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继续深化的国际分工,再加上全球经贸活动频繁度的提升,每个国家的经济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把组建区域性的一体化组织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无法避免的趋势,并且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相比于加入世界经贸组织手续繁琐、历时长,自由贸易区的构建较为轻松。区域贸易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国家从此受益,在提高了本国经贸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加强了各个成员国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的同时,也提高了各国间的信任,对各国和平与发展的局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俄罗斯总统普京在 2017 年的年度国情咨文中,极力赞扬了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关系为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取得经济和政治外交关系方面的双赢。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访问时也指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有着无法忽视的交集,作为两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不仅同为“金砖五国”成员,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沿线国家。俄罗斯海关发表声明:发展一体化进程和促进国际合作是俄罗其在 2020 年前主要的工作方向之一。2018 年,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增长速度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位列第一。两国正式签署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议》,并且探讨了共同促进欧亚经济伙伴关系的可行性。同时,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领导团队在上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世贸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内有着有效的沟通协商,共同支持和维护多边体制,一起决定为推动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继续深化的国际分工,再加上全球经贸活动频繁度的提升,每个国家的经济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把组建区域性的一体化组织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无法避免的趋势,并且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相比于加入世界经贸组织手续繁琐、历时长,自由贸易区的构建较为轻松。区域贸易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国家从此受益,在提高了本国经贸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加强了各个成员国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的同时,也提高了各国间的信任,对各国和平与发展的局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俄罗斯总统普京在 2017 年的年度国情咨文中,极力赞扬了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关系为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取得经济和政治外交关系方面的双赢。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访问时也指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有着无法忽视的交集,作为两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不仅同为“金砖五国”成员,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沿线国家。俄罗斯海关发表声明:发展一体化进程和促进国际合作是俄罗其在 2020 年前主要的工作方向之一。2018 年,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增长速度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位列第一。两国正式签署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议》,并且探讨了共同促进欧亚经济伙伴关系的可行性。同时,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领导团队在上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世贸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内有着有效的沟通协商,共同支持和维护多边体制,一起决定为推动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有利于成员国之间互惠共赢,让本国进出口贸易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将推动成员国之间建立友好的政治文化关系,因此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各个国家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很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细致地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下分别是部分中国和俄罗斯学者对于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研究:
中国学者孙波(2015)认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利于保护本国贸易不被其他国家边缘化,同时可以促进本国与其他国家合作以获取更大的经贸利益。他提出中俄应该努力发挥两国的经济互补优势,在不同领域如资源,能源,航空等领域,不断扩大双方贸易的规模,不仅只局限于双边边界之间的资源型贸易,而是要不断挖掘对方的贸易需求,提高双边贸易合作的信任度,努力推进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中国学者江涛(2018)提出中国和俄罗斯应该以东北-远东贸易为突破口,在发展中俄两国边境贸易的同时,不断扩大两国贸易领域,即构建一个有点到面的发展路径,由边境辐射到内地,这将有利于中俄双边继续扩大贸易总额,当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这是中俄两国经济贸易合作往前迈一大步的必经之路,而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是实现中俄贸易扩大贸易领域和范围的强有力的保证。
第 2 章 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理论综述
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有利于成员国之间互惠共赢,让本国进出口贸易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将推动成员国之间建立友好的政治文化关系,因此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各个国家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很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细致地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下分别是部分中国和俄罗斯学者对于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研究:
中国学者孙波(2015)认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利于保护本国贸易不被其他国家边缘化,同时可以促进本国与其他国家合作以获取更大的经贸利益。他提出中俄应该努力发挥两国的经济互补优势,在不同领域如资源,能源,航空等领域,不断扩大双方贸易的规模,不仅只局限于双边边界之间的资源型贸易,而是要不断挖掘对方的贸易需求,提高双边贸易合作的信任度,努力推进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中国学者江涛(2018)提出中国和俄罗斯应该以东北-远东贸易为突破口,在发展中俄两国边境贸易的同时,不断扩大两国贸易领域,即构建一个有点到面的发展路径,由边境辐射到内地,这将有利于中俄双边继续扩大贸易总额,当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这是中俄两国经济贸易合作往前迈一大步的必经之路,而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是实现中俄贸易扩大贸易领域和范围的强有力的保证。
中国学者李莉(2017)提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中俄合作新模式,叫做伞型模式,这个伞形模式由中俄边境贸易即东北远东贸易合作区为支撑,不断辐射周边各国,例如韩国日本,从而形成一个伞状,将周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活动的频繁度,广度和深度。不仅仅让中俄两国在经济贸易合作中互利共赢,周边国家也可以发挥其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到中俄自由贸易的辐射范围中来,拉动本国和地区的经贸发展。

.........................
