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快速完成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写作?(附范文)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0 论文编号:sb2019061418315826801 日期:2019-06-21 来源:硕博论文网

  软件工程专业深受学生喜欢,不少人都选择攻读这一专业,学好课程知识掌握相关软件的运用,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结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要注意日常实践,争取考取相关的登记证书,还有一点切不可忘记,那就是论文写作。日常进行论文写作,一来可以及时检验学习进度和掌握水平,二来可以锻炼写作能力,为日后毕业论文写作做铺垫。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清楚了解,我们不仅要保证论文达标,还要尽量提升完成水平。那么该怎么快速完成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写作,内容该如何安排,有哪些细则需要注意的,且看下文详解。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写作要求细则

  1、封面页:采用学校教务处规定的统一格式(样式见附录1)

  中文论文题目用二号黑体,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英文论文题目用16pt Time New Roman,Bold;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用四号宋体。

  2、题目、摘要和关键词:(样式见附录2)(单独成页)

  题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1或2行居中打印;论文(设计)题目下空一行打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摘要:题目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摘要二字用四号黑体,摘要二字后空一格打印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关键词:摘要内容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关键词三字用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内容,用小四号宋体,每两个关键词之间空二格。

  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内容均应与中文相同。打印时全部采用小四号Arial字体,摘要内容和关键词内容均用五号Arial字体。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合打一页(样式见附录3)。

  3、目录页:(样式见附录3)(单独成页)

  目录二字用二号黑体,居中,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一级目录用四号宋体;二级目录用小四号宋体;页码放在行末,目录内容和页码之间用虚线连接。

  4、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行间距为1.5倍行距。(样式见附录4)(每章开始分页)

  5、引言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若有,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6、标题:每章标题以四号黑体字居中打印;“章”下空一行为“条”,以四号宋体字左起打印;“条”下空一行为“款”,以小四号宋体字左起打印。

  7、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图、表名应附相应的英文和必要的中文图注。制图要求:半栏图宽≤7cm,通栏图宽≤16cm;图中曲线粗细应相当于5号宋体字的竖画,坐标线的粗细相当于5号宋体字的横画;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标目用小五号字;标目采用国家标准的物理量(英文斜体)和单位符号(英文正体)的比表示,如c/molL-1。表格采用“三横线表”,表的内容切忌与图和文字的内容重复。

  8、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加圆括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后应注明编号,该编号按顺序编排。

  9、结论:结论二字用四号黑体字,结论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单独成页)

  10、致谢:致谢二字用四号黑体字,居中,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样式见附录5)(单独成页)

  11、参考文献:(样式见附录6)(单独成页)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序码用方括号括起。

  “参考文献:”左顶格、四号黑体;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小四号宋体。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写作步骤安排

  1、内容安排的主要问题

  一篇好的毕业论文,应该思路清晰、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因此,篇章结构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毕业论文的结构是毕业论文内容的载体,是毕业论文的骨架,它是指根据论文的中心论点的需要,对手头的材料所作出的组织、安排和布局。毕业论文站内的安排也是。作者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论证事理、导出结论的思维活动的条理性、规律性在论文中的具体体现。

  对于毕业论文来说,最好“起句即切题”,即说不离题;“单刀直人”,即不绕弯子,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不要“绵密周致”,则是讲论文开篇最忌细致、周到。写论文是给读者看的,不要先把结论大讲一通,人家还不做你的结论。应该按照你研究的过程来引导读者的思路,你怎么研究的,就怎么写,从头讲起,引导读者逐渐深人,逐渐到你的结论上来。所以,好的论文,开门见山,起句入题,而后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毕业论文的主体,是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整个论证过程在此展开。这部分必须根据论题的性质,或正面立论,或批驳不同的论点,或解决某些疑难问题。可以通过第一手资料或第二手资料、数据和多角度的充分的理由,周详地、多层次地、多个角度、多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与阐释,并从这些问题的联系之中阐明中心论点。本论部分内容是否充实,论证是否得体,将决定全文质量的高低,是毕业论文写作成败的关键。

