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影响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能源问题,它在一国的国内政策制定和外交中起着战略性作用。因此,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能源供需及其安全。
从2013年到2018年,据统计分析,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市场经济增长率一直在下降,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的能源消耗却在继续增加。从2000年到2014年,能源消耗的年均增长率为2.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能耗年均增长率为1%,发展中国家也持续增加了对能源的消耗。[1]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与前几年相比,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伴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必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能源。因此,由于能耗的快速增加和能源的缺乏,中国政府将选择一条安全,适当的国际进口路线。中国的能源问题不仅在国内很重要,而且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因此,中国的能源政策不仅涉及内部发展,而且也针对国际经济和政治关系方的走向。
中俄两国经济合作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随着合作深入,两国各方面关系都得到了改善,各自取得了许多成绩。自21世纪初以来,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良好状态,主要依靠国内能源和庞大的储量,与此同时,能源收益已成为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础。到2018年,俄罗斯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能源是国家经济的支柱,能源效率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直接或间接受到能源安全问题的影响。与其他国家相比,俄罗斯的燃料,煤炭和其他能源在中国占有更多市场。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加强中俄能源合作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其中最重要的是改善能源需求不足。此外,两国之间的合作增加了中国能源的多元化因素,这也是俄罗斯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 研究目的
能源是一种稀缺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命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使用的增加,中国将逐步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达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本文分析了自2008年以来的十多年的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成绩,还介绍了中俄能源合作阶段的主要特点和演变历程。从贸易和投资两个方面对俄罗斯能源出口与中国能源消耗与合作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对策,以充分解决这些问题并为中俄能源合作创造可持续的机会。
通过SWOT分析,结合中俄能源合作的贸易和投资知识,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角度,分析中俄能源合作的基础以及中俄能源合作的原因。
为中国制定相关政策,为进一步发展中俄能源合作战略提供了实用的理论基础。同时对促进俄罗斯能源出口带动起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第2章 中俄能源合作理论基础及合作历程
2.1 中俄能源合作理论
2.1.1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和税收原理》中,他阐述了比较成本交易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指出,一个国家可以在产品生产中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经营,其国际贸易基础相对较差(没有绝对差异),例如:例如,相对成本的差异。每个国家应着重于出口具有“相对利益”的产品,并引入具有“相对障碍”的产品,其原则是两个利益相等,而两个利益最少。比较优势交易理论基于交易和交易利润提供了更广泛的解释,进一步的发展已经利用了贸易理论的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可以表示为:并非所有国家都有平等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每个国家都应着重于访问两国的进口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并具有相对的优势和劣势可以节省工作。专注地利用福利来提高生产率。
两国之间的某些特征有所不同:两种产品的两个要素或该国的比较优势是静态的,没有规模经济;从国内生产来看,要素可以在两国之间自由流通,没有技术进步就无法流通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
实际上,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很难解释:两个国家在生产不同产品时有着完全不同的优势和劣势,这确实是一次非常罕见的情况。
1815年,英国政府宣布了《谷物法》,该法实际上经过了修改,以保护当地贵族的利益。《谷物法》生效后,该国的粮食价格和租金上涨,结果,该地区的贵族制违反了新资产阶级工业的规则。由于农业成本上升,工人被迫增加外贸收入,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利润,这也影响了供应链的竞争力。同时,昂贵的农作物增加了所有英国投资价格的消耗,同时减少了制成品的消耗。《谷物法》还对出口到英国的制成品设定了高关税,以防止其从国外进口。为了废除玉米法,工业资产阶级使用各种方法来维护自由谷物贸易的利益。地主和贵族竭尽所能遵守农业法律,因为英国自生自销,从不从国外进口。
..........................
2.2 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历程
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考虑到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的历史和现实,其中有一些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
2.2.1 第一阶段:1992年至1999年,启动发展时期
1991年东欧的急剧变化,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的国内经济都极为沮丧。就像在悬崖坍塌的边缘一样,私有化改革使本已毁灭的俄罗斯经济更加恶化。自1992年以来,中俄之间的俄罗斯石油贸易从零开始。在1992年之后的八年中,中俄石油和能源的贸易额仍然很低,1999年仅为15.7亿美元。两国之间的石油贸易水平很低。此外,数据显示,自1993年以来,由于老油田的枯竭和新油田的发展缓慢,中国的国内石油生产正在放缓。1994年10月11日在俄罗斯发生的“黑色星期二”事件导致俄罗斯卢布价格急剧下跌,导致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下降,亏损至10.6亿美元(例如,1995年为每年11.6亿美元)。1996年出口额达到213亿美元。1996年,最大的能源出口国,达到16.2亿美元,出口占总劳动力的7.60%。这一时期的俄罗斯贸易一直很困难,因此中俄很难建立贸易关系,特别是能源技术合作。
这个时期是两国能源合作的第一阶段,能源周转率很低。为缓解经济寒冬,俄罗斯制订了大量出口能源以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该政策的顺利实施需要中国的帮助,因此俄罗斯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中俄原油管道的建议。但是在九十年代,国际市场原油的市场价格相对较低,而且中国的石油量不仅自给自足,同时也出口到其他国家,能源贸易出口还保持顺差,因此中国对俄罗斯的提议反应不大。直到2000年中俄首次同意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并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条约》。
此后,中国一直是中俄能源贸易的石油净进口国。在1998年金融危机之时,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已降至15亿美元,而1999年能源总成本在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为7.80%。中国从俄罗斯的能源进口总额仍降至11.7亿美元。金融危机对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产生了负面影响,能源总量下降了。但是中国从俄罗斯的总进口额下降了2.5%。

.............................
