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国电子书的发展概况
1.1电子书的内涵
伴随着我国电子书市场的勃兴,“电子书热”己经演变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为了抢占市场、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厂商们创造或使用了许多新的名词,电子书、电子纸、电子书阅读器、电纸书等概念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本文将媒体报道及文献研究中这些常见的名词加以界定和区分。
电子书,一般认为有两种含义。其一可以称为“电子图书”,即指人们所阅读的数字化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相区别,电子图书不再以纸张为载体,而是将图书等内容资源转化成以技术终端为载体的电子档案,保证能够随时抽取并阅读。常见的格式有PDF、DOC、CEB、TXT等。
其二是指手持电子书阅读器,即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将书本内容记录在内的电子设备,其特点是能够大量存储而且方便阅读。我国新闻出版总署在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中明确了其定义,即“植入或下载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内容的集存储介质和显示终端于一体的手持阅读器”。
电子纸,是一个技术名词。作为电子书阅读器屏幕的主要应用技术,是传统出版物所用纸张的替代品,需要同时使用其他的数字设备及技术支持进行电子书的阅读。
电子书阅读器,也被称为“电子阅读器”,是指阅读电子图书的工具,包括了使用电子纸显示技术的阅读器和使用其他显示屏(如LCD、TFT)的阅读器,分为硬件式和软件式两种。硬件式电子书阅读器又被称为“手持电子(书)阅读器”、“手持电子(书)阅读终端”,即上文提到的电子书的第二层含义。软件式电子书阅读器是指安装在硬件式电子书阅读器中的应用软件,用来阅读不同格式的电子图书。
电纸书,指电子书阅读器,是少数厂商为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而创造的名词。由于电子纸显示屏幕很薄,商家将应用了电子纸技术的电子书阅读器叫作“电纸书”,其内涵与“电子书”的第二层含义相同,即手持电子书阅读器。它是电子图书的一种展示平台,与电脑、手机等终端有相同的作用。
汉王科技生产的手持电子书阅读器,在相关媒体的宣传与报道中被称为“电纸书”或“电子书”。在本文论述中,均以“电子书”代替,既包含其主要的硬件产品——电子书阅读器,也指预装在阅读器中或通过相关平台下载能够在阅读器上进行阅读的电子图书。
1.2我国电子书的运营情况
1.2.1我国电子书产业现状
自2006年以来,我国电子书产业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电子书生产和消费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如表1.1所示,2006—2011年,我国的电子书市场产值逐年增加。其中,从2009年开始,电子书阅读器成为电子书市场的一部分,被计入整体市场的发展产值中。
电子书在数字出版行业中占比逐年增加,但仍属于小众市场。相较于部分发达国家,我国电子书产业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其市场还是一块尚可分割的大蛋糕。资料显示,早在2011年,美国电子书净收入翻了一番,达到了20.7亿美元;同样成长迅速的,还有英国的电子书市场,其全年消费总额同比增长366%;同年,德国电子书的销售额也比2010年增加了一倍。因此,2013年6月,美国网上最大书店和头号互联网零售商亚马逊携其电子书阅读器Kindle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这对我国国内的电子书生产厂商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引起了汉王、当当等众多厂商的价格比拼战争。
尽管Kindle模式曾颠覆了美国的出版业,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在我国的发展依然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问题,如中国出版业“山头”众多、数字出版权难以搞清、盗版问题严重等。这些问题困扰着所有电子书产业链上的厂商,包括亚马逊和汉王。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决定电子书市场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