  毕业论文的结尾,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括全文,加深题意。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论题进行简要说明。结论切记草草收兵,虎头蛇尾,或画蛇添足,拖泥带水。

  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的参考文献是指在论文中使用过的,包括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如果是非正式出版物则不必列出。所列的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不能以文献的重要程度或作者知名度为排列的顺序标准。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在于:一是表示言之有据;二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真正尊重;四是方便他人查找、使用。

  2、内容结构安排的其他问题

  (l)段落和层次

  段落和层次是毕业论文结构的核心。

  ①段落。段落是文章结构的单位标志,一段一个意思。段落还有一些特殊的作用,如过渡。转折或强调等各分论点等。层次以1做“意义段”,段落叫做“自然段”。

  段落表示行文的停顿。论文的段落一般应包含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完整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一般来说,每段都有自己的“段意”,正如全文有一个中心思想(主题)一样。全段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这个论点一定要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我们称它为段中主句。为了突出重点,段中主句通常放在段首;也有的放在段尾,起归纳总结的作用。

  段落划分的长短,没有一定的标准。段落的长短同文章篇幅长短有关。长文章的段落可以相对长些;短文章,节奏快,段落可以相对短些,总之,段落的长短要适度。一般说来,论文的段落,相对其他文体要长一些。如果段落过短,会影响对某一论点论证的展开。但若段落过长,议论分散,势必造成论文结构失衡,同时,也会给读者的理解造成困难。有些大学生的论文,在结构方面很明显的缺点是段落过长,一个自然段占了几页稿纸,读起来一大段,不仅费力,有时还不知所云。从技巧上说,这是不善于划分段落,该另起一段的时候,没有另起一段;从思路上说,是说理层次不够清楚,几个意思纠缠在一起,理不清头绪。

  ②毕业论文的层次是指论文内容安排上的先后次序,也是毕业论文展开的步骤。它是作者写作思路的直接反映。它表现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或客观矛盾的各个侧面,或某一论断所包含的几个方面,或人们表达思想的先后步骤。

  在毕业论文中,最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层进式,即论文的各层意思之间是层层推进的关系。各个分论点作为中心论点的论据,呈现出一种纵向联系的层次关系。二是总分式,即采用“总题分述”的方式,先总括起来说,然后分开说;或者先分开说,最后再总结。三是并列式,即论文各层意思之间是并列关系,各分论点的段落相互平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各个分论点呈现出一种横向的内在联系。

  正文中的各个层次如果用数字表示,一般要用不同类型或种类的数字。第一层次为:一、二、三、四、……;第二层次为:(一)(二)(三)(四)……;第三层次为:l、2、3、4……;第四层次为:(l)(2)(3)(4)……;第五层次一般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或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序列词,以标明几层意思、几个方面之间的联系,或者用词语的重复来表示思路的层次。

  层次和段落有着密切的关系。层次,着眼于文章内容的划分;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它们之间,有时是一致的关系,即文章段落的划分正好反映内容的层次;有时,层次大于段落,即几个自然段表达同一个层次的内容;有时,段落大于层次,在一个大的自然段里,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小层次。

  (2)过渡和照应

  文章是一层一层递进,一段一段展开的。为了使它脉络贯通,线索分明,上下前后浑然一体,经常需要在某些部位安排“过渡”和“照应”。过渡,是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转移。没有必要的过渡,文章各个部分、各个层次之间可能脱节以至于松散。一般地,在论文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开合关键处,或者论文内容一层意思到另一层意思的转移处,需要过渡,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的形式有过渡段、过渡句或联接词语等。照应,是前后文之间的相互关照、呼应。前有交代,后有照应,或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过渡和照应不仅能使论文上下前后内容连贯,结构紧凑,而且也是论述逐步深人的方法。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开头与结尾之间,或正文与开头、结尾之间,在必要的地方都应该安排某种形式的交代和照应。如果论文缺乏必要的过渡和照应,或过渡牵强,照应欠妥,就会造成结构的脱落散乱。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范文

