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献综述
通过电脑检索 2000 年至 2010 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期刊和相关书籍资料,共检索出研究女子足球运动的文章 341 篇。在这其中,以红、黄牌为主题进行检索的搜索到 7 篇相关文章,仅占检索主题为女足的相关文献总数的 2.1%。这些文献资料的研究方向大多是对判罚红、黄牌的时间、地点、犯规性质等进行研究。这些文章从不同的方向对红、黄牌在比赛中的运用和相关数据等进行了分析。文章《对第 5 届女足世界杯决赛阶段女球员犯规特征的分析研究》是林金标分析第五届女足世界杯犯规特征得出的结论:与男足球员一样,女足球员的犯规也体现出较强的战术性,犯规动作也在向更隐蔽、更有效的职业化方向发展。第 5 届女足世界杯被出示黄牌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黄牌警告以破坏进攻为主,女球员被警告的区域在向中场集中。第 5 届女足世界杯决赛阶段女球员在不同比分背景下的犯规、黄牌、越位次数均呈现出比分平局时犯规、黄牌、越位次数最多,随着比分差距的扩大则出现逐渐减少的特征,不同比分背景下呈现落后方犯规次数与领先方相近,黄牌警告比领先方多,越位比领先方少的特征。
安宇在《世界高水平足球比赛中男、女球员犯规特征研究》中指出,女足球员在小组赛阶段与淘汰赛阶段的场均犯规次数和场均得到黄牌数量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女球员得到红黄牌的数量上半时比赛明显少于下半时。下半时比赛前 15min 时间段是女球员得到黄牌数量最多的时间段。女球员犯规和得到黄牌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场,女球员后场犯规次数少于前场,而女球员得到红、黄牌的数量上,后场要多于前场。女足前卫球员的犯规次数和得到黄牌数量最多,其次是后卫球员,前锋球员最少。女足球员因“犯有非体育行为”得到黄牌数量最多,其中抢截对方球员时,由于铲球动作的不合理容易伤及对方球员或破坏对方明显进攻机会被裁判员出示黄牌数量最多。女球员得到红牌性质上看,女足球员由于“在同一场比赛中得到第二次警告”被裁判员出示红牌。[2]各篇作者分别从不同的层次对前两届女足世界杯比赛中红、黄牌出现的数量;红、黄牌出现的时间;被判罚红、黄牌的犯规地点;被判罚红、黄牌的球员位置等方面做出了分析和统计,对找出红、黄牌在比赛中的规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不过,文章的篇幅,以及时效性等因素对各位研究者有不小的影响,导致各位研究者不能更全面、更细致的掌握女足世界杯比赛中红、黄牌的规律,但是各位前辈的理论观点和相关文献是本课题在数据采集和分析研究的重要参考。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第六届女足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裁判员判罚的全部 63 张黄牌,以及 4 张红牌为研究对象。第六届女足世界杯比赛于 2011 年 6 月 26 日至 7 月 17 日在德国举行,共有来自世界六大洲的 16 个国家的女子足球队参加四年一次的女足盛事。自第三届女足世界杯扩军由 12 支球队增加到 16 支队伍以来,历届女足世界杯都采用分组单循环赛加交叉淘汰赛的赛制。来自世界各地的 16 支球队分为 4 个小组,每个小组 4 支球队,第一阶段为小组单循环比赛,胜一场得 3 分、平一场得 1 分、负一场得 0 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前,四个小组的前两名出线,共 8 支球队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比赛采用交叉淘汰赛制,直至角逐出最后的冠军。与同样 16 支队伍参加的欧洲杯比赛不同的是,女足世界杯比赛还要进行三、四名决赛,总共 32 场比赛。由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选派担任本届女足世界杯比赛裁判工作的裁判员,2011 年在册的国际级裁判员和国际级助理裁判员,她们来自国际足联各个会员国。她们根据最新的足球规则精神,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判罚犯规,出示红黄牌来处罚严重犯规、暴力行为、非体育行为等,引导比赛的顺利进行。
