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于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产值占GDp百分比己达到60%左右,信息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产业。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复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未来几年,电子信息产品市场规模将维持4%到5%的增速。预计201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356亿美兀,2013年将达到18993亿美兀。另一方面,受经济复苏程度不同的影响,世界电子信息产业格局进一步调整和深化。新兴经济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复苏势头强劲。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张,在世界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地位逐步提升。
2000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下,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始终位居领先。2009年4月,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务院及时出台《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有效保证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稳步复苏。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2010年产值达到4841.5亿美兀,同比增长18%;另外,我国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中西部地区发展快于东部地区的趋势,川渝地区成为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即将出台,“于二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2011年5月初,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规划》的获批是国家在“于二五”时期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同时对促进成渝经济的互动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Ifu在成渝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两地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尤其是08年以来,成都市和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招商力度不断增大,全球500强电子信息产业的入驻成为两地信息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于二五”时期,电子信息产业将成为两地经济的重点支柱产业。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在面临共同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一方面应积极寻求两地电子信息产业的合作发展,另一方面,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也存在着相互的竞争。Ifu两地经济的发展合作是主要趋势,如何推进重庆市与成都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发展和良性竞争则成为两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注重点。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主要在对重庆市和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并运用相关指标,对两地产业基础、发展重点、发展模式、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进行比较,归纳总结了成渝两地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各自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当前成渝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运用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出促进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发展的政策建议。
1.1.2研究意义
①学术意义
到目前为止,由于成渝被确立为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成渝经济区获批时间较短,成渝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主要还是以竞争为主,两地的合作领域较少,因此,针对成渝两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研究相对缺乏,同时对成渝两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发展的相关战略研究在学术界还没有涉及。本文通过对成渝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成渝两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各自的比较优势和劣势,从而对区域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对成渝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合作战略,对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发展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4 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 36-39
3.4.1 产业发展模式....... 36-38
3.4.2 产业发展体系....... 38-39
3.5 产业聚集程度比较....... 39-41
4 成渝电子信息产业规划比较....... 41-49
4.1 产业发展目标....... 41-43
4.1.1 成都市电子信息....... 41-42
4.1.2 重庆市电子信息....... 42
4.1.3 产业发展目标....... 42-43
4.2 产业发展思路....... 43
4.2.1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 43
4.2.2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 43
4.2.3 产业发展思路....... 43
4.3 重点规划领域....... 43-49
4.3.1 成都市电子信息....... 43-46
4.3.2 重庆市电子信息....... 46-47
4.3.3 成渝电子信息....... 47-49
5 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竞争....... 49-69
5.1 成渝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 49-51
5.1.1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 49
5.1.2 竞争力指标体系....... 49-50
5.1.3 指标的选取....... 50-51
5.2 评价模型的构建....... 51-54
5.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51-52
5.2.2 因子分析模型....... 52-54
5.3 成渝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 54-69
结论和展望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其本身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成渝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在质和量上都有了新的飞跃,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保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成都市和重庆市关注的重点。本文在对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相关的产业理论,对成渝电子信息产业比较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对成都市和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两地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规模、发展模式、发展体系和发展聚集程度等方面已形成自身发展的特色。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产业体系以及产业聚集程度具有自身的优势;重庆市在产业发展模式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同时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聚集程度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