  题目:软件工程专业学习路线图实证研究

  摘要:在研究和分析国内外的学习路线图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城市学院学生的特点和调研的数据,以学生职涯目标为导向,设定了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学习路线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最优成长路径。

  关键词:软件工程;学习路线图;人才培养

  一、国内外学习路线图的研究现状

  学习路线图最初的概念源于课程地图。高校通过把这些内容要素构建成课程地图,学校可以全方位重现实际教学活动,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具体需求对课程计划进行讨论并及时作出更新调整,从而提高高校课程设计的时效性、灵活性和实用性。构建课程地图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高校的重视。一项对英国和加拿大的31所医学院的问卷调查发现:55%的医学院正在开发课程地图;19%的医学院已基本完成课程地图的规划,目前处于建设完善阶段;16%的医学院正在规划课程地图的开发;只有10%的学院尚无开发课程地图的计划。该方法虽然能简明直观地说明大学四年该专业毕业生需修读的各类课程,但却不能为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有效的建议,这类课程地图只能看成是单纯人才培养计划的图形化表达,并没有有效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我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学生在职涯规划的选择和制定过程中存在盲目性的问题。归结问题如下:一是学生对软件工程的课程体系和未来的就业岗位认识不清晰,对开设的课程所达到的目的认识不足,这就导致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缺乏主动性,尤其是在就业后才意识到大学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这些主要源于学生对专业核心能力认识不足,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专业课程在未来就业岗位中所起的作用模糊不清所导致。二是虽然我们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很多实践学时,实践学时与理论学时比例也基本达到了1:1,但在实践环节的方式和内容设置时还需与课程以及实际的需求相结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岗位的需求出发进行实践环节的内容和方式设置。

  二、软件工程专业学习路线图的研究方法

  本文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存在的问题,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本”的理念,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着力构建学生学习导航图和发展规划图,依据产业的需求分析岗位、归纳能力、对标调研、重构课程体系,设立目标导向的学习路径,同时为学生提供考研、竞赛、专业拓展或跨专业学习的模块选择。研究的技术路线主要是通过调研法、问卷、面谈法等方法进行就业岗位和学生学习情况调研形成职涯路径,依据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职业提升要求等形成核心能力,从而提炼专业特色,确定学生专业深度与跨学科发展的拓展知识学习的模块,形成自有的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最终形成软件工程专业的学习路线图。1.企业调研与毕业生调研方法。通过对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大四学生采用面谈、电话访谈、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调研分析,确定IT领域的相关岗位,根据岗位的类别确定主流岗位群的划分原则。同时分析本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毕业后的去向确定软件工程专业的职涯路径表。设计了三种调研问卷,分别是企业调研问卷、毕业生调查问卷以及在校生调查问卷。根据不同的对象分别设计了不同的题目,针对企业问卷,主要从学历层次、急需人才类型、所需加强的专业知识、需加强的能力、所设置的IT岗位、是否需要职业培训等几方面进行问卷设计;而毕业生的问卷则从所从事的岗位、所具有的专业能力、职位晋升,满意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设计;对于在校生则从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的了解程度、个人规划、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是否考研出国等方面进行问卷设计。根据调研结果以及就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分析,辅之以学生就业需求与学校教育目标,形成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职涯路径表,以形成相应的岗位群。2.多元分析方法,形成本专业的核心能力。进一步分析根据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考虑毕业生初次就业和未来发展,倒推出学生所需要达到的核心能力。同时,开展工程认证标准、行业标准以及职业资格标准的调研分析得到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达到的核心能力。3.多元比较法,形成学习路线图的基本信息表。在就业岗位及核心能力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类似院校和相近专业进行对标调研,以确立自己的位置,以便突出本校的软件工程专业的特色。同时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模式方法和考核评价上突出自己的特色,形成本专业的学习路线图的基本信息。

