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18 年 11 月 5 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这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同时作为世界农产品第一进口大国,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农产品市场,近年来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中国农产品的进口贸易额持续增长,进口的原国家和品类在持续的丰富化。
随着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贸易便利化水平成为影响全球贸易和国际竞争力的突出因素,促进贸易便利化,是推动全球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贸易便利化协议》于 2017年 2 月正式实行,这是一个具有法规束缚的多边贸易相关协定,它的签订必将进一步简化通关手续、减少费用,刺激全球贸易的发展,也为经济全球化发展增加了新的动力。据国际相关组织的计算,全球贸易可以因为《贸易便利化协议》减少 10%-15%的成本,进而收益 4000 亿-10000 亿美元。近几年来,中国也在一直持续地推动贸易便利化发展。中国自 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贸易量开始飞速增加,所以开始逐渐试探性的提出推动中国贸易便利化的政策法规,从《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要减少 1/3 的全部通关流程所耗用的时间,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计划法规政策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再从海关和检验检疫进行合并到国家方面“单一窗口”的推行等措施,都表明了中国重视和关注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发展。
尽管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便利化协议》推行生效过去两年时间了,但是贸易便利化措施在各个国家应用的效果各不相同。中国虽然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家,且中国的贸易便利化发展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较高的位置,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始终处于在中游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所以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
第 3 章 中国进口贸易贸易便利化水平分析................................... 20..........................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农产品贸易相关研究
在此前几乎没有人研究易腐农产品的进口贸易,大多为中国生鲜产品的运送与保存,或者是中国农产品进口对于国内第一产业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也有关于水产品在进口过程中的通关情况的研究文献,所以本文较多参考关于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情况的相关文章。汤毅、王谦(2015)通过理论与模型计量的方法,结合中国如今农产品的进口贸易情况发现影响其原有发展路径的重要原因。陈文,李红权,欧安,赵海军(2015)分析了进口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系统面临所面临的主要情况和问题,研究借鉴国外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对中国进口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体系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转变提出建议和意见。刘景景,张静宜(2018)结合近年水产品进口贸易发展的形势,对水产品进口贸易形势、进口结构、来源地及品种等完成具体研究并提出未来水产品进口贸易前进的趋势与战略布局建议。许秀红(2018)从居民消费需求、国内农业产业结构、食品安全事件、农业成本增长、人民币汇率政策、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非法渠道封闭、跨境电商等七个方面探讨了影响进口生鲜产品贸易的因素,并对未来生鲜易腐产品进口的前进路径进行了预测,为未来进口生鲜农产品贸易的进步基于保障。王吉腾、原志伟、王俊钧、李发展和苏茂文(2018)通过研究进口农产品食品检验检疫通关过程,找出存在的关键问题及阻碍因素,提出相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政府检验检疫的体制和流程改动研究提供相关理论。徐芬,刘宏曼(2018)基于贸易增长三元分解框架,将中国农产品进口分解为广义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着重分析中国多个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三元边际的影响,并测算不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三元边际贡献率。

..........................
第 2 章 易腐农产品进口贸易便利化现状分析
2.1 中国易腐农产品进口贸易现状
易腐农产品是指由大型农、畜业专业生产地或者农村生长而来,没有经过高度加工的,应该利用密封或者冷冻保存才能使其最大程度地保持其天然产品最初的新鲜、外表、味道及营养的农产品,易腐农产品有蔬菜、水果、水产品、活的畜禽等新鲜农产品。
易腐农产品进口贸易是指为了不断满足国内消费者对易腐农产品的需求,将外国所生产的易腐农产品购买后输入本国市场的贸易活动,具体是指中国从美国、巴西和英国等国家进口水果、蔬菜、水产品等易腐农产品的贸易行为。简单的进口程序包括:1.协商签约合同;2.到银行申请信用证或赎单等;3.客户发货后准备接收;4.收到单证票据后办理通关、检验检疫,也可寻找当地的专业代理商办理;5.完成交货,并结清所有费用;6.验货;7.银行缴费,外汇管理局核销。
易腐农产品的特点如下:
(1)易腐农产品的品种较多,数量也多。
(2)易腐农产品的生产地相对辽阔、人员比较分散。易腐农产品的种类较多,不同的品种对生长空间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为了进口产量多、质量佳的产品,则必须从最适宜的国家进口最好的品种。中国易腐农产品的主要进口贸易国家较多,例如盛产大豆的巴西和美国、生产香甜香蕉和菠萝的菲律宾等等。
(3)易腐农产品的生命时间比较短,所以其在存储和运输两方面都是比较困难。在交通运输时,易腐农产品可能由于外部环境而相互触碰产生变质,或者由于运输时间长导致农产品产生病菌,产生腐烂,因而农产品可能在运输中变得不新鲜,进口商的利润会受到损失。因此,易腐农产品在进行进口贸易中,需要给予“特殊照料”,例如采取空运等其他措施来保持其原有的新鲜和品质、减少进口交通运输和通关的时间等。
.............................
2.2 中国涉农贸易便利化政策现状
随着全球各个国家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国家与地区的贸易规模飞快扩大,简化和减少贸易程度和手续的贸易便利化政策成为世界非常关心的重点与共同要求。作为中国的进出关境监管机关,中国海关总署具有监管出入境、收取关税与其他税费、编制海关相关报告,并承担管理口岸、知识产权和国际机构合作等职务,因此成为推动贸易便利化进程中无法代替的力量。同时中国各大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实现更为方便的通关环境,不断促进贸易便利化发展,在海关、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联合下,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高速发展。农产品作为国家贸易中重要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因此中国海关近年来逐步重视涉农贸易便利化的推进,并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推动农产品的贸易便利化。
2.2.1 中国海关涉农贸易便利化政策
中国海关总署作为国家进出口监察部门和中国贸易便利化主要推动部门,与国家进出口贸易直接相关,在促进双边贸易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近几年,海关总署已采取若干促进易腐农产品贸易便利化的政策,以简化进出口程序,提高农产品通关效率。

