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随着世界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是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管理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之一[1]。利用计算机技术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对社会及政府进行管理,不仅是一种新的管理概念,也是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与传统的政务管理方式相比电子政务的管理模式从内部建设向公众化管理转化、从重视管理向服务管理转化。我国约6.6亿的乡村人口分布在全国3.5万个乡镇中。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在实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四化同步’’战略中,农村信息化犹为重要,中央启动了金农二期工作,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推动我国农村信息化试点省建设,釆用信息采集、农村信息数字化、农村远程教育、气象预测、灾害预警等技术发展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4]。其中,电子政务对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完善的农村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通过计算机技术可有效地融合农业资源建立高效、高覆盖面、精准服务的适合中国新型农村发展的乡镇化管理信息网络[5];通过对农业生产资料和产品质量的规范化管理,可促进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的形成,提高农产品质量,规范农村管理监管;通过现代化的天气预测、农业遥感、远程培训等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因此,电子政务将在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
1.2电子政务发展
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最早出现在美国,然后被世界各国政府及研究机构所重视、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电子政务得到了各界的认可,成为一种现代化的政务管理模式。电子政务没有统一的、明确的概念,目前电子政务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广义的电子政务认为电子政务实质上就是把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同时,也适应社会的根本性转变[7]。狭义的电子政务认为电子政务就是各级政府机构的政务处理电子化,主要包括政务电子化、公众服务电子化等,仅仅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的政府管理活动。总体而言,电子政务是利用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电子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电子化的政府机构,将政府及行政机构的信息面向社会、企业、公众等不同的被管理层发布,实现行政管理服务的网络化,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
第2章乡镇电子政务的需求分析
2.1么六桥乡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本课题的乡镇电子政务系统是为么六桥乡及其管辖范围内的13个行政村各级平台设计而开发的管理平台。几年来,天津市东丽区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框架,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普遍性问题。么六桥乡的电子政务建设是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开展起来的。该市农产品丰富,工业格局良好,部分工业产品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但由于该乡特殊的地理位置,阻碍了丰富的农产品和优秀工业产品与销售市场信息沟通,同时,外界的商品信息(含新产品开发、技术信息等)也不能及时反馈到当地企业和农户中。信息沟通问题成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几年来,该乡电子政务建设通过筹备、施工到逐步推广使用几个阶段,已形成一定规模。该乡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决策者现代化政务意识逐步加强。该乡的电子政务设自2002年开始,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就表示了支持的态度。首先,乡政府单独设立了信息中心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和实施全乡的电子政务建设,机构的设置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有效保证。第二,利用高校科研机构技术优势,开发专用电子政务系统。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进而引起教育、文化、人才储备等多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各地在建设电子政务的时候面临着不同的情况,因而电子政务系统的幵发与应用要因地制宜。
…………
2.2电子政务功能需求分析
2.2.1公文管理霈求分析
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么六桥乡下属的行政单位分布较分散,传统的公文收发、提交以现场办公为主,一方面浪费了办事员的时间,另一方面办理周期长。通过建立电子政务平台,可以提供协同办公的网络环境,各种与公文相关的业务可以直接在网络上提交完成,提高了办公效率,也增强了决策制定的可协调性。公文管理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如图2-1所示:
(1)可以提供不同的签收方式,可以批量签收文人,也可以按顺序签收,远距离乡镇可远程签收文件,并能够自动提供回执;
(2)可以提供多样的查询方式,能够按照公文的编号、单位或日期进行査询,用户也可根据自己需求进行多条件式组合查询等;
(3)可按日期、单位、等级对公文进行自动归档,并提供打印编号,与手工存档相一致;
(4)能够实现了拟稿、审核、核稿、签收、会签、批示、电子签名、办理、盖章、退文、退稿、备查、提交归档、公开、打印、送印、方案分发、随机分发、销毁等业务操作。
……………
第3章乡镇电子政务系统详细设计........ 15
3.1设计原则和目标........ 15
3.2系统总体框架 ........16
3.3功能详细设计........ 17
3.4数据库设计 ........30
3.4.1逻辑结构设计........ 30
3.4.2物理结构设计........ 32
3.5安全性设计........ 32
3.6本章小结........ 34
第4章系统测试和实施........ 35
4.1系统的实现 ........35
4.1.1部分功能模块的实现........35
4.1.2部分通用功能的实现 ........46
4.2系统的测试........47
4.3本章小结........ 54
第5章结论........ 55
5.1总结 ........55
5.2工作展望........ 55
第4章系统測试和实施
4.1系统的实现
系统采用Struts+Spring+hibemate三种框架相结合的架构,每一种框架都有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其中,Struts配置文件为struts.xml。其关键代码详见附录。Struts配置文件中,注册了 action中的每一个方法,并说明了每个方法对应返回结果及其对页面。Spring框架和Hibernate框架的配置文件集成一体,为applicationContext.xml。这个Bean为hibernate框架的配置信息,提供了数据库的详细信息及其驱动jar包的信息。applicationContext.xml配置文件也记录了关于数据库表反向生成实体类pojo的配置信息。另外,dao类、Servic类以及action类也在此进行配置。applicationContext.xml配置文件的关键代码详见附录。Struts、Spring 和 Hibernate 则在 web.xml 中进行统一配置。系统中涉及到很多列表的显示,这些列表的显示大部分实现了分页功能。用户可选择上、下页查看列表,也可以输入页数,跳转查看。分页功能是通过新建一个工具类Page,然后利用Page类的属性将查询结果分页来实现的,Page的属性有:pageNO (当前页数),pageSize (每一页显示的记录数),pageCount (总页数),totalCount (总记录数)以及list(要显示的列表)。
……………
结论
么六桥乡农产品丰富,工业基础良好,但受地理位置较偏、信息化发展缓慢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其内外部的信息交流沟通不畅,外部市场的新技术、市场新变化无法马上反馈到当地企业和农户中,造成商机的延误,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根据么六桥乡的行政管理特点,建立适合其发展的么六桥乡乡镇化电子政务系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更好的实现农业和农村的跨越式发展、农业与工作并进发展的发展模式,提高农村管理水平,建立服务农民、服务农民生产的服务理念,最终目标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