……………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 2000 年—2010 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期刊和相关书籍资料,多次访问国际足联官方网站,查阅有关比赛技战术统计方面的期刊和书籍,了解当前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动态,对涉及的研究内容进行收集、分类和整理,为本课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2.2 调查法
根据本次研究的需要,全面、准确和客观反映本研究的实效性,在确定统计指标之前,通过调查法向国内多位从事足球工作和研究的专家学者征求了意见,为本研究的统计指标确定奠定了基础。在访问的专家中为全国各级足球联赛裁判监督的一人,青少年联赛裁判长 3 人。
2.2.3 观察法
对第六届女足世界杯全部 32 场比赛中出现的红、黄牌判罚的具体情况进行反复观察,将所需指标记录在统计表中,并进行分类整理。
2.2.4 数理统计法
在电脑中运用 Excel2007 软件对问卷中所需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为本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9
3.1 第六届女足世界杯裁判员判罚黄牌的特征 ....9
3.1.1 裁判员判罚黄牌次数.......9
3.1.2 裁判员判罚黄牌时间分析.......11
3.1.3 裁判员判罚黄牌场区分析.......13
3.1.4 不同位置球员得到黄牌特征分析......16
3.1.5 判罚黄牌的犯规性质特征分析........17
3.1.6 黄牌的即时影响和延时影响......19
3.2 比赛中判罚第一张黄牌的特征分析 ....20
3.2.1 每场比赛判罚第一张黄牌判罚时间特征分析.......21
3.2.2 判罚第一张黄牌区域特征分析....21
3.2.3 判罚第一张黄牌球员位置特征分析.....22
3.2.4 判罚第一张黄牌的犯规性质特征分析.......22
3.3 第六届女足世界杯两阶段比赛黄牌特征.......23
3.3.1 两阶段比赛判罚黄牌数量对比分析.....23
3.3.2 两阶段比赛判罚黄牌时间对比分析.....24
3.3.3 两阶段比赛判罚黄牌区域对比分析.....24
3.3.4 两阶段比赛不同位置球员得到黄牌对比分析.......25
3.3.5 两阶段比赛导致黄牌犯规性质对比分析......25
3.4 第六届女足世界杯判罚红牌总体情况分析 ....26
3.4.1 裁判员判罚红牌的特征分析......26
3.4.2 红牌的即时影响与延时影响......27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第六届女足世界杯裁判员判罚黄牌的特征
2011 年第六届女足世界杯的全部 32 场比赛,裁判员判罚黄牌共计 63 张,平均每场比赛出示黄牌 1.97 张。是近四届女足世界杯足球比赛裁判员出示黄牌次数最少的,2003 年第四届女足世界杯比赛出示黄牌的数量与本届杯赛相差无几。出示黄牌数量最多的是 2007 年在中国举办的第 5 届女足世界杯,共计出示黄牌 80 张,平均每场比赛出示黄牌 2.5 张。2003 年第三届女足世界杯比赛的黄牌数量比第五届少三张,说明第三届和第五届的女足世界杯比赛对抗激烈、女球员身体接触多,拼抢凶狠。从录像的观察来看比赛的观赏程度丝毫没有降低,攻守转换速度,对抗程度甚至要好于往届比赛。这从一个侧面充分展示了国际足联倡导的美丽足球的精神,球迷们并不愿意看到红黄牌满天飞,球员频频受伤倒地,哨声频繁中断的肮脏比赛。(详见表 3.1)
……………
结论
通过对本届女足世界杯判罚红黄牌的相关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基本符合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
1 本届女足世界杯裁判员共判罚 63 张黄牌和 4 张红牌,每场比赛平均判罚 1.97 张黄牌,是全部六届女足世界杯判罚黄牌总数最少的。
2 本届女足世界杯黄牌数最多的时间段是比赛的最后 15 分钟,这是与以往几届世界杯不同的地方。上半时三个时段黄牌判罚次数均低于下半场。第一张黄牌出示的时间分布比较广,但大都在比赛的前 75 分钟。红牌全部出现在比赛下半时。
3 红黄牌的判罚区域遍布球场各个区域,其中中场被判罚黄牌的次数最多,中路多于边路。红牌全部在后场的中路罚球区内外。场上前卫球员被判罚黄牌最多,中后卫和守门员被判罚红牌较多。
4 判罚黄牌的犯规性质,绝大多数是非体育行为和以语言或行动表示不满。以鲁莽的方式进行比赛是被判罚黄牌最多的。
5 淘汰赛的黄牌场均数在各项特征中大多高于小组赛。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