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俄中能源合作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1584 论文编号:sb2020080315280432612 日期:2020-08-1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研究发现,虽然近几年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能源合作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是“一带一路”战略对两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存在着许多阻碍俄中能源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涉及两国能源产业的现状和前景的问题(比如,俄罗斯煤炭公司的经济不稳定、俄罗斯铁路通过能力不足、中国国内天然气基础设施不够发达、俄罗斯易开采的石油储备减少等等)、涉及俄中两国的能源战略的问题(能源安全问题、两国利益博弈、地缘政治影响)、在进行合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定价机制不完善、相互投资不足等等)。然而,存在一些扩大能源合作的前提:良好的外交关系、俄中地理位置优越、供需互补性强、日益完善的俄中管道建设、俄中多年能源经贸合作的促进、国外科技发展的带动作用。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从 21 世纪初人口众多的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与之有关的世界能源的作用开始快速地提升。由于按照经济预报大部分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继续快速度增长,它们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力与推动的作用将增强。中国对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结构和技术影响也加强,中国能源政策的变化引起国外市场的剧烈的反应。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能源,从 2000 年以来,中国的能源消耗快速地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费最大的国家,但是能源资源难以自足,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须积极进口能源产品。目前,最重要的进口通道是中东经马六甲海峡过南海从东南进入中国,在能源消费增长的、未来能源新技术开发不确定的条件下,拓宽能源进口多样化成为必然趋势。为保证能源进口的持续性和多样化,中国要加强与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这有利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俄罗斯是一个以石油、天然气生产和输出的能源大国;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油气的出口对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到今天为止能源部门在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作用很重要。中国经济快速地发展早就吸引了俄罗斯的重视,俄罗斯作为中国陆上邻国,目前与中国关系处于历史上较好时期,这为俄中能源合作提供了可能。然而真正拉开新的篇章,是在 2014 年,在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化背景下,俄罗斯实施“转向东方”的外交政策。乌克兰危机和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恶化并不是政策的“东方向量”出现的原因,而是它的催化剂。近几年,俄罗斯与中国能源合作便从可能性自然而然转变为现实性,并日益成为一种互补性的合作共赢的重要伙伴关系。
俄罗斯和中国能源合作是必然选择。中国要保证能源进口持续性和多样化,俄罗斯也急于找到可靠的能源进口国家进行合作。俄中两国能源贸易合作具有其他国家之间能源贸易合作无可比拟的优势:俄中两国位置邻近,政治关系稳定,尤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两国能源合作更多内涵,中国和俄罗斯在能源资源与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能源合作也对两国的经济发展都会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俄中能源合作问题一直为国内外广大学者们所关注,尤其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这一主题更是引起专家学者们更多的研究兴趣。
1.2.1 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俄中能源贸易合作的互补性、“不可避免性”、广阔前景,俄中能源合作引起了中国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陈宪良(2017)从三种最重要的一次能源储量、生产和消费的状态观点评估了中国能源行业的现状,并分析了中国的能源安全现状,描述了中国与俄罗斯合作的现状,并提出了主要问题:过于理想化的合作预期、外界影响很强、俄罗斯国内部分人对中国心存疑虑。学者还指出加强能源安全的必要性将有助于能源合作的发展。
刘中伟、唐慧远(2017)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能源合作的影响,通过分析指出,在中俄大国关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能源合作是中俄关系中最为关键、涉及范围最广的重点领域。作者认为,目前中俄合作潜力尚未充分释放,并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对中俄能源合作具体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政治建议,以便在新概念框架内深化中俄能源合作。
邱思浓(2017)详细考虑了能源合作的历史,并介绍了当前合作的阶段。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对俄罗斯能源产业的投资的风险很高,在国际市场上的不利条件和不完善的法律体系。
翟立强、谢慧(2017)认为针对变化的地缘政治形势的背景下,俄罗斯和中国的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变得明显,并推动了俄罗斯调整其能源战略,进行“转向东方”政策。这将促使中俄能源贸易发展跨入新的阶段。在天然气和煤炭等传统领域的合作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动态,但由于存在的问题,其潜力尚未实现。作者预计在未来中俄能源合作将更深入。
图 1.1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俄中能源合作的理论综述

2.1 俄中能源合作的理论综述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现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同国家经济日益相互依存,发展一体化进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邻近的国家或者地区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而进行的、以生产要素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以及实现流通领域的自由化,通过制定共同政策消除相互之间的壁垒,实现商品和劳动力等要素自由流动的跨国性的区域集团的过程。由简单的贸易往来到一体化过程。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少各参与国的贸易壁垒,加强国际分工、降低各国间的差距,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整体发展,最终提高各参与国的国际地位。一体化有助于创造一个比个别国家的更广阔的市场——区域市场,以增加对外国投资协会的国家的吸引力,使大型项目的实施。
“一带一路”一体化倡议有助于扩大欧亚非三大洲的合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造成基础。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欧亚大陆的重要一体化的中心,也是沿线地区重要国家,其作用将越来越大。俄中能源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部分,随着两国合作的深化,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得到不断深化和拓展。两国的能源互补性强,能源贸易的范围将日益扩大。俄中两国加强区域间的合作,才能消除能源合作的各种壁垒,扩大能源合作范围,增加能源贸易。
.......................

