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电子信息化时代,电子情报信息无论在军事、科学还是在生产、生活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计算机在各种不同领域的应用,电话和无线通讯的普及,以及各类图像监控设施在不同场所的运用,都给人类各项社会活动留下了大量的电子信息印记。当然,随着信息化对人类活动影响日益广泛、深刻,也给犯罪形势带来了深刻影响,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人、财、物大流通,犯罪活动也大量增加,犯罪手段不断升级翻新,作案科技含量也不断提高,动态犯罪、暴力犯罪、智能犯罪日趋严重。斗争形势发生了变化,而目前的侦查模式仍摆脱不了传统的束缚,愈加反映出被动的局势。刑侦工作要开创侦查破案的新局面,要适应新的犯罪形势和特点,就必须从侦查思维、侦查模式、侦查方法与手段,以及侦查基础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改变旧的侦查工作程式,大力加强电子信息工作,建立以电子信息资源为主导的新型现代化侦查模式,充分发挥电子信息资源在刑事侦查破案中的应用,这是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更是侦查破案的必然选择。
由于人们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大都是按照现行的行政机构和业务范围进行条条、块块式的建设,大部分系统都是分散的、孤立的,信息闭锁,发挥不了整体效益。又由于现行管理体制的限制和本身业务管理范围的界定,再加之又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的机构去管理建设。因此,这种建设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注重单系统、忽视综合应用的错误倾向。尽管公安的电子信息系统和社会电子信息系统都有大量的电子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电子信息资源在刑事侦查中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并未因此就给刑事侦查工作带来十分的便利。因此我们应该从全局的角度看到:
(一)建立以电子信息资源为核心的侦查运行机制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它决定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目前作为刑事执法的侦查工作,其生产力基础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个新生产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以计算机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主要标志的信息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既然社会生产力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新时代的侦查工作必然也会随之发生很大变化。
(二)建立以电子信息资源为核心的侦查运行机制是侦查工作本身的内在要求
如果说建立以信息为核心的侦查运行机制是外部的生产力发展之必然,那么从侦查工作本身来考察,建立以信息为核心的侦查运行机制又是其内在要求之必然。侦查工作来源于犯罪,正是有了犯罪行为,才有了侦查行为。侦查行为因为犯罪行为的产生而产生,因为犯罪行为的发展而发展。从法律角度而言,侦查是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和有关强制性措施,侦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揭露、证实犯罪,而揭露、证实犯罪,就必须拥有足以揭露、证实犯罪的犯罪信息或情报,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拥有社会不同层面的各类电子信息资源就更加需要。从这一层面讲,依照法律所进行的专门调查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只不过是发现、获取犯罪信息的一种手段。手段不是本质、同样目的也不是本质,我们认为,信息才是侦查的本质。这从逻辑上也容易理解。其一,正因为信息是侦查的本质,侦查行为与犯罪行为这对矛盾才有了结合点,才形成了互相对立的矛盾。犯罪行为产生犯罪信息,同时又千方百计地掩盖犯罪信息,侦查行为则是尽其可能地发现犯罪信息、搜集犯罪信息,两者互成了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斗争的结果推动了犯罪手段和侦查手段的发展。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
第三节 当前电子信息在刑事侦查应用中........ 29-31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29
二、技术水平的限制........ 29-30
三、计算机网络设备........ 30
四、信息技术欠发达........ 30
五、信息整合速度慢,信息共享........ 30-31
第三章 电子信息在刑事侦查中的案例........ 31-34
一、运用计算机系统本身作案........ 31-32
二、运用社会电子信息资源破案........ 32
三、运用公安电子信息资源破案........ 32-34
第四章 现代新型刑事侦查电子信息应用........ 34-42
第一节 现代新型刑事侦查中电子信息........ 34-36
一、电子信息在"从案到人"模式中........ 34
二、电子信息在"从人到案"模式中........ 34-35
三、电子信息在"从物到人"模式中........35
四、电子信息在"从情到案"模式中........ 35-36
第二节 电子信息在刑事侦查中应用........36-37
一、信息时代社会治安环境的新变化促成刑事侦查信息化........ 36
二、刑事侦查工作运行的内在实质促成刑事侦查信息化........ 36-37
三、信息技术的强大生命力促成刑事侦查电子信息化........ 37
结束语
21世纪,人们走进了一个电子化、信息化的崭新时代,电子商务、计算机犯罪、电子政务等新事物不断涌现,在刑事侦查领域,电子信息也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这对刑事侦查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斗争形势发生了变化,而目前的侦查模式仍摆脱不了传统的束缚,愈加反映出被动的局势。刑侦工作要开创侦查破案的新局面,要适应新的犯罪形势和特点,就必须从侦查思维、侦查模式、侦查方法与手段,以及侦查基础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改变旧的侦查工作程式,大力加强电子信息工作,建立以电子信息资源为主导的新型现代化侦查模式,充分发挥电子信息资源在刑事侦查破案中的运用,这是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更是侦查破案的必然选择。
因此,“电子信息在刑事侦查应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是一个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这是一个值得专业学者和公安领域的相关人员进行持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潘国华.刑事侦查目的论.[D].上海.华东政法学院2005:
[2]詹万来,詹颖.计算机犯罪的发展趋势[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25(2):44-45
[3]刘广三,向德超.论电子证据的搜查、扣押[J].北方法学,2007, 1(2) :43一48
[4]马保卫.我国侦查模式的特点及其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 报,2004, 22 (4) : 41一44
[5]冯清枝,王志群.试论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 15 (6): 57一59
[6]赵小敏,陈庆章.计算机取证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计算机安全,2003年10月:65一66
[7]皮勇.论刑事侦查中计算机数据的保护[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 (2):55一62
[8]柳倩宇.电子证据立法问题的探讨.内江科技,2007, (4) :52-53
[9]王涛红,胡克.浅谈刑事数字影像证据运用的保障机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 (4):34一35
[10]邵云龙,李效益.信息化—刑侦工作模式的战略性转变[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 19 (1):23一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