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游戏产品出口因素的国际贸易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5699 论文编号:sb2020073022023732530 日期:2020-08-0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基于国际信息化和贸易全球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关注到了游戏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游戏产品贸易在我国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并以较高的增长水平持续创造实际销售收入新高,为了更深入的探索其中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升我国游戏产品出口额,本文从影响我国游戏产品出口的因素入手,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从量上得到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并针对得到的结果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游戏产品出口的策略。

第 1 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全球一体化的加速融合,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全球敞开贸易大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贸易大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力量。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体现在方方面面,除了传统的货物贸易更加便利、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外,文化产品的贸易在近年来越来越得到重视。文化的传播使得我国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悠悠文化得以传向世界,在文化的底蕴上孕育而生的文化产品得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贸易,输出我国价值观的同时,让我国人民更多的了解到世界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目前以文化产品为主的贸易在世界市场上蓬勃发展,但是我国出口的文化产品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等特点,文化产品的出口之路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不容否认的是,未来文化产业和以科技引领的技术产品将是国际贸易的重中之重,提早掌握世界市场份额的国家在国际产业贸易上将更有话语权。
伴随着十九大的闭幕,我们在习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要不断加强文化自信和科技创新。我国的游戏产业作为文化和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大背景下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在全球经济进入寒冬时期仍以较高的增长率拉动国民经济,在经济低迷期具有出色的表现,在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最新发布的《2018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8 年年末,中国游戏产业全年自主研发的游戏产品出口实际市场销售收入达 95.9 亿美元,对比 2017 年的市场实际销售收入额 82.8 亿美元,增长率达到 15.8%。相比 2008 年的 0.7 亿美元,游戏海外收入在 11 年间暴增 137 倍①。这个数字确实让人震惊,似乎还没有哪一种文化产品的海外销售能像游戏这样有如此惊人的销量。即便是近年来在国际贸易市场上表现同样出色的电影产业,其 2007 年的海外收入为 20.2 亿元人民币,2016 年达到 38.257 亿元人民币,10 年的增幅也不到 2 倍②。游戏产品的海外出口无论是在收益值上还是出口量上都成为我国文化产品出口中比较典型的品类,为中国文化产品贸易贡献了较为突出的力量。但是该产业又是一个发展时间较短、内容较为不完善、市场模式较新的产业,由于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全球化大背景下发展的新兴产业,目前针对该产业的研究较少,以往的学者们较多关注于游戏产品的发展研究和其中具体案例的研究,在聚焦于游戏产品出口影响因素领域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在我国文化贸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分析有哪些因素对我国游戏产品的出口产生影响。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
首先在宏观上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聚焦到游戏产品的出口影响因素研究上,为解决我国游戏产品出口提供借鉴。其次从框架上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通过借助引力模型,选取几个可能影响游戏出口额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找出具体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解释各变量与游戏产品出口额的相关性。最后介绍了本文在创作的过程中存在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相关研究对象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该部分对我国以往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做出梳理,主要分为对我国游戏产品出口状况的研究和我国文化贸易产品出口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最后通过国际经济与贸易以及国际商务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支持本文整个论述过程,为本文之后的论述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我国游戏产品出口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本部分内容首先站在游戏产业整体的高度对产业现状做出分析,分为我国国内游戏产业现状和我国在海外市场的游戏产业现状,并通过对出口现状的分析找出可能影响出口的决定因素和游戏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我国游戏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本部分首先从定性角度将影响我国游戏产品出口的因素分为供给角度和需求角度两个部分进行分析。供给角度分析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入手,包括对出口国的政策、地理距离和人才三个角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需求角度分析则是从与出口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出发,主要包括出口对象国的经济、人口和文化等因素。之后通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的分析得出几个能影响我国游戏出口的重要因素,最后构建适合本文研究情况的影响因素引力模型,通过计量回归分析,得出各个变量的具体影响程度并排序。
第五部分,提出促进我国游戏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根据对第四部分的研究和分析得出几个影响我国游戏出口的重要因素,结合我国游戏产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分别提出几个促进我国游戏产品出口的建议。
........................

第 2 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我国游戏产品的定义及统计标准界定
(一)游戏产品定义
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发现我国游戏市场上的游戏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网络游戏产品,一类是实体游戏产品。这两类商品无论是实体形式还是虚拟形式,其产生都是基于游戏市场环境的大背景下。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产品的细分主要包括三类,移动端游戏、客户端游戏和网页游戏。其中移动端游戏的占比最多,达到 62.5%①,客户端游戏的占比达 28.9%,剩余市场分割为网页游戏、家庭主机游戏、社交游戏以及单机游戏。而实体游戏产品包括我国生产制造的游戏主机、设备,游戏周边商品、游戏盘及游戏零附件等实体商品。
(二)统计标准界定
以往学者在统计我国游戏产品出口额的具体数据时,主要使用的分类标准为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和协调制度,具体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COMTRADE),应用于国际贸易商品统计和对比的具体分类方法为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法,简称 SITC 分类办法。SITC 的分类原则采取经济指标分类标准,其标准目录使用五位数字来表示,第一位数字表示类,第二位数字表示章,第三位数字表示组,第四位数字表示细分组。另一种国际贸易中常见的商品分类标准为协调制度法,简称 HS,其分类依据是商品的物理特性和被加工程度。在按照 HS 分类标准统计时并不能找到“游戏产品”总类目,因为 HS 统计的是商品在进出海关时申报的数据,不能完全涵盖游戏产业下的所有产品,需要对多项进行加总。
图 3-2  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

