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科幻小说伦理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2585 论文编号:sb2022051214501947457 日期:2022-05-2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笔者认为刘慈欣科幻创作的思考和表达影响和激励着新一代的科幻工作者,在前辈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科幻视角创作中国人自己的优秀科幻作品。相信科幻创作者们会在“大刘”的科幻精神的滋养下携手共创中国科幻的美好未来。
一、刘慈欣科幻小说科幻伦理特征的成因
(一)童年经验中的好奇与想象连结科学的启蒙
童庆炳等人认为,童年经验指的是“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①。人的一生都脱离不了童年时期的经历带来的影响,这并不仅是因为在童年时期人会完成大部分的基础知识积累,对后续的知识接收起到铺垫的作用,更因为童年时期的经历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和三观形成,对个人的思维、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从大多数作家的创作经历可以看出,他们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受到童年经历的影响,特别是童年时期印象深刻的人、牢记于心的事或者烂熟于心的场景都会反复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甚至成为自己的一大特色,比如提起苏童,我们就会想到他笔下的香椿树街。仔细阅读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笔者发现童年经验对其科幻创作及伦理观的形成也有重大影响。
刘慈欣出生于 1963 年的北京,父亲是煤炭设计院的一名干部,母亲是一名复员军人。如果不是由于三岁时全家因为父亲的“历史原因”被下放到山西阳泉的一家煤矿,他应该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考虑到矿上环境不安全,父母把他送回老家河南罗山县生活。山区的环境与从前生活的北京大不相同,这无疑培养了刘慈欣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了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他曾回忆道:“我小时候生活在太行山区,那时远方的山脊线在我眼中曾经是很奇妙的东西。看着那条以空旷的天空为背景的山脊,我总是好奇山的那边还有什么东西,渐渐地开始想象山那边有一个很神奇的世界。”①在幼年的刘慈欣看来,生活着的小小村庄便是整个世界,远处可以眺望到的山脊线就是这个世界的边界,童年时期的刘慈欣想象着山外世界,成年后的刘慈欣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后开始想象宇宙和未来,这份好奇心与想象力被刘慈欣保留了下来,成为了其科幻创作的原动力,刘慈欣认为“是童年时代的人类,面对广漠深邃的宇宙所产生的好奇和恐惧,以及探索的冲动”②才是科幻要呈现的内容。

