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当讨论地方性的时候,一般总是以全球化的对立面的姿态来出现,我们很容易将其与民族性,文化性等联系起来,但事实上地方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在当代,地方性不是作为对抗全球化的角色而出现,对我们而言,这应该是一种"自觉”发生的状态,这种“自觉”的发生存在于许多建筑类型当中,当然也存在于工业建筑。工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工业建筑与工业技术密切相连,工业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工业的发展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工业建筑直接影响城市的整体环境和城市形象,它反映了时发表展、表达了科技精神。工业建筑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载体,如果能做到合理增加环保设备和排污减排设施,能提高工厂整体环境质量,可以起到展示企业甚至一个城市的良好形象的作用。自改革幵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工业地产的开发速度也日渐增长。有别于住宅、商业和综合类用地,工业类土地上的可建建筑物用途有较大的范国,包括工业制造厂房、物流仓库和工业研发楼宇等,这其中科技研发楼宇、工业园区综合体、总部园区等对设计创新的要求比较髙,工业园区内的各种建筑不再止于满足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展示地方社会和企业文化、发掘工业园区的潜力,为工人创造积极的空间环境已经正在成为现代工业建筑设计中新的关注点。
……………
1.2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本文研究对象为澜沧古茶新总部规划及单体设计,该用地位于普再市西部的普再工业加工园区内,并处于园区规划用地中心位置,西北角比邻工业园区管理委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何在这样一个地块中运用建筑地方性的相关理论来生成设计理念,并在空间布局、造型、材质等细节上表达地方性,是设计中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工业建筑是工业园区建设中的主体部分,是建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我国,许多城市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工业建筑作为基础支持。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工业建筑,当然也更需要更加优秀的工业建筑。但是另一方面的现实是,我国对于工业建筑设计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尤其是工业建筑设计创新方面的相关研究。近些年来,建筑设计行业对工业建筑设计的研究少之又少,而工业建筑方面的书籍跟其他建筑类的专业书籍比起来也占少数。我想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及重视。因此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园区建设热火朝天的现状下,研究工业建筑设计创新的理论与方法,对于完善我国工业建筑设计理论研宄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能够使工业建筑更好的引起建筑设计行业的足够认识,也使工业建筑设计能有更好的理论支持。本文旳目的正是希望通过梳理建筑地方性的相关理论,以地方性理论为切入点,结合实际项目设计研宄工业园区建筑中如何进行地方性表达,分析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总结出一些有意义的原则和方法,探讨出更多的可能性,以期对类似项目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并进一步加深对建筑地方性的理解。
……………
第二章地方性及当代工业园区建筑的特点
2.1关于建筑地方性的理论梳理
建筑地方性概念有所谓的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地方性是指建筑与其所处地点的国家、民族、地区和地方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之间的联系。狭义的地方性又叫地点性,则是指建筑于其所在地点的基地条件(包括基地内的土地和植被水体、周边建筑等)之间的联系。通常我们谈到具体的建筑设计创作,总是和狭义的地方性联系较为紧密。某一具体的建筑所处的地点如同一个生动的元素,是形成建筑个性特色的丰富源泉。古老的建筑实例当中比如布达拉宫、雅典卫城等等,而现代建筑当中苏州博物馆、宁波博物馆也是这样的作品。广义的地方性则作为思维的“大背景”对建筑设计产生影响。与狭义的地方性相比,广义的相对来说更具有稳定性。一个地区的建筑的地方特色往往与广义的地方性相关联。但不论如何区别,地方性的广义和狭义概念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其实都是以“相互交替”的模式影响着建筑的设计表达。从“定居”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是人所需要的空间与特定地点的结合产生了建筑,空间和地点是构成建筑的最基本要素。直到现在,这两者仍可以作为我们界定建筑与其他工程的区别。举例来说,只有地点而不具备空间的,可以是堤坝、灯塔,也可以是桥梁、公路,即便是塔、凯旋门等极具景观性和艺术性的构筑物仍然离我们所认定的准确意义上的建筑相去甚远;而只有空间没有地点的,则可以是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
…………
2. 2工业园区建筑的特点及现代工业建筑的设计策略
