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红利推动“两山”转化的安吉模式

论文价格:50元/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599 论文编号:sb2024032816013052096 日期:2024-04-06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职称论文,笔者认为乡村振兴要结合村庄实际,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讲好地方特色故事,精准定位服务人群,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让沉睡的资源变成农民致富和乡村发展的源头活水。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既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也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路径。安吉县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18年来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探索出了“社企共治、乡村共富”的“两山”经济转化新模式。解码安吉,梳理“绿水”红利促进乡村振兴的先行实践,可为更好发挥水利在新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提供借鉴。
1 安吉县基本概况
1.1 水资源状况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是太湖、黄浦江的源头,境内“七山一水两分田”,植被覆盖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河流、湖荡、山塘水库众多,河道长度1669.52km,水域面积86.36km2,人均水资源量2590m3,水资源相对丰富,以赋石、老石坎两座大型水库为主的各类水库总库容量达4亿m3。安吉县地表水水质优良,基本以Ⅱ、III类为主,地表水、饮用水、出境水达标率均达100%。县域内水力资源蕴藏丰富,总装机180万kW 的“亚洲之首”抽水蓄能电站——天荒坪水电站座落在境内。
1.2 经济发展转型情况
安吉县常住人口近60万人,曾经是浙江省20个贫困县之一。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安吉走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立县”之路,造纸、化工、建材、印染等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成就全县经济指标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1998年,国务院专门发出黄牌警告,将安吉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政策不断出台,安吉人艰难思变,依托生态优势,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特别是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吉余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后,安吉绿色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下大力气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全县经济未减反增,2022年安吉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09.69亿元,较2005年增长13倍,在全市财政收入中的占比由10.5%提升至16.3%,并率先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家级生态县等美誉,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职称论文怎么写
职称论文怎么写

