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电子政务是一门新兴起来的技术。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子政务的发展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根据联合国相关的国际组织部门在本世纪初对六十多个国家地区进行的调查,达到百分之九十的国家都在努力的进行着电子政务改革,并将电子政务列为主要发展改革对象。从上世界末开始,联合国的相关组织部门就把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改革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并且最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作为工作的中心,在全世界积极倡导电子政务改革活动。[1]在我国的发展规划——五年规划中,明确的写明了电子政务的条文,《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确定了 “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主张。在我国日后的发展中,应该日益确定电子政务在经济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应将“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的战略方法确立为一项基本兴国朿略。现在,快速进行电子政务网络改革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迫在眉睫的一项重点工作。2009年4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09]988号),提出国家政务外网建设的新目标:力争到2010年底前,基本建成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政务外网;横向要连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各级政务部门,纵向要覆盖中央、省、地(市)、县,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海城市处于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在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支持下,经济迅猛发展,在全国百强县的位置逐年前提,城市人口逐年增多,城镇化发展极其迅速,而政府的行政大厅仍然人满为患,办公的效率已经很难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建设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海城市继续高速发展的必要。
……………
1.2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本论文通过对电子政务基本概念、特点、作用的阐述,总结我国电节畋务发展的实践,分析地方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从海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情况入手,深入研究海城市在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组织管理和系统的最新思想、最先进的信息技术,针对海城市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如认识误区、人才技术匮乏、基础设施较差等因素,提出有建设性和参考价值的电子政务建设方案。本文的篇章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理论综述并给出本论文整理行文构思与篇章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第二章着重介绍了本文讨论的中心概念——电子政务的相关理论,包括电子政务的概念、电子政务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辨析、电子政务的特点以及作用。本部分是理论部分,使用了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是整个论文的理论基础,为后文分析实际问题做了良好铺垫。
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我国整体的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出发,分析了一个总的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概况,然后结合海城市实际情况,分析海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针对第三章中提出的实际问题,结合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经验提出有效的发展措施。本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从理论问题提升到了实际情况,并根据相关经验教训,提出实际可行的管理发展措施。
第四部分,第五章结论部分主要对整个论文所讨论的选题、提出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做出整体概括性总结,是对整个文章的一个结论。
…………
2电子政务相关理论
2.1电子政务
目前电子政务的研究方向呈现多元化,从而对电子政务概念的理解同样具有多元性。从电子技术角度所理解的电子政务,可以把电子政务看作就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符合互联网性能而且还面向公众的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从政府改革角度所认识的电子政务,认为其本质是运用电子信息以及电子通信技术手段,结合行政机关的组织间隔,优化行政组织,高效率地进行行政管理,做到自动化的政府办公,信息化的政务流程,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高效率服务的一个过程。而从管理和服务集成的角度认识的话,电子政务指政府机构通过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将管理和服务在互联网上进行融合,在电子平台上进行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升级,从而减少时间、空间及部门之间分隔所带来的缺陷,并向全社会的公众提供优质、透明、高效且高水平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一词在中国还属于新生事物。理论研究上,电子政务这一问题本身的概念,各方都有着不同的提法。比如“电子政府”、“电子化政府”、“数字政府”、“连线政府”、“网络政府”、"在线政府”、“虚拟政府”等等。甚至在一些看似相近的理论概念之间也常常让人产生困惑和混淆,比如有些人将政府上网、政府信息化、虚拟政府与电子政务当成了一回事,忽视了它们之间存在的根本区别,不是一个范围内的概念。
…………
2.2电子政务的特点
2.2.1电子政务是一种新型的政府行政管理理念
电子政务不是传统的政府政务与电子信息技术的机械合并,也不是用现代的电子信息技术去适应落后的传统政府政务的工作模式,而是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对传统政府政务的工作进行彻底的变革升级。过去几十年中,企业从信息化改革中收获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政府机构信息化的目的与赢利企业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追求利益,而政府是负责公共行政管理的机构,政府的信息化目的是能够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虽然二者有着如此多的不同,但是政府的信息化建设仍然需要向企业信息化过程的经验学习。因为企业所运用的活力、创新能力、凝聚力都是政府部门所缺少的,如果政府能够从企业信息化的历史成功经验中学到东西,将会使自身变得更加富有效率、充满活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电子政务的理念应该是“以企业的精神来改造政府部门”。
…………
3海城市电子政务现状与问题分析........... 15
3.1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15
3.1.1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15
3.1.2国内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16
3.2海城市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17
3.3海城市电子政务存在问题分析 ..........20
4海城市电子政务改进研究..........24
4.1强化政府组织规划水平.......... 24
4.1.1统一标准,详细规划.......... 24
4.1.2领导重视,完善结构.......... 24
4.1.3完善体制,增强管理.......... 25
4.2完善基础条件平台.......... 25
4.3扩充人才队伍 ..........26
4.4提高电子政务资源利用率水平.......... 27
4海城市电子政务改进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政府的电子信息化水平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指标,提升政府信息化的程度也是提升政府核心竞争力,也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但是电子政务信息化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泛,需要解决的困难也很多,要想实现电子化的政务系统,有很多十分困难的事情。根据美国的经验借鉴,美国国内2000年全部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的信息技术工程里,测度了其“预算”、“功能”及“按时完成数量”三大指标,结论是只有40%的信息化项目是完成的,26%的信息化工程项目被撤销。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数据研究中,真正实现电子政务水平的案例实际上是更少的。目前电子政务在我国内陆的改革、发展才刚起步,如何做好工作,借鉴好其他国家地区的成功经验,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
结论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说明电子政务作为政府信息化的重要领域,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随着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并逐渐发挥作用,但是现阶段在体制上和硬件上存在的不足,也给电子政务建设造成了一些阻碍。对于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海城市而言,通过开展电子政务建设,能够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公众满意度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海城市发展电子政务方面,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强化政府组织领导职能。首先,要提高部门领导的认识。其次,要提高政府部门和广大公务员的认识。必须强化电子政务规划的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各部门各自为政、分散建设、标准混乱等问题。为了避免重建设、轻应用的情况出现,应当建立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制度,加强项目审批必须强化技术论证。二是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安全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加强网络管理,推行安全建设。制定并推行信息安全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完善信息安全的测评中心、CA认证中心建设。建立数据灾难备份基础设施,加强应急处理和风险防范能力,将损失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确保政府信息的安全。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