2.2  能源合作相关概念
各国学者都对能源概念进行了阐述,综合这些学者对能源的定义,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社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需要的能量。目前,天然气、煤炭、石油以及水能、核能、风能等是主要能源资源。能源是一个特殊的产业,与整个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随着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增加。然而,每个国家的能源资源禀赋各不相同,这导致对能源贸易和能源合作的需要。
根据能源的差别,可以把能源分为: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等)和二次能源(电力、煤气、蒸汽、各种石油制品等);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等)和非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俄中能源合作,目前它仍然主要集中在天然气、石油、煤炭和电力领域。所以在本文里更重视油气行业、煤炭行业。
为了确定合作的优势,为了提出合作发展的前景,有必要分析两国能源战略和能源产业的现状。能源平衡概念有助于分析调整。能源综合平衡反映一定时期内能源的资源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储备、使用的整个能源系统流程的全貌和能源系统内环节的特征。从个别能源流转环节(一次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水力、风力等等)到全部能源系统流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能源平衡体系。能源综合平衡可以表示为一个方程:国内的一次能源生产量加上进口量等于国内的能源消费(加工转换量(火力发电、供热、等等)和  终端消费量)加上出口量再加上损失量。按照能源平衡概念,可以提出一下分析的序列:国内一次能源储备和生产量的、国内能源消费的、能源进出口的分析。
............................
 
第 3 章 俄中能源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0
3.1 俄罗斯的能源产业现状的分析 ........................................ 10
3.1.1 俄罗斯能源战略内涵 ....................................... 10
3.1.2 俄罗斯的能源平衡分析 ............................... 11
第 4 章“一带一路”倡议对俄中能源合作的影响 .................................... 52
4.1“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 52
4.2“一带一路”倡议对俄中能源合作的影响 ............................ 53
第 5 章“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俄中能源合作的对策 .................................. 54
5.1 完善俄中能源基础设施 ........................................... 54
5.2 多方面保障能源安全 .............................. 55

第5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俄中能源合作的对策

5.1 完善俄中能源基础设施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是俄中能源合作中至关紧要的部分;同时,促进欧亚大陆跨国设施发展、促进“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加强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最主要的目的。该倡议为深化欧亚一体化和实施大型联合基础设施项目(扩大铁路和港口能力,建设州际电力线路和管道)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俄中两国作为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主要的合作伙伴,需要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资金,给予资金支持,吸引俄中两国的企业加入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如出台税收优惠制度等。
按照上面的分析,目前在煤炭和天然气工业基础设施的限制造成的影响最大。所以可以提出具体的针对性对策:推动俄罗斯铁路开放式股份公司和煤炭工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的协调,敦促现有的检查站的现代化和目前不营业的检查站的恢复,促进在中国国内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域合作。
煤炭从俄罗斯运输到中国的主要方法是铁路。大部分煤炭通过以下几个检查站运输到中国:外贝加尔斯克—满洲里、格罗杰科沃—绥芬河、牧哈里诺—珲春、到今年年底下列宁斯阔耶—同江铁路桥也将投入运营。为了确保俄罗斯和中国之间交通的进一步增速,有必要进行俄罗斯检查站的基础设施现代化,首先——最重要的也是吞吐量最大的检查站格罗杰科沃—绥芬河(货物周转量超过了 1000 万吨的历史里程碑)。随着中国检查站的基础设施的发展,俄罗斯检查站已经在满负荷运作,已达到了容量限制。中国方面的检查站的容量比俄罗斯高 2 倍以上。除了检查站的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专家还提出其他能提高检查站吞吐量的办法:简化陆路过境点过境集装箱货物清关的手续(把大部分程序转至海上检查站),统一列车长度等等[50]。此外,应考虑重新开放一些目前不营业的检查站的可能性。  例如,加林达-  漠河于 1993 年开业,但在 00  年代,其工作由于货运和客运量低而暂停,现在由于涅留恩格里地区煤炭生产量的增加,这一站可能再次变热门。
图 3.1   俄罗斯一次能源产量及消费量(百万吨标准燃料)
...........................

结论
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接壤的两个发展中大国,多年以来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近年来,俄中两国能源合作发展加快了: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在 2019年俄罗斯管道天然气首次会出口到中国、两国在油气生产和绿色能源方面建立了一些联合项目等等。此外,2013 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  倡议实施恰逢俄罗斯“转向东方” 战略,这对俄中两国来说正是合作的大好时机。
研究发现,虽然近几年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能源合作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是“一带一路”战略对两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存在着许多阻碍俄中能源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涉及两国能源产业的现状和前景的问题(比如,俄罗斯煤炭公司的经济不稳定、俄罗斯铁路通过能力不足、中国国内天然气基础设施不够发达、俄罗斯易开采的石油储备减少等等)、涉及俄中两国的能源战略的问题(能源安全问题、两国利益博弈、地缘政治影响)、在进行合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定价机制不完善、相互投资不足等等)。然而,存在一些扩大能源合作的前提:良好的外交关系、俄中地理位置优越、供需互补性强、日益完善的俄中管道建设、俄中多年能源经贸合作的促进、国外科技发展的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促进俄中能源合作的对策:完善俄中能源基础设施、多方面保障能源安全、扩大电力领域的合作、减少能源价格波动、拓展俄中能源技术领域合作、对俄罗斯煤炭企业的国家支持等等。尽管俄中两国仍然存在着妨碍俄中能源合作扩大的不利因素,但共同的利益使得两国一定会克服这些问题,使能源合作发展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造福俄中两国。.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