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国,为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的冲击,同时也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财政部聚焦“六保”特别是其中的保民生、保就业和保市场主体,对于新增的1.7万亿财政资金创新性地建立了“一竿子插到底”式的财政直达资金机制。财政直达资金机制作为创新性的财政拨付机制,相较于传统的财政资金拨付机制,改变了资金由上而下逐级拨付的流程,直接由中央财政资金下达的源头迅速到达资金使用最末端,极大降低了财政资金流动过程中所需经过的部门和手续,减少了中间环节,从而有效地防范了资金在“长途跋涉”中的跑冒滴漏风险,确保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在疫情期间,许多企业由于停工停产,资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通过直达机制,财政资金最快7天便可以到达基层,对地方政府开展疫情防控、纾解企业困难、保障基本民生、基层减税、稳岗、保工资、保运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运行结果来看,实施财政直达资金机制,为我国稳住经济大盘,减轻疫情冲击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
鉴于2020年实施的财政直达资金机制成效显著,财政资金利用效率有所提高,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2021年要建立常态化的财政直达资金机制,并将其上升为制度安排。另外要进一步地扩大直达范围,将纳入直达机制的中央财政资金由2020年的1.7万亿元增加至2.8万亿元,在资金用于基层保就业、保民生和保市场主体的基础上,利用更多的财力增加对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在内的基本民生的保障,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基本实现民生补助资金全覆盖,为基层财政、为实施惠企利民政策提供了及时有效的财力支持。
...............................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财政直达资金审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特有财政政策审计,在国外鲜有对其进行研究的,与其相近的是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作为财政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将政府项目实施和落实情况与标准流程进行校对,对实时考核评价政府部门运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美国实行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相对独立,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政府绩效审计理论探讨逐渐增多,美国会计综述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财政审计,而是逐渐将审计与现行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挂钩,英国将审计部门分为审计委员会和审计署,审计委员会负责实施绩效审计,目的就是评价和监督资源利用是否有效、经营政策是否符合要求,审计署对共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查,并向议会提供审计报告。
国外政府对财政项目进行绩效审计的相关研究已经比较成熟,Frank(1995)认为虽然绩效审计的计量方式不一定以货币为主,但仍旧是财政审计中重要的一环,在对财政项目绩效目标的研究中Owen E.Hughes认为审计目标为效率性、经济性和效果性,Dennis.Prius认为政府财政绩效审计目标还应当包含公平性与环境性,一些学者对财政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Cral(2003)从财务、技术、人力资源以及政策结果等方面对绩效审计的指标进行了设计,Van Gerven(2007)将生态效率等指标加入绩效审计评级指标中,使得绩效审计审核更加客观,Reichborn,Vabo(2017)指出若想促进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高,绩效审计是促进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必不可少的因素。Paul N.Thompson,Mark St.John(2019)指出作为财政财务监督的形式之一的绩效审计,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审计机制,可以促进当地财政和财务的支出效率。
................................
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相关概念
一、财政转移支付
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成为我国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依据。在此后的每年,我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内容进行相关调整和完善,如转移支付的名称由“过渡时期转移支付”改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原一般性转移支付改为“财力性转移支付”。2009年起,原一般性转移支付再次改为“均衡性转移支付”。
至今,我国形成了以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为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管理制度。其中,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主要包括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三部分。
税收返还是中央财政根据“多交多返”的原则给予地方财政的补偿,主要包括两税(消费税和增值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及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
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中央财政为了均衡各地之间的财力差距,将财政资金无偿拨付给地方的一种补助形式。该类财政资金一般没有特定用途,由地方根据当地情况自行安排。
专项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为实现部分特定的政策目标或者是委托下级政府代为处理一些事务而下拨给地方政府的专项支出。该类财政资金有特定用途,必须用于指定的项目或者事务上。

审计论文怎么写
第二节理论基础
一、国家治理理论
国家治理的实质是通过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进而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有效使用政府力量达到增强政府治理效率、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目的。财政直达资金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优化财政资金管理体制的重要创新,对于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支持地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直达资金投向领域包括疫情防控、基层减税、稳岗、保工资等多个领域,资金量大且涉及面广,同时也受到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财政直达资金机制的实施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2020年,基于社会公众迫切需要,中央通过“一竿子插到底”式的财政直达资金机制直接将1.7万亿元财政资金下达基层财政,有力保障了地方“六稳”“六保”工作的推进;2021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总结2020年直达工作经验做法,在直达范围(已扩大至27项),分配办法,工作机制,资金监管等方面适当调整,形成了常态化制度化安排,2021年直达资金总量已达到2.8万亿元。为更好的服务于国家治理,保证项目进度与资金相匹配、能够形成实际支出、资金在监控范围之内,2021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严格要求审计机关加强监督以推动财政直达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对财政直达资金开展的审计是充分使用政府力量的体现,财政直达资金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将财政直达资金审计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利用其监督作用推进国家治理达到高质量的目标。另一方面国家治理在各个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因此财政直达资金审计也应随之不断发展创新。
............................