  三、软件工程专业学习路线图的研究结果

  1.企业调研与毕业生调研结果。根据企业调研情况,可归结为如下几种核心能力:程序设计与开发能力占70.97%;软件工程管理及分析能力占58.06%;软件测试能力占58.06%;文档写作能力占58.06%;产品分析与建模占51.61%;数据及网络管理能力占45.16%;企业补充技能(英语、实际项目编程、团队合作)占6.45%;除基本软件知识以外,还需要快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企业提供的能力为后续专业提炼核心能力奠定了基础。根据毕业生就业的岗位、薪资情况、专业能力、职业期望等几个方面对我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对比企业调研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软件工程专业职涯路径图的梳理奠定基础。本次调研回收问卷32份,毕业生84.38%在一线城市就业,有12.5%在二线城市,其中75%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与软件和计算机相关。经对毕业生的调研,可得到如下结论:(1)从学生所修的课程来看,课程类别基本上可以满足工作所需,但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学中加深HTML5、Javascript等web前端的知识、增加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就业。(2)通过毕业生问卷和企业问卷的对比可以看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很重要,可以适应未来IT技术的不断变化,使毕业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可以一直掌握最前沿的技术。2.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能力。软件工程专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核心能力的提炼:一是国际标准(ABETEC2000);二是国家标准(参考教指委的标准);三是行业标准;四是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五是职业提升要求标准。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能力的提炼是首先参考了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在2000年颁布的能力标准,提出了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11项能力,另外参考了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生素质要求的12条标准,同时还借鉴了教指委对软件工程问题空间的理解,即主要以软件开发为核心的能力,再有就是关于软件工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本次调研的企业对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能力的需求。通过多方调研得到本专业的核心能力框架。主要包括程序设计与开发能力,数据及网络管理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及对软件工程管理和分析的能力,软件测试能力,文档写作和公共与挑战能力。3.软件工程专业学习路线图基本信息。在就业岗位及核心能力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类似院校和相近专业进行对标调研,以确立自己的位置,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模式方法和考核评价上突出自己的特色,形成本专业的学习路线图的基本信息。经过调研及与其他院校间的比较,目前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定位在移动终端及云平台的应用开发与测试上。我校的定位及教育目标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因此本专业的培养定位也是以应用型培养为目标。培养特色具体体现如下几点:一是以时代和市场需求为依据的专业定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定位专业方向,在“互联网+”时代将移动终端和云平台的应用开发与测试作为本专业的特色定位。二是以企业需求和岗位为出发点进行课程体系设置。经过对企业的调研并与企业协商共同制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采用逐层递进的方式,将云计算、移动开发与架构、人机交互设计等学科相关的前沿技术纳入课程体系中。

  四、学习路线图

  在企业和毕业生调研、核心能力确定、学习路线图基本信息确定以及拓展模块确定的基础上形成了北京城市学院的学生学习路线图。学生根据路线图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方向模块以及拓展模块从而定位于不同的岗位,形成了以岗位为目标,学生自主选择并可以进行改变的自主选择机制。

  参考文献:

  [1]季诚钧,张亚莉.高校课程地图的理念、要素于特征:基于台湾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22.

  [2]崔发周.台湾技职院校课程地图对高职课程改革的启示———基于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的案例分析[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09).

  [3]国瑞,田秀萍,杨正宏.课程地图规划建置之探讨[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03).

  [4]王静静,夏德宏.高校课程地图建设探索———基于台湾地区高校经验的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5,(02).

  不少学生面对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写作任务,都显得困恼不已,不知道怎么完成好这一艰巨的任务,达到高校的要求。其实要想完成好出一篇合格的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只要各步骤按要求进行,严格规范好,基本就可以保证论文完成质量。而要想写出优秀的软件工程硕士论文,还要注重写作效率,这才算真正的大难题。写作技巧的掌握运用,相关细则的注意留心,步骤内容的安排完成,每一步骤都要了解并做好,才能确保完成出优秀的论文。文中分享了不少干货,希望对大家的论文写作可以起到的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