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中间品进口的就业效应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5966 论文编号:sb2022062113583248599 日期:2022-06-28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笔者认为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不断增加,高技能就业人数占比不断上升;区分不同部门发现,资源和劳动密集型部门、中等技术部门和高技术部门吸纳了我国制造业大部分就业人员。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发展缓慢,世界各国出口受到冲击,“出口导向”政策的脆弱性随之凸显。发达国家率先发起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在金融危机的冲击尚未完全化解之时又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贸易、投资面临严峻考验。2020年4月,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2020-2021年贸易增长预测和2019年贸易统计数据,预测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预计2020年世界贸易将下降13%至32%。《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强调,今年全球贸易缩水幅度可能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水平,2020年全球所有地区的贸易都将出现两位数的下降,其中北美和亚洲的出口贸易将受到最大打击。国际劳工组织2020年4月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33亿劳动人口中,已有81%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报告预测疫情将导致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劳动人口中1.95亿名全职人员失业。
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贸易与就业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中国积极实施扩大进口和促进国内就业增长的政策。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继续扩大对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及紧缺能源物资等的进口,中间品进口将是我国货物进口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18年政府两会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并发表《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将进一步推出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第一步要进一步开放市场,第二步要主动扩大进口。在就业层面,自十三五规划就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策略,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鼓励以创新就业带动就业发展,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就业。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就业是民生之本,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随着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世界贸易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是GVC分工背景下,产品已经跨越国界,不再是由一国单独制造,而是由世界共同制造,中间品贸易迅速增加,超过最终品贸易,在全球价值链的中心环节中扮演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从中间品贸易的视角分析贸易与就业的关系能更准确得的反应贸易的真实就业效应。作为贸易大国,中间品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中间品贸易对于中国就业的影响也在不断提升。国内外学者关于就业、中间品贸易以及中间品贸易对就业影响等问题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借鉴和启示,因此本文将从就业、中间品贸易以及中间品贸易对就业影响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1.2.1 关于就业问题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关于就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引起就业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并创造性的提出新的就业替代指标进行深入研究
1.关于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
Debaere等(2010)利用韩国数据实证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母国的跨国公司就业增长,研究发现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会抑制跨国公司的就业增长,而向发达国家的投资对就业的影响不显著;Federico(2010)采用1995-2007年意大利320个制造行业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来自低收入国家的进口竞争对国内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来自低收入国家的进口竞争降低了国内制造业就业,但是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就业影响较小;Lachenmaier等(2011)利用德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采用动态面板GMM估计实证研究了创新对企业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就业增长;Zuniga等(2013)利用拉丁美洲国家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考察了三个拉丁美洲国家创新战略对企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了企业就业增长。
...............................
2 中国制造业中间品进口对就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理论
2.1.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发展经济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形成的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和就业问题的理论。刘易斯等人认为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劳动生产率差异,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使其工资水平显著高于传统农业部门,只要支付比传统农业部门略高一点的工资就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工业部门就业,较低的劳动报酬可以把多余的资本用于扩大生产规模,进而吸纳更多就业。由于人口增长迅速,即使有部分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也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认为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只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第一阶段,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不是无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一定量后会影响农业部门的生产,同时城市工业部门劳动力饱和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城市失业。此后,费景汉等人修正了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设,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全过程,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分为两类,一类是边际产出为零即不增加农业总产出的人,另一类是边际产出不为零,但边际产出不能满足自身消费需求即不增加农业总剩余的人。他们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此时转移的是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劳动力,这部分人的转移没有影响农业部门的生产,工业部门进一步扩张,农村劳动力人均收入也有所增加;第二阶段,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离开农业部门,边际产出不为零的那部分人开始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由于这部分人边际产出不为零,这部分人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后会降低农业总产出,农村劳动力人均收入有所下降,农产品产量下降,城市供应受到影响,使得物价上涨,工资增长,工业部门利润下降,发展放缓;
..........................
2.2 中间品进口贸易对制造业就业影响的机理分析
2.2.1 基于中间品贸易模型的理论推导
随着中间品贸易发展规模的扩大,贸易对就业的影响更加复杂。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从发达国家进口蕴含先进技术的中间产品用于国内生产,一方面进口的中间产品对国内相关行业产生了替代作用,产生就业替代效应;另一方面,进口高技术产品带来的“学习效应”进一步增加了国内相关行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从发展中国进口的中间品降低了国内基础性工业生产规模,将国内低技术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国内只保留高技术水平的行业,进而降低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本文借鉴Feenstra建立的中间品贸易模型分析中间品进口对就业的影响。
由于???? > ????∗,因此本国资本价格高于国外资本价格,受利益驱动,国外资本会流入本国寻求更高的资本价格,此时????上升,而????∗下降,资本流动会降低本国资本价格r,提高国外资本价格????∗。根据成本函数可知,当国内资本价格r的下降使得国内生产的单位成本下降,即CC曲线向下移动,国外资本价格????∗的提高使得国外生产的单位成本上升,????∗????∗曲线向上移动,均衡的????′会右移至????′′,因此国内的生产活动扩大为[0,????′′),国外生产活动缩小为(????′′, 1],其中(????′, ????′′)的生产活动由国外转移至国内,进而影响本国不同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同时,转移到国内的(????′, ????′′)由于位于本国原有生产活动的右侧,因而相对于本国是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活动,对于国外是相对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活动(图 2.1)。资本的跨国流动使得生产活动在国内国外重新分布,国内增加了相对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活动,国外减少了相对劳动密集型的活动,因此中间品进口的增加以及资本的自由流动都增加了国内和国外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因此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曲线右移(图 2.2)。

