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管理论文,本文聚焦于ZS银行作为样本,对商业银行实施的家族信托业务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显示,根据ZS银行已有模式的全面化和多样化,基本可以推定商业银行在提供家族信托服务方面的业务模式基本构建完毕。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加速积累,高净值客户群体对资产配置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与精细化。家族信托作为一种先进的财富管理工具,逐渐进入高净值人士的视野,如何能够将高净值人士复杂多变的需求如何通过家族信托实现,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关于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做如下分析:
(1)高净值客户的需求变化明显,呈现多元化
中国高净值和超高净值人群数量不断攀升,己成为带动亚太区乃至全球财富增长的有力引擎。根据2023年9月招商银行发布《202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316万人,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3183万人民币, 2020-2022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0%。2020年,中国上榜福布斯十亿美元富豪人数达491人,财富净值总额达1.57万亿美元(约11万亿元人民币),十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8%和10.8%。该报告同时对高净值人群的主观想法进行调研,调研显示,在受访的高净值人群中,企业家对于传承的需求排在第一位,占比高71%的企业家开始关注传承问题。
高净值人群的结构也在发生显著变化,年轻一代企业家、科技新贵以及职业经理人等新兴力量崛起,他们对财富管理的理解更为国际化、现代化,对家族信托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更高。对于家族信托中涉及的家庭权益保护、子女教育规划等方面的需求也将更为突出。高净值人士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另外,随着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高净值人士对慈善、员工股权激励等的需求也在增长,期望通过家族信托实现家族精神和财富的双重传承。
管理论文怎么写
...........................
1.2思路与内容
1.2.1研究思路
本文共分为六章,遵循“提出问题——理论分析——细分领域研究——总结”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基于私人银行客户需求变化、传承需求明显等背景提出问题,通过定义和立法、司法对于家族信托定义的认可,树立家族信托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其次,从ZS银行已经开展的家族信托案例和目前落地的模式,基于不同业务场景进行模式比较分析,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下一步业务模式创新的重点。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合理化建议,对未来发给予展望,希望国家在家族信托的信托登记制度和税务制度方面不断完善,同时希望建立以信托公司为主导地位的多渠道合作模式,围绕高净值人士的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开展更多的家族信托模式创新发展。进而推动整个行业不断发展壮大。
1.2.2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部分,提出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对于家族信托模式研究的背景,主要是由于高净值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变化明显、代际传承期间激增的业务需求和目前已经具备的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持等已经具备大力发展的基础,主要是从以上三个角度来论证家族信托研究的必要性。其次,介绍文章对于家族信托研究的论证方法和思路。最后,对于文章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1.本文分析和展示的家族信托业务模式较为全面,提供给金融机构作为业务发展的范本,有代表性,更加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2.本文所运用的模式和案例全部来源于真实的运用场景,真实的展示了高净值人士的所思所虑,能够为公众懂得信托、擅用信托提供帮助。3.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不同场景中家族信托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下一步家族信托业务创新发展的方向。同时文章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家族信托业务涉及客户隐私,所以对于更多数据性质的内容无法展示,只能以定性的内容进行分析,定量的分析内容较少。
....................
第2章 家族信托理论研究
2.1家族信托定义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的相关条文规定,“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自然人委托,或者接受单一自然人及其亲属共同委托,以家庭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19]。从定义来看,家族信托体现的是委托关系,而非代理关系。在这个关系中,委托人需要将名下合法有效的财产委托于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将以自己的名义,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转移和处分的行为,以实现家族财富的规划和传承。也就是说,家族信托其实是一种制度安排,而非单一投资产品。家族信托一旦成立,法律就赋与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它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账户,不仅独立于委托人的个人财产,更是独立于受托人,受益人任何一方的自有财产。主要的设立目的包括资产保护、资产传承、家族及其企业治理、子女教育、公益慈善等服务,客户在财富管理中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在信托中都可以得到满足。
.......................
