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网络之间信息传输量的急剧增长,一些机构和部门在得益于网络加快业务运作的同时,其上网的数据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攻击和破坏。攻击者不仅可以窃听网络上的信息,窃取用户的口令、数据库的信息;还可以篡改数据库内容,伪造用户身份,否认自己的签名。更有甚者,他们删除数据库内容,摧毁网络节点,释放计算机病毒等等。这些都使数据的安全性和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1】。网络作为当前社会传输信息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手段。其网络的安全性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就是指网络系统中流动和保存的数据,不受到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泄露、更改,系统连续正常的工作,网络服务不中断,让信息正确、完整、通畅的传输到指定的位置【2】。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
1 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为检索平台,cnki收录文献较为全面,是国内较为权威的数据库,检索的文献类型为期刊,检索时间设置为2003—2013年,检索字段为关键词,检索词为“网络安全”,学科领域选择信息科技,检索结果为20,258篇,由于结果数量庞大,将检索字段改为篇名,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准率,检索结果为10,880篇 ,排除会议和报纸文献等,共有10,880篇。
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为检索平台,cnki收录文献较为全面,是国内较为权威的数据库,检索的文献类型为期刊,检索时间设置为2003—2013年,检索字段为关键词,检索词为“网络安全”,学科领域选择信息科技,检索结果为20,258篇,由于结果数量庞大,将检索字段改为篇名,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准率,检索结果为10,880篇 ,排除会议和报纸文献等,共有10,880篇。
2 发表时间分析
通过对网络安全研究论文发表时间的统计,能过解释网络安全研究的发展历程,通过统计得到图1。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网络安全发文量成逐年增长的态势,2003-2006年期间增长较为缓慢,此时应为网络安全研究的起步阶段,2006至今,网络安全研究持续走热,由于数据库时间收录问题,2013年的发文量仅837篇,但从总体趋势可以看出网络安全已经成为较为火热的研究领域,国内的相关成果很多。需要指出的是2012年,网络安全研究论文数量增长很快。

3学科分析
网络安全作为一个研究领域,不能独立存在,与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表1为网络安全研究论文的学科分布情况,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只列出发文量居于前5位的学科。由表可知,互联网技术是网络安全研究论文发文量最多的学科,发文量为9293篇,占发文总量的85.4%,显而易见,网络安全和维护需要相关的互联网技术,技术研究对于实际工作的知道意义重大。居于第二位学科的是电信技术,发文量饿940篇,第三位是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此外,图书情报和数字图书馆,发文量为161篇,居于第五位,可以看出图情领域比较重视网络安全和互联网技术等的研究,图情领域的专家学者为网络安全贡献了力量。
4 作者分析
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了解领域的研究内容,甚至是研究热点。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只统计发文量>=6的作者。通过图2 可以了解到,网络安全领域发文量最高的作者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王慧强,论文数量为13篇,主要研究的问题为态势感知,代表性文章有《基于Netflow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研究 》【3】、《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实现技术研究》【4】《基于灰色Verhulst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5】《基于异质多传感器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6】等。发文量居于第二位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李建华(9)、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建峰(9)和四川大学的李涛,可以看出,高产出作者几乎都来自于高职院校,高校最为重要的学术研究基地,在学术创新的交流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5 关键词分析
通过对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通过分析统计得到关键词及其出现频率。(4670)网络安全、(192)防范、(1180)防火墙、(183)安全管理、(952)安全、(158)技术、(720)计算机网络、(158)加密、(696)网络、(151)安全技术、(682)计算机、(133)防火墙技术、(346)入侵检测、(133)校园网络、(315)校园网、(133)管理、(304)安全策略、(130)措施、(253)信息安全、(125)计算机病毒 、(245)防范措施、(117)网络攻击、(223)对策、(114)无线传感器网络、(210)黑客。由此可知,网络问题防范措施(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等都是网络安全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和研究热点。网络加密技术信息安全主要包括系统安全及数据安全两方面的内容。系统安全一般采用防火墙、病毒查杀等被动措施,而数据安全则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密码技术对数据进行主动保护,如数据保密、数据完整性、数据不可否认与抵赖、双向身份认证等。密码技术是网络安全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一个加密网络不但可以防止授权用户的搭线窃听和入网,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而且也是对付恶意软件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对网络加密主要有 3 种方式 :链路加密、节点加密和端点加密。链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安全 ;节点加密的目的是对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传输链路提供加密保护 ;端点加密的目的是对源端用户到目的端用户的数据提供加密保护。防火墙技术在网络中,防火墙是指两个网络之间实现控制策略的系统,用来保护内部的网络不易受带来自 Internet 的侵害【7】。此外,对于校园网络的安全问题尤为受到关。


6 文献来源分析
通过论文的期刊分布特征能判断出领域的核心期刊,可以为以后资料查询提供依据。网络安全领域权威期刊如下:(470)电脑知识与技术、(306)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84)科技信息、(276)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67)信息网络安全、(259)硅谷、(256)计算机安全、(244)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188)黑龙江科技信息、(180)计算机与网络。电脑知识与技术,最为计算机领域的核心期刊,收集了大量学术成果,信息与电脑(理论版)也集中了网络安全领域的大量理论指导性文章。
7 结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但网络信息安全还存在很多问题,网络安全工作明显滞后于网络建设,国内对于网络安全的研究成果颇多,通过统计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网络安全的研究持续走热,说明网络安全受到重视,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推广,网络安全仍继续作为研究热点,但是同样也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研究创新。
(2)网络防范措施和技术研究作为网络安全研究的核心领域,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相应的网络防范工作也要进一步拓展
(3)图书情报领域虽然不属于计算机领域,但是许多学者都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人才优势,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图情相关领域研究服务。
(4)高校是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场所,高校师生为网络安全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高校之间,教师之间可以加强协作,共同推进网络安全研究。
参考文献
[1] 蒲飞.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2, 4.
[2] 浅谈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EB/OL].
http://lunwen.1kejian.com/jisuanjiyingyong/83645.html.2012-6-22 15:35:47.2012-11-1.
[3] 赖积保,王慧强,金爽.基于Netflow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4(8):167-169.
[4] 王慧强,赖积保,胡明明,等.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实现技术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8,33(10): 995-998.
[5] 赵国生,王慧强,王健.基于灰色Verhulst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 40(5):798-801.
[6] 刘效武,王慧强,梁颖,等.基于异质多传感器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J].计算机科学,2008, 35(8): 69-73.
[7] 胡朝清.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2): 95-96.
[8] 朱志文.浅谈图书馆网络安全与管理[J].图书馆界,2004, 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