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超光电项目建设中的EPCM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代写硕士论文 点击次数:62
论文字数:0 论文编号:sb201208081844191807 日期:2012-08-17 来源:硕博论文网

EPCM管理模式在深超光电项目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引言
1. 1研究背景
    工程项目管理的体系灾最早开始于上个世纪的50年代末的美国的工厂,主要在美国工业设备维修制造中开始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后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开始,
工程项目管理逐步在美国的其他领域诸如航天、国防、化工等项目建设、以及其它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中被广泛推广使用,并形成其自有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基础,逐步发展
成为一门新兴、广泛适用于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新型管理学科。上个世纪70年代,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得到广泛实施,使工程
项目管理科学朝着信息化方向得到进一步提高。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科学技术和新型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学科也进一步得到完善;同时世界上各国建设工
程也与日剧增,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在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合同、索赔等方面,更是将工程项目管理的必要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到上个世纪90年代,建设风险管理
和组织协调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全面应用逐步得到各方的重视,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在设计、施工、采购等工作中的全面发展与运用,使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日益完善,。
进入21世纪,IS09001-2000版的在全球的贯彻使用,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体系的全面应用,促使工程质量管理达到一个空前高的水平。
    随着全球对建筑业的要求和期望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高,世界各国均希望建筑业的项目建设成本能够随着新型技术、材料的发展逐步降低,而且质量却能够不断地提高,
不确定性、风险性能够被降低到一个可控制的低度。与此同时,各国的项目投资方也希望简化建筑产品的建设程序,在不损害投资方的利益前提下并希望各国建筑业均能提供
更宽更广的服务范围,因此各国建筑业者必须对其不能够适应要求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必要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伴随上个世纪末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改革的也进一步的发展完善,我国现有的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种类,诸如建设单位自管模式、工程指挥部管理模式等己经不能再适应当代的中国建筑市场的竞争要求。
而一个项目采用哪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不仅与工程项目的特征、建筑规模、施工现场的条件、业主自身的能力也和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水平等有很大关系。进入到新
的世纪中国的建筑市场不可避免的要走国际化的道路,以适应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建筑业已成不可避免的走出去,力争成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伴随着中国上个世纪末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国内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虽然进步很小旦也逐渐得到更新。现
有的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的执行,使各方的责任、权利、义务也进一步得到明确,责任的约束机制方面也较上个世纪50年代形成的项目业主责任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现在仍在使用的建设监理制又使传统的中国建筑市场主体增加了秉公执法的第三方—监理单位,也在1996年试点、1998年开始在国内全面推行。中国建筑领域逐步形成了
现阶段主要由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建设承包公司(设计承包商、施工承包商,或设计施工一体化承包商)为主体的,并以工程项目委托合同为纽带,以完成合约规定的义务
目的,各相关方之间互相协作,互相监督、同时也互相制约的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建设监理制、工程项目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工程项目建设招标投标制作为我国目前基本建设领域广泛应用最广泛的项目管理制度,对规范中国国内建设市场、
依法建立投资责任约束机制、总体提高投资的效益在一定时期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毋需讳言的是,目前在我国建筑业的管理体制中不少弊端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已
经制约了发展,建设领域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质量低劣、工期长、施工转包现象、超资质承包、投资“三超”现象屡禁不止,还有愈刮愈烈的现象,现行的项目管理模式
远远不能适应中国目前的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要求,具体表现在:
    1、中国现行的建设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出现诸多弊端:集中反映为建筑领域还广泛存在“高投资、低效益,高积累、低发展”现象。国家、地方政府和公有制企事业单位是
当前我国的工程建设领域投资主要来源,建筑市场上最大的买方仍然是国家,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依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各级政府部门。其往往更关注工程项目的重
要性,经常以保证工程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为借口,工程项目的法人大多成为一纸空谈,浓厚的政府色彩在投资体制中还大量存在。
    2、项目管理方与监理方权限重复过多,不利于工程实施。由项目法人自身的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具有从初步设计到项目后评价的全过程项目建设的管理职权,并负责组织工
程建设实施和控制工程建设总体投资、工程的建设工期与工程的建设质量,这与目前实行的监理制的监理公司在项目中的工作职责产生了很大的重复。再加上监理费用、监理
能力、监理的责任心等原因,监理单位成了名义上的建设领域内的公正中介机构,演变为实际上受雇于项目法人,更多是服务建设项目经理,以“业主意志”为转移的附属机
构。违背了国家推行监理制的初衷,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秉公执法”作用产生了一点都没有体现。再者,本来按照建筑法监理单位能够很好的承担起对整个工程进行
全面的监督与管理的职责,但往往建设单位不放心还自行设立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组织,这不仅导致了建设管理机构的膨胀,而且也增加了建设单位管理费,背离了降低建筑产
品成.本的目标的实行监理制的目的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1]何伯森.国际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何伯森,张水波.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李世蓉,邓铁军.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张水波,何伯森.管理承包.中国港湾建设,2002 (5) .
