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俄中木材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6956 论文编号:sb2020080521114932683 日期:2020-08-1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研究,本文在新的背景下如何改善俄中之间的木材贸易环境,提高通关效率、改善,贸易模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当前俄中木材贸易中存在着结构失衡、合作模式老旧、规模缩小、政策制约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俄罗斯森林工业发展有制约性、出口木材结构不合理、运输困难以及俄中海关程序不同这些原因造成的。第二,俄罗斯出口木材的显示性优势指数普遍高于中国,俄中两国木材贸易稳定性较高,互补性优势较为明显。俄罗斯出口中国的以木材原料为主,中国出口俄罗斯则以加工制成品为主,并且都符合双边市场需求,具有高度互补性。2009-2018 年,俄中木材贸易结合度指数都呈现了前期下滑到后期上涨的局面。“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2013-2018 年持续稳定上升。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俄罗斯是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俄罗斯的林产品扮演重要的角色。世界上大部分木质林产品产自俄罗斯。俄罗斯出口林产品大部分属于初级加工产品和原木木材。其出口额占俄罗斯产品的出口总额 55%,占世界原木出口总额的 1/3。2013 年俄罗斯出口中原木总量高达 765.7 万立方米。此外,2013 年俄锯材出口量占世界锯材出口总量的 10.7%、胶合板为 6.5%、纤维板和碎料为 2.1%、纤维素为 3.4%。另一方面,俄罗斯木材产品加工能力尚低,木材产品深加工业无法与全球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导致深加工木材产品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木材深加工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俄罗斯近年来鼓励木材深加工产业发展,税收、关税等深加工的木材产品的出口享受多项优惠政策。
木材经贸合作是中国与俄罗斯互惠领域合作的重要环节。中国是俄罗斯木材的主要出口国,进入 21 世纪,中国增加进口俄原木并成为俄罗斯最大的木材进口商之一。原木是建筑、家具行业生产的非常重要的资源,随着近年来中国实施限制原木采伐策略,
对木材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由于俄罗斯初级林业资源的枯竭,俄罗斯近年来也采取限制采伐政策,俄罗斯对中国的原木出口量出现下降趋势。
长期以来,中国与俄罗斯林业经贸合作领域还存在着不甚合理的贸易结构,俄罗斯长期向中国出口原木产品,可能会导致俄罗斯出现初级林业资源的迅速枯竭和恶化,甚至引发整个俄罗斯地区的环境危机。此外,中俄木材贸易中还存在贸易模式、贸易政策、通关效率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改善中俄木材贸易环境,进一步加强木材贸易方面中俄两国的经济贸易合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关于中俄木材贸易供需现状与发展前景
习刚(2015)对中国木材的供需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介绍了中国木材供需已有研究的主要成果,对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评述;其次,针对中国木材和主要林产品的供需现状,构建了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结构、使用方法和范围进行分析,利用时间或面板序列数据对中国木质林产品供需系统动力学模型相应的参数作了估计,从而对该模型预测中国木质林产品供需情况的能力进行评价,利用 ARIMA 模型等方法对模型外生变量进行了预测;最后,对 2015-2020 年木材的供给来源和主要木质林产品供需状况作了预测。
谭秀凤(2011)在总结相关中国木材供需研究基础上,针对中国木材进出口贸易、生产的发展变化,及出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根据供需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和经济预测理论,对中国木材供需,尤其是大径级木材未来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中国木材供给安全战略的相关措施和保障体系建设。
Tremin D(2012)认为自俄加入世贸组织后,俄中双边政府构建了一种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俄中贸易的发展。Kim Y(2013)等在研究亚洲国家关系中进行了俄中木材贸易问题的分析。Simeone John C(2013)研究了俄罗斯原木出口关税问题,并分析了未来发生变化的方向。Lee R(2013)针对俄罗斯面向太平洋发展木材贸易机会进行了研究, Novopashina Alina(2013)以阿穆尔州为例针对非正式投资影响俄罗斯边境地区进行了研究,提出非正式投资流向主要为俄中木材贸易范围,并赶超了正式投资。
图 1.1 本文技术路线图
...........................

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一带一路”概述
2.1.1“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
“一带一路”是中国根据新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的状况下提出的富有建设性的战略构想。长期以来,中国和亚非欧多国的主要对外贸易及全球 75%以上的能源贸易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中国沿海城市在对外贸易中占比超过 80%,对于海洋运输的依赖度可想而知,这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一方面,海洋运输安全的保障性上无法把控,风险性较高;另一方面,马六甲海峡所处海域,美国的影响力大、话语权较强。因此,中国迫切希望建立新的替代性运输途径。二十一世纪伊始,中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中国西部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实现了国家层面上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2010 年,“新疆经济发展跨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拉近了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的经贸外交关系;此外,中国与其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以及非洲各国之间经贸往来不断深化,高层互访日益频繁。这些都为中国构建连接西亚、中亚、欧盟、非洲安全的经济走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这条经济走廊对于中国来讲十分的迫切和重要。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如美国、俄罗斯、欧盟都建有相对独立经贸运行体系,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建设“一带一路”已势在必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制定发展战略,和平、共赢、互联互通已经成为了国际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中国快速可持续的发展离不开对外合作的深化,特别是周边邻国,如果周边邻国发展过于落后,将造成严重的区域经济不协调性,进而将限制中国的发展,反之,加强多边贸易合作,能够更好地激活商业市场,带动周边国家快速发展,2013 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为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大大加快了沿线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表 3.1 2012-2018 年俄中木材贸易情况 单位:万立方米
..........................