文学论文怎么写
文学论文怎么写

..........................
(二)“硬科幻”的精神指导
刘慈欣认为“科幻真正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与科学的联系,否则就属于传统幻想文学,并没有科幻小说的基本特征和意义了。”,正是因为在创作时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他一直被网友称作“中国硬科幻第一人”。“硬科幻”是一种与“软科幻”相对应的科幻小说类型,王晋康曾在《漫谈核心科幻》一文中发表对硬科幻的看法:“作品浸泡在科学精神与科学理性之中,借用美国著名的科幻编辑兼科幻评论家坎贝尔的话说,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描写超现实情节’”③在笔者理解,属于“硬科幻”的科幻作品是以科学精神作为创作基础的,首先内容必然要遵从科学的严谨性,也就是说要在不违背现有科学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想象和发挥;其次,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借助科幻所特有的想象权利进行自由的设置和巧妙的构思以提高阅读的审美体验;最后还应该在保证作品本身文学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科技理性的输出,以激发读者的理性思考。
在科幻小说到底应该偏向科学性还是注重文学性的争论上,刘慈欣认为科幻小说虽然是一种文学体裁,本质功能不是科普,但科幻小说的创作仍然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要素的。科学的进步可以为科幻小说的创作提供新的思路与灵感,科幻小说又可以跳脱出现有科学的限制大胆想象未来,进而为科学的发展路径做出预设,甚至以文学的视角审视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可能影响。科幻作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科幻作品是既能展现科技成就又要辅以人文哲思的文学种类,因此在作品创作时应该注意引导读者进行理性思辨进而拥有自己的科技观。阅读科幻作品,秉持科学精神保持理性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与奇幻、魔幻、仙侠等小说类型的阅读就无异了,科幻作品也就失去了其因为科技而带来的震撼与美感。刘慈欣的科幻作品中,既饱含对科学真理的坚持,也蕴含着对科学发展的理性思辨,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发展对人性善恶的拷问,基因工程引发的人类伦理问题,极端科技对未来社会的影响等,这些深刻而独到的思考都是基于现有科学进行的。刘慈欣在创作过程中秉持科学的严谨性与创造性的同时也坚持科学的简洁准确,他将复杂的科学原理揉碎重组整合进故事情节,在符合科学正确的前提下推进故事的情节发展,真正做到了,“它能够存活于现代科学体系之中,符合公认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逻辑方法,不会被现代科学所证伪,但不能保证它能被证实。”
...................................
二、刘慈欣科幻伦理的思考维度
(一)基于生命伦理对科技万能的批判
刘慈欣在其作品中,对科技的发展给予了冷静的观察后提出了对科技万能的批判和科技无节制发展下人的境况的忧思:先进的科学技术得到大力发展,渗透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毫无疑问,这对人类本身也会造成影响。在技术的作用下,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站在了对立的两端,技术门槛逐渐模糊伦理接线,人与“非人”的伦理认同出现偏差和断层,此处的“非人”在刘慈欣的笔下有两种人物状态:一是被基因技术直接作用,在遗传编码上同自然人由于非自然规律出现偏差的“改良人”;二是其本身与正常人类无异,但高科技的加持及外部环境的改变使之精神世界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新人类”。
前者以《天使时代》中的卡多为代表。卡多的出场是带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他赤裸着上身,肌肉饱满,皮肤光亮,浓密卷发下的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他用强健而轻快的步伐走进会议大厅”,在平均寿命只有 40 多岁的桑比亚,卡多与人们观念中面黄肌瘦的小孩大相径庭。他有礼貌——见到大家首先问好;性格开朗且懂得感恩——吃到无污染更美味的树叶高兴地与伊塔博士分享心中的喜悦并表示感谢。他看起来与正常孩子无异,如果不知道他是基因编辑的产物的话。伊塔博士借由他向生物安理会与会人员介绍了他在 15 年前利用“生命 BASIC”的编码对 21043 个受精卵进行基因改造,使他们具有消化绿植的能力,解决了桑比亚本土资源匮乏的问题。
................................
(二)基于科技伦理对乌托邦的反向构想
从事科幻研究的吴岩教授认为“科幻文学是科学和未来双重入侵现实的叙事性文学作品”。“科学”和“未来”这两种充满想象和未知的元素为科幻作家提供了拥有无限可能的想象空间。乌托邦的建构是科幻小说常用的叙事手段,科幻作者或是畅想一个由科技发展带来美好未来的新世界,或是假设无节制的科技破坏了社会秩序导致的黑暗未来。无论哪种都是科幻作家对科技发展的关切和对科技伦理的思考。例如,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神秘世界的人》中描绘了一个完美的理想乌托邦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科技与人文完美的融合,科技发展成为推动思想进步、社会和谐的不竭动力,与英国资本主义背景下被技术压迫的社会形态对比进而提出自己构想中的理想社会;而阿瑟·克拉克在《童年的终结》中则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图景,地球文明在外星文明的“帮助”下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但这份繁荣只是表象,真实的情况是人类对外星文明的过度依赖使自己丧失了基础的研究能力,而当人类进化出具有新能力的下一代时,外星文明则将具有新能力的下一代接走,立刻抛弃现在的人类,于是泡沫一般的繁荣终逃不过破碎的命运,人类文明被彻底摧毁。可以说,科幻文学在描写乌托邦这一文学主题时是拥有自身独特的表现力的,科幻作品可以借助技术与人文的相互作用来展现一个假想的乌托邦或反乌托邦,进而表达对科技发展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迫切忧虑。
刘慈欣在科幻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没有遵循科技繁荣推动社会进步的常规模式,而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反省,大胆假设科技的发展并不一定为社会文明完全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可能是对当前社会秩序和伦理观念的巨大冲击。在这种假设下创作出的科幻作品中,科学技术成为解构乌托邦的有力工具,这是刘慈欣期望呈现出的对科技反向思考的体现,也是他区别于其他科幻创作者的地方。小说《镜子》是刘慈欣伦理反思意味比较浓厚的科幻作品,通过描写科技发展至极致预言阶段导致人类社会停滞不前直至文明消亡来体现其对于科技的反思并引发人们对于科技伦理的思索。