............................
1.2.1 农产品贸易相关研究
在此前几乎没有人研究易腐农产品的进口贸易,大多为中国生鲜产品的运送与保存,或者是中国农产品进口对于国内第一产业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也有关于水产品在进口过程中的通关情况的研究文献,所以本文较多参考关于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情况的相关文章。汤毅、王谦(2015)通过理论与模型计量的方法,结合中国如今农产品的进口贸易情况发现影响其原有发展路径的重要原因。陈文,李红权,欧安,赵海军(2015)分析了进口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系统面临所面临的主要情况和问题,研究借鉴国外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对中国进口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体系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转变提出建议和意见。刘景景,张静宜(2018)结合近年水产品进口贸易发展的形势,对水产品进口贸易形势、进口结构、来源地及品种等完成具体研究并提出未来水产品进口贸易前进的趋势与战略布局建议。许秀红(2018)从居民消费需求、国内农业产业结构、食品安全事件、农业成本增长、人民币汇率政策、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非法渠道封闭、跨境电商等七个方面探讨了影响进口生鲜产品贸易的因素,并对未来生鲜易腐产品进口的前进路径进行了预测,为未来进口生鲜农产品贸易的进步基于保障。王吉腾、原志伟、王俊钧、李发展和苏茂文(2018)通过研究进口农产品食品检验检疫通关过程,找出存在的关键问题及阻碍因素,提出相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政府检验检疫的体制和流程改动研究提供相关理论。徐芬,刘宏曼(2018)基于贸易增长三元分解框架,将中国农产品进口分解为广义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着重分析中国多个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三元边际的影响,并测算不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三元边际贡献率。

..........................
第 2 章 易腐农产品进口贸易便利化现状分析
2.1 中国易腐农产品进口贸易现状
易腐农产品是指由大型农、畜业专业生产地或者农村生长而来,没有经过高度加工的,应该利用密封或者冷冻保存才能使其最大程度地保持其天然产品最初的新鲜、外表、味道及营养的农产品,易腐农产品有蔬菜、水果、水产品、活的畜禽等新鲜农产品。
易腐农产品进口贸易是指为了不断满足国内消费者对易腐农产品的需求,将外国所生产的易腐农产品购买后输入本国市场的贸易活动,具体是指中国从美国、巴西和英国等国家进口水果、蔬菜、水产品等易腐农产品的贸易行为。简单的进口程序包括:1.协商签约合同;2.到银行申请信用证或赎单等;3.客户发货后准备接收;4.收到单证票据后办理通关、检验检疫,也可寻找当地的专业代理商办理;5.完成交货,并结清所有费用;6.验货;7.银行缴费,外汇管理局核销。
易腐农产品的特点如下:
(1)易腐农产品的品种较多,数量也多。
(2)易腐农产品的生产地相对辽阔、人员比较分散。易腐农产品的种类较多,不同的品种对生长空间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为了进口产量多、质量佳的产品,则必须从最适宜的国家进口最好的品种。中国易腐农产品的主要进口贸易国家较多,例如盛产大豆的巴西和美国、生产香甜香蕉和菠萝的菲律宾等等。
(3)易腐农产品的生命时间比较短,所以其在存储和运输两方面都是比较困难。在交通运输时,易腐农产品可能由于外部环境而相互触碰产生变质,或者由于运输时间长导致农产品产生病菌,产生腐烂,因而农产品可能在运输中变得不新鲜,进口商的利润会受到损失。因此,易腐农产品在进行进口贸易中,需要给予“特殊照料”,例如采取空运等其他措施来保持其原有的新鲜和品质、减少进口交通运输和通关的时间等。
.............................
2.2 中国涉农贸易便利化政策现状
随着全球各个国家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国家与地区的贸易规模飞快扩大,简化和减少贸易程度和手续的贸易便利化政策成为世界非常关心的重点与共同要求。作为中国的进出关境监管机关,中国海关总署具有监管出入境、收取关税与其他税费、编制海关相关报告,并承担管理口岸、知识产权和国际机构合作等职务,因此成为推动贸易便利化进程中无法代替的力量。同时中国各大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实现更为方便的通关环境,不断促进贸易便利化发展,在海关、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联合下,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高速发展。农产品作为国家贸易中重要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因此中国海关近年来逐步重视涉农贸易便利化的推进,并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推动农产品的贸易便利化。
2.2.1 中国海关涉农贸易便利化政策
中国海关总署作为国家进出口监察部门和中国贸易便利化主要推动部门,与国家进出口贸易直接相关,在促进双边贸易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近几年,海关总署已采取若干促进易腐农产品贸易便利化的政策,以简化进出口程序,提高农产品通关效率。

