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开发区农业生态补助机制问题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67
论文字数:40000 论文编号:sb201211131704554154 日期:2012-11-15 来源:硕博论文网

1绪论


1.1论文硏究的意义
众所周知,在西方社会的经济发展中,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当地的经济发展以环境污染为代价,随着工业企业的倒闭,经济衰落,当地的土地被污染,植被遭破坏,森林被砍伐,环境以及环境功能却被破坏了。所以美国于1936年就开始立法进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补偿制度,那一年通过了《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又在1956年颁布了"土壤银行法案",在1985年又通过了"食品安全保障法案",在1996年颁布了"环境质量激励计划"。欧盟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新的农业政策,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中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退耕还林工程算起,中国的农业生态补偿己经历10余年的发展,经过10余年的发展,农业生态补偿工作获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所以中国的农业补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1.1理论意义
本文从农业生态补偿的理论机制出发,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经验,在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方面进行了一个有效的尝试。对于农业生态补偿在特定区域所产生的效益进行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本文所运用的是效度评价法。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对农业生态补偿理论及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理论的应用,以期从效益评价层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补偿效益问题进行探讨。


1.1. 2实践意义
本文所进行实证的范畴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补偿的效益评价进行了初歩尝试。为以后的人们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方面做了 一个抛砖引玉的工作。农业生态补偿效益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补偿效益、社会补偿效益、供水补偿效益、灌溉补偿效益、防洪补偿效益等,其主体是对农业环境补偿的效益以及社会补偿效益。农业生态补偿效益有三方面的内涵:第一,农业生态补偿效应的起因是政府财政对农业生态功能的财政转移支付。这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社会补偿效益。第二,农业生态补偿效益相关对象的拓展。以往农业生态补偿效益只是计算到农业环境补偿的效益,随着对农业生态补偿的后续实践,发现农业生态补偿效益延伸至政府补偿效益、社会补偿效益以及对政策的评价方面等。第三,农业生态补偿效益的评价功能。农业生态补偿在一个特定地区的实施,其补偿效益是一个衡量指标,可对该地区的农业生态补偿现状进行定性的分析。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生态补偿研究,国外比国内走在前面,欧美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对农业的专项补偿,国内对生态补偿的探讨一般认为始于1987年,张承谦提出来的生态补偿概念。


1.2.1国外研究综述
生态补偿效益评价的研究首先是建立在生态补偿的基础上。所以研究现状从下列两方面进行阐述。在生态补偿方面:Xiong Ying和Wang kelin (2010)看来,湿地生态补偿是能够保护当地的湿地环境,而湿地生态补偿应当形成一个机制,这样就算在政府官员交接过程中,也不会因此而耽误的湿地生态的恢复,文中建议农业生态补偿也应当参照湿地生态补偿建立一个补偿机制。Octavio A (2001)提到,由于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和作用,如果能够核算到碳排放量,那么碳排放量可以作为是森林生态补偿的一个参考指标。农业的生态补偿,也因当从这个角度,考查农田的生态功能,比如释放氧气等指标,据此来核算生态补偿的标准。在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方面,国外的评价分析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涉及到生. 态补偿效益的内容',即补偿效益都有"什么"组成;第二步是对该组成部分进行"有多少"的效益评价分析。


2补偿效益评价的理论
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会改变自然生态环境,引起资源时空分布变化等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这些变化有些能改善生态系统,而更多的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本文认为应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应进行收费,对有利生态环境或减少对其损害的行为进行补偿,目前这种对生态的补偿已是各国追求可持续发展必需采取的重要政策措施,而这种补偿需要相关生态补偿理论提供理论支持。此外,实行生态补偿还涉及对补偿的效益进行评价的问题。因此,本章将在阐述有关生态补偿理论的基础上,对补偿效益评价的有关理论进行探讨。


2. 1农业生态补偿的理论
农业生态系统作为各大生态系统之一,它受人类的影响最大,"同时也是对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影响最为广泛的生态系统"II。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涉及耕地、水域、森林、草原等诸多资源,具体还可分为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内陆淡水生态系统四类。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不仅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实物型产品,包括食物和原材料;而且具有巨大的维持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的非实物型服务,如空气质量调节、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持等。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一致的关于农业生态补偿的理论。国内有学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业生态补偿进行过如下定义:农业生态补偿是一种运用财政、税费、市场等经济手段激励农民维持、保育农业生态罕统服务功能, 调节农业生态保护者、受益者和破坏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内化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外部成本,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3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方法比较……………………. 13
3. 1多准则决策法…………………… 13
3.1.1层次分析法 ……………………13
3. 1.2突变分析法…………………… 15
3. 2效度评价法 ……………………16
4补偿效益评价的实证分析…………………… 18
4.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简介…………………… 18
4. 2农业生态补偿效益指标体系…………………… 19
4. 3效益评价系统中权重……………………23
4. 4农业生态补偿效益分析…………………… 27
5建议与对策 ……………………36
5.1关于农业环境的对策…………………… 36
5. 2关于当地经济效益的对策 ……………………36
5. 3对社会效益有益的对策…………………… 36
5. 4对进行农业生态补偿方式…………………… 36
5. 5对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的建议…………………… 37
5. 6对其他生态系统的补偿指标……………………37
5. 7相关政府有效地促进生态经济发展……………………37
5. 8提升农业生态补偿效益的对策…………………… 37


结论


对于如何来保证农业生态补偿效益的稳定和提升,本文提出以下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于农业环境的对策从农业环境来讲,地方政府应当加强管理当地的年末有效灌溉面积,使所有能耕种农作物的农田都能得到灌溉;在此基础上,不要对可耕种的土地进行挪作他用,要努力保证粮食的播种面积,这样,就能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各区域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不减少。正如*********总理所说的:"要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生态补偿效益。
关于当地经济效益的对策从当地经济效益系统来讲,农业工作者而不仅仅是农民,要实现粮食总产量的足额足量完成,也要提高自身的人均纯收入,这样也能提高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政府要完成当年的政府经济发展计划,实现财政总收入、年末资产总额和企业实交税金总额的工作。这样,就是为当地的经济效益系统打下牢固的经济基础,也是提高农业生态补偿效益的基础。
对社会效益有益的对策从社会效益来讲,政府要保证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帮助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机构。也要更多的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方便有志于从事农业合作与发展的有志之士在当地服务农业。这是提高农业生态补偿效益的人力资源保障。
对进行农业生态补偿方式的建议从政府层面来讲,应该对农业生态补偿效益指标体系中权重较大的指标加以重视,这样对农业生态补偿就有了依据。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生态补偿效. 益得分值比较高的区域要保持这样的补偿效益,对那些得分值比较低的区域就要" 认真研究情况,对补偿政策给予适当的调整。事实上,政府方面需要有更大的政府财物的支持,更需要有政策方面的研究和倾斜,而不仅仅是例行公事的给予农业生态补偿。政府对农业生态补偿的不应该仅仅包括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内的市区县,而应该适当的关注其他经济发展中。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