1.2.2我国电子书产业链简析
传统出版方式是单线性的,即必须由作者通过出版社在实体书店进行内容销售。而电子书产业则颠覆了这种形式,具有网状、多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作者可以自由选择传播渠道,如是否直接在网上发表、出版社是否介入、通过哪种电子书阅读器等,从而使读者获得内容服务。
一部电子书从生产到销售完成,需要多方支持配合进行。一条完整的屯子书产业链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上游是负责内容提供、出版发行、具有数字版权的主体,如进行内容创作的作者,以及负责内容编辑、并与作者签订合同后负责出版成书的出版社。中游由技术提供商和平台运营商构成,无论建立内容的发行平台——网上书店和数字图书馆,还是售卖存储图书的电子阅读终端,都有巨大的利益可图。下游是读者,他们通过消费来获得相应的内容服务。
我国电子书产业的发展是由中游的厂商大力推进的,随着市场的扩大他们先后建立了各自的运营平台。根据不同平台的市场开拓重心的比较,可将我国的电子书产业链划分为如下五种模式。
其一是由阅读器生产商主导的模式,即信息技术企业更倾向于对电子阅读终端的幵发,自己主要进行硬件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电子书的阅读内容是作为支持硬件销售部分的附带产品。这种模式下的生产厂商主要可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专攻电子书行业的厂商,如汉王、津科等;另一种是行业的厂商,如华硕、联想、爱国者等。
第二章汉王科技电子书现状
从迅速闯入人们视线、被大众周知到逐渐淡出电子书行业,2008—2013年的五年期间,汉王科技电子书的发展经过了大起大落的过程。其中,2008—2010年,是汉王科技发展的高峰阶段,在这个阶段,汉王科技电子书作为行业的领头羊,全面展示了电子书阅读器的风釆。2011—2013年,在多样化的电子阅读方式的冲击下,以及自身在产业链中的短板不容忽视的情况下,汉王科技经营不善,报出了巨额亏损,这一昔日的著名企业正逐渐远离公众的视线。
本文中所论述的汉王科技均指其电子书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这一产业对整个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影响。
本文将汉王科技电子书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研究。2008—2010年为第一阶段,也正是汉王科技电子书的上升阶段;2011—2013年为第二阶段,即汉王科技电子书衰落阶段。
2.1汉王科技电子书简介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本文中简称为“汉王科技”。1998年,在中科院自动化所的支持下,北京汉王科技有限公司(即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成立了。在创业初期,汉王科技只有技术、没有资金,因此以技术投入换取市场资金回报成为企业运作的核心,这也奠定了整个企业以不断推进自主创新科技为发展根本的主旋律。
汉王科技第一次被人们所熟知,是它的“手写识别技术”。这一技术不仅成功帮助数百万的国人解决了电脑输入及使用的难题,更是保证了中国人与世界信息文明的共同进步,从而成为激励民族高科技产业奋发图强的一面旗帆。2008年7月,在潜心钻研和开发了两年后,汉王科技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汉王电纸书”进入市场。
2009年,汉王科技一度成为与美国亚马逊、円本索尼并列的全球前三位类纸电子阅读器供应商,由此幵始进军数字出版这一新兴领域。汉王科技豪掷4800万买下央视黄金广告肘间段推销电子书,重碌推出著名影星许晴担任形象代言人,一时间炎手可热,成为阅读时尚的高端产品,并由此引发了众多厂商开始路身于电子书市场,成为推进我国电子书产业链发展的主要动力。
经过两年的发展,汉王科技电子书的销售量在国内市场中遥遥领先。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汉王科技在国内电子阅读器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同年12月宣布其电子书阅读器用户己突破百万。然而这一喜人的情况并不持久甚至市场状况扭转直下,汉王科技2011年第一季度亏损至少4000万元,约等于上年同期的盈利。
