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文化的擅变与企业品牌建设相连性
导读: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工程文化的特殊性,越来越深受各企业与商界人士关注。 先进、健康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能力、资源的整合能力、人才的集聚能力。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央与各级政府对基建项目愈加重视,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和科研单位承担的工程项目不断增加,且越来越依赖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由于工程建设活动具有环境复杂、规模较大、周期较长、技术标准高、资源难以整合等特点,工程建设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越来越多。一方面,大量工程管理的实践业己证明,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工程项目运营和管理过程中一些常规性和事务性的问题,但对于工程与生俱来的复杂性却无能为力,随着世界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是更加灵活、人性化,“文化管理”已经成为工程业界和学界专家赞同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因为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是具体的个体—人,而人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单单取决于其掌握的技术和拥有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其对事物、工程及项目的观念、态度,而这一切最终又归结于文化。另一方面,人类在特定历史时期遗留至今的大型工程项目,作为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具有重要意义,工程文化则是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的内在质量和在形象的有力手段。因此,工程项目实施者和相关单位对工程项目文化建设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工程文化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 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的积极有效的开展,工程文化作为关系到工程类企业在实践活动中具体项目组织与实施的桥梁和命脉,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是工程项目团队成员共同秉承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工程项目团队特有的、共同的信念和行为模式,既影响着工程项目团队成员的行为和工作作风,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工程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工程文化既包括工程的特殊性,又具备文化的共性,由于工程项目所处的外在环境较一般企业复杂,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为此其建设难度也较大。目前我国大部分工程项目的工程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上,具体实践案例较少,在工程文化的概念内容、体系构成、推广、实施、维系和评估等方面,都无法深入工程项目各个环节之中,因此,对工程文化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其擅变过程以及实例进行研究,发现擅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一3〕。
1.2.1研究目的
先进、健康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能力、资源的整合能力、人才的集聚能力,有利于内部和谐,有利于体现社会责任感!们。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和工程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工程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被工程界和学界普遍认同,并已逐步在不同工程企业、项目中进行具体建设实践。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审时度势地融入文化的力量,不断拓宽工程文化内涵、明确工程文化建设的原则、深化工程文化建设的内容,探索工程文化快速形成和有效渗透之路,既可为我国工程建设管理注入活力,充分发挥工程文化建设在工程管理中的软实力作用,又可为后续大型工程文化体系建设提供参照的蓝本和系统的建设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卉佳.基于系统理论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文化的构建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
[2]吕洁.基于竞争价值观框架的工程文化测评研究—以浙江省建筑业为例[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殷瑞钮,汪应洛,李伯聪.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佚名.用先进的、健康的企业文化来引领企业更好地成长 [EB/OL].[2006-5-14]
[5]Korzilius LP.A system and contingeney analysis applied to eonstruetion Projects of exceptional architeetural design[Z).1998.
[6]Cooper M D.Towards a model of safety culture[3].http://sblunwen.com/gclw/ Safety Seienee,2000,36(2):111一136.
[7]Low S P, Shi Y cultural influences on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 in international projects: two case studiesfJl.Work Studv,2001,50(6/7):276-285.
[8]C.Pitt. Thinking about Tech: Founda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M].New York:Seven Bridges Press,2000.
[9]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 10]汪应洛,王宏波.工程科学与工程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9):59-63.
[11]肖峰,从魁北克大桥垮塌的文化成因看工程文化的价值[[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5):12-17.
[ 12]殷瑞饪,汪应洛,李伯聪.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3]李世新.工程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一基于工程伦理学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5):50-52.
[ 14]洪巍,洪峰.‘。过程主义”的工程本质观看工程文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22):87-90.
[15]盛昭瀚,游仲庆,陈国华,丁峰.大型工程综合集成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6]俞春生,姚蓓,王茜.苏通大桥工程文化建设实践与经验[[J).中国工程科学,2009,11(3 ):92-96.
[ 17]王茜,万青.工程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分析[[J].未来与发展,2009,(9):57-59.
[ 18]杜澄,李伯.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1)[C].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2004.
[19]Liu,A. Fellows,R F.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Project Goals [J].Profitable Partnering in Constrction Procurement,1999,1(1):523-535.
[20]Walker,A.Project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M].Oxford:Blac kwell Publishing, 2007:124.
摘要 3-4
Abstract 4
1 绪论 9-15
1.1 研究背景 9-10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0-11
1.2.1 研究目的 10
1.2.2 研究意义 10-11
1.3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1-13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4
1.4.1 研究的内容 13-14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1.5 本章小结 14-15
2 工程文化相关概念及理论 15-22
2.1 文化的概念 15
2.2 工程的概念 15-16
2.3 工程文化的概念 16
2.4 工程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 16-17
2.5 工程文化的内容 17-18
2.6 工程文化的特征 18-19
2.7 工程文化的作用 19-21
2.7.1 工程文化是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19-20
2.7.2 工程文化是工程品牌建设的重要保证 20
2.7.3 工程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20
2.7.4 工程文化有助于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
2.7.5 工程文化有助于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20
2.7.6 工程文化有助于推动企业文化在生产一线落地生根 20-21
2.7.7 工程文化建设有助于打好施工生产攻坚战 21
2.8 本章小结 21-22
3 工程文化的嬗变及实践 22-32
3.1 工程文化的嬗变 22-23
3.1.1 工程文化是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管理手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22
3.1.2 工程文化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20世纪80年代初-1998年) 22
3.1.3 工程文化是注重工程文化内涵的艺术文化(1998年-2003年) 22
3.1.4 工程文化是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2004年-) 22-23
3.2 工程文化嬗变的实践探索及经验 23-31
3.2.1 工程文化嬗变的实践探索 23-30
3.2.2 工程文化嬗变经验总结 30-31
3.3 本章小结 31-32
4 工程文化嬗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34
4.1 在企业发展与项目建设中对工程文化不够重视 32
4.2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轻视工程文化的内涵建设 32
4.3 工程文化的建设缺少相关的专业人才 32-33
4.4 工程文化的建设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 33
4.5 工程文化建设片面化 33
4.6 本章小结 33-34
5 工程文化的建设途径 34-39
5.1 加强工程文化建设理论的系统研究 34
5.2 加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团队建设 34
5.3 实施有利于客户、员工和企业三方共赢的工程文化方针 34-35
5.4 营造良好的企业工程文化氛围 35
5.5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项目管理优化升级 35-36
5.6 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载体支撑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 36
5.7 坚持"三个结合"",全面推进工程文化建设 36-37
5.8 实施制度文化、和谐文化交相呼应 37-38
5.8.1 细化各科室责任制度 37
5.8.2 加强工程文化建设,内抓管理,外塑形象 37
5.8.3 以视觉文化为基础,认真执行公司标规范 37-38
5.8.4 工程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工作互渗透、双促进 38
5.8.5 丰富员工精神生活和工程文化内涵 38
5.9 本章小结 38-39
6 工程文化的展望 39-42
6.1 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39
6.2 突出生态规划的理念 39
6.3 突出工程品牌建设的理念 39-40
6.4 突出工程文化创新的理念 40
6.5 突出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协调同步的理念 40
6.6 突出绿色工程施工 40-41
6.7 突出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的理念 41
6.8 本章小结 41-42
7 结论 42-43
参考文献 43-46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硕士论文 46-47
致谢 47-49
您可能有工程硕士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工程论文硕士论文频道选取:http://sblunwen.com/gc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