国际贸易论文怎么写
国际贸易论文怎么写

...........................
3 中国制造业中间品进口和就业现状 .................................. 24
3.1 制造业中间品进口现状......................................... 24
3.1.1 制造业中间品进口规模 ..................................... 25
3.1.2 制造业中间品进口商品结构 ................................. 26 
4 中国制造业中间品进口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37
4.1 模型构建............................... 37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39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4
5.1 结论.................................... 54
5.2 对策建议............................. 55
4 中国制造业中间品进口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构建
根据第二章中的机理分析可知,除中间品进口规模外,国外资本流入、进口中间品的质量、种类以及成本效应也会影响制造业就业。
(1)国外资本流入降低了国内资本价格,降低了中间品生产的单位成本,扩大了中间品生产范围,进而影响了国内就业。
(2)新贸易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以及企业异质性理论都验证了进口产品种类对生产率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进口产品种类的生产率效应的研究也发现进口中间品种类的增加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oe和Helpman1995,Melitz2003,Halpern等2009,钱学锋等2011)。因此加入中间品进口种类、中间品进口额与中间品进口种类的交互项研究中间品进口种类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
(3)中间品进口规模扩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增加了企业利润,企业有更多的资本可用于购买先进设备、研发投入以及人力资本培训,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因此本文在模型中加入研发投入经费以及研发投入经费与进口中间品的交互项探究制造业企业是否因为进口中间品降低了生产成本,促使企业研发创新进而改变了劳动力需求。
(4)由于制造业行业内部的劳动力需求还受市场环境以及行业异质性的影响,参考盛斌、毛其淋(2015)以及戴臻(2010)的做法,将制造业行业的企业数量引入模型中用以表示特定的行业特征。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

...............................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结论
根据中国制造业中间品进口对就业影响的现状分析、整体回归分析、分部门回归以及分地区回归,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我国制造业中间品进口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区分不同制造业部门来看,中等技术部门和高技术部门占据了我国主要的制造业中间品进口份额,2001-2018年期间进口份额始终在60%以上;中等技术部门的中间品进口份额变动较大,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高技术部门中间品进口份额变动较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初级产品部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部门中间品进口份额除个别年份波动外,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低技术部门除个别年份外进口份额总体呈下降趋势;未分类部门中间品进口占比较小,且总体呈下降趋势。
2.区分制造业中间品进口国的分析发现,美国、日本和韩国是中国制造业中间品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制造业中间品份额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其实下降幅度大于后期上升幅度,相比于2001年,2018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制造业中间品有所下降;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制造业中间品份额2001-2009年期间变动幅度较小,2010-2018年期间,中间品进口份额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2001-2018年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制造业中间品份额变动较小;中国从德国进口的制造业中间品份额有所上升,德国取代了部分日本在中国的制造业中间品进口市场。
3.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不断增加,高技能就业人数占比不断上升;区分不同部门发现,资源和劳动密集型部门、中等技术部门和高技术部门吸纳了我国制造业大部分就业人员。资源和劳动密集型部门就业占比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中等技术部门和高技术部门就业占比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高技术部门就业占比上升幅度较大,与中等技术部门就业占比差距不断缩小,表明我国技术密集型部门就业人数不断增加,整体制造业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