此后,中国一直是中俄能源贸易的石油净进口国。在1998年金融危机之时,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已降至15亿美元,而1999年能源总成本在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为7.80%。中国从俄罗斯的能源进口总额仍降至11.7亿美元。金融危机对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产生了负面影响,能源总量下降了。但是中国从俄罗斯的总进口额下降了2.5%。

.............................
3.1 中俄能源合作模式 .................................... 19
3.1.1 中俄能源合作贸易模式 ..................... 19
3.1.2 投资模式 ............................... 20
第4章 中俄能源合作SWOT分析 .......................................... 30
4.1 中俄能源合作优势(S) ...................................... 30
4.1.1 良好的外交关系 ...................................... 30
4.1.2 重新成为地缘优势 ............................... 30
第5章 促进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对策 ...................... 40
5.1 宏观层面的发展对策 ......................................... 40
5.1.1 中俄能源合作发展制定规划 ................................ 40
5.1.2 积极构建中俄能源合作协调机制 .......................... 41
第5章 促进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对策
5.1 宏观层面的发展对策
5.1.1 中俄能源合作发展制定规划
从长远来看,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将得到加强,两国必须本着合作双赢的理念,将中俄贸易和关系继续发展下去。为了改善俄中关系,中国必须确保能源开发生产环节的技术改造,使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加工和运输中也要创新。俄罗斯能源也要可持续开发利用,要进行能源领域的改革,俄罗斯将创造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设备市场,扩大能源服务市场并吸引投资,发展新的能源技术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5.1 宏观层面的发展对策
5.1.1 中俄能源合作发展制定规划
从长远来看,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将得到加强,两国必须本着合作双赢的理念,将中俄贸易和关系继续发展下去。为了改善俄中关系,中国必须确保能源开发生产环节的技术改造,使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加工和运输中也要创新。俄罗斯能源也要可持续开发利用,要进行能源领域的改革,俄罗斯将创造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设备市场,扩大能源服务市场并吸引投资,发展新的能源技术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中俄之间的合作将继续发展,俄罗斯政府和公司做出很大努力,已经建立了一个独立的交易平台,俄罗斯石油公司进行交易。通过这个网上交易平台,Spimex石油和圣路易斯的俄罗斯货币、圣彼得堡石油工业都开展了一些列业务往来。为此,国际贸易商参加了新的交易大厅。
两国能源合作要建立和完善跨区域的能源合作协调机制。两国的能源合作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对话与沟通,建立起多层次的协调机制,尽快化解双方的矛盾。中俄两国除了要建立国家层面的定期会晤机制以外,对于能源合作产生的项目纷争等恶性竞争问题也要及时予以解决。也要不断完善能源企业的跨境投资机制,开展能源对话,建立有效的跨境投资机制。2014年俄罗斯联邦在这一领域提供了发展与合作。2016年金砖国家能源机构就是其中之一,其活动是稳定与会国家的能源,并对全球石油工业进行调查和评估。[57]这使金砖国家成为能源合作的重要枢纽。人们认为,这一进程将增进俄罗斯的双边关系,并执行一项基于国家利益的战略。
..........................结 论
中俄能源合作历史悠久,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两国的能源合作是在两国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在法律、政策、经济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必然结果。中俄两国油气合作潜力巨大,尽管目前两国对一些问题还有困难与分歧,但总体而言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并且双方的合作很有可能对地缘政治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1.本文将中俄之间的能源状况作为能源和能源合作的起点,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的生产、贸易以及投资的发展状况。
2.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俄罗斯能源合作的优势,劣势,通过分析得出两国政治友好关系、地缘优势、两国能源互补性强等优势,但中俄能源合作中没有有效的能源协调机制,价格存在分歧以及两国能源合作缺乏长远规划,这些都阻碍了两国能源合作的更好发展,当前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以及俄罗斯振兴国内经济的机遇面前,两国应本着友好互信,实现共赢的理念加强合作,采取增长型的发展战略。
3.分析中俄能源合作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对欧美的制裁及其对中俄能源贸易的影响,俄罗斯能源政策的不稳定性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影响以及伊朗取消制裁。
4.提出促进发展对策,以促进中俄能源发展,制定适当和务实的能源表述,并与“一带一路”战略相结合,扩大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和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中俄关系。能源领域的发展。中俄能源和能源结构多元化发展计划。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