第三章财政直达资金审计的作用、范围和重点..................12
第一节财政直达资金审计的作用......................................12
一、有利于促进财政直达资金机制政策落地实施........................12
二、有利于促进完善常态化财政直达资金机制制度建设..................12
第四章案例分析:A县2021年财政直达资金审计...............18
第一节A县财政直达资金政策落实情况和审计的项目背景.................18
一、A县财政直达资金下达情况............................18
二、A县财政直达资金审计的项目背景.......................19
第五章A县财政直达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9
第一节A县财政直达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29
一、财政直达资金审计方法运用不足..................................29
二、财政直达资金审计评价力度不够..................................29
第六章加强财政直达资金审计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创新直达资金审计方式方法审计方法
要紧随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当前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与审计融合必然是大势所趋,大数据技术的新成果都可以为直达资金审计所利用。因此,必须明晰直达资金跟踪审计的重点和切入点,制定新的方法体系,并针对具体项目灵活运用。审计人员应当加强对大数据新成果的学习,深入挖掘大数据技术特性,结合审计特性,将更适宜的方法运用到财政直达资金审计工作中。
一、开展联网审计
随着非结构化数据的增多,联网审计能够在数据挖掘、数据追溯以及数据关联等方面发挥更关键的作用,有利于提升直达资金跟踪审计的效率。可以采取被审计单位自查、远程数据抽样、审计人员现场检查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直达资金跟踪审计,随时查阅、调取某个项目的直达资金审计数据,使整个审计过程处于动态管理之下,提高直达资金审计的专业性和灵活性。实地展开实质性程序和控制测试,收集各个项目的信息,加大跟踪审计力度。通过网络搜索财政直达资金信息披露情况,拓宽非现场审计,实现异地联审,达到线上、线下双重监测的效果。通过与财政专网连接,审计人员能够掌握新增和存量直达资金的分配及流向动态,对比财务数据、项目数据与跨行业数据,通过趋势分析、敏感性分析、异常分析技术深入挖掘财政直达资金相关信息。在审计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手段、智能化设备对数据进行提取、疑点分析、得出审计结论、后续跟踪审计的工作思路,及时发现直达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强化跟踪监测、跟踪问效,通过后续追踪,监督审计意见实施情况。实现“周期审计”向“持续审计”的转变,增强财政直达资金跟踪审计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审计论文参考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本文总结
财政直达资金机制的建立是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经济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在2021年建立常态化的财政直达资金机制的基础上,财政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补助资金纳入直达范围的文件,并不断地优化财政资金直达资金系统的操作流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常态化的财政直达资金机制开展审计能够充分利用审计的监督职能,促进财政直达资金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分析A县财政直达资金机制审计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来研究加强财政直达资金机制常态化审计的对策建议,以供县级审计部门参考。
本文主要得出结论:
(一)财政直达资金机制常态化审计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但因该机制的提出时间短,相关的研究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对财政直达资金机制常态化审计展开研究,既可以丰富财政直达资金机制常态化审计理论体系,又可以为以后开展财政直达资金机制审计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二)依据2021年全省审计工作要求,对财政直达资金审计的作用、范围和重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A县落实财政直达资金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部分资金结余较大、部分新增财政资金使用范围不合规、部分在建项目绩效目标设定过于笼统、部分直达资金未按规定登录特殊标识或标识错误、部分直达资金支出信息或支出明细未及时导入监控系统等问题。同时,也指出了A县审计局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
(三)针对审计发现问题,提出了加强财政资金直达审计的对策建议,即创新直达资金跟踪审计方式方法、构建直达资金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直达资金动态管理监控机制、加快审计信息化网络建设等,希望为以后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