.1 CEVA 公司的背景介绍 ...... 29
4.1.1 CEVA 公司简介..........29
4.1.2 CEVA 公司 2011~2014 年的战略规划.........30
4.2 影响 CEVA 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 ......... 30
4.2.1 CEVA 公司内部的压力.....30
4.2.2 客户与市场的压力 ....33
第 5 章 CEVA 公司的精益管理方法....34
5.1 CEVA 公司的精益管理方法 ..... 34
5.1.1 量身定制的精益管理方法 .......34
5.1.2 设立有效的精益管理绩效评估体系 .....37
5.1.3 精益管理的其他成功要素 .......37
5.2 CEVA 公司的精益管理实施路径 .... 38
5.3 CEVA 公司精益管理的难点 ..... 49
 
第 5 章 CEVA 公司的精益管理方法和实施路径
 
精益管理是运用精益思想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当前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除了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因素之外, 企业物流系统的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物流活动中的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例如: 仓库里堆积了没有客户需求的多余产品库存、前一道工序不能按时完成工作而导致后道工序不必要的等待、仓库内拣货的物流路线没有合理规划造成大量的重复移动等。企业内许多加班加点很可能不是在创造财富,而是在制造浪费。在精益管理的机制中,企业需要通过对人员、货物和相关设备在整个物流运作过程中的流动状态进行规划和控制,按照整个价值流确定无中断、无等待、无回流的供应、生产和配送产品中所有必须的步骤和活动, 达到总体成本最小化, 并及时创造仅由顾客拉动的价值。因此实施精益管理就必须分析现有的流程, 发现浪费, 消除浪费, 创造价值。
………………
 
结论
 
日益残酷的全球化竞争和经济形势,迫使着 CEVA 公司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竞争策略,避免一味的价格比拼,通过实施精益管理来降低操作成本,从而积极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在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特色服务的同时,寻求到新的利润空间。相比较于其他物流企业,CEVA 公司既面临着与他们同样的外部环境冲击,又同时面临现有客户需求增大与内部利润空间因成本问题而下降的双重压力。为实现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继续保持市场份额,CEVA 公司作为全球物流业巨头之一,除了在资金规模、信息网络,人才储备、经营模式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外,还希望通过分析研究管理策略、制定新的竞争战略来不断提升现有的管理水平,争取在物流市场领域取得不菲业绩。正因为如此,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 CEVA 公司,更要学会使用精益管理的方法。首先,需要分析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哪儿,成本降低空间存在于什么环节,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的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业务流程的研究分析及再设计,精简原有的操作程序,以“拉动”代替“推动”,消除一切冗余环节,尽可能使流程合理化。需要牢记的是,精益管理的目标是追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探讨最优的物流路径。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借助很多研究办法和精益管理工具。其次,要懂得发挥人的关键作用。精益物流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将摒弃以往传统的粗放式管理。然而,无论多么精益的流程都需要由人来执行,人的因素在精益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员工进行不断的培训和再教育,只有所有员工都真正理解了精益的要求、统一了精益的目标,企业才有可能做到实质上的精益。最后,要明确精益管理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是一个持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循环,一次又一次地消除浪费来形成新的价值流,降低物流总成本。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工程硕士论文精选篇十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产业化大生产的大力推进,促使物流业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正成为广大专家学者和企业的重视焦点,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拉动力。相对于现代物流业的其他领域,农产品现代物流在物流发展的前几十年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理论实践都明显落后。黑龙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大省,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与世界上其他农产品供应区相竞争,表现的大而不强,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受到很大冲击。农产品物流落后是黑龙江省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有的农产品物流已适应不了黑龙江经济发展的需要,现有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已满足不了农产品流通的需要,所以急需对原有的农产品物流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建立高效的、先进的新型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2001 年,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出我国第一份指导物流发展的文件《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2003 年,国家计委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我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04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若干意见》其中第五部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对物流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意见还指出物流产业向广阔的农村延伸服务也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概括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梳理国内外物流及农产品相关理论知识,为黑龙江农产品物流建设提供理论支持;第二,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及国内发达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经验,为黑龙江农产品物流建设寻求实践经验;第三,明确黑龙江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剖析黑龙江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动力、机遇及阻力挑战;第四,为黑龙江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提出合理意见,促进黑龙江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业中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的领域,国内理论和实践经验都比较匮乏。黑龙江省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产品物流发展更是处在行业领域的落后地位。但是黑龙江省作为国内规模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省份,研究现代物流发展规律对于推动黑龙江乃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就理论意义而言,农产品物流产业是整个物流产业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农产品物流可以完善农产品物流理论体系,尤其是黑龙江区域特性明显,地广人稀并且冬季严寒,对黑龙江农产品物流的研究不仅可以拓展黑龙江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思路,而且能丰富我国关于高寒地区大规模农产品物流的理论。就现实意义而言,本研究可以了解黑龙江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剖析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存在的动力、机遇及阻力挑战,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验,为发展黑龙江现代农产品物流提供合理建议。
………………
 