    [5]何伯森,许建涛,张田.国际上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和风险分析.工.程经济,2005(10).
      [6]建设部工程项目管理与咨询考察团关于赴美国、加拿大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与咨询的考察告.建设管理,2005年增刊.
      f7]王宁,张秀东.美国、加拿大工程总承包与工程项目管理方式.世界建筑,2003 (3) .
      [8]丁士钊.国际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土木工程学报,2002.
      [9]何伯森.论我国工程建设咨询业的发展.土木工程学报,2002 (2) .
      [lo」蒋兆祖,刘东国.国际工程咨询.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11〕王雪青.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2]成虎,工程项目管理(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3]王雪青.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14]孙慧.项目成本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5〕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6]徐大图,王雪青等.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
      [17〕王雪青.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8〕黄如宝等.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原理、方法与信息系统.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19]刘晓君.建筑技术经济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0」哈里斯.现代建筑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1]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中国工程咨询协会.风险管理手册.北京中国计划 ,2001.
      [22]姚先成.工程项目管理创新— 5+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与运用.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8.
      [23」孙志强.建筑业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4〕张毅.工程项目建设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5〕张水波等.FIDIC新版合同条件导读与解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6」孙志强.建筑业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提要 4-5
Abstract 5
1 引言 8-12
    1.1 研究背景 8-10
    1.2 本文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 10-12
        1.2.1 选题的意义 10-11
        1.2.2 研究的方法 11-12
2 EPCM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 12-20
    2.1 项目管理定义 12
    2.2 项目管理模式定义 12
    2.3 EPCM的定义及适用性 12-14
        2.3.1 EPCM的定义 12-13
        2.3.2 EPCM管理模式工程项目的适用性 13-14
    2.4 EPCM项目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实施注意事项 14-20
        2.4.1 EPCM项目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14-15
        2.4.2 EPCM项目管理模式的实施注意事项 15-20
            2.4.2.1 项目准备的条件 15
            2.4.2.2 项目启动的条件 15
            2.4.2.3 项目初始阶段的工作 15-16
            2.4.2.4 项目实施阶段管理 16-19
            2.4.2.5 项目竣工后管理 19-20
3 EPCM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6
    3.1 EPCM模式在投资管理应用研究 20-21
    3.2 EPCM模式进度管理应用研究 21-23
        3.2.1 EPCM模式进度管理的想法 21
        3.2.2 EPCM模式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 21
        3.2.3 EPCM模式进度管理的应用 21-23
            3.2.3.1 一级进度计划 22
            3.2.3.2 二级进度计划 22
            3.2.3.3 三级进度计划 22
            3.2.3.4 进度计划的检查 22-23
            3.2.3.5 进度计划的信息 23
            3.2.3.6 进度计划的纠正、预防措施 23
    3.3 EPCM模式信息和文件管理应用研究 23-26
        3.3.1 项目信息管理流程 24
        3.3.2 项目信息管理环节 24
        3.3.3 信息文件的收集整理与报告措施 24
        3.3.4 资料、文件档案资料验收与移交 24-25
        3.3.5 信息报告 25-26
4 EPCM在深超项目中的实践应用 26-38
    4.1 背景介绍 26
    4.2 项目的管理职责 26-27
    4.3 项目的组织机构 27-28
    4.4 深超项目实施管理与传统模式的实施管理分析 28-36
        4.4.1 深超项目前期管理与传统项目前期管理分析 28-31
            4.4.1.1 环境保护评估管理 29-30
            4.4.1.2 立项和消防审批管理 30-31
        4.4.2 深超光电的设计管理与传统设计管理分析 31
        4.4.3 深超光电项目投资管理与传统投资管理分析 31-32
        4.4.4 深超光电项目进度管理与传统实施期进度管理分析 32-35
            4.4.4.1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 32-33
            4.4.4.2 项目综合计划 33
            4.4.4.3 计划书内容 33
            4.4.4.4 承包商的进度管理人员 33
            4.4.4.5 项目进度计划的更新和报告 33
            4.4.4.6 项目进度计划审查 33-34
            4.4.4.7 项目进度计划实施 34
            4.4.4.8 工程进度延误处理办法 34-35
        4.4.5 深超项目回访保修期管理与传统回访保修期管理分析 35-36
    4.5 深超项目安全与环境卫生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 36-38
5 EPCM在中国工程项目管理应用前景 38-41
    5.1 工程项目服务趋势分析 38-39
    5.2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 39
    5.3 EPCM模式在中国的应用发展 39-41
结论 41-42
致谢 42-43
主要参考文献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