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工业制成品进出口国际贸易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6599 论文编号:sb2020072422521432414 日期:2020-08-02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通过对人民币 1949-2017 年的变化分析,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经过了由不完善到较为成熟的过程,由最初的随市场浮动,到后来的双轨,最后并轨并根据货币篮子浮动的制度。对于汇率而言,我国人民币汇率一般通过贬值的方式稳定贸易发展,保持汇率的稳定。一直以来,我国通过汇率制度的不断改革,一些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如出口退税,外贸补贴等,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多年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一直在发展,近年来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状态。从外进口的数量保持稳定,同时在从外国进口商品的时候,我国对外国工业制成品的依赖下降,主要在于我国能够开始学习外国进口的科技技术,同时开始自己研发我国专有科技。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工业制成品占比逐年增多,并向着高端科技设备产品发展,这都体现出了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在不断发展,国内生产水平上升,科技技术提高,这些都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国内政策支持补贴密不可分。

第 1 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当国家之间进行交易时,由于不同国家所使用的货币实际价值不同,货物或者服务无法用相同数量的货币交换时,汇率能够作为比价,方便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货币的交换。汇率作为国家之间货币价值的体现,它的变动能够使人观察了解一国的国际贸易情况,能够调节世界贸易中国家进出口的收支与结构变化,同时控制外商资本的流出入,调整国内物价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门不断打开,国家也更多的参与到世界贸易中。我国经济对外界变化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受到世界经济变动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此期间,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从不成熟到逐渐完善,经过了三次重要的变换发展,每段时期的制度改变都与当时我国发展的状况以及世界的经济情况相关:1981 年至 1993 年,人民币由最初的双重汇率制度转变成单一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的计量方法得到了统一;由1994 年至 2005 年 7 月,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建立依赖于对美元浮动汇率的观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主要受到美元波动的影响;自 2005 年 7 月 21 日起,我国不再单一随着美元汇率变化而改变,而是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波动,从而生成浮动汇率制度,能够将汇率市场化并根据浮动调节管理。2005 年以来经过十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直线上升,汇率改革以来升值了约 53.29%,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明显。自 2016 年 10 月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后,人民币成为了国际性交易货币,从而愈容易受到国际上的经济影响。近几年来,美联储加息等政策出台,造成我国国内出口成本升高,人民币汇率又开始呈现贬值趋势。2015 至 2016 年间,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下降了 5.82%,期间变化波幅增大,震荡剧烈。除此之外,现市场环境中还存在着多数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就外界而言,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与我国开战贸易战争,未来与我国的关系尚不明确,同时欧洲各国政党替换,英国退出欧盟,欧洲未来经济发展也扑朔迷离,作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两大合作市场,国际市场上形式的变化将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就国内而言,近期政策推进供给侧改革,落后的产能即将被淘汰,低端制造业的转型结果也无从得知。汇率作为调节我国内部经济情况的工具以及与外国贸易的桥梁,它的变化能够直观的显示出我国所受到的冲击与影响,在世界贸易情况变动剧烈的情况下,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

