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用户参与、知识冲突与新产品开发绩效

论文价格:200元/篇 论文用途:博士毕业论文 Docoto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149666 论文编号:sb2024041617085752191 日期:2024-04-18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博士论文,本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引入知识冲突来阐释组织用户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双刃剑”影响机理,旨在明晰组织用户参与如何通过不同类型的知识冲突进而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相反的影响,为两者间的作用关系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解释。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高度竞争的时代,企业如何提高新产品开发绩效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Bai等,2017)。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企业与组织用户签订契约并合作开发新产品,这表明随着用户需求的动态变化及产品技术要求复杂性不断提高,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模式持续转变和升级,从生产标准化产品以适应用户普适性需求发展到为用户开发多样化定制产品,从封闭式开发模式发展到搜寻潜在用户、全面利用用户根据自身需求为企业提供知识或创新资源的用户参与新产品开发模式(Chang和Taylor,2016)。在当前B2B背景下,企业普遍与组织用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享信息并联合研发关键技术以成功开发新产品,在外部制度保障和企业内部合作机制尚未健全的环境下,探究组织用户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对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并强化其对组织用户的有效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企业新产品开发实践背景和组织用户参与新产品开发研究的理论背景,明晰实践问题与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差距,为研究问题的提出奠定基础。
1.1.1实践背景
为了实现技术与产业双领先,我国企业必须转变新产品开发模式并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在高度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快速变化的B2B背景要求企业与组织用户进行新产品开发合作,以实现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主导市场并领先于竞争对手的目标。具体来说,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数字经济时代来临,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愈加复杂,只有知识才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Grant,1996a)。在开放式、网络化的新产品开发理念下,企业需大力开拓新渠道以获取外部异质性知识资源,因此,组织用户参与成为企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模式之一。在B2B背景下,企业被视为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所有者,他们试图与组织用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组织用户提供订单式定制化新产品,并克服企业的知识资源限制,让组织用户参与新产品开发过程,从而增加新产品开发成功的机会并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然而,尽管组织用户是企业重要的外部知识源之一,但组织用户参与在实践中并不必然带来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提升。特别是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即使用户知识更易搜寻及获取,但只有企业与组织用户间知识资源能有效交互并形成创造性碰撞时,才能真正激发知识共创,因此,企业如何有效转化组织用户参与中输入的异质性知识资源并产生创造性的知识冲突成为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提升的关键。考虑到本研究探讨的是,在B2B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与组织用户建立合作关系使组织用户参与新产品开发活动进行信息共享与联合开发,以及在组织间知识交流和共享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知识冲突的作用机制,因此本研究关注的用户是组织用户。
..................................
1.2问题的提出
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是反映企业创新水平的直接标志。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求企业持续开发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新产品,而企业迅速响应用户需求、在买方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才能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用户参与范式不仅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解开了许多与用户参与相关的管理问题,也引起了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和应用。在B2B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组织用户参与的新产品开发模式,即与组织用户签订合作开发协议后才开始根据组织用户的要求和个性化需求组织研发和生产,并同时与多家企业竞争组织用户订单,因此,企业成功地开发出符合用户要求、成本和开发时间目标的新产品的能力对企业至关重要。