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机场T2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0695 论文编号:sb2019101513572628190 日期:2019-11-12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H 机场建于 1979 年,原名为阎家岗机场,1998 年改为 H 太平国际机场(以下简称“H 机场”)。H 机场一直为北方地区重要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和东北地区农用护林航空专业机场,是北方地区重要空中交通枢纽航空港。H 机场在1994~1998 年间进行了扩建,新建了二层式航站楼 6.7 万2m 、新建、扩建站坪和联络道 33 万2m 、新建航管楼 37712m 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等;2001~2002 年实施了机场飞行区应急改造工程;2003 年对机场航站楼指廊进行恢复使用功能性质的改造。经过扩建改造后,截至 2012 年 6 月 30 日,上半年共完成航班起降 35341 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 435.83 万人次,货邮 3.87 万吨。根据 H 机场总体规划,近期 2020 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 15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 17.5 万吨,现有机场设施已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为了促进机场的可持续性发展,将对 H 机场进行扩建。机场建设具有项目投资高、施工过程复杂、环境影响高及施工困难等因素,相应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也非常高,对于机场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因风险带来的损失不同于其它建设项目,会对建设工程本身及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及负面影响。航空业作为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机场的建设也备受社会的关注,机场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复杂、工期长以及工艺精等特征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与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且不易识别,如果不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将会严重影响建设工程的施工及生命财产安全。
基于此,本文以 H 机场 T2 航站楼为研究对象,将 H 机场的实际情况与风险管理理论相结合,对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以及分析,运用相应的数理统计及计算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计算和评估,同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相应性的提出风险应对策略及管理保障措施,以求为 H 机场 T2 航站楼的顺利竣工奠定基础,为我国基础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以 H 机场 T2 航站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建设工程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并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准确得出风险的危害程度,并相应性的提出风险应对措施,有效的规避风险的发生以及消除和控制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从而保障 H 机场 T2 航站楼的顺利施工,进而完成建设工程总目标,并为我国同类项目的风险识别及管理提供理论和案例上的借鉴。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行业风险管理的研究不断的增加,国内外学者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多集中于公路、铁路以及桥梁等基础建设领域,而对于航空业的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 H 机场 T2 航站楼建设工程为研究对象可以拓展风险管理的研究领域,丰富风险管理在建设行业的研究,为我国机场在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意义。
2.实践意义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于风险管理研究的基础上,以 H 机场 T2航站楼的建设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以及评价,相应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的发生,为 H 机场 T2 航站楼的顺利竣工奠定基础。
................................

第2章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2.1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概况
2.1.1 建设工程简介
H 机场建于 1979 年,该机场一直为北方地区重要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和东北地区农用护林航空专业机场,是北方地区重要空中交通枢纽航空港。

H 机场在 1994~1998 年间进行了扩建,新建了二层式航站楼 6.7 万2m 、新建、扩建站坪和联络道 33 万2m 、新建航管楼 37712m 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等;2001~2002 年实施了机场飞行区应急改造工程;2003 年对机场航站楼指廊进行恢复使用功能性质的改造。经过扩建改造后,
2010 年 H 机场旅客吞吐量为725.95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7.13 万吨。
本期扩建工程按照满足目标年 2020 年旅客吞吐量 1800 万人次,年飞机起降14.1 万架次,年货邮吞吐量 17.5 万吨,高峰小时 6053 人次的用需求设计。其中:国内旅客吞吐量 1575 万人次、国际旅客吞吐量 225 万人次、国内高峰小时5198 人次、国际高峰小时 855 人次。
2013 年批准工程概算总投资 45.2839 亿元。2015 年初步设计变更批准概算总投资 44.7078 亿元,其中工程费用 35.5519 亿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5.8145 亿元,基本预备费 1.1818 亿元,建设期贷款利息 2.1596 亿元。资金来源于民航局安排民航发展基金 3.12 亿元,黑龙江省政府和 H 市政府各安排财政资金 5.56 亿元,黑龙江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安排自有资金 3.56 亿元,其余资金利用银行贷款解决。
............................

