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审计论文,本文首先对EPC模式、全程跟踪审计和审计风险等进行定义,辨识了EPC项目与传统总承包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差别。然后通过文献分析法对EPC项目全程跟踪审计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识别,并根据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EPC项目全程跟踪审计风险因素评价体系。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工程建设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随着中国工程建设行业改革快速发展的步伐,工程建设方式也从一枝独秀发展为百花齐放,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以DB模式、PPP模式和EPC模式为主导地位的施工总承包项目总产值占中国建筑行业总产值93%。总承包项目已然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核心支撑力。在众多不同的总承包模式下,EPC模式凭借着其“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优势,受到建筑市场的青睐。
我国住建部于2016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服务“一带一路”各项策略的实施。201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工程总承包在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上的责任,提出因地制宜选择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应用。2020年,我国十四五规划中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指明的方向,未来五年建筑行业需向“总成总承包”、“投建运一体化”、“BIM技术运用业务”三个方向深入发展,深化产业链改革、供应链融合,协调组织与管理体系建设迈入新台阶。据统计,自2016年到2022年,相关工程总承包政策多达300项,在诸多政策、文件指引推动下,我国EPC模式的工程总承包发展道路基本确定,EPC项目的应用与研究也趋向成熟。
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方法,虽然其引入我国的时间较短,但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针对规模大、工期长的重大投资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尤为重要。EPC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种从项目准备阶段持续到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形式,其审计跨度长、审计范围广,能够涵盖整改工程项目,进而起到更好的监管职责的作用。然而,随着全过程跟踪审计在EPC项目中的广泛运用,暴露出的审计问题也较为突出。
...........................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EPC项目
EPC模式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率先认识到该EPC项目的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总承包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于EPC项目研究应用方面,基于对EPC模式前景的看好,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也于1999年发布了《工程设备和设计/建造合同条件》及《EPC/交钥匙项目合同条件》(简称“银皮书”)。银皮书的发布对EPC项目的具体开展实施提供具体的细则,并提出合同模板,使得EPC项目进一步完善。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也开始尝试总承包模式,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2003年2月,建设部发布《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函[2003]30号)第一次明确界定了EPC项目模式的定义和内涵,提出要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2005年8月,建设部又进一步发布相关国家标准《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推动EPC项目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2020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应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促进设计、生产、施工深度融合。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的出台,为EPC项目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
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概念界定
一、EPC项目
EPC项目是指运用工程总承包模式(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开展的工程建设项目,在近些年工程建设总承包项目中较为常见,根据《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指南》中的定义,EPC项目是指工程总承包单位承担全过程项目管理任务,施工单位承担前期规划、设计、采购和施工全过程管理任务的一种总承包模式。
(一)EPC项目在我国发展历程
EPC项目最早是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国内也将EPC项目模式俗称为“交钥匙工程”。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试点,1984年9月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有关工程总承包的政策文件《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2003年2月,建设部发布《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函[2003]30号)第一次明确界定了EPC的定义和内涵,文件指出EPC模式能够提高总承包项目的管理能力,保障项目投资效益。2005年,建设部发布《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旨在推进EPC项目规范、科学发展。2020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应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促进设计、生产、施工深度融合。EPC项目模式在我国颁布的一项项法律法规制度中,该模式逐渐完善、成熟,并在不断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EPC项目模式。
审计论文参考
..................................
第二节理论基础
一、项目管理理论
项目管理理论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理论体系具备雏形,在此后至今的几十年中,该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形成完备的、细分到各领域的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如今项目管理理论被广泛应用在工程、军事、生产、建设之中。
项目管理理论主要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将具体项目的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并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引入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理念,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项目管理理论自上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其涉及包含的领域也随之不断扩大,其中包括综合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及量化管理等九大重点管理理论。
本文所研究的项目管理对象是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在有限的资源前提下,为了实现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进行的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管理。对于工程项目而言,项目的全方位包含了项目施工方案审定、施工顺序的协调、项目成本的控制等多个方面。项目的多层次主要是指对施工单位、外部审计单位、造价咨询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单位统筹协调管理。项目的全过程涵盖了项目的决策、组织、建设、运营调试以及项目的结束终止过程等多个阶段。对于EPC项目而言,借助项目管理中相关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在实际运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利用项目管理理论对项目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第三章EPC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因素评价体系构建························17
第一节风险因素识别······························17
第二节基于专家访谈法的风险因素确认························19
第四章Y企业易地技改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因素确认与评价·········31
第一节Y企业易地技改项目概况······························31
第二节审计实施方案···································31
第五章Y企业易地技改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评价结果分析·············41
第一节审计人员专业性不足(C2)的体现··························41
一、审计成果文件出现纰漏······················41
二、控制价编制依据不充分······························41
第六章Y企业易地技改项目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第一节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水平
一、重视审计队伍专业能力建设
对于EPC项目而言,审计人员应具备全面复合型的知识储备,不仅仅局限于财务、工程造价专业知识,还应掌握相应的设计规范、技术规范、施工规范和工艺流程等。审计人员是审计开展的具体实践者,其素质、能力直接影响审计的质量与效果,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应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结合自身实际扬长避短,不断拓宽知识覆盖面,提升自我专业水平。在EPC项目中,审计人员任务重、人员少,拥有能够创造特殊价值的高素质、专业化人员是提升组织价值的重要方式,审计单位应重视能够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综合型审计队伍的建设,重视审计队伍专业胜任能力的建设。
二、丰富审计培训教育体系
为适应审计环境的动态化、复杂化,审计人员需要持续、系统地学习。审计单位要注重开展审计后续教育,促进审计人员的持续学习。加大审计培训教育课程的组织频度,构建系统化、精准化的培训教育体系,结合审计人员不同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审计类型等,组织针对性、个性化的培训教育课程。可以通过聘请有经验的专家教授、培训工程建设、设计规范、计算及运用等专业的知识,拓宽审计人员的知识面。也可以通过宣讲EPC项目实际审计案例,使审计人员充分认识项目的风险点,提前针对风险提出应对措施。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考评的方式对参与培训人员进行测试,查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测试成绩和综合表现以及日常实际工作经验来确定审计组组长,负责项目审计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审计内容。
审计论文怎么写
.....................................
第七章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第一节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对EPC模式、全程跟踪审计和审计风险等进行定义,辨识了EPC项目与传统总承包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差别。然后通过文献分析法对EPC项目全程跟踪审计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识别,并根据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EPC项目全程跟踪审计风险因素评价体系。然后本文以Y企业易地技改项目全程跟踪审计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Y企业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对Y企业易地技改项目存在的审计问题提出防范措施。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EPC项目全程跟踪审计风险因素识别、确定、评价及案例实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本文对EPC项目全程跟踪审计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识别,通过文献分析得到16种EPC项目风险因素并通过专家打分法对风险因素再次认证,最终得到4类16种EPC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因素。
第二,根据确定的审计风险因素,本文以Y企业易地技改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作为案例分析对象,结合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EPC项目全程跟踪审计风险因素评价体系并对16种审计风险因素进行加权打分,最终确定了影响Y企业易地技改项目全程跟踪审计的5个主要风险因素,分别是审计人员专业性不足C2”、“审计整改不落实D4”、“审计独立性不强B4”、“项目本身复杂性风险A2”和“审计程序不严格执行C3”。
第三,本文通过Y企业易地技改项目实施内容对这五种风险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确定Y企业易地技改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