2  安吉模式探析
2.1 践行理念战略
作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地,安吉县坚定不移地践行“两山”理念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种好生态环境这棵“常青树”,并逐步培育成老百姓的“摇钱树”,走出了一条最美县域发展道路。
2.1.1 因地制宜践行“两山”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系统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1]。安吉县践行“两山”理念,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有效途径,成功实现了从环境污染负面典型到生态文明样板示范的转变[2]。以赋石水库为例,为改善库区周边乱采乱挖、倾倒垃圾、野钓偷渔等乱象,在联合公安、环保、综合执法等8部门加强巡查监管的同时,赋石水库管理所与夏阳、赋石、赤坞村签订《共叙山水情 共谱发展曲 “一库三村”合作协议》,合理规划开放区域,利用下游滨水生态景观、库尾湿地及周边珍贵观赏树种等自然资源打造特色“露营村”,通过释放“绿水”红利,推动产业发展。
2.1.2 水利发展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必须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这在安吉实践中体现得尤为明显[3]。安吉县依托“西苕溪绿水经济带”,利用水利设施、河湖水域及其岸线,串联起文化遗产、精品村落、旅游休闲、特色小镇等元素,引领沿线村庄发展乡村度假、休闲农业等产业,取得显著效益。如,潴口溪村凝聚村集体力量发展乡村经营,通过水系疏通,将荒芜20余年的臭水潭打造成湿地公园,引入漂流、飞艇等涉水经济项目,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95.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5万。安吉县鼓励村民参与共建,组建强村富民公司40余家,涵盖所有行政村,积极探索建立“资源入股、资产入股,挣薪金、分股金、拿租金”的“两入股三收益”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村民以闲置资源资产入股,与村集体、工商资本等合作取得收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与“两山”转化的积极性。
2.2 创新发展机制
安吉县注重规划设计,推动实现建管机制、投融资模式和水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等方面创新,打造了“两山”转化的“安吉模式”,有效解锁乡村共富水密码。
2.2.1 创新规划理念,重视河长制引领 安吉县在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中注重配合乡镇街道建设需求及全域旅游规划,发挥多部门联动效应,充分挖掘河道两岸可利用的资源,提前植入相应业态策划,分期建设,打造承载游憩休闲、文化体验、城市服务功能的综合功能走廊,以文旅结合让更多村庄受益。同时,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以河长制为统领,抓实水环境治理,筑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河道管理模式,做到各司其职、联勤联动,快速闭环解决河道问题,提升水生态环境,为打造安吉旅游品牌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2.2.2 创新工程建管模式,构建共建共管共享机制
安吉县把更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创建了共建共管共享的社会治理新理念。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全面明确了水库、山塘、排涝站、农村饮用水等水利工程管理责任主体,落实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按照区域、流域管护任务整体打包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村集体等专业队伍承担工程管护任务,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政府和村集体共建共管机制,协同互惠。
2.2.3 创新涉水投融资模式,拓宽乡村振兴投资渠道
安吉县积极引导多种形式社会资本,特别是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合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潴口溪村吸引了洁澄水业投资5亿元,打造以水为核心的精品养生度假园区;新丰村组建了“梦里水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促进村庄建设和旅游业态有机结合;夏阳村先后引入8家企业及平台公司、1100余万元社会资本,以“保底租金+流水分成”的模式盘活村闲置土地和房屋资源,多形式拓宽乡村建设投资。
2.2.4 创新价值实现路径,研究发挥用水权价值
安吉县积极探索“百亿级”体量水资源、水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在科学核算评估重点水域水资源、水生态产品价值的基础上,拟通过用水权价值实现机制盘活安吉县优质水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参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县域产业绿色发展,将安吉县优质水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在保护修复水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居民增收,从源头上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2.3 创新管理手段 
安吉县立足优质水资源,以水利项目为载体,围绕工程建管和资源运用,不断创新乡村管理制度和手段,优化产业发展措施,在水利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同时,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2.3.1 坚持村民主体,实现共治共富共赢
让当地村民当“主角”,已成为安吉县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常态。在共建共管的同时,水利部门坚持村民共治、利益共享,积极发动库区周边村民成立守山、护水生态卫队,协助水库管理所开展巡逻、排查、宣传等工作,提升水利工程管护成效。同时,将闲置河道管理用房移交村集体经营使用,在基地开展知识宣讲,为村集体露营产业提供新场景、新内容,更大程度上发挥水利项目价值,助力村集体和村民先富起来。
2.3.2 联结库村利益,赋能乡村经济发展
在赋石水库“一库三村”政策引导下,夏阳村、赋石村和赤坞村联合成立了全市首家露营强村公司,依托水库自然环境,通过开展信息共通、客源互送等形式合作,创新“村集体+露营”利益联结模式,引入“村游富农”生态露营项目,打造出“小杭坑”、“寒江孤影”等多个库村共富露营基地,形成了面积近200亩的品牌网红生态营地村落,作为主会场成功举办了2022年长三角露营大会,持续扩大行业影响力。
2.3.3 创新管理制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022年6月,安吉县出台《安吉县露营营地项目暂行管理办法》,以水为脉,对露营选址范围、规范审批、验收备案、监督检查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同时对营地服务设施、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进行系统提升,有效化解了当前露营行业规范不完善、露营地设施建设质量参差、安全防护无标准、户外认知教育缺位、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吸引了小红书、携程、腾讯等社会资源进驻,为安吉县露营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经验启示

职称论文参考
职称论文参考

安吉县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和“两山”理念,通过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坚持把水资源等优势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成了“绿水”红利推动“两山”转化的安吉模式,主要经验启示如下:
3.1 坚持理念战略指引
安吉县的核心优势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十多年来,安吉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不断赋予“两山”实践新的内涵,切实把生态环境之美转化为绿色发展之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动老百姓共享“两山”转化成果,走出了一条新时代“两山”之路。安吉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坚持以“两山”理念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领高质量绿色发展,将安吉的绿水青山持续不断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金山银山。
3.2 发挥水利助力作用
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水资源是破解“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关键要素之一[4]。保护水资源,利用水资源,转化水资源,发展“绿水”经济,是安吉模式取得成功的另一个“法宝”。安吉县基于优良的水资源禀赋,通过河道清淤疏浚、堤防护岸建设和水环境改善工程等手段,不断提高河道防洪减灾、水环境自净能力,改善河道品质,营造经济业态,为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逐步实现水利发展、村民共富。
3.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乡村振兴必须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主人翁意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安吉县通过多村抱团发展,充分发挥村集体引领作用,实现“整村运营、多村共进”,建立起政府、村集体、村民、社会资本的利益联结机制,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发动和组织农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真正实现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3.4 找准乡村发展定位
新的发展阶段,乡村资源的稀缺性进一步显现,乡村对城市、对市民越来越不可或缺,从承担农产品保障供应功能向承担多元复合功能转变。乡村振兴要结合村庄实际,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讲好地方特色故事,精准定位服务人群,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让沉睡的资源变成农民致富和乡村发展的源头活水。
安吉县这一成功案例,就是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资源优势,创新投融资、建管机制及管理手段,走出了一条水利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