............................
3.1 易腐农产品进口贸易流程影响分析 .................................. 20
3.1.1 易腐农产品进口资质审批环节 ................................. 20
3.1.2 易腐农产品进口通关环节 ..................................... 22
第 4 章 易腐农产品进口贸易便利化实证分析................................. 30
4.1 贸易便利化实证分析模型选取 ................. 30
4.2 指标简介及数据来源 ............................. 31
4.3 Hausman 检验分析 ....................... 32
第 5 章 结论及建议................................. 35
5.1 结论 ............................ 35
5.2 提升中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建议 ..................................... 36
第 4 章 易腐农产品进口贸易便利化实证分析
4.1 贸易便利化实证分析模型选取
引力模型作为新贸易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理论模型之一,在促进新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成为贸易研究应用最广泛的理论模型。经典引力模型被解释变量为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量,解释变量主要包含三种,(1)国内市场规模,例如人均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GDP)等,根据引力模型基本理论,国家的市场规模越大,两国国内需求越大,国家进行的贸易总额越高。(2)两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其中包括两国之间的距离以及两国边界是不是接壤等变量,两国地理位置变量主要反映贸易国家之间运输成本问题。双方贸易中运输成本的提高会提高商品成本,从而提高其售出价格,从而进一步影响产品的售出数量。
基本引力模型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与距离两个基础解释变量,在这个基础上本文选择了五个解释变量和一个被解释变量构建拓展引力模型。解释变量有体现出口国的经济总量的国内生产总值、反映地理特征的中国和出口国首都间的地理位置距离、与中国进行贸易的 41 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出口国的农业生产占 GDP 的比重、出口国的贸易自由度指数和是否与我中国签署自贸协定;2010-2016 年中国易腐农产品进口额是被解释变量。表 4.1 就是关于解释变量指标的具体内容。

..........................
第 5 章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本文首先从中国总体易腐农产品定义、水果与水产品的进口贸易额和中国对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采取的措施三个方面详细研究了中国易腐农产品进口贸易的现状;其次利用《全球贸易促进报告》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里对中国的贸易便利化给出的评分进行分析,得中国在市场准入、上诉程序、境外合作三个方面还有较大进步空间,并且分析中国水果产品进口和检验检疫流程得出目前还存在资质审批流程繁琐,检验检疫不够科学,使贸易成本较高等问题的结论;最终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便利化水平对易腐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影响程度。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中国易腐农产品进口规模继续扩大,尤其是在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与贸易国的水果、水产品贸易来到快速发展的时期,除去 2011 年和 2015 年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水产品进口贸易额有所下降外,水产品和水果产品进口贸易额始终呈增长的态势,并且中国的易腐农产品进口贸易额在世界易腐农产品进口贸易额中的占比总体上也在不断上升,这能够说明中国易腐农产品进口贸易在目前国内消费者在逐渐开始消费结构转型过程中很重要。
第二,随着国际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家间贸易飞速发展,目的在简化与调整贸易程度与单据的贸易便利化成为全球特别关注的重点和各国的共同要求。中国海关总署在2012 年以来发布诸多关于易腐农产品贸易便利化的政策。同时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实现更为便利的通关环境,不断提高自身贸易便利化水平,在海关、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发展。中国在签订《贸易便利化协定》之后,贸易便利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促进了易腐农产品的进口贸易。中国在协议规定的条款方面整体完成度很好,但是在信息公开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
第三,在《全球贸易促进报告》中,中国的综合贸易便利化指数为 4.5,排名为 61名。在其给出的四个指标中,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评分很高,但在市场准入方面低于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给出的中国贸易便利化指数为 1.36 分,从对比中可以发现目前中国在预裁定方面是略微领先的,但是在上诉程序和境外合作这两个方面还存在较大提高空间。同时在进口和检验检疫流程中,易腐农产品进口贸易单证手续办理繁琐,进口易腐农产品检验检疫流程缺乏科学性且执法机关压力大、效率低,影响易腐农产品进口贸易。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