2.2  理论基础
2.2.1   需求相似理论
需求相似理论又称相似偏好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Staffan B. Linder)在 1961 年发表的文章《论贸易和转变》中首次提出了该理论。需求相似理论认为两个国家之间具备贸易条件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贸易两国之间要有重叠需求,并且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越是接近,两国产生的贸易行为就越是稳固。两国重叠需求的范围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国民平均收入水平,当两个国家的国民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则两国的消费结果越相似,两国国民对商品的需求越接近,两国国民同时消费的商品种类就越多,这些商品将成为两国之间的贸易品。当两国相对国民收入水平同时提高,两国的消费结构就愈加完善,对于两国共同需求的商品就越多且更为多元化,促使两国之间进行更加深入的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良性循环。简而言之,该理论的核心观点为:国民收入水平越相近的国家,相互间贸易行为越紧密;相反,国民收入水平越悬殊的国家,两国间可用来进行交换的贸易产品越少,两国相互贸易行为更悬殊。
需求相似理论的假设条件有两个,其一是对消费者行为的假设,即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受其收入水平的影响。消费者行为假设理性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受其收入结构的影响,消费者收入越高,则越偏向于对奢侈品和非必须品的消费;反之,消费者收入越低,则更注重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消费,若两国消费者收入相似,则两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也相似。一般情况下,若一国国民对某种档次产品需求量最大时,该种需求现象将成为一国代表性需求。其二是该国厂商参与到生产活动当中,厂商根据本国消费者收入水平和需求结构生产产品,前提是该国的需求结构有效。
需求相似理论的适用条件较多应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当中,即某种特定产业内部的水平式贸易。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将把需求相似理论应用于游戏产业中,在中国游戏产业出口的工程中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需求结构,在理论支撑的基础上得出一些对出口起到影响的因素,为本文的分析提供帮助。
图 3-1  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
 
第 3 章  我国游戏产品出口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3
3.1 我国游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13
3.1.1  我国游戏产业市场规模 .................................... 13
3.1.2  我国游戏产业用户及企业情况 .............................. 15
第 4 章  我国游戏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23
4.1  我国游戏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23
4.1.1  供给角度分析 .......................... 23
4.1.2  需求角度分析 .......................... 24
第 5 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33
5.1  政府层面 ........................... 33
5.1.1  为游戏产品出口提供政策扶持 .............................. 33
5.1.2  完善游戏产品行业人才培养机制 ............................ 34

第 5 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政府层面
5.1.1   为游戏产品出口提供政策扶持
根据上一章的实证分析来看,游戏产品出口额与贸易两国文化距离、贸易环境、国民受教育水平、市场规模等因素显著相关。目前我国政府针对游戏产品在出口方面的贸易政策支持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善贸易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系结构。我国的整体市场环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政府应该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对中国自主研发的游戏 IP(知识产权)给予相应的法律保护,对在市场上有恶性竞争行为的企业、或者是通过不良措施影响整个游戏市场环境的企业采取严厉的打击政策,对于一些恶意抄袭模仿和以低俗、色情、暴力为题材的游戏产品应该予以坚决的抵制。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中国游戏市场正常发展环境,甚至影响到中国游戏产品的出口市场,无论是对中国的游戏产品还是中国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都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中国游戏产品进行海外出口布局。目前我国只有《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和《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网络游戏产品制作和出口方面相关的政策法规还是空白,应该尽快推进规范网络游戏产品出口政策法规。
二是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地为中小型游戏出口企业提供技术和研发资金,让一些优秀的自主研发游戏产品,不会因为钱的问题而不能向市场推广。具体措施包括比如建立积极的财政机制,为中小型企业提供高额度、多样化的贷款模式,对优秀的游戏产品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等。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减税力度,落实李克强总理在领会期间提出的“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研发和制作成本,降低游戏企业在出口方面所承担的税收负担。
...........................
 
总结
本文基于国际信息化和贸易全球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关注到了游戏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游戏产品贸易在我国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并以较高的增长水平持续创造实际销售收入新高,为了更深入的探索其中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升我国游戏产品出口额,本文从影响我国游戏产品出口的因素入手,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从量上得到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并针对得到的结果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游戏产品出口的策略。
本文的逻辑思路在于从我国游戏产业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图文具体且详细的描述了现状并发现目前发展的问题,阻碍两国进行游戏产品贸易的问题分别是贸易两国文化差异、游戏行业高端人才匮乏、游戏企业缺乏出海经验以及相关出口政策不完善。本文的亮点在于实证分析部分,首先通过定性分析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给出一些影响因素,包括供给端的政策因素、地理距离因素和人才因素,需求端的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和文化因素。然后通过定量分析,借助贸易引力模型分析各个变量的具体影响程度。调整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分别加入了人均国民收入、人口数量、贸易条件指数、文化距离、高等教育入学率、市场规模和地理距离 7 个因素,得到的结论是文化距离、地理距离和贸易条件指数与出口贸易额负向相关,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口与贸易出口额正向相关。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层面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意见,政府层面要加大出口扶持力度、完善人才培养和优化出口结构,企业层面要差异化竞争、形成出海一体化、采取多元化出口模式和打造属于我国的国际化游戏平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今后我国游戏产品的出口起到促进作用,并且能对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规范行业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