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农业论文,本文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教育满意度理论,探析了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采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实证方法,对收集到的370份问卷数据进行深度剖释,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与建议,为培训的体制改革提供了拥有一定的研究支持。
1 引 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助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腾飞,随着城镇的飞速发展,大城市和新型行业代表了更多的机遇与收益。因此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造成了新生代农户越来越不重视农业生产的现象,整体素质略低、人数相对较少、生产结构混乱等显著缺陷逐渐成为了当前农业的通病。
农业论文怎么写
因此,从2012年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发布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政策与决议。这一系列重要的部署决策表明,国家从战略层面,以全新视角来解决“三农”问题。当今时代,想要解决农民问题,就要将农户身份进行转化,推动全社会摒弃对农业、农民的偏见,鼓励传统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让农民成为全社会公认的稳定与平等的核心职业,从而保障乡村振兴人才资源的稳定。
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水平较低的困境,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化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的农业正处于转型期,国家推行农业政策向现代化发展,鼓励农业各领域引进先进的科技、高效的设备、新型的经营管理理念等等,但我国正在培育或已拥有的高素质职业化农民数量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一切的症结在于存在已久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民被普遍认为是生活水平低下、整体素质较差、人均收入难以为继的群体,是贫穷、落伍的代名词,而不是一个拥有美好前景、富有和生活保障的现代职业。也正因为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越来越多农户更愿意在现代化的城市里进行生产生活,以求获得更丰厚的收入和更有保障的生活状态。尤其对于青年农民来言,在农村种田已经完全成为了过去式,即使在城市中无法扎根,但他们中大部分仍然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会选择回到农村生产生活。并且,越来越多从农村或者大山中走出去的学生,有些甚至在农业院校进行了农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却没有回到农村、为农村献身的意愿。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农业教育和农业人才培养,法国、德国、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关于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科学研究已经十分详尽。截止到目前,国外学者关于农业的发展、培训教育以及教育融合的研究浩如烟海,不少农业发达的外国已然创建了具备本土特色的农民培训模式,形成丰富的理论科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1.2.1.1 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重要性研究
诸多国外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农民职业技能的提升,对于其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比如Linda Clarke(2012)认为提升相关人员的劳动能力和专业技术需要鼓励其参加相关技能培训,对多个欧美国家的职业培训进程进行了研究,根据对其培训各方面的研究,指出了该培训对促进社会公平性发展、劳动力壮大的程度有推动效果;Jørs Erik, Konradsen Flemming(2016)学者认为玻利维亚农民田间学校开展的职业农民培训有效提高了当地农业生产过程中抗击病虫害的能力,改善了种植过程中的农业理念,提升了当地农业的整体安全性,证明农业培训是能够促进一个地区农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案;韩国学者Jin-Seok KIM, Seong-Yong YOON等(2017)对韩国农业部门组织的参与式培训进行研究,发现经过此次培训大量参训农民在生产生活方面有明显改善,这项研究表明了韩国农业部门参与式培训有显著的增益效果、促进了韩国农业发展。
1.2.1.2 农民培训现存问题研究
大多数学者在农民培训的现存问题研究中,主要聚焦于培训对象、培训路径以及培训结构等方面。Dan Zhao, Yuchun Chen等(2019)学者通过对我国陕西农民参与农业培训进行研究,认为关于农民的培训应该在了解农民年龄、文化程度等个人信息的前提下,制定更多与农户需要有关的政策,加大资金倾斜,建立分层投资机制;Ting D U(2018)学者则认为应扩宽新型农民培育的路径打破传统农民思想限制,最大限度地施展农民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使农民能够在其中实现利润最大化;而Calo Adam(2018)研究显示美国农业部进行的新农民和牧场主发展计划(BFRDP)中为农民提供的农业培训缺乏结构性,认为应该提升政策灵活性,以改变新农民需求与培训计划不匹配的现象。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
2.1.1 职业农民
《穀梁传·成公元年》提及农民一词:“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农民,有工民,有商民。即士农工商四民”。这是古籍记载中“农民”一词的最早出处,其含义为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目前,各国的各个学术研究领域达成共识,认为农民在如今更应该作为与工人对等的职业,即从事农业生产生活的劳动群体。这一概念的定义阐明了由于历史原因一直以来无法纠正的农民身份认定。从那时起,所有从事参与农业生产生活的民众都可以称为农民。
埃里克·沃尔夫(Eric R. Wolf)是最早提出“职业农民”相关概念的人类学家,他提出与传统农民相比,职业农民应该与社会中的其他职业相同,不能单一认定为身份,而应该同样视为具有特殊性的职业。
2.1.2 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的核心体现在“新型”,这是因为它是顺应新时代发展和推动农村振兴而形成的农民职业。大多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生,并且拥有一定农业技术技能的现代农业从事者,拥有浓厚的时代色彩。近年来,我国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程筑牢各种有效保障,就是希望能够给整个职业农民队伍带来质的提升与加强。在此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市场有更机敏的感受,能够灵活利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或管理方法来提高能力,并且能够把控全社会动态变化使自身获得更加稳定、丰硕的收入。由此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民的延伸,是我国维持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源泉与支柱。
............................