许多学者对从开发任务特征、知识管理、冲突等方面对新产品开发进行了研究,然而,组织用户在新产品开发合作伙伴关系中提供的知识资源、市场信息和额外资源都是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但这种潜力如何转化为卓越的新产品开发绩效结果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研究问题,关于组织用户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未达成共识,更是缺少知识冲突在组织用户参与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路径作用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关注了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即组织用户参与如何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双刃剑”影响。现有文献强调了组织用户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但组织用户参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相当大,仅考虑组织用户参与的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都无法全面认识组织用户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复杂的影响关系。因此,本研究探讨的基础问题是,组织用户参与如何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同时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搜索并高效利用外部创新源以实现创新,同时应对定制化新产品技术要求复杂性较高且研发生产过程具有不确定性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用户是企业所能利用的重要外部创新源之一(Hippel,1988),并且用户参与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创新成果,更在于其加速新产品开发过程的潜力(Carbonell等,2009)。以往关于用户参与创新的研究聚焦于用户参与创新的过程、用户参与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模式、用户价值共创、用户参与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解学梅和余佳惠,2021),并且学者们认为用户既包含组织用户,也包含个人用户,往往不对两者进行区分。本研究认为组织用户参与有着不同于个人用户参与的特点和过程,组织用户参与具有参与程度高、需求更加清晰、创新能力强且与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益博弈等特点,并且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更复杂的影响作用,因此,本研究聚焦于组织用户参与。尽管学者们关注了组织用户参与及其绩效影响,但在对用户参与和绩效间的直接效应存在争议的情况下,亟需进一步挖掘组织用户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理及内在作用路径。
...................................
第2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理论基础
本研究旨在探讨组织用户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理以及知识冲突、任务不确定性和组织柔性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和冲突管理理论的梳理,为阐释变量间的作用关系提供理论支持。
2.1.1开放式创新理论
1、开放式创新的产生
随着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企业识别、筛选各种各样的产品创新想法并将其推向市场的方式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范式转变。在过去较长时期内,在技术外溢困难、知识传播迟滞、消费者和供应商等供应链上下游主体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的条件和背景下,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的传统创新范式为封闭式创新,即企业仅依靠企业内部持续的高强度的技术创新活动获得并维持市场竞争优势,并采取严格控制及进一步垄断技术和知识产权的策略(周立群和刘根节,2012)。封闭式创新范式下,企业具有封闭的组织边界,创新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是紧密联系且均集中于企业内部的,并形成“比竞争对手投入更多内部研发资源-获得突破性创新-率先将新产品、新服务或新功能商业化-企业基于现有商业模式获得销售和利润的增加-将利润再投资于进行更多突破性研发”的创新的良性循环(Chesbrough,2003)。然而,随着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外部组织知识创新水平提升、知识开放、知识主体流动性日益增强以及风险投资市场兴起等外部条件的改变,以及企业所面临的用户需求多样化、产品技术要求复杂化、新产品开发及商业化的速度要求提高、创新资源受限等内在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传统封闭式创新的逻辑基础和良性循环条件被打破,封闭式创新模式不再适用,企业产生创新想法、筛选项目并将其商业化的创新范式由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转变。
开放式创新是由学者Chesbrough(2003)率先提出的,其基本假设是“企业之外存在着大量的潜在的有用想法,企业能够并且应该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想法充分结合并高效利用”,其逻辑是建立在丰富的内外部知识资源搜索、获取和使用的基础上,并认为企业的组织边界应是开放、可渗透的,以实现知识资源的内外部双向流动。企业产品创新研究和开发过程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越来越重视来自企业外部的人力、知识、技术等,通过整合内部研究成果和外部潜在想法,筛选出具有价值的创新项目进行开发和商业化。虽然在研发过程中,由于企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组织边界是开放的,因此也会出现部分创新想法从企业渗出的现象,但从总体上看,开放式创新范式使企业适应了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持续获得外部资源并带来竞争优势。综上所述,开放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在人才观念、商业模式、创新战略、经营策略、竞争优势及知识产权等六个方面均与传统的封闭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存在明显差异,如表2.1所示。

