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电子商务行业的不断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购物方式之一。电子商务网站作为商品交易的虚拟市场,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场地租金。避免了经销商的层层利润叠加,不用再在各个地区设置销售分店,同时在网络中提供种类繁多的各式商品供企业和消费者选择,消除供应商供应地域的限制,是很好的直销方式。电子商务网站取代了零售商的部分职能,即就是衔接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纽带,根据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直接向供应商提交订单,并且采用第三方物流外包的形式或者自有配送的方式进行商品配送。因此电子商务要将商品销售到全国范围内的客户手中就只需经过一次物流过程。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快递协会数据显示:快递业目前每年以 23%的速度增长,已经 3 倍于 GDP 的增长速度,但仍然赶不上电商每年 50%的增速,物流成为了限制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中国的电子商务不仅仅是点击鼠标的问题,最主要的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将货物以敏捷的方式快速移动的能力。国外的物流配送体系非常完善,全国各地设立了星罗棋布的物流配送网络。只需要将各个配送点用电脑连接起来,就实现了由传统配送向电子商务时代配送的过渡。不同地区的众多网民在点击购物的当天或第二天就能收到所购买的物品。国内物流行业的落后制约着 B2C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企业无法在国内找着能满足其配送要求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了缩短配送时间、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电商企业纷纷转战物流行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或建立物流信息系统为核心竞争力。电子商务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客户服务水平、建设运营成本、运输成本和设施覆盖范围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也就是说配送中心的定位决定着电子商务企业整个配送业务的成本和服务水平。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电子商务配送中心选址以消费者便利为基本点,本文在对电子商务配送中心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配送中心选址与 GIS 的理论综述,指出两者结合的可行性,构建了重心法、最短路径法、P-中值法及 GIS 选址法,最终得出适宜的选址结果。具体论文构架如下:
第一章是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标;GIS 的电子商务配送中心选址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主要介绍电子商务选址和 GIS 相关的基础理论。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点、分类和配送中心选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的选址方法主要是基于 GIS的应用,介绍了 GIS 的相关理论基础和空间分析功能,包括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统计、空间关系、空间关联、空间对比、空间趋势和空间运动等的研究,能够帮助实现选址决策。并分析了 GIS 在选址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
第三章首先介绍国内外电子商务配送中心的现状。其次对基于不同原则目标制约条件下的选址模型分类:连续型选址模型;离散型选址模型;连续与离散相结合的选址模型以及网格选址模型,在求解这些模型时运用到的算法有启发式算法、蚁群路径算法等,并对这些方法做出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单设施选址的重心法应用和多设施选址的 P-中值法应用。
.......
第二章 基于 GIS 的电子商务配送中心选址基础理论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以网络信息为沟通渠道的商业模式,其配送中心的选址是在一定地理区域内选择的一个或多个配送中心的位置,使之能够覆盖多个供应地或者需求地,并能够使某一指标达到最优的过程。电子商务配送中心的选址在需求分布、产品批次和灵活性上具有其特殊性。
2.1 电子商务配送中心选址基础理论
2.1.1 电子商务的定义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人们不再受地域限制,客户以便捷的方式通过网络完成一个较为复杂的交易支付环节。不同组织对电子商务下的定义如表 2.1 所示。

........
2.2 GIS 基础理论
2.2.1 GIS 的定义及特征
2.2.1.1 GIS 的定义
GIS 即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将采集的空间信息数据做运算分析,得出距离、地势、路径、服务区等结果的技术系统,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不同用户群体对 GIS 下的定义如表 2.2 所示。

ArcGIS 由 ArcMap、ArcCatalog、ArcToolbox 三个软件模块组成[1]。ArcMap 是对地理空间数据显示和操作的模块,利用 ArcMap 可以进行数据编辑、空间分析、地图绘制与打印输出等工作;ArcCatalog 是地理空间数据管理模块,利用 ArcCatalog 可以进行元数据和空间数据的浏览、组织、管理;ArcToolbox 是空间数据应用工具集,利用ArcToolbox 可以进行投影转换、数据转换和复杂的空间分析等操作。
.........
第三章 配送中心选址相关方法.....................24
3.1 连续型选址模型.............................24
3.2 离散型选址模型..........................26
3.3 连续与离散相结合的单一物流中心选址模型..............36
3.4 网格选址模型..............................38
3.5 各种选址方法的对比分析..........................40
第四章 配送中心选址需求区域分析......................42
4.1 问题提出...........................42
4.2 分析流程............43
4.3 数据准备与分析.....................44
4.4 电子商务选址需求区域分析.....................47
第五章 基于 GIS 的电子商务配送中心选址
电子商务配送中心的选址是将网络购物的订单需求量进行分析汇总后,根据配送时间最短、配送成本降低的原则,在拟定了单设施或者多设施的选址方案下,确定配送中心的位置及其配送范围,引入 GIS 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各个方案下选址点的迭代变化过程。然后,通过方案成本的比较,确定最终选址点。
5.1 选址思路
电子商务通过网络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全国范围客户的网上订购。因此,从电子商务公司的角度来设置配送中心就要站在全局的立场上,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电子商务配送中心。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建立一级配送中心,将全国需求点聚类到几个区域。分别在这几个区域内建立一至多个配送中心作为一级配送中心。第二步是在每个一级配送中心的配送范围内,根据其覆盖面积和配送能力,在各个省内建立省级和市级配送中心,能够直接将货物递送到客户手中。由于时间有限,本文着重介绍一级配送中心选址的布局规划方法,选择其中的高需求区块作为研究对象.
.........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关系到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传统的电子商务配送中心的选址方法大多数过于主观,所求的的配送中心地址与实际相差甚大。现有对 GIS 的选址应用大部分集中在小的市镇范围内,结合道路、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已有设施等的图层叠加得出适宜选址区域和不适宜选址区域,最后作出评价,在选址范围上存在局限。本文则突破性地利用GIS 进行大区域的全国性选址,使得配送中心的全国性布局得到全面控制和管理。对于提高配送效率、缩短配送时间、节省配送和建设费用等方面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和创新点:
(1)将电子商务配送中心归类到销售型配送中心。其主要目的是贴近消费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品种繁多、批量小、批次多的形式组织配送作业,满足消费者的短时配送要求,快速敏捷。
(2)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并将现有选址模型归为三类,分别为连续型选址模型、离散型选址模型以及连续离散相结合的选址模型,并对各种选址模型在应用上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3)利用 GIS 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区域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了中国的电子商务需求分布特征是以广东省为极核的需求拉动模式,呈现条状等级递减分布的趋势。将需求区域分为很低、较低、一般、较高和很高五类等级。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