2.2 理论基础阐述
2.2.1 顾客满意度理论
顾客满意的含义是顾客在享受某种服务或购买某种产品后产生的独立的主观心理感受,通常表现为“满意”或“不满意”的态度。顾客满意度指数则是对顾客满意进行量化后的一种指标,它能够直观清晰地体现出顾客满意度的高低。20世纪70年代,顾客满意度理论的讨论与研究就已经开始,较早时期的研究融合了众多学科的科研成果,其中也包含一些心理和社会学的理论。到目前为止,相关研究融合了更多方面形成了体系较为完整的理论,尤其一些发达的欧美国家在顾客满意度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十分成熟,形成了稳定的理论体系。经过不断地研究与探索,其理论在教育、医疗、政府政策、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皆有运用。
欧美国家对顾客满意度模型的研究与运用已经十分精进与娴熟,众多学者公认的典型模型有两种。瑞典顾客满意度模型是第一个较为稳固体系的模型,它为许多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严谨的理论模版与实证分析,模型包含五个变量:感知价值、期望、满意度、抱怨和忠诚度。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在瑞典模型的研究基础上,从本国企业与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入感知质量变量,从而与原始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一个更完善、更具操作性的模型,也正因如此美国顾客满意模型在学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2.2.2 教育满意度理论
在教育学领域中,教育属于文化产业,因此其具有服务属性,学生则是接受服务的“顾客”。在教育或培训的过程中接受主体形成的主观感知称为教育满意度。而顾客满意度模型理论在教育学的运用形成了教育满意度理论。其是指在接受教育或培训的体验中,自我产生的认知与教育培训前的期望与投资进行比较,最终产生的主观层面对此次教育培训的价值判断和行为结果的过程。根据教育学体系的实际情况,相关学者将顾客满意度模型中的因素转化为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和学生期望等因素,并提出对相关因素提出影响假设。亨利·阿塞尔(Henry Assael)指出,当学生在接受教育或培训后产生的情感价值低于他们预期期望时,他们对此次教育培训的质量会感到不满意,导致学生降低对其的忠诚度、增加相关抱怨。相反,如果教育培训后超过预期他们则感到满意并消减抱怨。
.........................
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满意度模型构建 ................................... 16
3.1 结构方程模型理论概述 ......................................... 16
3.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满意度变量选取与假设 ......................... 16
4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满意度实证分析 ................................... 23
4.1 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 ................................... 23
4.2 满意度数据收集与分析 ......................................... 24
5 结论与对策 ........................ 43
5.1 研究结论 ........................... 43
5.1.1 新型职业农民总体满意度较高............................... 43
5.1.2 实践课程对培训满意度的影响最大........................... 43
4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满意度实证分析
4.1 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
农业论文参考
襄城县是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的一个县城,归河南省许昌市管辖,现有10个镇及6个乡,共计448个行政村和社区,总面积达920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96.5万亩,基本农田面积82万亩。
襄城县农业发达,盛产烟草,曾被伟人毛泽东誉为“烟叶王国”;大豆产业兴旺,拥有大量豆制品生产厂家;由于砂壤土地分布广泛,导致襄城县甘薯产量高、品质好,甘薯加工业发达。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襄城县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共计135.5万亩,同比减少1.1%。其中,夏粮为67.6万亩,比2018年增长0.3%;秋粮为67.9万亩,比2018年减少2.3%。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为5.8万亩,比2018年减少7.9%;烟叶种植面积为8.7万亩,比上一年减少3.3%。通过对比数据可以看出,除了夏粮种粮面积同比上升外,其余作物均同比减少。2019年全县粮食产量共计59.3万吨,同比上升0.5%。其中,油料作物产量为1.3万吨,比2018年增长19.8%;2019年全县肉类总产量共计4.3万吨,相比于去年减少30.1%,禽蛋类产量为3.2万吨,比上一年减少7.2%。
根据襄城县农业农村局现有数据得知,截止2021年襄城县农村人口约43万人,农村人口年平均收入15163.75元,相较于2020年略有提高。经统计,通过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培训,全县共有270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推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608个,其中家庭农场2397家、农民合作社1429个、农业企业766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
...........................
5 结论与对策
5.1 研究结论
基于前文可知本文获取研究数据可靠性较高、诸潜变量与观察变量的设置恰当,对结构模型与测量模型进行拟合度与参数估计检验皆能通过,且显示良好。由此根据实地调查以及对问卷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针对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满意度,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5.1.1 新型职业农民总体满意度较高
目前,经过政府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以及多方面资源的整合,襄城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一直在不断地更新与改进,以求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扩充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动襄城县农业现代化发展。
本文通过对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满意度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受培训学员对于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满意度较高,即培训后满意度高于期望满意度水平。在整个培训期间,大多数学员能够真正获得农业相关知识与技术,培训相对应的后勤保障充足为参加培训的农民免除后顾之忧;培训激励合理、优惠政策力度较大,提升农民参与培训积极性,激发农民对农业现代化技术与知识的渴望。
5.1.2 实践课程对培训满意度的影响最大
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满意度模型输出结果可以得知,“实践课程”对“满意度”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91,是各潜变量关系的路径系数中最大值。由此可以得知,农民对培训过程中实践课程的开设比较重视,对培训的实用性还是十分看重的,其中包括实践课程的内容、体系、时间地点等。通过对培训体系目的明确的改善,可有效地提升参与培训农户的满意程度,所以在政策决策与制订时,必须改变思维,将有关培训质量感知因素纳入考量机制。
除此之外,根据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实际情况的了解发现,与理论知识相比,农户对培训在实际操作方面的提升更为重视。绝大多数农户都认为,参加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故此实践课程的设置对于提升农户的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为了改善农户的满意程度,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重视农户培训后培训成效,并进行针对性地改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