2.2家族信托基础理论
2.2.1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经济学中的理论,起源于专业化的存在,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之上,该理论早期主要研究利益冲突及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有效鼓励,防范道德风险的最优契约问题[20]。家族信托的本质就是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将自身拥有合法的财产托付给受托人,从而实现财产的所有权和受益权相分离。受托人基于为受益人权益最大化为前提,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对于该项理论的研究,为后续家族信托不同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委托代理理论也使家族信托在隔离方面有了最重要的功能。
2.2.2生命周期投资理论
生命周期投资理论,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年由Modigliani等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生命周期投资理论已经成为研究个人及家庭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财富安排和风险管理的重要理论[21]。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的金融工具在财富传承中的作用不同。本文运用该项理论,详细分析在财富传承中,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中的高净值人士,基于所面临的风险等多方面不同的情况,如何选择家族信托业务模式以达到财富传承和家庭风险管理的最优解。
......................
第3章 ZS银行家族信托业务发展现状 ........................ 17
3.1 业务井喷式发展,成为头部机构 ........................ 17
3.1.1 业务规模逐年增长 ...................................... 17
3.1.2 客户覆盖率提升明显 .............................. 17
第4章 ZS银行家族信托业务模式及案例分析 ........................ 21
4.1 现金类家族信托 .............................. 21
4.1.1 以现金交付的家族信托模式介绍 ................... 21
4.1.2 该模式在隔离场景的运用 ........................ 21
第5章 基于不同场景的业务模式比较 ........................... 27
5.1 家风传承场景 ....................................... 27
5.1.1 场景分析 ...................................... 27
5.1.2 现有模式的应用对比 .......................... 27
第5章 基于不同场景的业务模式比较
5.1家风传承场景
5.1.1场景分析
自古就有家规、家训,所以从古到今,我们国人对于家族精神的传承的重视度就远高于对于财富的传承。比如清朝的曾国藩,他的家书激励和改变着世代曾家人,时至今日,曾家还是依然很兴旺。再比如全球知名的洛克菲勒家族,据说其传承信条就有十条,其中一条说:“我相信每一种权利皆包含一种责任;每一个机会皆包含一个义务;每一次拥抱皆包含一份职责。”可以见得,不管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家族精神传承都相当之重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个体开始认识到,相比物质财富,精神遗产的传承显得更为关键。根据建信信托和胡润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20中国家族财富可持续发展报告》,在对超高净值人群的调查中,有80%的受访者将“家风”视为家族财富的核心要素。由于每个人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和家庭环境各异,他们希望留给后代的价值观和理念也各不相同,因而不存在一套适用于所有家族的统一家规、家训或家风。在设计家族精神传承的模式时,建议不要将过多内容纳入其中。如果内容过多,反而会失去焦点。相反,应该精选那些与家族特点相符且对于创富一代具有特别意义的几项原则,加以突出强调,这样的传承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管理论文参考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6.1.1国内家族信托业务模式基本构建完毕
本文聚焦于ZS银行作为样本,对商业银行实施的家族信托业务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显示,根据ZS银行已有模式的全面化和多样化,基本可以推定商业银行在提供家族信托服务方面的业务模式基本构建完毕。不同模式很好地契合了高净值客户在财富传承、资产隔离、养老规划及防范婚姻风险等方面的关键需求。经过对家族信托在各种应用背景下的细致剖析,可以确认我国商业银行在家族信托领域的模式设计已经相对成熟,足以应对大多数中高净值客户群体的需求。此外,包括现金信托、人寿保险信托、慈善信托和养老信托在内的多种信托产品也已经获得了广泛应用。文章指出,为了确保家族信托业务的健康和稳定发展,商业银行在推广家族信托时必须紧扣高净值客户的实际需求,坚持信托业务的核心价值,致力于为家族财富管理提供更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
6.1.2高净值人群对家族信托的运用趋向综合化
针对高净值人群对信托制度存在的误解和对家族信托认知的欠缺,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不同模式之间运用过程的对比,旨在帮助高净值人群更深刻地理解信托的优势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必要性。分析表明,鉴于高净值人群需求的多样性,选择家族信托模式时,需进行综合考量和顶层设计。在某些情况下,结合使用现金信托与人寿保险信托、或现金信托与慈善信托等多元化的信托组合,才能更全面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商业银行努力构建一站式的综合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满足高净值客户的期望,并增强他们对家族信托的信任。同时,指导高净值客户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家族信托模式,一同开启财富传承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