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的起因
(1)有助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师生操作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的实施对信息技术的要求比以前的任何时期都要高.然而教学一线的很多教师并没有系统地学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不可能熟练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高中的学生尽管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了一些知识,但大部分学生只是停留在上网浏览网页或者打打游戏这一层面,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数学学习同样感到茫然.展开利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能够提高教师和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
(2)有助于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交流能够促进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能够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也能够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平台,让学生合理利用电脑进行学习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在2003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其课程总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求;其内容标准必修和选修的所有七八个模块均明确建议鼓励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探索和解决问题.
(3)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提供平台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教学将为学生构建共同的基础,提供发展平台,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有利的条件,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探索数学结论,还可以用现代技术手段处理繁杂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以取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交流将在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可以发挥巨大的潜力.
1.1.2对教学实践的困惑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特征如起步较晚,发展快等,其课程建设、理论研究和教学实验等还都处在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在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中,往往会出现教学的幻灯化、形式化等问题,失去传统教学的优势,上课像走马观花,往往导致学生的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认识肤浅,不能起到固化作用,不能很好地起到学生理解数学本质的作用,等等一些问题.
1.2文献综述
现阶段国内外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有效交流论述的主要观点有:
刘箭飞《促进学生之间有效的数学交流的策略》的主要观点
他认为促进学生之间有效的数学交流的策略首先要了解学生,明确交流的目标和方向,其次要创设情景,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利于展开交流,最后要求相互交流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对学生之间交流的组织和形式,他认为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包括性格、专长、表达能力强弱等,其次要充分发挥数学小组的学习功能,让交流的形式多样化.
在促进学生之间有效的数学交流上,他立足于课堂教学,对于课堂之外没有论述,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之间有效的数学交流也没有提及.
李海东《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中学数学课程》的主要论点
他认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学可以做许多传统教育方式难以办到的事情,其方式有: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利用计算机进行知识复习和学习评价,利用网络进行合作学习等.在此背景下,他探讨了数学教学内容也应随之发生变化,数学课程应当尽可能地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应当调整、精简的一些传统的数学内容和应当增加的一些现代的数学内容.最后,基于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他探讨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问题,提出了编制多媒体、立体化、网络化教材的模式.
3. 现状调查............ 15-18
3.1 调查目的............ 15
3.2 调查的方法............ 15
3.3 问卷调查的............ 15
3.4 调查的对象 ............ 15
3.5 调查的实施 ............ 15-16
3.6 问卷结果统计............ 16
3.7 调查结果的............ 16-18
4.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数学............ 18-22
4.1 重要性认识不够............ 18-19
4.2 硬件条件不够............ 19
4.3 技术水平薄弱 ............ 19-20
4.4 家长、教师、学生看法............ 20-21
4.5 缺乏交流习惯与............ 21-22
5.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数学教学............ 22-39
5.1 构建交流的............ 22-29
5.1.1 普及基础的信息............ 22-23
5.1.2 搭建数学交流的............ 23-24
5.1.3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交流............ 24-26
5.1.4 频繁开展成果............ 26-29
5.2 着力培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 29-35
5.2.1 牢固把握交流的正确方向 29-30
5.2.2 树立示范,加强监督............ 30-31
5.2.3 把握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 31-35
5.3 抓住数学交流的关键............ 35-39
5.3.1 立足于数学思维............ 35-36
5.3.2 立足于学生钻研数学............ 36-38
5.3.3 立足于资源共享,共同............ 38-39
总结:
许多学生学习数学不成功的原因往往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在学习数学遇到困难时没有进行有效地交流,结果数学问题日积月累悬而不决,导致逐渐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丧失信心.在分析这些问题学生时,我们会发现除了学生品质与意志之外,他们的数学学习往往也曾经有过骄傲和辉煌的经历,只是在某个阶段渐渐落后了,掉队了,等醒悟时又感觉力不从心,追赶很吃力.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心理原因,不愿不想也不知道如何向老师请教,在这些时候如果有外力辅助或者助推,结果很可能会不同.这里信息技术这个平台可以给他们提供一臂之力.事实上,我们长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为学生提供另一个不一样的交流舞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促进大有裨益.我从几个方面作了验证.
我选择了高二年级两个班(14)班和(12)班进行对比试验,这两个班生源相当,水平相近,由同一数学教师任教.其中(12)班为试验班,几乎有两年多的时间经常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学生熟悉office办公软件(尤其是公式编辑器)、几何画板软件、了解matlab软件的某些功能,有班级QQ群、公共邮箱.(14)班按往常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对一位获得2011noip一等奖的学生进行了一个个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