文学论文参考
文学论文参考

............................
三、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伦理具现................................. 23
(一)末日背景下的生存与道德............................... 23
(二)“人类异化”引发的“道德异化”............................. 25
(三)中国特色的家国情怀传递出人类文明............................... 27
四、刘慈欣科幻小说伦理研究的现实观照.................................. 29
(一)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的冲突.......................... 29
(二)刘慈欣科幻书写的价值体现..................................... 30
结语.................................33
四、刘慈欣科幻小说伦理研究的现实观照

(一)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的冲突
善于进行科技伦理思辨是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特色所在。表面上看,他描写的是未来场景,写作对象也是例如“人类经过基因编辑长出翅膀自由飞翔”、“人类经过基因工程的改造缩小至 10 微米”等目前看来不会发生的事情,但是这些场景的理论基础是真实可行的科研成果,有些甚至已经进行实践,由此产生的伦理困境经过几代人的思考也没有结果。从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人们对科学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就存在巨大的争议,2018 年 11 月 26 日免疫艾滋病婴儿的诞生更是轰动全世界,在这一天,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的副教授贺建奎宣称经过基因编辑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的双胞胎在中国诞生,为技术突破鼓掌的喝彩声还没有持续多久,就出现了 122 名专家联名谴责这一闹剧的态度转变,随着生物学与医学的深入发展,人类基因组的秘密被逐渐破译,改变人类遗传规律的趋势与传统意义上的伦理道德相矛盾,这种曾经只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矛盾正在一步步逼近我们的现实生活。
事实上,从这些年的科研方向以及科研成果来看,对科技伦理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形成书面约束已迫在眉睫,但从国内对于此问题的研究现状来看,是非常不充分甚至可以说是稀缺的。从科技工作者出发,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从事科学研究,并不具备社会伦理约束的相关知识,且他们认为对科技进行伦理约束不属于自身的工作范围。法律层面虽有 1995 年出台的《临床药理基地管理指导原则》,但实际操作与方针式的宏观指导是不同的,缺乏严格统一的审查标准让工作难以顺利展开。科技伦理的冲突最早现于医学界,针对科技伦理进行管控的法律也是为医学界出台,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初的文件内容显然已不足以覆盖现今所需要面临的问题,审查的对象定义模糊,审查范围不全或有重叠,种种问题都表明伦理体系的建设并没有跟上科学发展的脚步。
...............................
结语
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中国新生代科幻已砥砺前行 20 余年。作为广大科幻爱好者喜爱的“大”,刘慈欣对“硬科幻”的偏好以及作品中的现实意识和人文关怀值得被关注。笔者通过结合刘慈欣童年经验保留下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创作实践中对“硬科幻”的坚持以及作品中传递出的对于人与科技关系的思索等方面,探究刘慈欣科技伦理思维模式的形成,并将刘慈欣不同时期的小说创作结合考察,以期对其作品中的科幻伦理观形成整理认知,在此基础上从三个维度解读其科幻伦理观的宏观构建:基于生命伦理对科技万能的批判、基于科技伦理对乌托邦的反向构想以及环境伦理学下对生态整体主义的思考。在搭建好探究科幻伦理的语境后,就“末日背景下的生存与道德”、“‘人类异化’引发的‘道德异化’”与“中国特色的家国情怀传递人类文明”三个伦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探讨,从微观层面假想世界末日的极端情况下社会性质变化,思考了人类与“类人”的伦理冲突,以家国情怀传递了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展现出理性的科学思维与感性的道德关怀。这种对科幻伦理问题的深入思考反映的是刘慈欣对待科学的理性思辨和准确表达自身思考的文学素养:因在精神上信仰科学的神圣而甘守清贫生活不畏精神压力的科研者体现了科学的主体地位,在科学背景下想象科技与道德的矛盾形成伦理困境并把握一个较好的叙事节奏,让读者在缜密的科学逻辑和质朴的语言表达中形成自身对科幻伦理的思考。20 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刘慈欣时刻不忘最初进行科幻创作时传播道义的热忱初心,秉持着以科学为基础的创作精神笔耕不息,从他的创作经历可以窥探出科幻作家群体创作境况的一隅。作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他的作品呈现出的深刻思考既对某些科研工作的可行性有规范指导作用,又在科幻文学史的高度上建构出重视科学的创作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纳入书写内容更是彰显出浓郁的文化自信,可以说,刘慈欣对在中国科幻的发展与完善的道路上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城乡关系视野下的周瑄璞小说论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