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审计论文,本文以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基础,通过归纳总结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对我国企业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销售、生产、采购环节的共性风险及控制措施进行梳理,结合数字经济的大背景,构建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控制模式。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在我国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的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的引领者。在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较“十三五”初期扩张了1倍多,占GDP比重达到39.8 %,我国数字经济正在进入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而我国的数字化治理也处于深度改革中,从使用数字技术进行治理发展到对数字技术进行治理,再发展到构建并完善我国企业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与此同时,由于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一些大型科技集团,例如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企业,发挥自身的引领带头作用,向云计算领域布局,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大部分企业虽然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应对企业经营风险的管理体系,但并非所有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的企业都能有效防控风险。针对传统企业而言,他们并未进行数字化转型,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办法去控制风险,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是难点,因而各风险的管理上形成无数断点。
在疫情的影响下,2021年我国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较前一年增长了7.80 %,我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比上年增长2.09 %。渔业行业在疫情压力下依旧蓬勃发展,我国政府部门也结合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将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渔业企业经营风险防控提升至法律层面的必要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氛围。因此,企业构建并完善经营风险控制体系有利于企业平稳发展。同时,渔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固有局限性,例如容易收自然环境影响,欠缺品牌优势,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勘探、捕捞、加工技术单一、落后等。因此,将生产经营过程纳入渔业企业风险研究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Q公司作为全国知名的渔业企业,客户遍布全国23个省市,其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十分畅销,同时还入选了国资委国有企业改革“双百行动”名单。随着公司信息化的发展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进行,Q公司由有机活鱼的养殖、捕捞、销售的单一产业链升级为多元化的经营产业链,包括科创文娱等环节,这就要求Q公司全面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以此应对Q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1.2.1 研究方法
本文根据研究内容及对象,在综合考虑行文的逻辑性、科学性与可行性后,综合运用了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归纳总结法在内的四种研究方法。
1.2.1.1 文献研究法
本文对国、内外企业经营风险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与梳理,总结归纳出企业经营风险控制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之处。再以企业销售、生产、采购业务流程为参考,探讨挖掘企业不同业务流程中的共性风险点,为其构建具有可行性、普适性的风险防控体系。
1.2.1.2 调查研究法
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法,有计划地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事务所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观察、访谈、问询等方式,对Q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等信息进行大致了解后,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Q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进行研究。最后整合研究思路,采取多种研究方法,构建本文的整体框架。
1.2.1.3 案例研究法
本文以数字经济飞速发展为背景,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提炼出共性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另外,本文结合渔业企业的特殊性,选取知名国有渔业企业Q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各业务节点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从而提出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环境下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Q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相关经营风险问题提出一些具备可行性的对应改进建议。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本文将从数字经济理论研究、经营风险理论研究与经营风险控制研究这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与评述。
2.1.1 数字经济理论研究
2.1.1.1 数字经济定义研究
Tapscott D.(1996)提出了“数字经济”这一名词,他认为由数字经济引申出来的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经济体系,创造了与其他领域融合的新型业态模式。Landefeld J.S and Fraumeni B.M.(2001)认为“数字经济”包括了数字技术,他们认为数字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的市场化的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学者从开始关注数字技术对生产力的作用,转移到了数字技术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数字经济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并利用大数据等各种新型数字化技术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广泛地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引起了经济环境、活动变化的继农业与工业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形态。
审计论文怎么写