第 2 章 农产品物流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产品物流相关概念
物流业在 20 世纪初就已萌生,对于其内涵众说不一。早起具有影响力的诠释是美国销售协会的关于实物分配的阐述:“实物分配是指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地到消费地流动过程中所伴随发生的种种活动”。二战时期,美国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思想应用到战时供应中,对战时物资及物资储存运输进行了全面管理。战后这种后勤管理方法被引入到商业部门,被人称之为商业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目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物流定义有很多种,本研究简略梳理以下四种。1985 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将 Logistics 即物流解释为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进行有效率、有效益的流通和储存,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并对这个过程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这个过程包括输入、输出、内部和外部的移动以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物料回收。
………………
 
2.2 农产品物流的特性
 
2.2.1 农产品物流量大
广义上的农产品不仅包括种植业产品,还包括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产品,如今的农产品商品化大大提高,已不仅仅满足当地居民的直接需要,还会长途运输到地方,满足异地居民生活需要,并会作为工业原料向食品、轻纺、化工制药等工业领域流动。因此,农产品物流的需求范围广需求量大,物流量也大。农产品物流之所以季节性明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核心的影响因素是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农产品生产受水、光、热等自然条件限制,只能在特定时期进行。而且在这个生产期中,每个生产步骤都有明确的先后顺序,必须随着时令进行操作,因此,农产品收获也就集中在特定时期内。农产品集中收获季节产生出巨大的物流需求,就形成了农产品物流的旺季,而其他季节结成了农产品物流的淡季。不同的地区地质条件、气候条件不同,种植文化不同,各自拥有适合自己的作物品种,这些农产品在收获季节、收获量、收获设备存上与其他地区在较大差异,同样农产品物流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
………………
 
第 3 章 国内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18
3.1 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18
3.1.1 农产品物流技术先进,基础设施........18
3.1.2 农产品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高 ........19
3.1.3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较高 ......19
3.1.4 重视物流人才培养 ..........20
3.2 国内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21
3.2.1 物流主体数量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 ......21
3.2.2 产品物流技术落后损失严重 ......21
3.2.3 农产品物流盈利模式落后,信息系统不完善 ........22
3.2.4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22
第 4 章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24
4.1 农产品物流需求巨大 .......24
4.2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25
4.3 物流主体较有竞争力 .......26
4.4 农产品物流环节较多 .......27
4.5 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较为传统 .........28
4.6 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人才短缺 .......29
第 5 章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业 SWOT 分析......30
5.1 内部优势(Strengths)..........30
5.2 内部劣势(Weaknesses) ...........32
5.3 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34
5.4 外部威胁(Threats).......37
 
第 7 章 加快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建议
 
7.1 加快现代物流人才队伍
建设农产品物流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农产品物流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性物流人才,提升农产品物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培育创新型人才,因此物流业要优化配置现有人力资源,实现物流行业人尽其才,并要加强对现有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加大人才培养投资,以教育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目前,黑龙江省可综合利用政府、高校、企业资源进行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给与高校政策资金支持,帮助高校培养、吸引优秀教师资源,组建精干的物流教学师资队伍;高校和政府物流主管部门可选派相关专家学者到国外农产品物流发达国家实地学习考察;省内不同级别高校可根据自身实力制定不同层次的物流人才培养计划,比如 985、211 大学课开始物流研究生培养点,普通大学开始本科物流专业,通过不同层级的院校培养农产品物流不同层次的人才。同时通过劳动部门、人事部门要加强农产品物流人才技能培训,发挥职业资格认证在物流人才培养上的监管导向作用。
………………
 
结论
 
黑龙江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对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经济危机不断蔓延,中国加入 WTO 后,黑龙江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在获得发展机遇同时也遇到巨大挑战。本文在梳理农产品物流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黑龙江具有许多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业的优势。黑龙江省农业资源丰富,种植业、林业、水产养殖业都具有一定规模,尤其种植业在农垦体统管理体制下,以大农场机械化化生产为特点,规模化组织化程度高,为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提供了坚实基础。另外黑龙江还具有地理位置优势、政策支持优势、先进的农产品物流实践经验等优势。
(2)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存在多种限制因素。如当前黑龙江农产品物流举出设施还不健全,路网、仓储、加工等承载能力不足;虽有北大荒物流这样的大的农产品物流主体存在,但是规模小、组织化程度地物流主体还是占主体;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落后,现有网络活力从不足等。
(3)黑龙江快速推进现代农产品物流也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多管齐下。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基础,黑龙江省需要大力推挤农产品物流基础建设,完善路网、扩充物流配套设施;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关键,人才水平的提升才能激发农产品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黑龙江可以综合利用政府、高校、社会、企业资源推进农产物流人才培养;农产品物流技术是实现农产品增值保值的关键,黑龙省要大力创新农产品加工、保鲜等一系列物流技术。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