本文设计研究的项目位于普洱市工业园区,这里首先需要明确工业园区的概念。所谓工业园区,即是划定一定范围的土地,并先行予以规划,以专供工业设施设置、使用的地区。工业园区的设置,通常是为了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而设立。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工业园区建筑就是位于工业园区内,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建筑的总和。从功能t看,其主体是服务于生产的工业建筑。当然,随着我国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工业园区内的规划日渐成熟,产生了许多其它类型的建筑,比如办公楼、科研楼、宿舍等等,所以通常工业园区建筑其实是以一种建筑组团的形式来出现。从国内、外工业生产的现状来看,那种只重产量和物质的生产模式已经衰退,科技和信息时代正在到来。不断提高的工业技术水平以及产品的多样性和高质量,都对生产环境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现代新建的工业建筑不仅对室内空间有较高的要求,对室外环境也有一定的限制。而且洁净、恒温、恒湿厂房的比例逐渐加大,工厂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因此现代工业建筑在许多方面都已经有别于50、60年代以烟肉为标志的工业厂房。
………
第三章项目设计实践解析......... 17
3.1项目概况......... 17
3.1.1基地现状分析......... 17
3.1.2气候特点 .........18
3.2项目 分析 .........18
3.2.1规划理念生成分析 .........18
3.2.2规划构思说明......... 19
3.2.3总体空间布局分......... 20
3.2.4道路交通分析......... 22
3.2.5外部环境及景观设计分析......... 22
3.3建筑单体设计篇 .........23
3.3.1建筑功能分析......... 23
3.3.2建筑与当地的关系......... 24
3.3.3建筑与茶生产工艺的关系......... 25
3.3.4建筑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26
3.4 小结 .........27
3.4.1关于地方性视野下工业园区建筑设计的思考......... 27
3.4.2当前工业园区建筑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28
第三章项目设计实践解析
3. 1项目概况
作为一个传统产业特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澜沧古茶公司总部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上都应该在满足生产功能的基础上体现茶产业的特点和普海当地的建筑特征,因此在上述原则的把握下,在规划层面上具体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这三个层面来深化这一认识:在本方案中不仅展现澜沧古茶企业本身的形象,更注重从产业文化特色层面来着手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强调规划、建筑中的文化脉络建设来进一步诠释企业文化。对于新起步的产业园区来说,需要有能带动整个园区发展的企业,也更需要具有现代感、文化标识性强的建筑来激活、带动园区发展,本案即是在这样的出发点之上希望项目起到园区活化器的作用。在园区规划方面,基于企业本身的手工业制茶传统与现代科学制茶相结合的文化底蕴,本案提出“与古为新”的规划和建筑理念,将传统院落空间融入于现代工业建筑当中。将传统技术、材料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提高储藏功能的品质。在对规划中建筑功能、体量和布局的考量上,提出“产储一体化,展示与品茶体验结合,将工艺展示与企业茶文化传播融为一体的一一现代工业综合体设计方案”。在设计中不仅坚持产业制作流程、交通流线等方面的科学、合理性,亦强调对企业文化本身的表达和传播。对于该地区工业文明、地域文化有着较好的示范性与带动作用。
……………
结论
作为我国当代工业园区建筑当中的主体部分,工业建筑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工作空间场所的建筑物,是为满足生产活动需要的建筑类型。工业建筑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是一种直接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建筑类型,曾为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自工业建筑产生之初,就一直与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成果、新型建筑材料、先进的空间结构体系和工业化施工方法等密切相连,成为反映时发表展和体现科技精神的先驱。我国目前在城市规划布局中,工业建筑用地一般占总用地面积的20%?35%,而在一些拥有大型企业的工业型城市,甚至高达50%以上。我国一些工业化城市,像鞍山、大庆等则完全是从工业企业发展而成。毫不夸张的说,工业园区建筑群的规划布局、生态营建、建筑单体的设计等方面釆取何种策略,对城市交通、环境质量和城市的总体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工业园区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市场中的重要类型。随着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可供选择对象的增多,使许多企业在进行厂区建设时,不仅仅停留在满足基本生产流程上,他们对企业的发展和形象有了更多的关注。因此,如何提高生产区的环境质量,创建优美、宜人的工作氛围,如何使工业建筑在使用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高的生产效率,如何通过建筑形象来提升企业知名度,在工业园区建筑的设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对工业建筑的设计质量这种更新、更高的要求,为建筑师的构思创作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工业园区建筑在审美和精神方面的价值己经在社会上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这为建筑设计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工业园区建筑设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和挑战。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