从2009年的利润暴涨、2010年的利润微增,到2011年、2012年的严重亏损,电子书相关业务的营收同比剧降了。不单单是汉王科技如此,整个电子书产业都经历着销量下降、业绩亏损的折磨。尽管电子阅读是一种大势所趋,电子书行业的危机却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许多中小电子书阅读器生产企业破产倒闭的同时,汉王科技也不得不“卖子求生”,出售旗下子公司,试图扭转巨额亏损形势。2013年汉王科技业绩仍报亏损,同年的新闻动态急剧减少,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202汉王科技电子书的发展现状
2.2.12008—2010年汉王科技电子书发展情况
2.2.1.1汉王科技的电子墨水技术发展情况
2006年,电子墨水屏在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作为技术展示,开启了电子书阅读器称霸一方的时代。电子墨水屏被称作继电视、电脑、手机屏之后的“第四屏”,能耗很低,而且可以随外界的光亮变化,在阳光下依然能清晰显示,效果如同纸张,克服了液晶显示屏的缺点。这种显示屏技术吸引了汉王科技高管的注意力,他们组织了一个专门的技术团队对电子墨水屏进行跟踪和开发。E-ink电子墨水显示技术为取代纸质记事本的科技研究发展提供了平台,顺利地帮助汉王科技解决了当下的中国人汉字输入问题。在2008年,配合电子墨水屏技术,汉王科技推出了具有手写批复功能的电子书阅读器。
汉王科技凭借电子墨水技术拓展了电子书阅读器的功能,增添了手写批复功能的电子书阅读器同时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革新。在国际市场上,日本索尼公司打开了全球第一家电子阅读器风气之先河,美国亚马逊公司则在电子阅读器的全球推广普及层面居功至伟,但是这两个公司的产品都不能是读者在电子图书上作批注、写东西。汉王科技则开创了将手写识别技术应用于电子书阅读器的先河,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与美国亚马逊、日本索尼并称为电子书阅读器世界的三大品牌。汉王科技电子书推出这项手写识别的新技术,被视为传统阅读模式变革之后的第二次革命。
2.2.1.2汉王科技电子书终端的发展情况
技术的研发为推动汉王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作用,市场的拓展也为汉王科技的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对整个世界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国际知名的企业严重亏损,只得宣告破产或通过裁员来应对这场危机。然而汉王科技却逆流而上,斥巨资推出了便携移动的电子书阅读器,并且大力在央视黄金广告时段进行宣传。放眼2008年中关村的巨幅广告以及各类媒体,汉王科技电子书的宣传无处不在,“不伤眼”、“可手写”、“万卷书”是汉王科技电子书的推广重点。就产品自身而言,轻盈、大方、简约的汉王科技电子书在电能损耗、热量排放与电磁辖射上都远胜于其他同类电丁广口口。
汉王科技在全国的新华书店和数码卖场均设有专柜。汉王科技在推广电子书阅读器的初期,将其产品的价格定位在2000元,并在其中预装了500本畅销书,其中包括当时热映的电影“非诚勿扰”的小说。根据受众人群的不同,汉王科技进一步细分市场,将消费者分为商务人士、时尚人士、学生群体三类,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如有商务版的F21电子书、学生版的D21电子书等,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加之当下流行的“绿色产品”和“低碳经济”等概念被大力推出,汉王科技电子书阅读器应时而生,打开了我国电子书市场的大门,也使更多的电子书商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第三章汉王科技电子书面临的困境与问题......24
3.1汉王科技电子书面临的困境........24
3.1.1平板电脑ipad降价........24
3.1.2亚马逊Kindle入华.........26
第四章对汉王科技电子书发展的思考........34
4.1汉王科技电子书的成功之处........34
4.2关于汉王科技电子书面临的困境与问题的思考.......34
第四章对汉王科技电子书发展的思考
4.1汉王科技电子书的成功之处