第 2 章 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理论综述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随着全球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重要特征的其中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民经济通过谈判协商达成的协议实施不同程度的经济一体化和共同的经济调整,如减少或消除彼此之间的贸易壁垒,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最终实现区域贸易自由化。根据联盟成员的紧密程度不同,经济一体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相同联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其中,自由贸易区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或经济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其主要特点之一是消除了自由贸易区内成员国之间所有贸易壁垒。商品可以自由进出口,真正实现商品的自由贸易;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多样性,各成员国对非成员国仍然保持着各自的贸易限制,因此各成员国之间没有共同的对外关税。
关税同盟是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而所有成员国都反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对外关税或其他贸易措施。与自由贸易区相比,关税同盟是一体化的在全球化进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进步:自由贸易区只是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而不是权利。关税同盟在规定成员国统一对外关税的同时,实际上转让了设定关税的权利。
随着全球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重要特征的其中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民经济通过谈判协商达成的协议实施不同程度的经济一体化和共同的经济调整,如减少或消除彼此之间的贸易壁垒,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最终实现区域贸易自由化。根据联盟成员的紧密程度不同,经济一体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相同联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其中,自由贸易区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或经济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其主要特点之一是消除了自由贸易区内成员国之间所有贸易壁垒。商品可以自由进出口,真正实现商品的自由贸易;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多样性,各成员国对非成员国仍然保持着各自的贸易限制,因此各成员国之间没有共同的对外关税。
关税同盟是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而所有成员国都反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对外关税或其他贸易措施。与自由贸易区相比,关税同盟是一体化的在全球化进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进步:自由贸易区只是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而不是权利。关税同盟在规定成员国统一对外关税的同时,实际上转让了设定关税的权利。
从自由贸易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自由贸易自贸区不要求成员国建立统一的关税制度、对外贸易政策、经济计划等,因此各成员国是自由的。所以,国与国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作为两国进一步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并可以此来促进双边贸易走向繁荣1。
..........................
..........................
2.2 自由贸易区理论
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理论的实践表明,自由贸易不仅可以提高贸易的效益,而且会带来不可避免的成本。然而,贸易自由化的好处和代价在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之间是不同的。一些国家提高了经济地位,而另一些国家则被边缘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由贸易理论中所描述的自由贸易利益的实现有一系列的前提条件,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而不同的国家对这些贸易条件有不同程度的规定。发展中国家不能照搬所有的自由贸易政策。
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理论的实践表明,自由贸易不仅可以提高贸易的效益,而且会带来不可避免的成本。然而,贸易自由化的好处和代价在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之间是不同的。一些国家提高了经济地位,而另一些国家则被边缘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由贸易理论中所描述的自由贸易利益的实现有一系列的前提条件,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而不同的国家对这些贸易条件有不同程度的规定。发展中国家不能照搬所有的自由贸易政策。
2.2.1 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认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甚至与其他国家相比,在生产的两种产品仍然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集中生产成本劣势较小的产品,另一个在生产两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在全国集中的生产成本优势更大的产品,也可以增加产出和社会财富,获得双赢。换句话说,国际分工和贸易是按照“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原则进行的。也能说,当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低于其他国家时,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增加增加一单位该种产品的生产所要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较少时,这个国家有该产品的比较优势,如果每个国家都能专业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贸易将使两国受益。

.............................
李嘉图认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甚至与其他国家相比,在生产的两种产品仍然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集中生产成本劣势较小的产品,另一个在生产两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在全国集中的生产成本优势更大的产品,也可以增加产出和社会财富,获得双赢。换句话说,国际分工和贸易是按照“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原则进行的。也能说,当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低于其他国家时,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增加增加一单位该种产品的生产所要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较少时,这个国家有该产品的比较优势,如果每个国家都能专业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贸易将使两国受益。

.............................