 

2.2 国际贸易相关概念及理论
2.2.1 国际贸易概念及特点
国际贸易也称通商。主要由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过境贸易三个部分组成,所以也常称为进出口贸易,也有学者习惯称谓世界贸易。它是指全球各国、地区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商品、劳务等交换活动,以便获取有益利益,是由世界上全部国家、地区对外贸易总和共同构成。世界各国、地区在国际分工合作的基础上互相关联的形式被称为国贸,在折射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的同时,还具有反映国际复杂关系的作用。
国际贸易包含了跨境的一般性贸易、商品贸易、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国际贸易有利于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国际间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强化国家间经济联系、增加财政收入等优点。
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国内贸易,其本质上都是商品交换活动,所以两者并无实质上的差别,但是国际贸易相对国内贸易来讲,是在不同国家间进行,有着其独有的特点:
第一,国际贸易合作在沟通方面存在困难,不同国家在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势必会对贸易合作产生影响,因此国家贸易相对困难较大。
第二,国际贸易出现问题的解决十分困难,因为不同国家或地区颁布实施的法律政策不一样,特别是国际贸易法规缺乏时,一旦遇到问题,将陷入解决难的困境。
第三,国际贸易一般情况下涉及的交易金额和数量都是很大的,常会遇到外汇管制、关税等问题。
第四,国际贸易一定涉及到跨国运输,运输距离远、耗时长,因此,相对于国内贸易来讲,国际贸易各方承担更多的风险。
第五,国际贸易受到贸易双方所在国经济情况、政治变动、国家关系、国际局势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第六,很多的国际贸易涉及到海关、关税、商检运输、银行、保险等部门的共同协作,相比国内贸易更加复杂。
..............................
 
第 3 章 俄中木材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22
3.1 俄中木材贸易发展现状.......................................22
3.1.1 木材贸易规模及市场份额............................22
3.1.2 木材贸易商品结构...............................23
第 4 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俄中木材贸易实证分析................................35
4.1 俄中木材贸易互补性分析.........................................35
4.1.1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35
4.1.2 互补性指数分析..................................37
第 5 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俄中木材贸易的对策建议...................49
5.1 对俄罗斯方面的建议......................................49
5.1.1 提高俄罗斯木材产业的投资....................................49
5.1.2 改善俄罗斯关税政策................................49

第 5 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俄中木材贸易的对策建议

5.1 对俄罗斯方面的建议
5.1.1 提高俄罗斯木材产业的投资
建成俄罗斯国家森林认证体系、完善木材产业法律法规体现、通过国际认证等有助于俄罗斯木材产业投资吸引力的增强。
俄罗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吸引国外直接投资其木材产业:第一,转变经营模式,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吸引国外直接投资,通过这种方式更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提升服务能力,共享利益收益,共同承担责任与风险。公私合营的木材产业经营模式对于实现木材产业投资项目有效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建成尤为重要。第二,允许国外公司在俄罗斯法律框架内有偿租用国家资源用于木材产业投资。第三,产品分成协议,这是指国家为私人公司在划定区域内提供限时的有偿资源勘探和开发的权利,投资者为开展项目进行资本投资等活动,然后和国家进行产品分成,由于存在限时、支付方式为产品等条件,投资者需要快速租用开发土地,确保最终协议的顺利实现。第四,公私控股合作模式,增强综合竞争实力。第五,企业租借,这是指国家将公共财产使用权授予租借企业,并为确保实现租借企业享受该权利配置相应的国家垄断活动。但在俄罗斯木材产业中,租借企业这种吸引外商投资方式较为少见,实际上,相较于租用方式,租借对于国外资本更具有吸引力。第六,特别经济区,在俄中边境地区选择合适区域建设经济特区,在特区内提供优惠的木材产业发展政策,建设俄中合作的先进木材加工企业,促进俄中木材贸易发展。
........................

结论
俄罗斯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国土面积,其森林资源极其丰富,而木材贸易一直是俄中双方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中国多年以来一直都是俄罗斯木材的主要进口国家。然而,随着不断地砍伐,俄罗斯也渐渐出现了林木资源枯竭的危机,而一些珍稀树种也受到了迫害,因此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木材方面来限制出口。2013 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给两国的贸易合作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在新的背景下如何改善俄中之间的木材贸易环境,提高通关效率、改善,贸易模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第一,当前俄中木材贸易中存在着结构失衡、合作模式老旧、规模缩小、政策制约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俄罗斯森林工业发展有制约性、出口木材结构不合理、运输困难以及俄中海关程序不同这些原因造成的。
第二,俄罗斯出口木材的显示性优势指数普遍高于中国,俄中两国木材贸易稳定性较高,互补性优势较为明显。俄罗斯出口中国的以木材原料为主,中国出口俄罗斯则以加工制成品为主,并且都符合双边市场需求,具有高度互补性。2009-2018 年,俄中木材贸易结合度指数都呈现了前期下滑到后期上涨的局面。“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2013-2018 年持续稳定上升。
第三,俄中木材贸易受到两国经济规模的显著影响,人均森林面积之差的影响较为明显,森林认证影响不显著,而“一带一路”的影响是弱性的,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俄中两国将不断深入沟通,互信程度、合作层次将进一步提升,届时,俄中木材贸易中“一带一路”的影响将增强。
第四,俄罗斯应当提高林业投资规模、改善关税政策、完善森林认证制度以及强加深加工能力建设;中国则应出台对俄贸易重点省份外贸支持政策以及加快对俄贸易重点省份木材物流建设;俄中双方要一起完善海关程序并通过合作来创新俄中木材贸易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