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后工业时代来临,工业遗产闲置
我们国家从建国前工业的一穷二白到新中国的工业新兴起步建设再发展到19、20世纪的全面工业化进程,全国各地的工厂数量爆炸式的迅猛增加。工厂一旦形成,人们便去那里工作,工厂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一定的社会环境甚至我们现在生活的某些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工业化大生产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当初大规模的工厂正期盼着历史赋予他们的新角色。这样一来,相当比例工厂的原有功能以及相对应的社会组织也要随之瓦解了。那些废弃的工业场所在我们的城市中随处可见,它们急切盼望我们给予它们昔日的辉煌。
1.1.2创意产业兴起,与工业遗产改造相结合
今天,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 创意经济 在许多地方被创建起来,创意经济有新的社会关系,对城市的发展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让城市变成人们乐意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使得一切都变得别具特色。城市的功能发生了改变,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由技术或信息变成了创意,同时城市也为人们能够找到足够的特色服务并能放松娱乐而显得生机勃勃。创意产业的兴起需要相应的物质载体一一富有特色的建筑空间来承担。首先,创意产业需要开敞高蓉,自由创作的空间氛围,但是创意产业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其不能像其他经济支柱产业那样通过大规模投资兴建来获得自身所需的建筑空间,如此看来,工业遗产改造成为解决创意产业物质载体的一种有效手段。与此同时,工业遗产廉价的租金,二次改造的便利性以及工业构筑物的符号美学,残败的园区氛围都成为吸引创意工作者创意工作的灵感来源。作为物质的工业遗产与人类精神的产物 创意相结合,不仅是一种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方式,而且保护了城市的工业历史和形态文脉。
1.2释题
1. 2. 1创意产业园
1.创意产业概念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英国人提出,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等。此外,还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
2.创意产业园
百度百科上释义,“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有相关文化创意设计方面的企业,有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如数字网络技术)的企业,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还有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企业和在文化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这种相互接驳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
1.2.2工业遗产改造
1.工业遗产
由 Eusebi Casanelles (TICCIH 主席)和 Eugene Logunov (2003 年 TICCIH 第 12 届大会主席)于2003年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有关产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宪章认为,“工业遗产指的是工业文明的遗存,它们具有历史的,科技的,社会的,建筑的或科学的价值。这些遗存包括建筑,机械,车间,工厂,选矿和冶炼的矿场和矿区,货栈仓库,能源生产,输送和利用的场所,运输及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宅,宗教和教育设施等(The Nizhny Tagil Charter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3维基百科指出,工业遗产(Industrial heritage)囊括了过去技术工业生产遗留下来的,具有为后人所用的价值的工业遗物(artifact),特别是在英国,作为现代工业的发源地,拥有世界工业革命最古老的遗迹。一个地区的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个方面。在这里,定义强调了本文不仅要关注历史上留下来的所有工业建筑,应更加注意其是否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和改造改造的意义。
2国内外相关实践与研究
2.1面向创意产业园的工业遗产改造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
2.1.1国外的发展历程
面向创意产业园的工业遗产改造发展经历了开创、实践到繁荣的过程,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纽约苏荷(SOHO South of Houston Street)的产生,这促使西方国家认识到工业废弃建筑的价值,并开拓了工业遗产与创意产业园相结合的先例。自此之后,面向创意产业园的工业遗产改造步入其实践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先前的成功实践被各个国家借鉴,其发展进入繁荣时期。苏荷本为纽约更哈顿的一片以小手工业。该项运动最终取得了成功,政府当局在1973年将苏荷列为保护区,并使之成为前卫艺术与工业历史以及大众消费文化相结合的典范,工业遗产改造的新模式就是艺术家与旧工厂的碰撞中产生了。“伦敦道克兰地区和都柏林禁庙区那些以产业建筑遗产为主的传统街区受苏荷的成功的直接影响开始了复兴5。”从1965年开始,英国格拉达纳电视台开始了对利物浦阿尔伯特码头区的复兴计划。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约克郡工厂区(York-shire Mills)的改造,这个当时被认定为毫无用处的地方,最早通过“夹克出故事纪念馆”,“泰特美术馆利物浦分馆”的建立引发区域文化重建,现巳成为繁荣的商业和旅游中心。
3面向创意产业园的工业遗产改造......... 19
3.1 案例选取原则......... 19
3.2 案例背景阐述......... 20
3.3 案例改造手法总结......... 23
4 面向创意产业园的工业遗产......... 54
4.1 功能置换对比......... 54
4. 1. 1 人君羊构成......... 54
4. 1. 2园区功能业态......... 55
4.2 设计风格对比......... 56
4.3 空间改造对比......... 59
4.4 外墙改造对比......... 62
4.5 屋顶改造对比......... 65
4.6 设备改造对比......... 67
4.7 设施改造对比......... 67
5 案例研究对我国面向创意产业园.........71
5.1 功能置换......... 71
5.2 空间改造......... 73
5.3 外墙改造......... 74
5.4 设备改造......... 74
5. 5 设施改造......... 75
结论
既然更多的艺术家倾向于工业遗产的原生态形象,那么将创意展品与工业遗产原本空间形式与设备相结合布置的手法也往往可以产生颇具特色的展览空间。例如笔者在德国艾森市(Essen)的德国煤炭业联盟煤厂(Zeche Zollverein)的改造中注意到,建筑师福斯特保留锅炉机房的原貌不变,将上万件一流的现代工业产品巧妙的布置其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而对于像上海8号桥和上海同乐坊这样的创意产业园区,应统一规划后工业遗产空间改造程度高,而且整体手法统一。建议可以在创意企业私有办公空间的内部改造上鼓励其发挥创新精神,形成更为丰富有趣的室内空间。
在面向创意产业园的设备改造中,首先应满足创意工作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尤其是像北京798艺术区这样自发形成的创意产业园,设备改造状况不佳,艺术家普遍反映冬季采暖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希望有关政府规划部门能够给予支持。另外很多荒废的工业设备应当适当的加以利用,(图5.5)例如在德国鲁尔区改造中,“奥伯豪森(Oberhausen)的一座欧洲最大的煤气罐,被改造成内部可以举行各种装置艺术表演的空间场所。又例如著名景观设计师拉兹(Latz )在Meiderich钢厂改造的景观公园中,将工业构筑物与园区高架步行系统相结合,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视野,而且作为水平线元素将各个庞大的独立工业设施联结起来,丰富了景观向度。
参考文献
[1][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2][英]肯尼斯.鲍威尔.旧建筑改建和重建[M].于馨等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澳]Leon Van Schaik. Rationalism and http://sblunwen.com/gygclw/ Contextualism[M] . Melbourne : RMITUniversity Press Architectural, 1985
[4][美]Jane Jacobs.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es[M]. New York:Random House, 1961
[5][美]戈德伯格.后现代时期的建筑设计[M].黄新范,曾昭奋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6][英]Aldo Rossi.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1982
[7][英]马库斯.费尔德,马克.欧文.L0FT风格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05)
[8]张力行.上海文化漫步[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9]蒋原伦,李清泉.溢出的城市[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黄锐.北京798[M].四川:四川美术出版社,2008