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目的和内容审查措施探讨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mjt1985 点击次数:139
论文字数:46400 论文编号:sb201212222047045306 日期:2012-12-23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九于年代以来,信息文化慢慢地以一种大众文化的方式逐入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它文化借着这种新的表征方式不断更新和发展本身的文化,然后融入到信息文化中,使得信息文化越来越多兀和丰富,成为了不同文化的一种联系方式和表征方式。教育最早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开始走向信息化的道路,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新概念,更是社会信息化给教育发展带来的需求变革。社会对人才素养结构的需求受到社会信息化的影响发生了变化,给教育的目的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高调的推崇信息素养中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对信息道德素养教育的忽视是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发展给信息技术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其对社会的影响是全面和深刻的。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人们了解和适应信息文化的重要途径,带给教育的就不仅是一种技术教育,更是一种接触文化、适应文化、表征文化的文化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引起了教育的变革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随着信息技术推动社会的信息化,改变了社会原有的对人才需求的结构从而推动了教育的信息化。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受到技术发展带来困惑的挑战诞生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恰恰就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和变革的反思,各种原先固有的理论在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下不断的被打破重组融合。人们对人文和技术的诉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技术发展与人的矛屑就凸现出来。这一点卢梭是有先见之明的,他在《论科学与艺术是否繁荣道德》中指出了科学与艺术存在的垢病,他认为科学的思维方式让人们更容易看重实利而忽视德行,容易让人们陷入研究理论的泥潭而忽视实践;艺术的繁荣让人们崇尚形式而忽视现实生活。卢梭在教育上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卢梭在《爱弥儿》中论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种通过尊重人的天性发展的教育在卢梭看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和途径。
    随着信息化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不断深入,信息素养开始被教育者重视,并作为了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信息素养作为信息社会人的一种基本能力素养,人们更多的关注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者更容易忽视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还未得到切实的解决,技术的发展又带来了新的问题,让人们应接不暇。反本文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反思技术发展带给人们的困惑,并
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的困惑进行审视。

第二节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二个方面:卢梭教育思想的研究、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和困惑的研究以及对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反思。其中第二个方面是以前两方面的研究为基础的。
    关于卢梭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通过其著作《爱弥儿》、《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以及《论科学与艺术是否繁荣道德》再结合滕大春先生的著作以及一些学术论文对卢梭教育思想中的“天性”、“自然”、“德行”以及“能力”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困惑以及教学现状的研究主要通过横向和纵向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纵向上介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分别从人文关怀、教学大纲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横向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概念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对比研究,概念方面主要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展开分析,并目_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发展作用方面的研究主要以信息文化、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之间的联系为视角。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审视研究主要通过卢梭对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宏观认识与指导,再通过“天性”、“自然”、“德行”和“能力”四个方面对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内容进行微观上的把握。都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通过反思指出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指出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原则以期能够为现实的教学提供指导。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文献分析法:搜集、查阅、整理与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与教学论、信息技术发展、卢梭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相关专著以及相关的文献。通过梳理、分析文献资料,对卢梭教育思想和信息技术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 31-33
            (一) 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31-32
            (二) 信息技术发展对中小学生............32-33
        四、技术发展带来的道德............ 33-35
第四章 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35-44
    第一节 卢梭教育思想对信息............ 35-36
    第二节 信息文化与信息素养............ 36-38
        一、信息文化与信息素养............36-37
        二、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 37-38
    第三节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38-44
        一、对信息技术课程............ 38
        二、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 38-40
        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40-44
第五章 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44-52
    第一节 技术如何促进............44-45
        一、从技术中学习............ 44
        二、用技术学习............44-45
    第二节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45-52
        一、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45
        二、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45-48
            (一) 小学信息技术............ 45-46
            (二) 初中信息技术............46-48
        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48-52

总结
    本文以卢梭自然教育提出的人的天性发展以及技术与道德关系为突破口,分析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问题,信息技术发展展现的社会文化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在这种发展变化中起到的作用。
    文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写作缘由以及对本文的写作做整体的思路分析。从卢梭提出的自然哲学和科学与德行的关系出发,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该文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主要讨论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等概念,以及从教育目标与内容,知识教育,能力发展,技术发展带来的道德问题几个方面对卢梭教育思想进行简单介绍。
    第二章主要研究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与困惑,讨论了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以及其根源。并通过对中小学生的调查问卷研究得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对信息道德素养的重视不够。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