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应当是引导每个学生走向成人、成才、成功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课程教学工作中的学生个性差异与共性成长的辩证统一关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使之在课程实施中自觉全面地体现出来,差异教学正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提出的。
一、问题的提出
(一)素质教育的呼唤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差异教学正是素质教育差异性、全面性特点的有力体现。
(二)教育政策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明:“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政策与法规性的支持。
(三)学生差异存在的客观性
哲学家布莱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说明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以班级授课制为组织形式的教学中,同一班级中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学习准备即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尤其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由十学生在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不同,影响学生的学习准备,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异更明显。因此教学活动要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信息技术课堂的缺失
通过对信息技术课堂的深入观察发现,教师在上课中还是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根据大部分学生的水平来教学。通过与教师的访谈也了解到,虽然有些教师通过阅读书籍等方式,在学习了差异教学的理论知识后,应用到了自己的实践教学中,在某些教学环节上探索实施,比如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不再只是采用集体教学,会在适当的时机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但是大部分的信息技术教师对差异教学思想不甚了解,仍然习惯十集体授课,导致有特长的学生得不到发挥,基础差的学生也得不到帮助,学生差距口益拉大。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思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差异教学的研究现状
根据已有的资源,主要从专著和期刊方面进行研究现状的分析。
国内研究
笔者以“差异教学”为关键字在卓越购书网搜索到相关书籍37本,筛选之后与教学相关的共有11本。大陆学者研究作品有六本,另外有两本书是关十香港地区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我国在“差异化教学”方面的专著很少,通过对其中四本书的研读,发现这些书都系统地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差异教学进行了探讨。
华国栋先生的《差异教学论》是国内差异教学研究的开端,此后的许多文献著作都以此作为理论参考。本书首先介绍了差异教学的相关概念,提出了对学生差异的测查是差异教学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要进行恰当的教育安置,制定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等。本书重点论述了在课堂教学中照顾差异的教学策略,同时就课外活动,社区和家庭的教育也作了论述。
《一个模子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差异教学的原理与实践》:这本书理论上介绍了差异教学的概念和实施,并从认识学生差异入手,分别论述了适应学生学习准备、学习兴趣、学生智力和风格差异的教学,介绍了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最后介绍了常规课堂中差异教学的实施细则,同时还提出了二种看不见的差异教学模式。z;
《课堂学习研究:如何照顾学生个别差异》:本书描述了一项为期二年的研究计划。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研究基础,以“变易”理论引领课堂学习的改革实验。书中给出来大量的实例,详细介绍了研究中每个理念的实施过程,为内地教师同行提供了新的视野。
第二章 学习准备及差异教学.............16-24
一、 差异教学概述............. 16-19
(一) 差异教学的............. 16-17
(二) 差异教学的理论............. 17
(三) 差异教学的实施............. 17-18
(四) 差异教学的意义............. 18-19
二、 学习准备............. 19-24
(一) 学习准备概念............. 19-20
(二) 学习准备的理论............. 20-21
(三) 学习准备的方法............. 21-22
(四) 学习准备的意义............. 22-24
第三章 信息技术课中基于学习准备............. 24-37
一、 理论指导............. 24
二、 设计原则............. 24-26
三、 信息技术课中基于学习............. 26-37
(一) 教学准备设计............. 26-28
(二) 教学实施设计............. 28-34
(三) 教学评价设计............. 34-37
第四章 信息技术课中基于学习准备............. 37-50
一、 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 37-38
(一) 学生存在差异............. 37
(二) 教师了解学生............. 37
(三) 教学内容选取............. 37-38
二、 教学设计案例............. 38-45
三、 教学实施............. 45-50
(一) 实施对象............. 45
(二) 预期目标............. 45-46
结论
本研究立足于学生学习准备差异存在的客观性和当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信息技术课中应用基十学习准备的差异教学设计案例研究。具体如下:针对学生的学习准备差异,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分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使各层学生都体验到学习进步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根据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差异,为学生布置有梯度的教学内容,使每层学生都接受与其最近发展区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为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练习时适当安排具有合作探究情境的练习任务;最后为准确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结果,在评价方式上采取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的多样化评价方式。实践证明差异教学对学生有两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在实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本文所构建的基十学习准备的差异教学设计使教师和学生得到双重的发展。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准备差异,充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最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差异教学转变了教师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观念,使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做到因材施教,转化学生之间的差异为教学资源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