2.2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2.2.1 安全保卫管理
安全保卫管理是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重要的管理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完善和落实安全防范责任制,加强内部安全管理,确保机场扩建辖区内部安全,维护良好的办公秩序,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2)机场扩建辖区安全管理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确保安全”的工作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综合治理,并落实安全责任制;
(3)机场扩建辖区安全保卫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强化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深化安全教育培训、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4)机场扩建辖区安全保卫部承担项目部内部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委员会领导下,定期召开安保工作会议,落实上级安全工作要求,做好内部安全保卫工作。
2.2.2 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无小事,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消防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2)民航黑龙江机场公安局治安消防支队是 H 机场扩建工程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各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4)各单位要贯彻执行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并逐级签订本单位责任书。
..............................
第 3 章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风险识别 ........................... 19
3.1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风险识别流程与原则 ............................ 19
3.1.1  风险识别流程 ................................ 19
3.1.2  风险识别原则 .................................. 20
第 4 章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风险评价 ............................... 27
4.1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风险评价流程和目标 ............................. 27
4.1.1  风险评价流程 ................................... 27
4.1.2  风险评价目标 .......................... 28
第 5 章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风险应对策略及管理保障措施 ....... 40
5.1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风险应对策略 ................................ 40
5.1.1  技术风险应对策略 ................................. 40
5.1.2  经济风险应对策略 .............................. 40

第5章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风险应对策略及管理保障措施

5.1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风险应对策略
5.1.1 技术风险应对策略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的技术风险值经过计算为 76.4,参照风险因素评价等级表,总体处于良好水平,本文主要把技术风险细分为设计风险以及工艺流程风险两类,因此对于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的技术风险管理保障措施主要从这两个方向来分析。
对于二期建设工程的前期设计,要加强各类建设文件的调研、咨询与论证,确保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对整体的建设工程进行勘察,进而设计出合理准确的文件。各施工部门要做好施工的过程管理,建立完善的工程作业约束机制,同时要将建设工程编制成专项方案,降低施工过程中带来的风险损失,H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各种机械设备,要做好多台机械设置同时做好的协调,对于塔吊作业以高塔吊先行作业为原则、后塔吊让前塔吊为原则;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流程管理,要在施工作业前做好各道工序的监测工作,确保各道生产工序符合行业、国家以及 H 机场建设标准,对于生产作业人员要加强生产作业培训,对于个人生产能力不达标的人员要及时将其清退或进行生产作业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再次进场施工。由于 H 机场 T2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引入需要新工艺技术,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工艺部门要专门的编制生产工序流程卡,生产作业人员要严格的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卡进行生产作业,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性。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的技术风险的降低要严格的以二期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建设特点为基础,同时加强各部门的安全及风险意识,确保此次建设工程按照设计高质量的竣工。
..........................

结论
本文以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学者对于风险管理理论及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以及评价,并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旨在规避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风险的发生以及降低风险发生时多带来的损失,为建设工程的顺利竣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从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的现状入手,对建设工程的概况以及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在风险识别流程与原则的基础上,对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专家赋值法以及矩阵计算法对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将风险结果进行数据化,最后根据分析出的风险结果进行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管理保障措施的制定。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本文通过对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的工程现状及工程管理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由于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的风险管理水平不先进、风险识别过程不科学、风险管理人员不专业以及风险应对措施不全面等因素的存在,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存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本文从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的实际现状入手,在风险识别流程及原则的基础上,对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二期建设工程主要存在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安全风险、管理风险以及工期风险等主要风险因素。
(3)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专家赋值法以及矩阵计算法等方法对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计算,得出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的技术风险、经济风险、管理风险、工期风险以及整体风险都处于良好水平,而安全风险值处于一般水平,因此,要加强各项风险因素的规避以及应对工作。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的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制定了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管理保障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降低了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为 H 机场 T2 航站楼二期建设工程的高质量竣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