第 3 章 中俄经贸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
3.1 中俄经济合作的现状 ......................................... 11
3.1.1 中俄贸易规模 .......................................... 11
3.1.2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 ............................... 13
第 4 章 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 .............................. 26
4.1 中俄地缘优势 ....................................... 26
4.2 中俄政策基础 ........................................ 27
第 5 章 促进中俄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相关建议 ................................. 46
5.1 提高双边贸易规模,丰富商品结构 ....................... 46
5.2 推进两国互相投资 ...................................... 46
第 5 章 促进中俄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相关建议
5.1 提高双边贸易规模,丰富商品结构
通过前两章的分析,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应当充分发挥经济贸易的互补性,即发挥两国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优势,互相加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专业化生产,扩大产品规模,不断引进优势互补的产品,为两国经济贸易实现共赢。当前,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都处在发展本国经济、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的历史进程中。因此,更有必要关注由自身比较优势决定的产业的国际分工和梯度转移。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两国应该发挥每个产品专业生产的比较优势,例如,中国应该加强机电产品,原材料、工业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从粗放到集中专业化、规模化转移,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而俄罗斯应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石油、矿产等自然资源,在增加初级产品深加工生产的基础上,避免自然资源的浪费和过度的非法开采,提高原材料和产品加工的利用率。同时,要充分发挥两国互补优势,实现商品的自由流动,这将进一步促进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利于促进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经济快速发展。通过积极促进相互投资,两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两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可以有效改善贸易结构的多元化,两国通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同时,随着相互投资的增加,两国对原材料、工业品等中间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加,这有利于扩大双边贸易的规模。当前,中俄相互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迅速扩大。航空航天、科技、能源、核能、交通、通信等重点合作项目进展顺利。然而,双边投资规模,仍然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尽管两国在传统产业如机械制造业和重工业有大量的投资合作,在高端技术、太空探索等领域的合作有一些提高,但这两个国家仍然需要继续扩大投资的规模和领域,将中俄两国的经济合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
通过前两章的分析,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应当充分发挥经济贸易的互补性,即发挥两国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优势,互相加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专业化生产,扩大产品规模,不断引进优势互补的产品,为两国经济贸易实现共赢。当前,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都处在发展本国经济、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的历史进程中。因此,更有必要关注由自身比较优势决定的产业的国际分工和梯度转移。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两国应该发挥每个产品专业生产的比较优势,例如,中国应该加强机电产品,原材料、工业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从粗放到集中专业化、规模化转移,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而俄罗斯应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石油、矿产等自然资源,在增加初级产品深加工生产的基础上,避免自然资源的浪费和过度的非法开采,提高原材料和产品加工的利用率。同时,要充分发挥两国互补优势,实现商品的自由流动,这将进一步促进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利于促进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经济快速发展。通过积极促进相互投资,两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两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可以有效改善贸易结构的多元化,两国通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同时,随着相互投资的增加,两国对原材料、工业品等中间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加,这有利于扩大双边贸易的规模。当前,中俄相互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迅速扩大。航空航天、科技、能源、核能、交通、通信等重点合作项目进展顺利。然而,双边投资规模,仍然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尽管两国在传统产业如机械制造业和重工业有大量的投资合作,在高端技术、太空探索等领域的合作有一些提高,但这两个国家仍然需要继续扩大投资的规模和领域,将中俄两国的经济合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
本文通过对于中国和俄罗斯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如下,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在建立自由贸易区方面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和障碍,同时两国经济也存在着很好的互补性,只要两国共同解决目前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按照本文最后一章所给的建议共同致力于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两国的经贸合作将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是两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双方只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采取积极的态度,才能有效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为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建设做出贡献。
本文的研究为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建议以及为如何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提供了具有较为指导性的步骤,相信本文的研究对于中俄两国的经贸发展以及后人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此外,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从理论和现实基础两方面分析中俄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具体步骤本文有所涉及,但不够全面,还有待后人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