1.2 文献综述
历年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汇率变动与国内进出口贸易做出了许多研究,研究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汇率制度的更新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深入。研究学者们通过建立模型和收集相关数据,不断产生新的结果与理论,在理论与实证分析上都使得汇率与进出口贸易的研究文献更加丰富。
1.2.1 国外研究理论
早在多年以前,国外学者就提出了代表性的汇率变动影响贸易收支的理论,往后学者们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相关的理论来拓展与深入的。国外代表性理论以马歇尔-勒纳条件(ML 条件)和 J 曲线效应为主。ML 条件认为在一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国家对商品的进口以及出口具有需求的弹性,当两方面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 1 时,货币贬值能够使国家的贸易收支状况变好;而当需求弹性之和绝对值小于 1 时,贸易收支将会减少。而麦基(1973)的 J 曲线效应则认为短期内国家的贸易收支在货币贬值后有可能继续恶化,因为汇率的变动影响具有时滞性。在代表性理论出现后,国外的学者就汇率变动是否影响贸易收支展开了研究,研究的结果呈现两种方向:
其一是汇率变动能够影响一国的贸易收支。Taufiq Choud 和 Syed·S·Hassan(2015)收集了发展中国家(中国、巴西、南非等)1991 年至 2011 年向英国出口的月度数据,得出汇率变动会对英国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有影响作用。FlorianVerheyeu(2013)对美国与欧洲 12 个国家的双向出口贸易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当货币贬值时,出口数据的变动较大,而货币升值时出口变动会较小。Marquez(1990)对世界上发展落后国家 12 年的进出口数据进行了研究,得出当货币贬值时,对于贫穷国家而言,货币贬值造成的出口将会增加,贸易结构会有改善,最终改善贸易收支。Franke(1991)对风险中性型企业进行了研究,得出汇率的变动能够有效的影响贸易收支。在该研究中,
Franke 假定所有企业都会追求未来收益净现值最大化,为了使净现值达到最大,汇率波动与企业的商品出口量及贸易数量将呈现正相关关系,汇率波动愈发剧烈的时候,企业的商品服务出口量与贸易数量都将会增加。José Manuel Campa(2005)通过对 23 个 OECD 国家进行了汇率传导性研究发现,对于 OECD 国家而言,在短期内,汇率波动将影响 46%的商品进口价格,在长期,汇率波动对进口价格的影响将上升至 65%。而对于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价格,则会在短期内影响 23%,长期影响为 42%。
..............................

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名义汇率(Nominal Rate of Exchange)
名义汇率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直接公布于众,并能直接作为比价使用的汇率,其代表着两国货币之间比价关系。作为一种外汇买卖价格的体现,名义汇率可以由政府制定并公布,也能由市场自由形成调整,但有可能受政府的财政、资金政策影响,以及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变动影响。在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国家一直通过调整我国的名义汇率来对我国的资源配置进行调节,并且曾有过两种用处不同的汇率存在的情况。名义汇率作为一种可控的原始汇率,未经过物价指数调整,其变动通常难以反映两国货币汇率实际购买力水平的变动。
实际有效汇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REER)
有效汇率是一种加权平均汇率,通常按对外贸易比例加权计算。有效汇率分为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一国的名义有效汇率等于其货币与所有其它具有贸易关系的国家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当除去国家通货膨胀对货币的购买力的影响后,就可以得到一国的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的计算公式为 REER=(ER×CPI*)/ CPI。实际有效汇率可以考虑到国家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变化情况,同时消除国家物价指数变化对货币本身价值的影响,充分反映一国货币对于其他国家的外部价值以及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购买力,故本文的实证部分采用该种汇率进行分析。
工业制成品
工业制成品从定义上指经过复杂加工的工业产品和商品。目前,国际通用的进出口商品分类以联合国所出版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为标准,具体分类如下表所示:
表 2-1 进出口商品分类
...........................
 
2.2 相关理论
2.2.1 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是汇率相关的传统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首次由英国经济学家桑顿在 1802 年提出相关概念,最终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Cassel,1922)完善整个理论并发表于刊。该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的汇率由两种货币的购买能力相比决定,例如同一个汉堡,在中国需要 20 元人民币购买,而在美国只需要 4 美元购买,此时汇率应该为 1 美元兑 5 元人民币。汇率的升降又受影响购买力的因素影响,例如通货膨胀率。同样以汉堡举例,当中国发生通货膨胀时,购买汉堡需要 30 元人民币,在美国仍只需要 5 美元,汇率将变为 1 美元兑 6 人民币。此时人民币贬值,购买力下降,购买相同物品所需要的本国货币增多,汇率将下降。相反,当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时,人民币购买力增强,汇率将上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看来,购买力平价理论可以分为绝对与相对的两种。
从长期看来,当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时,一个国家的汇率将呈现出与其货币购买力变化大致相同的趋势,实际汇率将会逐渐接近购买力平价汇率。通过计算中国与美国两国历年以来的汇率变化,我们可以观察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在国际上的变化,然而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的弊端让我们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使用。首先该理论的前提假设为各国间贸易完全自由,商品的价格受到其他因素干扰极小,各国购买同一商品的价格则为该商品的真实价格。然而现实中商品的价格可能受到政府政策,贸易壁垒等条件的影响偏离其实际的价值。其次购买力平价理论支持“一价定律”,这需要各个国家对同一个商品的定价标准一致,这也难以达到。例如某款包包在 A 国只是普通商品,在 B 国则被认为是奢侈品而标高定价,再加上 AB 两国物价指数不同的影响,购买力平价所需的条件难以达成。
............................