........................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数字技术发展,而数字技术可以为企业获取数据信息提供技术支持,但由于不同地方数字经济存在发展差异,使得数据信息的分布也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企业如果想要为自身创造最大价值,就需要获取市场上的所有信息,但在现实生活中这几乎是做不到的。除了企业外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企业内部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出现。在同一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由于获取信息的角度和方式存在差异,会导致获取的信息也大不相同。当信息不对称这一现象发生时,就会存在信息优势方和信息劣势方,决策方由于缺失完整信息,会对决策的科学性造成阻碍,影响企业经营管理。信息不对称造成了“逆向选择”,也是造成“道德风险”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由于获取到的信息存在差异,拥有消息优势方的主体,包括销售、生存、采购节点的工作人员,能够通过隐藏对自身不利的消息或生成误导信息为自身谋利,企业经营风险也随之产生。但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企业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企业内部信息互通共享,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经营风险。
2.2.2 风险管理理论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形成各式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损失,甚至有可能会使企业破产。因此,企业需要积极主动地进行风险管理,建立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更需要从科技层面落实企业经营风险控制措施。随着我国数字经济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通过技术手段对企业进行管理也越发普遍了,与此同时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的种类与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加,而目前的风险管理机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需要,所以企业应该与时俱进,利用技术手段进行风险管理。数字技术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支撑,可以将包括业务、职能等部门在内的全体员工进行全体系、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企业对经营风险进行管理可以使企业有效了解其所面临的风险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在技术支持下,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或应对经营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保证企业生存不受负面影响。一方面通过风险管理能够控制企业成本,降低费用,有效的风险管理也能帮助管理层做出科学决策;另一方面对外而言,企业有效的风险管理有利于树立良好形象。本文运用该理论的相关知识对Q公司的经营风险进行分析并基于数字技术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
3 企业传统经营风险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7
3.1 企业经营业务流程 ..................................... 17
3.1.1 销售环节 ............................................ 17
3.1.2 生产环节 ....................................... 18
4 数字经济下企业经营风险控制现状 .......................................... 28
4.1 数字经济对企业经营风险控制的影响 .................................. 28
4.1.1 数字经济对企业经营风险控制的积极效应 ..................... 28
4.1.2 数字经济对企业经营风险控制的消极影响 ......................... 29
5 渔业企业Q公司经营风险现状分析 ............................ 35
5.1 Q公司概况 ............................... 35
5.1.1 Q公司组织概况 .................................. 35
5.1.2 Q公司经营概况 ....................................... 35
6 数字经济下Q公司经营风险控制措施
6.1 数据分析驱动经营战略制定
目前,企业传统的经营战略制定方法,即通过行业规范、管理经验、有限且片面的数据等制定经营战略,已经脱离的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因此,企业需要探索通过数据驱动的战略来实现企业发展,依赖数据科学和量化逻辑等发现企业发展的机遇与痛点,洞察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点,并针对反馈及时调整战略,制定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做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想更多的主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满足了企业想要的战略制定的功能,帮助企业在做决策。
审计论文参考
首先,将Q公司管理层需要对企业的核心业务战略进行重新梳理,使用大数据等智能技术,进一步明确企业定位、业务方向和客户定位,生成战略制定的基本原则,然后进行战略分解。除此以外,Q公司还需要根据重要反馈实时更新战略,以帮助Q公司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能够及时感知、及时响应,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
其次,梳理出经营战略的核心逻辑后,企业需要获取数据要素,即采集相应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应用。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准确性等直接影响后续数据分析的广度和质量。数据采集主要通过埋点和外部数据对接两种方式进行。埋点可以帮助企业获得业务数据、用户数据、行为数据等企业内部数据,外部数据对接可以帮助企业获取行业数据、市场数据等,真正做到内、外部数据的可视度最大化。
再者,当所需企业内外部数据采集完毕之后,数据分析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为战略制定和业务运营服务。数据分析需要真实准确地描述出业务现状,同时为捕捉业务机会、识别业务风险、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因此,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Q公司是否能够清晰理解战略架构,以及全面判断业务趋势,将很大程度影响分析结果。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在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经营风险防控体系,具备可以帮助企业防范并管控生成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提升内部风险及相关经营管理水平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整合分析相关政策文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构建企业的经营风险控制体系。再以渔业企业Q公司作为案例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对Q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销售、生产、销售等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防控,并结合数字经济的背景,提出具备可行性的防控措施。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现阶段的企业的经营风险控制工作存在改进空间。通过实地调研与相关文献的梳理,我国企业对经营风险的识别大多是通过各种经营指标来衡量的,例如偿债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等,对业务流程角度的识别目前依旧存在研究空间。
第二,构建了基于数字经济的企业经营风险控制模式。本文以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基础,通过归纳总结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对我国企业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销售、生产、采购环节的共性风险及控制措施进行梳理,结合数字经济的大背景,构建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控制模式。
第三,基于数字经济的企业经营风险控制模式应用于渔业企业Q公司。Q公司作为一家渔业企业,拥有渔业企业的全产业链条,以其作为案例对象进行具体实施,可以为其他渔业企业,甚至其他企业的经营风险控制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