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本文的选题源自于实际工作中的思考。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等战略的提出与大力推进,中国对外承包的国际项目数量逐渐增多,由此带来对国际工程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这也在推动着中国的物流企业国际化的转变。与此同时,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动态性也变得日渐突出,企业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中国的工程物流服务企业不仅面临着来自国内的竞争,也难以避免与国外企业的市场抢占,所以企业要在动态的环境中,从战略上发展动态能力,提升服务绩效,帮助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
1.1.1 研究背景
在中国加入 WTO 后,国家近几年“一带一路”的倡议和“走出去”战略使得中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又迎来了春天,得益于国家各项政策对于交通,电力,房建等行业的支持,国内企业加快了承接海外工程的步伐,使得对外承包行业近年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大亮点。如图 1.1 中显示,在经历的快速发展后,近两年在对外承包工程方面新签合同额与完成营业额都有所回落,市场的变化让人琢磨不定,也就需要各类企业及时感知市场变化并随之而动。

图 1.1 2010-2019 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量统计图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程物流研究现状
对于国际物流,国际货代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献,多集中于概念,特点,运营战略等方面。工程物流作为国际货代企业新开发的业务体系,研究工程物流的文献很少,有价值的文献更是稀缺。本文中的工程物流主要研究的是国际工程物流服务商。
(1)国际货代
国际货运代理简称为国际货代,上溯到公元 10 世纪就已出现,当时主要是出现在当时欧洲贸易比较发达的国家城市的港口,如德国汉堡,法国马赛,荷兰的鹿特丹等地。随着城市的壮大,海上贸易的发展,航运量的激增,这些地方开展的业务活动也就越来越复杂,进出口装卸,结关,运输,贮藏,销售,收款等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方便贸易更加顺畅的进行,货物更加顺利的交接,国际货运代理人应时而生。蒸汽机时代的出现,航运服务的出现,公铁路网络的复杂化,使得贸易规模日渐庞大,世界各地往来更加频繁,也引领着国际货代服务走上越来越重要的舞台。值得一提的是,在货运代理发展的过程中,曾险些被消除,有些国家希望能够让货主和承运人直接联系,减少中间环节,但都未能实现。一是由于在国际贸易运输过程中,货主和承运人是主体,他们不能够与港口、场站、库这些客体混合,一但出现交叉经营,市场的秩序就会出现混乱。二是得益于国际货运代理自身的专业性,系统性,他们使复杂的货运业务集中统筹,协调管理。因此,国际货运代理是国际贸易中商品流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际货运代理作为一个行业的出现和最终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今天国际货运代理仍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迈进[1]。
国际货运代理的角色经历了从运输代理、无船承运人、多式联运经营人到今天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3PL)甚至供应链服务提供商。其业务范围也更加广泛,包括传统进出口业务等一系列与国际货运相关的服务,包括货物采购、订舱、清关、仓储、包装、装卸、保险等。它是当今国际运输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指物品从一个国家(地区)的供应地向另一个国家(地区)的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具有运输环节多且程序复杂,环境差异大,经营风险大等特点[2]。同时,国际物流运输的核心资源来自于实际承运人,更加强调运输网络的资源整合。
.......................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维度的划分
在前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分析整合,本章是对本文研究的相关要素维度进行明晰,划分,并对相关要素维度提出明确的界定。
2.1.1 工程物流服务商动态能力维度划分设计
正如在前文对中国内外学者关于动态能力维度划分的研究分析指出,整合和重构是学界内得到普遍共识的构建动态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动态能力的划分维度。在 Teece(2007)的研究中,从知识演化的角度对动态能力的维度进行了划分,分为感知能力,把握能力,和转型能力。他指出感知能力是企业对市场环境的感知能力,是通过组织学习来实现的;把握能力是一种选择企业的知识资产以抓住机会、规避风险的能力,更侧重于价值的获取;转化能力是企业为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的持续整合和重构。这三种能力是一种渐进的关系。因此,对于工程物流服务商的动态能力维度划分必然会涉及到环境的感知适应能力,对知识的学习创新能力,资源网络的整合能力等多个维度。结合最新的国内学者对于动态能力维度的划分方式,焦豪(2008)、江积海(2014),马鸿佳等(2014),梅赞宾(2018)等认为动态能力的维度可以分为环境洞察力,感知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网络整合能力,再配置能力,价值共创能力等[64,50,51,9]。
当然,本文是对工程物流服务商的研究,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较于常规的具有重复性的产品物流服务商来说,工程物流最突出的性质就是“工程性”和“非常规性”(一次性,高风险性,环节不确定性,技术复杂性,整体关联性等)。

