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1.1.1 问题的提出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赋予新的课程观,并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高中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高中音乐课程已被纳入高中生必修课内容,以学分形式在学生的总体评价中呈现。每位学生需在该阶段修满 3个学分。音乐课的开展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往往以讲授知识点或分析音乐作品的形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通过他人的感受替代自身体验、以间接经验替代直接经验的教学形式让音乐丧失了自身的艺术魅力,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如何形成更加理想的课堂以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1.1.2 研究的意义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人才培养活动,这种活动是由一个个功能不同、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需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活动基本环节的划分以及教学活动中教学手段的选取,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需要以特定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为指导。核心问题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改变了传统的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自主解决核心问题的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牵动核心问题这条网纲,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新课改理念出发,核心问题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新途径。因此笔者尝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以改变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自主探究合作,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建立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中的实施程序,并将此程序应用于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实践中。通过实验修正和完善该程序,以寻找更有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模式,进而为各学科教师教学提供新思路。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验证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而为更多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伴随着 2000 年我国的小学、初中和部分省市的高中的新课程实施,问题教学又有了新的研究和发展,“基于问题解决建构知识”、“基于问题的抛锚式教学” 、“基于缄默知识的核心问题教学”,各学科关于问题教学的论述较多。“问题教学法”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当代教学论的重要议题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和顺应时代潮流,焕发出新的活力。“问题教学法”也是各学科一线老师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比较认可和较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作为四川省课改样板校,在近十年的教育教学研究中,提出核心问题教学模式。以核心问题为载体, 通过体验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通过检索发现,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已在数学、语文、地理、政治等高考科目中展开相关课堂实践研究。在音乐学科中,尚无实践研究先例。经过相关数据统计,目前针对核心问题教学研究的文献有 366 条,其中针对音乐学科的研究文献 5 条,且均为期刊。未检索出国外针对核心问题教学的研究资料。因此,针对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应用研究有了更大的研究价值。
1.2.2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音乐鉴赏课现状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是省级重点示范高中。在校学生,均按照课标要求,开设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由于该阶段学生正面临高考这一严峻的挑战,整个高中阶段,学生们都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在高考科目的备战中。即便是隔周一次的音乐课程,课堂时间也被大部分学生用于完成高考学科的作业任务。因此,真正参与课堂的学生少之又少。课堂状态往往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们在下面埋头苦干。一方面,学业的压力让学生们无暇顾及音乐课堂中老师的讲授,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配以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相对乏味的作品,让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在课堂中收获甚少,老师在教学中成就感极弱。往往一学年的课程如过眼云烟般结束。要想更好的抓住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与注意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
2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应用的相关理论探究
2.1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理论基础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问题教学法”,是问题教学法的拓展和深化。这种教学模式突出问题的重要性,课堂上的知识点通过多个问题进行引导和呈现,学生活动的主体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例如,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核心问题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提前设计问题,将问题依照逻辑关系进行布局,学生会一点点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问题,最终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这一思想认为,学习是建构的过程,依照原有的知识,进行完善和补充,并生成新知识。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想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主体,就务必要求课堂中有吸引学生的问题做引导。这一问题应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并且有相应的关联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进一步转变为学习的驱动力。
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在上课前,围绕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有一定挑战性的核心问题。在提出核心问题的过程中,营造问题情境,学生在核心问题的牵引下,积极展开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解决核心问题,分享思维过程,再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生成本堂课的新知识。
综上所述,核心问题教学模式正是建立在问题教学法和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
2.2 什么是核心问题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在学生学习新知识前,提出一个学科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进入解决问题的情境中,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采取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度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进行思维引导,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补充,师生共同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反思总结,再次巩固。最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为方便起见,将这样的问题或者任务一律统称为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就是在核心问题引导下的规范教学过程。

表 4.2 实验班课堂检测数据统计表(以各等级所占百分比呈现)
3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程序.......................................6
3.1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目标的设计...............................6
3.2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核心问题的设计……………..........7
3.3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过程的设计..........................9
3.4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完整教案示例...............................12
4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应用实践研究——以四川大学附属中学为例…………....14
4.1 研究对象情况分析....................................14
4.2 研究工具.............................................14
4.3 分组教学实验过程设计..........................14
4.4 实践研究结论..............................................18
5 结语...............................................20
4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应用实践研究——以四川大学附属中学为例
4.1 研究对象情况分析
本章应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课堂进行教学实践研究,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对个人任教年级进行分组教学实验,通过课堂检测、半期测试及课后的问卷调查数据整理,来证明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
为了探究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应用的实际效果,分析其应用过程中的可行性,本次研究选取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新高一年级 16 个班共 676 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高一 1 至 8 班共计学生 339 人被设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班级,实验班级在实验过程中运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授课。高一 9 至 16 班共计学生 337 人为实验对照班,采用非核心问题教学模式授课。高一年级 16 个班级由新进高一年级学生组成,且均由本人任教,因此各班有着相同的教学进度。实验涉及的 16 个班级均不是艺术特长班。

图 4.1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课堂进行教学实践研究
..........................
5 结语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是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校本教研研究成果。该模式在高考科目中已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并获得了高考学科教师的一致好评。在音乐教学中的推广还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尝试运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目前高中音乐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研究过程中,首先学习了解该模式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现状,确定该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然后通过教学实验设计进行该模式下的高中音乐课堂应用研究,并确立研究内容。随后在实验教学班和实验对照教学班运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与常规教学模式分别进行教学实验实践并进行课后测评分析,得出结论: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上运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有利于转变学生的角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提高。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及自主探究能力也有明显提高。学生在核心问题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求问题答案,解决问题能力有明显提升。在本模式中,学生通过体验境遇会深刻感受到音乐内在的关联。学生在该模式下学习会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厘清学习思路,构建知识框架。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运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进行音乐鉴赏课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量很大。为了更好的设计贯穿课堂的核心问题,教师需要用心设计学生活动,营造学生体验的情境。课前准备中,往往需要教师搜集更多的资料,势必耗费更多的时间。想要提高备课的效率,需要教师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形成成果,便于推广应用。同时教师自身应该对教学内容和课堂环境充分熟悉,从而很快依据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核心问题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深度体验,强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环节需要耗费大量的课堂时间,使得课容量减少。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选择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进行音乐鉴赏课教学时,很容易将音乐课理论化,上成理论研究课,缺少音乐课应有的音乐特点。所以,教师应思考在运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进行备课时,如何将音乐活动融入核心问题中,使学生投入到音乐实践中,充分地感知音乐。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通过活动参与,才能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点。因此在运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授课时,教师在强调核心问题贯穿性的同时仍然需要营造灵活互动的课堂氛围,以音乐类活动引导学生深度体验,如哼唱作品主题、小组合唱、节奏律动等。对于艺术作品的感知而言,百闻不如一唱或一演,只有亲自进行艺术活动的实践,才能有更大的收益,感受必然更深。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