第 3 章 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以及进出口贸易状况的变化发展..................................15
3.1 人民币汇率变动回顾.................................15
3.1.1 1949 年-1979 年人民币汇率制度及汇率变动情况...................... 15
3.1.2 1980 年-1993 年人民币汇率制度及汇率变动情况...................... 16
第 4 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制成品进出口的影响机制分析............................27
4.1 汇率对商品贸易收支的短期影响..........................27
4.1.1 商品价格变化....................................27
4.1.2 国民收入变化................................29
第 5 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工业制成品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33
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33
5.2 单位根检验以及 Johansen 检验分析............................34

第 5 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工业制成品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在前人的研究中,对贸易商品能否替代本国商品具有不同的假设,在不完全替代模型下认为外国进出口的贸易商品不能够完全替代本国的商品,完全替代模型则认为外国进出口商品与本国商品相似,能够互相替代。在本文研究中则选取不完全替代模型作为实证分析的背景假设,因为该模型更加贴合实际,受到许多理论支持。同时由于进出口的需求有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同时影响,故在建立模型时同时考虑有可能影响进出口需求的变量,以增加模型的准确性。
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并且人民币汇率受美国经济影响较大,故模型中的贸易国数据取的为美国同期数据。对于进口的影响分析模型而言,假设因变量工业制成品进口需求为 IMP,自变量由人民币有效汇率 REER,本国国民收入NIC,进口商品价格 Pim 组成。为减少序列相关性的影响,使回归分析更为准确,将所有数据取 LN 值后带入模型。同时工业制成品出口的需求 EX 受到自变量人民币有效汇率 REER,贸易国收入水平 NIA 以及出口价格 Pex 影响,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存在,将所有数据取 LN 值后带入模型。
图 2-1 J 曲线效应
........................

第 6 章 结论及建议

6.1 本文结论
通过对人民币 1949-2017 年的变化分析,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经过了由不完善到较为成熟的过程,由最初的随市场浮动,到后来的双轨,最后并轨并根据货币篮子浮动的制度。对于汇率而言,我国人民币汇率一般通过贬值的方式稳定贸易发展,保持汇率的稳定。一直以来,我国通过汇率制度的不断改革,一些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如出口退税,外贸补贴等,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多年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一直在发展,近年来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状态。从外进口的数量保持稳定,同时在从外国进口商品的时候,我国对外国工业制成品的依赖下降,主要在于我国能够开始学习外国进口的科技技术,同时开始自己研发我国专有科技。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工业制成品占比逐年增多,并向着高端科技设备产品发展,这都体现出了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在不断发展,国内生产水平上升,科技技术提高,这些都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国内政策支持补贴密不可分。
近几年来,由于国际竞争激烈,我国汇率所受到的影响也较大,汇率波动剧烈,根据实证分析,我国的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将会对我国的工业制成品进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在市场不完全竞争、汇率不完全传递、以及国外政策影响的情况下,人民币贬值有可能会带来工业制成品进口与出口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为此,我国更应该积极拉动国内对商品的需求,降低我国对外贸易依赖程度,发展科技技术,提高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受到较小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