表 3.1 竞争优势维度划分总结
2.2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2.2.1 动态能力各维度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假设
(1)环境洞察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假设
国际工程物流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因为外部环境变化的多变对与工程项目物流进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这就需要企业的战略决策站在动荡的环境下不断的搜寻外部的市场信息,识别并利用市场机会以促进项目的进行。徐召红(2014)认为环境洞察能力虽然不能直接的创造价值,但却是创造市场价值的前提条件[53]。对于外部环境的察觉不仅限于对于市场需求的了解,识别和发掘潜在需求,更需要决策者掌握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的信息等。王毅等(2000)认为,如果一个企业想要超越竞争对手,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就需要更多地了解市场的变化,并能够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当一个企业比它的竞争对手更快地掌握变化,学习新知识和处理市场信息,他就能抓住更多的市场份额[54]。所以,对于工程物流企业来说,法律条文及制度的颁布,生产技术的更新,甚至是突发的大范围疫情都可能对整个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时,如果企业的决策者能够比竞争者更快的洞察环境,市场需求,客户等方面的变化,把握并塑造机会,那么这个工程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会相应提高。
通过上面的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 1:工程物流企业的环境洞察能力对其竞争优势有着正影响作用。即面对变化的动态环境,工程物流企业的环境洞察能力越强,他的竞争优势也就越强;反之,环境洞察能力越弱,竞争优势也就越弱。

图 2.2 研究模型
3 实证研究 .............................. 33
3.1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 33
3.1.1 问卷设计 ............................. 33
3.1.2 数据收集 .............................. 33
4 工程物流服务商动态能力提升建议 ........................... 44
4.1 市场为导向,洞察环境变化 ............................... 44
4.2 资源再配置,适应环境变化 ...................... 44
5 结论与展望 .............................. 48
5.1 结论 ................................... 48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49
4 工程物流服务商动态能力提升建议
4.1 市场为导向,洞察环境变化
一家企业的环境洞察能力是构建动态能力的基础,如果企业可以及时的洞悉,认知外部环境的变化,快速识别外部市场机会,在此基础上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那么他就获得了环境的感知能力。要获得市场,获得高于竞争对手的优势,那么就要求工程物流企业提高服务质量,体现服务质量的差异性,这些特质也就要求工程物流企业需要拥有敏锐的环境洞察能力。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耐心细致的交流了解客户真正需要的服务,设计并提供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定期与客户保持联系,了解企业在提供服务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此提高客户服务的满意度,客户中企业的口碑提升了,在客户心目中的企业形象提高了,在同行业中也夯实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在企业内部,也要从高层做起,调动全体员工一同集思广益,通过讨论,头脑风暴,集体学习等多种方式对所处环境进行研判分析,辨别市场机会与威胁。“一带一路”“走出去”等国家战略无疑是给很多工程建设相关方带来了又一轮机遇,随着时间的推进,市场的需求也会产生变化,对于工程物流企业的要求也在变化,根据自身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对市场行情进行的研析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2019 年年末突发的疫情,到现在给中国和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如果能够在第一时间预判此次疫情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对企业员工内部进行警示和相关工作布置,提前与进行中的项目的利益相关方沟通并告知可能带来的影响,做最大的努力减少损失和客户的投诉。面对后疫情时代,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的影响已经超过运输成本的影响,作为工程物流服务商的管理者如何识别威胁,对未来行业趋势进行预判,能否从危机中发现机遇,最终会将带领企业走上不同的道路。运气有时候能在公司生存和发展中发挥作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管理者和企业家的远见和能力,才能将企业带到更高的位置,获得优于对手的竞争优势。因此,工程物流企业在动态的环境中,洞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利益相关方(客户,合作方,供应商等)的变化,竞争对手的变化,形成环境洞察能力以此促进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市场环境从来没有停止过变化,动态变化着的环境中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如何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下发展自身能力以获得生存发展,获得竞争优势,引得众多学者的关注,对于动态能力的研究也渐渐成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为了了解工程物流服务商的动态能力及竞争优势,本文应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并分析了动态能力对于工程物流服务商竞争优势的影响。对于在高度竞争并且飞速变化的环境中,工程物流服务商应该怎样提高自身的动态能力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文中也试图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经过调研,分析和总结,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依托前人学者们对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工程物流服务商自身的特点,从四个维度分析了工程物流服务商的动态能力,分别为:环境洞察能力,适应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和网络整合能力。作为工程物流服务商,想要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并脱颖而出,那就需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环境洞察能力是最基本的动态能力。企业只有认清市场环境,明确自己企业所面临的形式,正确预测行业发展趋势,掌握客户、竞争对手等第一手信息,才能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企业战略调整,以应对环境变化,适应行业的发展,对各种变化做出快速的反馈,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组织的学习能力是国际工程物流企业动态能力的核心,体现组织的能动性,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企业的经验,技能和知识,不断用最新的知识技术服务于客户,优化企业的人才资源,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创新,开发本企业的“异质”资源。对企业内外部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合理的推进工程物流服务商网络的计划,构建和运营,最终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综上,企业的动态能力构成要素维度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不可或缺,均衡开发动态能力的各个维度,才能真正的帮助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2)基于本文提出的,环境洞察能力,适应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和网络整合能力对于竞争优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每个维度对于竞争优势的影响程度略有不同,从软件回归分析结果看,在影响程度系数上适应能力>环境洞察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网络整合能力,虽然影响程度差异性不是很大,但基于本次调查问卷,适应能力的影响程度最高,网络整合能力对于国际工程物流服务企业来说影响最低。根据本次调查实证研究,对于工程物流服务商来说,企业能否根据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客户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运营战略,及时做出反馈,能否将习得的新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的现实工作当中对于企业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当然,不能忽视企业的环境洞察力,组织学习能力和网络整合能力的影响,只有将这四个维度的能力有机的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帮助工程物流服务商获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