博士论文参考
博士论文参考

...................................
2.2用户参与文献综述
本研究通过梳理用户参与领域现有研究成果,归纳学者们对用户参与概念界定以及用户参与维度划分的方式,并梳理用户参与的前因与结果研究,以更为系统地认识用户参与研究领域的现状及进展,基于研究评述以明确用户参与研究的必要性和前沿性,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和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奠定基础。
2.2.1用户参与内涵
1、用户参与内涵及其演化
对用户需求的准确理解和预测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需要专注于满足用户所表达的需求,通常会通过使用传统的市场研究技术,如焦点小组和用户调研等方式,以了解当前产品或服务的使用情况(Slater,2001),但这种方式只能产生小的产品改进,而不是创新思维和突破性新产品。企业需要了解用户需求、技术的影响、竞争和其他环境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知识采取行动以提高竞争力(Slater和Narver,1995),因此,很难只通过调查和访谈来获得、理解并满足用户的潜在需求,即用户真正看重的或需要的、却从未想过直接提出或表达的需求(Matthing等,2004)。为了主动地了解用户以发现潜在需求,企业面临着一种压力,要求它们在新产品或新服务开发计划中与潜在用户进行互动,并从他们那里获得输入(Alam,2002),学者们的注意力转向了专门涉及用户参与问题,强调用户参与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
Von Hippel(1978)的开创性研究发现,大部分成功的工业产品创新项目是源于和响应用户对创新的需求,而不是基于实现创新的技术机会,引起了学者们对用户创新的研究兴趣。Von Hippel(1988)主张与用户一起生成产品概念和测试,基于创新源理论,明确指出用户是重要的创新源之一,他们可以对产品和服务提出新设想或进行改进,并将用户定义为从该创新中直接获益的个人或组织,即个人用户和组织用户。在此基础上,用户创新可定义为,用户对其所使用的产品、工艺的创新,包括为自己的使用目的而提出的新设想和实施首创的设备、工具、材料、工艺等,以及对制造商提供的产品或工艺的改进(吴贵生和谢韡,1996)。
学者们从各种角度阐述了用户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由于先前关于新产品的成功和失败的研究很少考察过程本身以及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对创新结果的影响(Cooper和Kleinschmidt,1986),并且用户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传统角色通常被局限为一个咨询者角色,因此,学者们开始关注用户更加积极地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探究用户参与的动态过程。Martin和Horne(1995)通过定性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新服务开发的整个过程,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创新输入,以及在服务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点上对用户信息的使用,提出用户参与是用户直接地或公开地参与创新全过程的程度,其中也包括直接向公司提供信息。Neale和Corkindale(1998)认为关于用户参与的作用研究有两个关键限制,一是学者们主要考虑用户在需求拉动市场情境下的作用,对供应推动市场形势的关注不足;二是尽管学者们肯定了用户,特别是领先用户,在一种新技术成功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主要研究集中在需求驱动上,对用户参与机制研究不足。
..................................
第3章 理论模型构建 ............................. 95
3.1 变量界定与维度划分 ..................................... 95
3.1.1 组织用户参与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 95
3.1.2 知识冲突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 ............................ 100
第4章 假设提出 ......................... 135
4.1 组织用户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双刃剑”影响 ................... 135
4.1.1 信息提供和新产品开发绩效 ....................... 136
4.1.2 共同开发和新产品开发绩效 ...................... 138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 169
5.1 问卷设计 ............................... 169
5.1.1 问卷设计基本原则 ................................ 169
5.1.2 问卷设计步骤及具体操作 .......................... 170
第6章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6.1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通过小样本预调研进行问卷修正后,本研究使用正式问卷开展大规模调研活动。为确保和展示样本数据的可靠性,本研究详细介绍了样本选取、数据收集过程,以及样本特征分布情况,以支撑后续的实证分析和假设检验。
6.1.1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研究需要明确样本企业和受访对象的选择范围。本研究探讨的是组织用户参与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以组织用户参与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由于企业与组织用户之间知识交流和共享而必然产生的知识冲突为切入口,进一步研究组织用户参与通过不同类型的知识冲突进而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路径和机制。企业和组织用户都是关键的创新主体,都以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为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和最终落脚点是在探究企业如何在与组织用户协同创新合作中通过知识冲突管理实现更高的新产品开发绩效,这就要求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需具备以下特征:企业要与组织用户建立不同程度的合作创新关系,需要与外部组织用户展开紧密合作才能实现新产品开发。综上,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的主体是企业,考虑到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筛选近两年有组织用户参与新产品开发项目的企业作为样本企业。本研究主要向中国企业组织内的管理者进行发放,不限制受访者所属企业的归属地、企业性质和所属行业等。

博士论文怎么写
博士论文怎么写

............................
第7章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用户参与是当前创新领域的热议话题(解学梅和余佳惠,2021),也被广泛应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实践。尽管组织用户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重要影响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姚山季和王永贵,2012),但关于组织用户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学者们尚未形成一致的观点,且组织用户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机制的“黑箱”还没被完全打开。当前关于组织用户参与的消极影响研究较少,更鲜有研究探讨组织用户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双刃剑”效应和影响路径,并通过实证方法进行验证,而这正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和拟解决的问题。目前学者们对组织用户参与的研究局限于基于不同理论视角对组织用户参与所带来的各种积极影响进行丰富探讨,而忽略了组织用户参与在不同情境和实践中也会表现出不利于绩效结果的负面效应以及组织用户参与是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和机制来影响新产品开发过程,从而导致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对用户参与的绩效影响的结论不一致和相互矛盾。相矛盾的研究结论表明组织用户参与和新产品开发绩效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并非简单的正负相关关系。而本研究认为组织用户参与既能为新产品开发带来益处,又会带来负担,并构建了组织用户参与的双刃剑模型,即:通过内容知识冲突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积极路径和通过框架知识冲突降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消极路径。此外,还检验了任务不确定性和组织柔性在路径中的调节作用。
随着冲突在知识主体间合作、知识管理和创新研究中被日益关注,本研究在引入了知识冲突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描绘了当前组织用户参与辩论中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即组织用户参与为何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同时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基本问题,认为知识冲突在解释组织用户参与及其绩效影响的机制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本研究从打开组织用户参与到新产品开发绩效“路径黑箱”的目的出发,对组织用户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的“组织用户参与—知识冲突—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及其作用结果不同的路径机制进行阐释,并运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推导和检验。具体来说,本研究建立在开放式创新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冲突管理理论和相关文献的核心思想和逻辑基础上,通过明晰组织用户参与、知识冲突、任务不确定性、组织柔性和新产品开发绩效这五个核心构念的内涵和范畴,对核心变量进行科学的维度划分,梳理并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该理论模型描述了在组织间合作开发新产品的背景下,通过知识冲突(即内容知识冲突和框架知识冲突)来阐释组织用户参与(即信息提供和共同开发)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框架,并探究任务不确定性和组织柔性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并基于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文献提出对应的研究假设。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