对于汉王科技来说,国内市场上的电子书阅读器厂商能与之一较高下的屈指可数。传统出版社、盛大文学、磨铁网等都是通过内容资源占领市场,当当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电子商务网站是通过进攻纸质图书销售渠道拥有了大批比较稳定的消费者用户,国内移动、电信、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则是通过移动电话的流量与部分厂商提供的内容进行绑定、利用固定的消费者群体分得一块大蛋糕,在我国的电子书市场里这些厂商与汉王科技都有着截然的不同。由于其主攻的市场并不是电子书阅读器,因此,在2008年一2010年中,并未对汉王科技的市场份额造成严重的影响,没有阻挡汉王科技前进的步伐。
汉王科技电子书之所以能够取得突破性的成功,除了拥有独家核心的手写识别技术,还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读者拥有传统纸质阅读的习惯,而汉王科技电子书正是利用了电子墨水技术,将电子书阅读器打造成一个模拟纸张阅读的设备,同时避免了纸质书籍携带不便的缺点——这成为汉王科技电子书的宣传重点,也是吸引消费者的独特之处;第二,与之前的可携带的电子产品——手机和MP3等相比较,汉王科技电子书具有屏幕大、耗电量小、不伤害眼睛的优点,它使用了电子墨水技术的油墨屏幕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能够满足现代人对健康的需求,符合电子书高端礼品的定位;第三是广告宣传十分到位——配合着在央视黄金广告时段大力推出的许晴作为产品代言的广告,汉王科技电子书一时间销售业绩爆发式增长。在此之前,电子书阅读器的市场一直是不温不火的局面,宣传也始终不尽如人意。汉王科技电子书的推出,不仅仅是元年的开启在现实层面带来的直观效果,也是拥有汉王强大的技术支撑的收效,更是汉王科技努力进行市场运作能力的集中体现。
2010年以前,市场上并没有能够与汉王科技相媲美的终端,平板电脑等手持设备还未普及,可替代的移动电子书阅读装置当属汉王最优,因此汉王科技电子书迅速打开市场,占据了令同行眼红的市场份额。
结语
近几年,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日渐高涨,2012—2013年的业绩依然激动人心、市场再创新高,电子书行业的发展势头也同样十分迅猛。然而前景广阔的电子书市场并不等于电子书阅读器的市场,以汉王科技为代表的电子书阅读器生产商们曾经带领电子书市场前行,但是由于没有打通完整的产业链,前期的巨大投入没有得到期待中的反馈,经年亏损导致无力继续支撑在行业市场内前行,逐渐被时间淹没在电子书历史的长河之中。
以汉王科技为代表的电子书阅读器称霸市场的电子书阶段仅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被沉重的现实打压下来。回观汉王科技电子书六年来的发展:2010年以前,依靠电子书阅读器优秀销量的汉王科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使其成为电子书产业链中游厂商领导整个市场的典范,市场前景被业内一致看好,整个企业对未来的信心也很足;但是从2010年末开始,汉王科技电子书的销量直线下滑,直至2013年底也依旧维持亏损状态并未出现曾经期待中的业绩回温。
尽管我国的出版机制、用户内容付费习惯以及数字出版内容的缺失等因素都在阻碍电子书市场的发展,单靠汉王科技等个别公司很难改变整体的市场状况,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引导电子书市场有序进行,同时配合教育增强人们的版权保护意识,但是汉王科技电子书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无竞争力产品、无成熟发展模式可信”,导致了汉王科技电子书的销售从成功走向失败。快速地崛起、快速地发展、快速地取得了成功,而又快速地失败直至淡出产业、淡出人们的视线,昙花一现的汉王科技电子书在令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引起了深深的反思。
将绝大部分的资金和精力都投入到电子书阅读器看似利润巨大市场中的汉王科技,被现实狠狠抽了一个耳光。除了全国瞄准电子书市场的厂商们都会遇到的数字版权不清晰难以获得、盗版现象严重、格式不统一增加了成本投入、拥有相对丰富内容资源的作者与传统出版社尚处在观望阶段等等问题,汉王科技在推广销售电子书与后期建设发展中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受众定位不清晰、电子书阅读器价格髙昂而缺乏内容、平台建设不完整等,这些都制约着汉王科技电子书的发展:
连续几年亏损的汉王科技电子书日后能否翻身,重整旗鼓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还是从此退出电子书市场江湖专心进行科技研发与创新,尚需时间验证。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