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一)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经济、政治环境、技术领域、社会需求等方面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各国政府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开始了公共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公共管理要想保持旺盛生命力就要满足新时代的新标准——速度、便利、效率、选择、多样性、弹性、参与、人性化以及不断增长的生产力,以使自己变得更具有竞争力、更有活力、更有效益②。我国政府提出了纵深推进电子政务发展,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府部门相继进行规划与实施安排。我国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在整体上提出了政府部门业务信息化覆盖率、电子政务网络覆盖率等量化指标。吉林省气象局在吉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 2015 年建成集约高效、稳定可靠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和业务操作平台,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气象综合管理与服务能力等具体发展目标。吉林省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建设是吉林省气象局实现气象事业“十二五”规划目标的一个基础建设,对经济发展、社会安全和人民生活方面发挥着基础保障作用。从“纸质办公”到“电子办公”,“关门审批”到“关联审批”,“跑窗口跑部门”到“足不出户完成申报”,“现场监察”到“电子监察”,所有这些变化,从表述上看起来很简单,实践中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电子行政审批的出现有着历史必然性和发展必要性。电子政务的建设为电子行政审批提供了发展空间,电子政务的发展必然提高行政体制改革的电子化与网络化程度。电子行政审批在实现气象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需求的吉林省气象现代化建设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二)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状况
电子行政审批系统是电子政务背景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体现,是政务流程再造的信息化形式。从上世纪初开始,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就开始了对电子行政审批的探索与实践,它们在实践中的做法与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开始进行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建设的国家来说非常具有借鉴价值,通过研究当前有关电子行政审批的发展实践与理论成果,具体综述包括以下内容:行政审批作为政府职能之一,是政府行使公共行政权力的最直接表现方式,普遍存在于各国。但是因为政治经济和体制存在差异,各国在行政审批发展方面存在不同。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各国政府将行政审批合理性和规范性的追求作为了政务活动的重要内容。独立监管机构控制时期,公民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申请与核准受到了严格管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由竞争的固有缺陷。此时很多学者和政治家提出过多的审批限制使得市场活动积极性降低、更多的保护了少数集团的利益、与法律初衷相违背,于是设立了信息与管制事务办公室。信息与管制事务办公室时期,大规模的放松管制,规范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流程。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政府关于证券市场股票委托手续费取消的规定是标志性事件。1993 年的《创建经济高效的政府》和《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拉开了电子政务序幕,随后信息高速公路工程,各州政府网站不断建立与完善。
……………
一、气象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一) 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概念
电子行政审批是一种规范化的审批方式,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与技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审批模式创新,适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需要,符合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行政审批制度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政府对市场的有序干预和调控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体现。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干预调控,都需要秉承公平公开的原则,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主体。目前关于行政审批的含义,学者们定义角度不同,没有统一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 年经修改并发布实施,关于行政审批在法律角度给出界定:所谓行政审批,在行政法上称为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许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①。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 2001 年发布《关于贯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五项原则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其在通知中进行了明确界定:“行政审批,是行政审批机关(包括有行政审批权的其他组织)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资质、确认特定民事关系或者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
……………
(二)气象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内容
随着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从国家到地方再到气象部门对行政审批方面都进行了长期规划,明确了近期建设目标。中国气象局根据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部署,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取消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资格认可和下放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使用非气象主管部门提供的气象资料审查、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象活动审批两项行政审批项目。坚持公开透明、便民高效原则,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方式转变,不断丰富和创新行政审批公开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能。坚持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相制约的原则,加强对行政审批权的监督制约,行政审批作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对防雷资质资格审批等事项实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流程优化,绘制风险防控图,准确排查风险,并提出防控措施。吉林省气象局提出加大气象行政审批公开力度,进一步做好行政审批公开工作,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和完善网上审批,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为了确保气象审批统一受理,省局提出要积极进驻当地政府政务公开中心,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统一办理气象审批工作,当地没有统一政务中心的,自行建立气象审批窗口,统一受理行政许可事项。加强对行政审批工作的全称监督检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纪检监察与政策法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以更好实现对行政审批等重要事项的全称监督检查。
…………
二、吉林省气象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多元需求 ....... 37
(一)功能需求 ......... 38
(二)业务需求 ......... 39
(三)平台需求 ......... 41
(四)安全需求 ......... 41
三、吉林省气象局满足电子行政审批系统需求..... 42
(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建设原则 ......... 43
(二)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功能建设策略 ..... 45
(三)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制度建设策略 ..... 61
三、吉林省气象局满足电子行政审批系统需求的相应策略
关于策略,从静态角度看,为了实现目标所制定的若干方案的集合体即为策略,包括了目标确定后对预测情况给出的对应方案和目标实现过程中对新情况给出的更新方案;从动态角度看,策略是实现目标的规划过程。吉林省气象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以向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在电子行政审批系统构建过程中主要从系统功能、所涉及业务和系统运行程序方面提出了功能需求、业务需求、平台需求和安全需求四个具体需求。这四方面需求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与贯通的,全面体现了电子行政审批系统是做什么的。电子行政审批系统怎么做才能够实现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服务的最终目标,这就需要具体规划,满足需求,尤其是技术与管理方面实现需求的不断满足,才能够真正实现电子行政审批系统有序、有效、公开运行。
……………
结论
“十二五”期间是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是传统气象向现代气象转变的重要时期。传统的行政审批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行政环境,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数字化管理不断成熟,电子行政审批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吉林省气象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建设在现代化气象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为履行部门职能提供了新的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服务提供了有效途径,为我省的防雷市场、施放气球综合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有序的,透明度高的操作平台。本文结合国外电子行政审批的实践经验和其他省份气象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建设及应用实践,对吉林省气象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技术策略和制度策略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与探索,主要结论如下: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建设的如何直接反映了部门现代化建设的程度和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在资料收集阶段,通过访问网站、电话咨询、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其他省气象局的电子行政审批建设进行了解,以获得更多有关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资料和实际经验。省政务大厅是我们省对外的窗口,而电子行政审批系统未尝不是一个政府部门对外的窗口,通过对其他省局的网站的访问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东南沿海城市的气象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已经很成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模版。结合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要求,加强吉林省气象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建设,为社会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非常重要。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